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谈合作
刘建国让众人换上自己从四九城带来的、崭新笔挺的蓝色工装,又将厂里生产出来的品相最好的一批螺丝和铁管,用红布仔细地包裹起来,当作样品。
一切准备就绪,刘建国便领着这支略显稚嫩,却也充满了希望的“商务代表团”,坐上了村里的牛车,朝着隔壁县城进发。
牛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车上的年轻人们一个个都紧张得手心冒汗,却又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这是他们长这么大,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要去跟城里的“大领导”谈生意。
“建国叔,咱们……咱们就这么直接去啊?”一个叫刘二毛的年轻人,紧张地问道,“人家厂长,能见咱们吗?”
刘建国看着他们那副既期待又忐忑的模样,笑了笑,开始了他的现场教学。
“二毛,你记住,做生意,不是光靠东西好就行了。更重要的,是得会跟人打交道。咱们今天去,不是去求人,是去给他们送好处的。所以,腰杆子都给我挺直了!”
众人听得似懂非懂,但看着刘建国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的紧张,倒也缓解了不少。
一个多小时后,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隔壁县城的农机修理厂。
看着那斑驳的厂门和“县国营农机修理厂”几个掉漆的大字,刘长河几个人都有些犯怵,下意识地就想往里闯。
“都给我站住!”刘建国却一把拦住了他们,“急什么?正主还没见到,先拜拜土地爷。”
说着,他让众人在门口等着,自己则独自一人,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朝着那小小的门卫室走去。
门卫室里,一个五十多岁的大爷,正眯着眼睛,听着收音机里的地方戏。
“老师傅,辛苦了,抽根烟解解乏。”刘建国熟络地递过去一根“大前门”,顺手将剩下的大半包烟,都放在了窗台上。
门卫大爷本还有些爱答不理,可见到那整包的“大前门”,眼睛瞬间就亮了。他接过烟,美美地吸了一口,对刘建国的态度,也立刻热情了起来。
“小同志,你们这是……来办事儿的?”
“是啊,”刘建国顺势就跟大爷聊了起来,“我们是隔壁刘家村的,这不,村里刚办了个小厂,想来跟咱们农机厂谈谈合作。”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天南海北聊到家长里短。几根烟的工夫,刘建国就已经将农机厂里的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
厂长姓李,五十出头,是个老革命,没啥别的爱好,就好喝两口;管生产的主任姓赵,年纪轻点,四十多岁,是个大烟枪,尤其喜欢中华烟。
得到了想要的情报,刘建国也不再耽搁,他谢过门卫大爷,便领着还在原地发愣的刘长河等人,直奔县里最大的供销社。
他二话不说,直接拍出几张大团结,硬是靠着高价,从经理手里“匀”来了四条中华烟和四瓶货真价实的茅台酒。
看着刘建国这番操作,刘长河等人彻底傻眼了。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生意还没开始谈,怎么就先花出去这么多钱?这比他们全家一年的开销都多!
刘建国却没有解释,他将烟酒分给众人,让他们一人拎两样,然后才整理了一下衣领,再次信心满满地朝着农机厂走去。
这一次,他没有再在门口停留,而是直接让门卫通报,说刘家村企业代表,前来拜访李厂长。厂长办公室里,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头发有些花白的中年男人,正在为一堆报废的零件焦头烂额。
“厂长,刘家村的人来了。”一个职员敲门进来汇报道。
“刘家村?”李厂长皱了皱眉,显然没听说过这个地方。但当他看到跟在职员身后,拎着四瓶茅台和四条中华烟的刘建国等人时,脸上的不满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哎哟,快请进,快请坐!”李厂长立刻热情地站了起来,亲自迎了上去,“不知道是哪位同志大驾光临啊?真是太客气了!”
刘建国将礼物放在墙角,不卑不亢地伸出手:“李厂长您好,我是刘家村的刘建国。冒昧来访,还请您不要见怪。”
“哪里哪里!”李厂长紧紧地握着刘建国的手,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刘同志年轻有为啊!快,都坐,都坐!”
一番客套之后,李厂长亲自给众人倒上茶水,这才笑呵呵地问道:“不知道几位同志今天来,是有什么要紧事啊?”
刘建国抿了口茶,这才将自己的来意缓缓道出:“李厂长,不瞒您说,我们刘家村,最近响应国家号召,自力更生,办了个小厂。我听说,咱们农机厂,最近正为零件供应的事情发愁?”
这话,算是说到了李厂长的心坎里。
他猛地一拍大腿,大倒苦水:“哎!刘同志,你可真是我的知音啊!”
“你是不知道啊,我们现在就是为这零件发愁呢!你说,很多零件,其实技术要求简单的很,可咱们县里条件有限,就是生产不出来。每次机器坏了,都得派人去市里,甚至省里买。一来一回,路上就得耽误好几天,运费贵不说,还经常买不到合适的型号,太耽误咱们支援农业生产了!”
刘建国听着,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对着身后的刘长河使了个眼色。
刘长河赶忙将那个用红布包裹的样品,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李厂长的办公桌上。
“李厂长,您看看,这是我们厂里自己生产的螺丝和铁管。您给瞧瞧,这质量,能不能入您的法眼?”
李厂长狐疑地打开红布,当看到里面那些大小不一,却个个都泛着金属光泽的螺丝和铁管时,他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拿起一根最粗的铁管,在手里掂了掂,又用指甲敲了敲,发出一阵清脆的声响。他又拿起一颗螺丝,仔细地观察着上面的螺纹和做工。
越看,他脸上的惊喜之色就越浓。
“好!好东西啊!”李厂长忍不住赞叹道,“这做工,扎实!这用料,地道!比我们从市里买回来的那些,都差不了多少!”
他激动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最后,他停在刘建国面前,眼神灼灼地看着他。
“刘同志!”李厂长一把抓住刘建国的手,语气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肯定,“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你这个合作伙伴,我们农机厂,也要定了!”
“这样,我先给你一批订单,你看能不能做出来,我现在可是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