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包庇儿子的母亲
林清霜笑得无比畅快,甚至没发现,身后悄然出现了两道身影。
“夫人!”
茯苓直接越过她,飞快地跑到林歌身旁,指腹搭在林歌微弱的脉搏上探查。
林清霜这才惊恐回头,朝着身后的那道影子看去。
张守瑾周身笼罩着一层寒意,他看也没看林清霜一眼,径直朝着林歌走去。
“娘子,你怎么样了?”
张守瑾直接单膝跪在林歌身前,两只手扶在她的双肩上,让她靠在自己胸膛前。
看到林歌额头上的汗珠,张守瑾眉头紧锁,颤抖地伸出手,替她一一擦拭。
“相公,我的孩子…我们的孩子…”
林歌的声音都在颤抖,她伸出手,死死地扯在张守瑾的衣袖上,咬牙说着。
“夫人放心,您腹中的孩子很好,您只是情绪起伏过重,这才引发了疼痛,吃下这药就会好了。”
茯苓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口掏出瓷瓶,将白色药丸喂入林歌口中。
服下药丸后,林歌的脸色渐渐好转。
张守瑾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了回来,他这才有心思朝林清霜看去,其实是那双冰冷的眸子里,晕染着森森寒意。
“清霜郡主无召出现在死牢,应该也是不小的罪过吧?”
听了这话,林清霜背后顿时生出一层冷汗,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我…”
林清霜还没来得及回话,便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她连忙转身看去,只见侍卫首领匆匆忙忙地跑过来,瞧见张守瑾也在这儿,那侍卫微微愣神。
“张大人,陛下有旨,即刻释放郡主,这只是一场误会。”
侍卫的声音明显发颤。“误会?”张守瑾冷笑一声,眸中凝起森森寒意,他将林歌打横抱起,吐出几个冰冷的字,“仅仅是误会,便要将本官的妻子置于阴暗的死牢里,若本官的妻儿有半分不测,本官绝饶不了你!”
听了这话,侍卫的气势瞬时矮了三分,尤其是在听到“妻儿”二字后,陡然变了脸色。
难不成镇国郡主已有身孕!
张守瑾没再理会他,直接抱着人走出死牢。
那侍卫瞬时回过神,又觍着脸追了出去。
“还有什么事?”张守瑾不耐烦地问道。
侍卫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哆哆嗦嗦地说道:“卑职…还有话要讲,太后宣郡主到御书房,似乎有什么事要说。”
张守瑾并没有停下脚步,如今最重要的,是林歌的安危。
怀中的人却扯了扯他的袖子,林歌虚弱地睁开眼睛,脸上却带着几分倔强:“她一定有很重要的事要跟我讲,这件事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过去,我一定要替茯苓讨回公道,替千千万万的将士讨回公道!”
听了这话,张守瑾眼中闪过万般无奈。
茯苓也上前一步,眼中浸满了泪水。
“夫人,奴婢昨夜就说过了,奴婢不想追究了…”
“不,错了就是错了,我绝对不能让这件事稀里糊涂地过去。”
林歌打断了她的话,又倔强地抬起头,朝着张守瑾看去。
对上那样一双眸子,张守瑾无奈苦笑,只好调转方向,抱着她朝御书房走去。
走进去之前,张守瑾顿住脚步,沉吟半晌后终是说道:“前不久,我偶然得知了一件事,说不定…太后要与你说的,正是此事。”
至于那件事是什么,张守瑾还没来得及说,太后便在桂嬷嬷的搀扶下匆匆走了出来。
瞧见林歌在张守瑾怀中,太后猛然瞪大眼睛,见林歌脸色苍白得不像话,心里一惊,她转过身,狠狠瞪了林煜一眼:“你伤她了?”
林煜也强撑着身子坐起来,看到如此虚弱的林歌,也摇头问道:“皇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死牢里的那群混账对你用刑了!”
林歌摇了摇头,示意张守瑾将她放下来,张守瑾却没依她,固执地将人抱到一旁的软榻上,这才松手。
“臣妻已有三月身孕,还望陛下不要怪罪。”张守瑾冷声说道。“有身孕了?!”
听了这话,太后眸色一惊,连忙走到林歌身前,见她脸上未干的泪痕,心里猛然一揪。
“歌儿,如今你也是做娘的人了,莫要流泪。”太后心疼得不行,拿起帕子在她脸上轻轻擦拭。
林歌抬手,将太后的手打落,神色冷漠地问道:“母后也是知情的,对吗?”
太后手上动作一顿,脸上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我…”
“您也纵着他害死我,害死云通关的十万大军,原来从头到尾,都是我自作多情!”
林歌冷笑一声,泪水却顺着眼角落下。
看到她这般伤心,站在一旁的张守瑾紧锁着眉,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握拳。
“不…不是这样的,我并不知道真正要害你的人是煜儿,那段时间,我被他支走了,得知你的死讯时,我还在大佛寺上香…”
太后神情慌乱地解释着,瞧见林歌落下的眼泪,她连忙拿起帕子,试图擦拭,又像是在修补两人之间的裂痕。
林歌再次摇头,看向太后的目光越发冰冷:“那白院正呢,白夫人可是您的贴身丫鬟,你们关系匪浅,难道您真的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去死吗?只是为了维护你儿子的名声?”
提到白院正夫妇,太后神色微怔,半靠在床榻上的林煜苦涩一笑:“皇姐,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是我对不住你,若你觉得一刀不解气,再来一刀又何妨?”
林煜一边说着,一边强撑着身子站起来,试图去取桌子上的尚方宝剑。
“真是疯了!”
太后猛地起身,快步走到林煜面前,扬起手,毫不犹豫地在他脸上打了一巴掌。
“现在清醒了吗?你当真要让你皇姐背上弑君的罪名?!”
听了这话,林煜癫狂笑笑,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我只是不想看着皇姐难过。”
“陛下,武博侯正在殿外,他说有要事禀报。”
正在此时,守在殿外的太监前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