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 章 新令之下与招工考量
这对于红星轧钢厂而言,意义非凡,从此不再局限于用平炉这种小炼钢炉生产粗胚钢材,如今也能够生产诸如轴承钢之类的特殊钢材。
冶金工业部也因此给红星轧钢厂下达了一些订单,转炉炼钢正式拉开帷幕。
李怀德找到杨卫国,说道:“老弟啊,之前你出去联系的那些厂子,现在再去沟通一下,咱们现在基本具备供货能力了,就看后续订单情况如何。”
杨卫国应道:“行。”随后,他与李怀德在办公室里促膝长谈许久。
之后,杨卫国先前往拖拉机厂,与对方进行了更为细致深入的洽谈。
双方决定展开深度合作,此后拖拉机厂,所有的车斗还有其他一些辅助钢铁,都将由轧钢厂负责生产。
紧接着,杨卫国又赶到汽车厂,成功谈妥汽车厂部分钢材将从轧钢厂采购。
这些合作决议都顺利通过了冶金工业部的批复。
杨卫国回到轧钢厂,李怀德满脸笑意,说道:“老弟啊,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呐!我刚成立了一个新车间,专门负责车斗及辅助钢材的加工、焊接,你抽空去看看。”
杨卫国点头称是,随后略带疲惫地说道:“李哥,能不能给我放几天假呀?我这段时间实在太累了,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回家都很晚,我家闺女都快不认识我了。”
哈哈哈哈。李怀德闻言,大笑起来,说道:“行,这两天刘副厂长也回来了,就先给你放三天假。你好好休息休息,之后转炉炼钢和新车间这边的工作就全权交给你了,怎么样?”
杨卫国连忙说道:“行,李哥,那我就先回去了。”
杨卫国回到家中,女儿甜甜一下子就扑到他怀里,娇嗔道:“爸爸,你这段时间干什么去了?我都没看到你。”
杨卫国抱着女儿,轻轻拍了拍她的小屁股,佯装呵斥道:“你几岁了啊?还往我身上扑,马上都要上初中了。”
甜甜可不管这些,依旧在杨卫国怀里拱来拱去。
在杨卫国休假的这几天,轧钢厂正式宣布成立新车间。
厂里从各个部门抽调老师傅过去、钳工、焊工、铆工,各个工种的骨干力量都往新车间汇聚。
一时间,厂里人员开始出现不小的异动。毕竟厂里如此大规模地建设并成立新车间,很多人都不禁心生想法。
新车间负责新产品的加工制造,大家都明白这意味着肯定会受到上面的重视,福利待遇想必也会更优厚。
虽然新车间还没开始大规模招人,可厂内已然暗流涌动。
一些原本在其他车间工作稳定的工人,开始琢磨着如何能调到新车间,甚至已经有人私下里找关系、托门路。
而被抽调过去的老师傅们,有的满心欢喜,觉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有的忧心忡忡,担心新车间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自己难以胜任。
在这种人心浮动的情况下,各个车间的生产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影响。
原本有条不紊的生产节奏被打乱,一些工序之间的衔接出现了问题,导致生产效率有所下降。
而且,关于新车间福利待遇的各种猜测在厂里传得沸沸扬扬,进一步加剧了员工们的心态波动。
三天假期很快就要过去,杨卫国即将回到厂里。他还丝毫不知厂里发生的这些状况,等待他的将是一个因新车间成立而变得复杂微妙的局面。
这天,杨卫国吃完早餐,就准备送宝贝闺女甜甜去上学。
这丫头好些天没见到爸爸,对他格外黏糊。
杨卫国虽有些无奈,但自己的闺女当然得宠着,一把将甜甜抱了起来。
这时,狗蛋和狗剩正咬牙切齿地看着这一幕。
这俩小子刚成功初中毕业,考上了高中。只是如今形势似乎有些微妙,又瞧见爸爸抱着妹妹,两人对视一眼。
狗剩嘀咕道:“哥,我咋感觉咱俩是捡来的呢。”
狗蛋哼了一声:“你才发现呐?我小时候就察觉了。行了,上学去吧。”
他俩考上高中后,杨卫国给他们买了一辆自行车,此刻便骑着车往学校赶去。
杨卫国送完闺女,骑上自行车一路来到红星轧钢厂。
刚到办公室,赵建设就走了过来。杨卫国看向他,问道:“咋了,建设?”
赵建设拿出一个文件夹,递了过来说道:“大处长,和军工单位对接的产品,昨天已经全部交接完毕,任务完成,就等你来签字。”
杨卫国看了看文件,签上自己的名字,说道:“建设,这段时间辛苦了。改天咱一起聚聚。”
赵建设笑了笑,说道:“我的大处长,你估计没时间聚喽,厂里现在暗流涌动啊。”
“哦?”杨卫国一脸好奇,“咋的了?”
赵建设如实说道:“你们不是搞了个新车间嘛,现在厂里好多人都想调过去。还有,成立炼钢厂培训了一批工人,可缺口还是很大,意味着得招工。你说这能不暗流涌动吗?”
杨卫国一拍额头,问道:“建设,咱保卫处情况咋样?”
赵建设无奈地摇了摇头,“卫国哥,实话实说,忙不过来啊。再加上现在这形势,感觉有点不对劲儿。”
杨卫国心中一动,意识到今年是 1966 年 6 月份,局势或许会愈发复杂。
杨卫国沉思片刻,说道:“建设,保卫处这边你多盯着点。新车间和炼钢厂这边,我得去看看具体情况。招工的事儿得谨慎,不能乱了章法,不然以后麻烦事儿多。”赵建设点头称是。
杨卫国离开办公室后,没有先去车间,而是径直走向李怀德的办公室。见到李怀德,他唤道:“李哥。”
李怀德一看到他,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说道:“老弟啊,你来了,太好了。车间去了吗?”
杨卫国摇了摇头,回答道:“还没去呢。”
李怀德欣慰地一笑,心里想着这个老弟果然看重自己,虽说如今也是副厂长了,但遇到事儿第一时间就来找自己。
李怀德笑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红宝书递给杨卫国,说道:“抽空看一看。”杨卫国接过红宝书,点头示意。该来的还是来了。
紧接着,李怀德又问道:“关于车间招工的这个事情,你有什么想法吗?”
杨卫国心里明白,李怀德既然这么问,肯定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即便自己有想法,此刻也不宜直接提出来,于是说道:“李哥,一切听从你的安排呗,现在这样不也挺好吗?从车间抽调一批老工人,再招一批新人,我觉得你这安排挺妥当的,我没意见。”
李怀德听后,会心地一笑,又拉开桌子抽屉,递过来五张招工表格,说道:“老弟,这是领导的福利,这次招工一共8个名额,先给你5个,对你老弟来说,什么时候用都有效。”
杨卫国接过表格,开心地说道:“李哥,那就谢谢你了。”
李怀德摆了摆手,说道:“去吧去吧,你到车间去看看。”
杨卫国打了个招呼,便走出了办公室。
杨卫国拿着招工表格,一边往车间走去,一边思索着。
来到车间,工人们依旧各忙各的,但是很明显,大家都知道了招工的事情,对这几个珍贵的名额充满了期待。
杨卫国深知,自己接下来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厂里的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