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章 车间乱象
每遇到一个问题,他不再像之前那样立刻把车间主任叫过来叮嘱,而是拿出一个小本子,默默地将所有问题详细记录下来。
他心里清楚,车间的生产任务繁重,车间主任们也都忙得不可开交,不能因为自己频繁打断而耽误了生产进度。
他打算等巡查结束后,把这些问题集中提出来,组织大家一起讨论,看看哪些确实需要整改,又该如何整改。
这也是他突然想到的办法,不禁想起之前张政委——如今纺织工业部的张部长曾对他说过“和光同尘”。
大家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三把火烧完又能如何呢?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与大家和谐共处,稳步推进工作。
再说食堂这边,傻柱正悠闲地躺在躺椅上,享受着片刻的清闲。
突然,广播里传来杨卫国被任命为副厂长的消息。
他先是猛地一怔,满脸惊讶,但很快神色就恢复如常,慢慢释然了。
他端起一旁的茶缸子,抿了一小口水,吐出两口茶叶沫子,自言自语道:“人家杨卫国在部队就是干部,还立了那么多功,当副厂长,一点都不奇怪。”
然而,有人却对此事充满好奇。厨房里,刘岚一脸八卦地凑到傻柱跟前,说道:“嘿,傻柱,听说新上任的杨副厂长跟你一个院儿呢,有没有这事啊?快给大家说一说。”
刘岚这话一出口,马华、胖子等一众厨房里的帮工们立刻围了上来,大家七嘴八舌地问道:“柱子,杨副厂长真跟你一个院儿啊?”
何雨柱顿时来了兴致,仿佛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得意地说道:“那可不,跟你们说,杨卫国还真和我一个院儿。他大哥杨卫华,你们在咱们这个食堂可能有很多人不认识,他在那边第五食堂当大锅菜师傅呢。告诉你们,想当初啊,他大哥能在厨房站稳脚跟,那可多亏了我爹,知道不?”
何雨柱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通,把自己知道的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都抖落了出来。
刘岚听着听着,忍不住打断道:“何雨柱,那也和你没什么关系啊,那是你爹做的事儿。你在这吹了半天,我还以为是你呢!我可听说啊,你当初还被他揍了,有没有这事儿?”
何雨柱一听,眼睛一瞪,没好气地喊道:“干嘛呢?都不干活!干活干活干活去!”
众人见他这副模样,顿时兴致阑珊,纷纷散开,继续各自手头的活儿。
另一边,杨卫国结束了车间的巡查,正往办公室走去。
一路上,他思考着记录下来的那些问题,琢磨着该如何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有效地推动整改。
杨卫国回到办公室,先将在车间巡查时看到的问题仔仔细细地整理了一番,一条一条清晰地罗列出来。
随后,他便前往新车间——也就是军工单位的保密车间。
一踏入这片区域,杨卫国就明显感觉到氛围与其他车间截然不同。
这里所有的出入口都有保卫处的战士们严阵以待,每个人都签署过保密协议,容不得半点马虎。
走进车间,只见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忙着手中的活儿,整个空间里只有机器的轰鸣声和工具的碰撞声。
杨卫国在车间里走了一圈,工人们实在太忙,根本无暇顾及他。
他便拿着小本本,默默记录着一些观察到的细节,之后径直朝着李怀德的办公室走去。
来到李怀德办公室前,杨卫国抬手“咚咚咚”地敲了敲门。
里面传来一声“请进”,杨卫国打开门锁,推门而入。
李怀德看到是他,略显惊讶:“老弟,你咋来了?”
杨卫国笑着说道:“李哥,有点事想跟你说一下。”
李怀德一听,立刻变得十分正式,转身给杨卫国倒了杯水,略带歉意地说:“老弟别嫌弃啊,茶叶刚没了,我这不刚让秘书去买。”
杨卫国摆了摆手,走到李怀德身旁,将小本子摊开,说道:“李哥你看,今儿我在车间逛了逛,发现问题还真不少。”
李怀德接过小本子,认真地看了起来。
只见上面一项一项罗列得清清楚楚:首先是安全问题,电线乱接乱拉,车间机台上油污堆积,地面也满是油污,工件随意摆放没有规整罗列,物料堆放杂乱无章,就连放物料的架子都摇摇欲坠。
除此之外,车间工人纪律也比较散漫,虽然大部分人热情高涨,但总有那么几个偷奸耍滑的,烟头更是到处乱扔,厂区内还没有设置专门的吸烟区。
李怀德看着这些问题,忍不住苦笑着说道:“老弟,你就这么看不上咱轧钢厂啊?”
杨卫国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无奈地说道:“李厂长,我的李大厂长啊,我要是看不上咱轧钢厂,我还来这干啥呢?”
“李哥,我这么跟你说吧,咱们厂子可是部里的重点企业,有些方面一定要做好表率,不能说全国其他厂什么样,咱们就跟着什么样。每次领导来检查才临时搞搞卫生,这可不行。”
李怀德点了点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老弟,你说的这些确实是问题。但你也知道,厂里这么多年了,很多情况积重难返。尤其是现在又接了军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整改这些问题,还得从长计议。”
杨卫国皱了皱眉头,说道:“李哥,军工项目对安保和生产环境要求极高,这些问题不解决,始终是个隐患。要是因为这些出了岔子,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咱们厂,说不定还会对整个军工任务造成影响。”
李怀德沉思片刻,说道:“你说的有道理。这样,咱们先成立一个整改小组,你牵头,从各个车间抽调骨干,针对这些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但有一点,不能影响军工项目的正常生产进度。”
杨卫国点头应道:“好,李哥,我明白。不过,整改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还得麻烦厂里协调一下。”
李怀德拍了拍杨卫国的肩膀,说道:“这你放心,只要是合理的需求,厂里肯定全力支持。你放手去干。”
从李怀德办公室出来,杨卫国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成立整改小组容易,但要在不影响军工项目生产进度的前提下完成整改,难度可不小。
而且,在整改过程中,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会不会有人因此暗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