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边关局势

当前边关局势,看似因谢翟安被召回京而暂得平息,实则暗流汹涌,危机四伏。

谢翟安虽已卸职离营,但西麓军乃至整个北境边关,皆是他苦心经营二十余载的根基所在。

其长子谢启明,即便同样暂被褫夺职权,然谢家在军中多年,影响力盘根错节,绝非一纸调令所能顷刻消除。

谢家旧部、心腹将领仍遍布军中各级。

这个时候去往边关,无疑是拿自己的命在冒险。

可是,崔令窈不得不去。

西麓军扼守北境咽喉,是抵御北狄最为重要的屏障。

若不将这支雄师的指挥权彻底牢固地掌握于手中,便等同于将直通大昱北疆的门户钥匙,拱手让与心存异志之人。

一旦谢翟安在神都铤而走险,或其子谢启明在边关响应,引北狄铁骑南下,则北境防线将顷刻崩塌。

届时,北狄大军便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大昱北疆百姓必将陷入水深火热,惨遭屠戮。

因此,在暂时稳住谢翟安争取到的这段宝贵时间里,以最快速度收拢整肃边关军权,已成为关乎大昱存亡的头等大事。

但执行此事的人选,无疑是一大难题。

边军将士,常年浴血戍边,于尸山血海中结下的情谊,绝非神都官场那些浮于表面的关系可比。

军营如同一个巨大的熔炉,能将所有投入其中的人锻造得血脉相连。

即便是素昧平生的两人,一同经历过几场生死搏杀,一同在严寒酷暑中啃过干粮,守过烽燧,也能成为可托付后背的生死兄弟。

这种在血与火中淬炼出的信任与认同,是任何空降的统帅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打破的。

谢翟安深谙此道。

他在边关二十余年,极善经营人心,无论内心如何谋算,表面上永远是一副与士卒同甘共苦,体恤下属的将领模样。

即便这只是他笼络军心@巩固权位的手段,也足以让绝大多数将士对其感恩戴德,心生敬服。

这种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威望,使得他在西麓军中拥有近乎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如今,谢翟安虽人在神都,但其在军中的影响力绝不会瞬间消散。

可以想见,谢翟安精心安排的嫡系将领,必然仍牢牢控制着关键岗位。

一旦谢启明利用其父积攒下的这份“军心”,稍加挑拨,散布诸如“朝廷鸟尽弓藏”、“陛下欲清洗旧部”等谣言,极易激起军中将士的抵触情绪。

轻则阳奉阴违,政令不通,重则可能引发营啸兵变,酿成无法收拾的大祸。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边关与神都相距遥远,山高路险,即便使用最快的驿马传递军情,往返一趟也至少需要十余日。

这意味着,至少有十天以上的时间,边关发生的任何变故,神都都无法及时知晓,更遑论做出有效应对。

这长达十余日的情报失联期,足以让任何阴谋悄然酝酿、发酵乃至爆发。

这无疑是滋生叛乱的天然温床,给了有心之人绝佳的操作空间和时机。

正因深知其中巨大风险与重重困难,崔令窈的此行才显得尤为必要。

她是崔玿的女儿,哪怕崔玿过世多年,可他被朝廷作为对抗北狄的精神图腾,多年来一直在军营中多有宣扬。

每一个初入军营的新兵,最先听闻的便是崔玿将军当年率领西麓军浴血奋战,力挫北狄的英勇事迹。

一个死去的英雄,永远比任何活着的权臣更“安全”。

宣扬这样一位为国捐躯的将军,远比宣扬任何一位身处高位,手握重兵的现任将领更能凝聚人心,也更不易引发猜忌。

所以哪怕是太后执政期间,也未曾减弱对于崔玿的宣扬。

对此,即便是谢翟安,也从未有过立场阻拦,甚至许多时候,他还需主动附和,一同宣扬,努力维持自己作为“崔玿将军最信赖兄弟”的形象。

这便造成了一个奇特的局面,崔玿这个名字,在西麓军中历经岁月冲刷,不仅未曾褪色,反而愈发熠熠生辉,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号召力和精神力量。

而作为崔玿的女儿,这重身份无疑将为其提供许多便利。

为确保计划万无一失,明面上,温元县主崔令窈仍在神都静养。

她是秘密乔装改扮,隐匿行踪前往边关的。

与之同行的,还有离镜司的大半精锐好手。

这是裴玠无论如何也要坚持的安排,尽管这意味着神都内部的防护力量被大幅削弱。

“如今神都内各方力量相互制衡,谢翟安在没有足够的力量积蓄前,是决计不会轻易动手的。而上官衡等着坐收渔翁之利,等闲更是不会出手。我安全得很,倒是你,边关是谢家的地盘,在谢翟安的默许下,更有说不得多少北狄的势力和探子,你身边,更需要人保护。”

崔令窈也没有推脱。

他们都很清楚,若她在北狄出事,神都也不过是早晚的事了。

“瑶儿,定要护好自己。”

在崔令窈离开的前一夜,裴玠在她房中默然枯坐了近一整夜。

直至天光将亮,早朝时辰将至,他才在离渊低声的催促下起身。临走前,唯在她床畔留下这句轻若叹息却重如千钧的嘱咐。

崔令窈其实并未入睡,直至裴玠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外,她才缓缓睁开双眼。

于她而言,这一夜同样漫长而难熬。

但她与裴玠都清晰地明白,此行关乎国运,势在必行。

个人的安危与儿女情长,在大昱的江山社稷面前,都显得那般微不足道。

前往边关的一路上,崔令窈几乎未曾好好歇脚。

她乔装成一位丧夫后送夫君回故土入葬的孀居妇人,带着一众精心伪装成宅院护卫和仆人的离镜司精锐,风尘仆仆,悄无声息地进入了边关重地——西麓郡。

郡城内看起来倒是一派异样的平静,街市熙攘,并未因主帅的突然更迭而显露出明显的波澜或骚动。

然而,这份平静反而更令人觉得不安,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崔令窈在此谨慎地歇脚了一日,通过离镜司的秘密渠道,尽可能收集着关于军营的最新动向和情报。在综合分析了所有信息后,她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

她要主动去见一见西麓军如今名义上的最高统帅,陛下新任命的主帅。

秦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