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转眼到了三月,宫墙内的榆叶梅开得正盛,粉白花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与檐角滴落的融水汇成浅浅的香溪。

沈青梨扶着梧桐的手在回廊散步,烟紫色宫装下的孕肚已如小山般隆起,每走一步都需格外小心。

腹中胎儿愈发活泼,时常在她抚摸时踢蹬拳脚,像是在催促着什么。

“主子,公主府的匾额昨日已挂上了,‘昭阳府’三个金字,在日头底下亮得晃眼呢。”

梧桐捧着暖炉紧随其后,声音里满是雀跃,“内务府送的梳妆台也安置妥了,镜面是西洋进贡的琉璃镜,照人比铜镜清楚十倍。”

沈青梨望着廊外抽新芽的柳条,指尖轻轻拂过微凉的栏杆:“知道了。”

这小半年来,虽然边境还在打仗,但工部也不敢怠慢,紧锣密鼓好歹也将她的公主府修缮好了。

公主府就在二皇子府不远,晋安帝选在此处,便是想让他们兄妹俩互相有个照应。

未建府前,沈青梨还挺期待公主府。

如今离宫的日子越近,心里反倒越是空落落的。

这永宁宫虽不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却蕴含着她与母亲相认后的点点滴滴……

这半年来,她和惠妃相处的桩桩件件都刻在心上。

这日夜里,永宁宫的灯火比往日亮了数倍。

鎏金烛台从殿门一路排到内室,烛火跳跃着舔舐灯芯,将梁柱上的盘龙浮雕映得栩栩如生。

为着庆祝沈青梨的公主府建成,晋安帝特地带着御膳房的全套班子驾临永宁宫,连平日只在大宴时启用的银质暖锅都搬了出来,咕嘟咕嘟煮着高汤,白雾里飘着松茸与火腿的香气。

沈青梨扶着梧桐的手刚坐下,李嬷嬷就捧着描金食盒进来。

掀开时,水晶虾饺在青瓷盘里泛着莹光,薄如蝉翼的皮子里能看清粉红的虾肉,还缀着几粒碧绿的葱花。

“这是御膳房张师傅特意做的,知道公主爱吃这口,凌晨就起来挑的活虾。”李嬷嬷笑得眼角堆起细纹。

晋安帝放下玉筷,望着女儿孕相满满的身影,眼底漾着难得的柔和:“明日离宫,身边的人都安排妥当了?若嫌人手不够,再从宫里挑些伶俐的去。”

“谢父皇关怀,都妥当了。”

沈青梨扶着孕肚缓缓屈膝,黛蓝裙摆铺在金砖上,像展开的蝶翼,“梧桐跟着我从国公府出来,梳头伺候样样贴心。李嬷嬷是母妃身边老人,懂得宫里的规矩,有她们俩在,足够了。”

“傻孩子,多带些人总没错。公主府不比宫里,凡事都要自己操心,夜里起夜、晨起梳妆,身边没人伺候怎么行?”

惠妃给她夹了块清蒸鲈鱼,银箸上的鱼肉颤巍巍的:“府里的地龙要时常烧着,春日里寒气重,仔细伤了胎气。”

她望着女儿隆起的腹部,眼眶微微发红,“缺什么少什么,立刻让人回宫来取,别委屈了自己和孩子。”

“母妃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沈青梨的声音有些发哑,夹起的虾饺在碟子里晃了晃,终究没送进嘴里。

她知道这一离宫,虽在同一京城,却再难像这小白脸来,日日承欢母亲膝下。

晋安帝看着母女俩依依不舍的模样,放下酒杯轻咳一声:“都是当母亲的人了,还这般爱哭鼻子。”

他朝沈青梨扬了扬下巴,语气带着几分威严,却藏着温情,“往后得空了,多进宫来陪陪你母妃,她这宫里啊,就缺个说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