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当今国丈
林旭的脸色,第一次变得凝重无比,他本以为,这兖州的水再深,也不过是某个贪官污吏在兴风作浪。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浑水的源头,竟然一路通到了皇宫大内,通到了龙椅之侧!
这已经不是敢不敢查的问题了。
这是能不能查的问题!
别说是他这个小小的正七品锦衣卫了,就算是他的恩师,威震西陲的镇西将军王翎,又或是权倾朝野的蔡太师,面对“国丈”这两个字,恐怕也得掂量再三。
动国丈,便是在打皇后的脸。
打皇后的脸,便是在拂逆当今天子的颜面!
这天下,有几人敢?
又有几人,有这个资格?
屋内,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锦衣卫,都屏住了呼吸,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们终于明白,自己这次接下的,究竟是怎样一个烫手的山芋。
这已经不是差事,这是催命符!
林旭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震动,大脑飞速运转。
“这个董国丈……”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可是太子殿下的外公?”
林旭皱了皱眉,他跟齐洛元也算是比较熟悉了,但他见齐洛元似乎并不是那种权欲熏心的人,若是此事有转机的话,还能让他帮忙说说话。
然而,崔运先接下来的话,却将他最后的一丝幻想,也彻底击碎。
“不是。”
崔运先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意。
“林大人有所不知。”
“当今太子殿下齐洛元,与七公主齐洛樱,乃是先孝慈仁德皇后所出,是名正言顺的嫡子嫡女。”
“而当今的董皇后,是在先皇后薨逝之后,才被陛下册立的。”
崔运先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他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了。
“董皇后的儿子,是……四皇子,齐洛武。”
轰!
一道惊雷,在林旭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四皇子!齐洛武?
妈的,怎么是他!
林旭顿时就愣住了,也就是说,这国丈,是齐洛武的外公?
崔运先看着林旭骤变的脸色,知道他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虽然太子殿下的储君之位,是陛下和先皇后在世时就定下的,轻易动摇不得。”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先皇后早已不在,太子殿下在宫中,已无依仗。”
“而董皇后,如今执掌凤印,坐镇后宫,董家更是权势滔天。”
“更何况,四皇子齐洛武这些年,无论是才学还是手腕,都表现得极为出众,深得不少朝臣的拥护。”
“朝堂之上,支持四皇子的声音,可从来都不少啊……”
崔运先没有再往下说。
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如今的这位国丈,可是站在大周王朝最顶端的那一撮人之中,稍有不慎,他们这一行人,都可能会命丧黄泉!
崔运先的话,像是一盆冰水,兜头浇下,让屋内本就凝重的气氛,又添了几分刺骨的寒意。
这已经不是贪腐案了。
这是夺嫡之争。
是悬在整个大周王朝头顶的一柄利剑,随时都可能落下,血流成河。
“所以……”一个年轻的锦衣卫校尉艰难地吞了口唾沫,声音都在发颤。
“很多人都在私下猜测,陛下年事渐高,太子殿下虽然仁厚,但性子终究是软了些。”
崔运先幽幽地叹了口气,接过了话头。
“而四皇子,无论是心性手腕,还是背后董家的势力,都远非太子能比。”
“将来这大位……究竟会传给谁,谁也说不准。”
“正因如此,朝野上下,不知多少人早已暗中站队,对董皇后和四皇子,是敬畏到了骨子里。”
他看着林旭,眼神里满是无奈和告诫。
“这,便是当今国丈董术,敢在兖州一手遮天的底气。”
“这,也是为何之前派来兖州查案的几拨人,最后都悄无声息,不了了之的原因。”
“没人敢动他。”
“动他,就是与四皇子为敌,就是与整个董氏一族为敌。”
“谁敢?”
崔运先的话音落下,屋内再次陷入死寂。
那几名锦衣卫校尉,脸色已经是一片煞白。
他们只是奉命行事的鹰犬,何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被卷入到这种足以倾覆天下的漩涡中心。
恐惧,像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
然而,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林旭却缓缓地抬起了头。
他平静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崔运先的脸上。
“崔大人。”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像是一柄利刃,瞬间划破了屋内的沉闷。
“朝堂上的风云,我们暂且管不着。”
“我们是钦差,奉的是陛下的旨意。”
“眼下,我只想知道一件事。”
林旭的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发出一声轻响。
“除了这些推测,我们手上,还有没有别的线索?”
“我需要证据,能将何文忠贪墨赈灾粮草这件事,与这位国丈爷……直接联系起来的证据。”
他需要一条线,一条能将所有珠子都串起来的线。
否则,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别说扳倒国丈,恐怕连何文忠的一根汗毛都动不了。
崔运先看着林旭那双沉静如水的眸子,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钦佩。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此子,果然非池中之物。
他沉吟片刻,似乎是在组织语言,然后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直接的证据,暂时没有。”
“但……我们下午分头打探时,确实发现了一些……不太寻常的蛛丝马迹。”
屋内的其他人,也纷纷竖起了耳朵。
“在兖州城外,盘踞着一伙山匪,号称‘黑风寨’。”
崔运先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这伙山匪,势力极大,行事猖獗,但诡异的是,他们从不劫掠兖州城内的富商,也从不与府衙的兵丁发生冲突。”
“彼此之间,仿佛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默契。”
“官匪之间,相安无事?”
林旭的眉头微微一挑。
“何止是相安无事。”
崔运先苦笑了一下。
“曾经有一位从外地调任来的通判,为人刚正,想要剿匪立威,结果……你猜怎么着?”
“他还没来得及上书朝廷请兵,就在赴任的路上,连同家眷仆从三十余口,被这伙山匪劫杀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