第187章 开始生产

李厂长那一番热情洋溢、大包大揽的话,让跟在刘建国身后的刘长河等几个年轻人,激动得脸都红了,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杆,仿佛已经看到了工厂光明的未来。

刘建国心里也同样高兴,但他脸上却没有表露出太多的情绪。他知道,在这个年代,口头上的承诺,有时候比纸还薄。只有白纸黑字的合同,才是最可靠的保障。

“李厂长,您真是太够意思了!”刘建国笑着,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了一份他早就准备好的、简单却清晰的购销合同,“您看,咱们都是爽快人,既然要合作,那就得有个章程。咱们先把这合同签了,以后也好办事,您说是不是?”

李厂长看着刘建国递过来的合同,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建国兄弟,你这人,办事可真是滴水不漏!行!就冲你这份严谨,这合同,我签了!”

他拿起笔,大笔一挥,就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又从抽屉里摸出公章,“砰”地一下盖了上去。

刘建国接过合同,仔细地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小心翼翼地将其收好。

他心里清楚,这份合同,不仅是签给李厂长的,更是签给村里那群人的。有了这份合同,既能防止李厂长日后反悔,更能堵住村里那些人的嘴,省得他们以后因为分钱的事,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李厂长,那我们就先告辞了。第一批货,我保证,七天之内,准时给您送到!”

“好!我等着!”

将这第一笔,也是最关键的一笔订单签下来后,刘建国便领着那几个还沉浸在巨大喜悦中、有些晕晕乎乎的年轻人,兴冲冲地离开了农机厂。

他没有急着回村,而是去踅摸地方买原材料。

虽然农机厂这第一笔订单,因为规模和价格的原因,刨去人工和材料成本,算下来也就能赚个一千多块。

但刘建国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有了这第一笔成功的生意,打响了名头,后续的订单,自然会源源不断地涌来。到那时,扩大生产线,增加产品种类,收入只会越来越多。

再说,一千多块,少吗?

刘建国心里自信。

对于村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辛辛苦苦种一年地,风调雨顺的情况下,能有个几百块的纯收入,就已经是顶天了。

现在,只需要叮叮当当地敲打七天铁疙瘩,就能赚回他们好几年的收成!

他们,总应该满意了吧?

当刘建国带着签好的合同和原材料,再次回到刘家村时,整个村子,都彻底陷入了狂欢的海洋。

“合同!真的签了合同!”

“我的天爷啊!这上面写的,第一批就要这么多,那以后天天都买,岂不是赚翻了!”

“发了!咱们村要发了!”

村民们围着那份薄薄的合同,如同朝圣一般,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眼神里充满了敬畏与狂热。而当那辆满载着原材料的大卡车,“轰隆隆”地开进村里时,他们的热情,更是被推向了顶峰。

老太爷拄着拐杖,激动得老泪纵横。生产队长刘长河,更是抱着一捆原材料,笑得合不拢嘴。

有了订单,有了原材料,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了底。

第二天一大早,根本不用刘建国催促,刘家村的男女老少,便自发地聚集到了车间门口。

在刘建国的指挥和教导下,工厂的生产,正式拉开了序幕。

“轰隆隆……”

机器的轰鸣声,第一次在这座沉寂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小山村里响起。那声音,在村民们的耳中,不亚于天底下最动听的仙乐。

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了火热的生产之中。虽然他们的动作还很笨拙,虽然他们还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为了能让村里尽快步入正轨,拥有一条稳定可靠的货源和订单收入,刘建国并没有急着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他都待在村里,亲自督促生产。

他就像一个最严厉的教官,手把手地教村民们如何操作机器,如何保养设备,如何保证产品质量。但凡有人敢偷懒耍滑,或者不按规章操作,迎来的,便是他毫不留情的训斥。

几天下来,村民们对他是又敬又怕。

等确定村里人已经基本掌握了生产流程,能够独立完成订单后,刘建国知道,是时候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了。

他将工厂的日常管理,暂时交给了生产队长刘长河,自己则带着那几个脑子活络的年轻人,再次踏上了征程。

这一次,他的目标,是周边几个县城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工厂和五金店。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刘建国一行人的身影,出现在了各个县城的街头巷尾。

他们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远低于国营单位的供货价格,再加上刘建国那套早已烂熟于心的、从后世学来的“人情话术”。

他们的生意,谈得是异常顺利。

“老板,您看看我们这螺丝,这质量,绝对不比市里来的差!价格嘛,好商量!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还能坑您不成?”

“王主任,您放心,只要您从我们这儿拿货,以后您厂里所有的维修活,我们都包了!保证随叫随到,不收您一分钱!”

短短几天功夫,他们就又签下了七八个不大不小的订单。

虽然每一笔订单的利润都不算高,但加在一起,也足以让刘家村的工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拥有稳定而又可观的收入了。

当刘建国将那厚厚一沓合同,带回村里的时候,整个刘家村,再次沸腾了。

他们看着刘建国,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敬仰。

在他们眼里,这个曾经离家多年的男人,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他们“提携”的后辈。

他,是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救世主!是无所不能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