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薛景仙
唐军的水手们拼命划桨,几十艘商船行驶的比平时快了许多,很快转过一个湾口,陆续进入了一处滩涂。峡湾入口很窄,叛军的虎头战船体宽,无法几艘船一起进入,一艘一艘进入又怕被唐军攻击,于是便停止了追击,横在江面上封住了出口。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许久,江面渐渐开始起雾,这下大家更不敢轻举妄动,唐军派了两艘船作为警戒,其他泊船休整。
天色逐渐黑了下来,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既然扶风太守在阵中,乐山和韦雪决定去找他商量一番如何是好。
二人施展轻功,来到扶风太守所在的主船之上。主船上的士兵似乎也知道他们是襄阳太守的客人,通报之后,便将二人引入了太守的议事船厅。
已是掌灯时分,扶风太守正率领着众将挑灯看着海图,看到乐山和韦雪,立刻走上前迎接。
“二位大侠,在下薛景仙,久仰。”
“薛大人。”二人也是一拱手。
薛景仙和乐山四目相对,都觉得对方有些面善,却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如此非常时刻,也未及多想。
“鲁大人嘱托我照顾好二位大侠,没想到如此光景,在下还是有辱使命。”
“我二人不打紧,这几十艘船的粮饷才重中之重。”
“这条新的漕运之路已运行数月,我知道叛军迟早会发觉,所以才会亲自押运,没想到贼人来的这么快。”
“大人既然亲自押运,定是有备而来。”
“我们这三十艘船上,除了水手,各配了甲兵、弓箭手十人,若是寻常敌船,当可一搏。”薛景仙面露尴尬之色。
“只是没想到叛军从何处寻来了这虎狼战船。”韦雪接过了话。
“是的,此乃海鹘船,本是海战所用。船体高大坚固,每艘船能容纳士兵两百余,我们的船只就算靠近也无异于以卵击石。现在他们把江面封住了,我们的小船想冲出去也难。”
“薛大人派一叶扁舟给我,我靠上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乐山想了想,只有靠自己的武功以身犯险试一试。
“在下知道少侠武功了得,乃解南阳之危的英雄,但是……”
“大人是怕他们见势不妙,会鱼死网破,破釜沉舟?”韦雪脑子一转,明白了薛景仙的意思。
“姑娘冰雪聪明,这峡湾口如果被沉船堵了,我们出不去,叛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但这么一直耗下去,也是正中贼人下怀。”乐山知道自己没有二人想的周到,但也不能就这么束手待毙。
就在众人焦头烂额之际,突然有人通报,有本地渔民行艋舟靠近,请求觐见大人。
薛景仙立刻传唤,不一会,一老一少两个渔翁打扮的人走了进来。
二人进来便是叩拜,薛景仙赶忙搀扶起来,询问端详。
渔夫姓孙,是祖孙二人,世代在这峡湾内打鱼,白天见到两军交战,趁天黑献计。
“此处叫做龙门峡,平日湾内水浅,但每逢月圆前后就会涨潮。涨潮之时,峡湾水面会变宽,湾内的水也会变深。”
“今日是?”薛景仙望了一下身边的人。
“禀报大人,八月十三。”
“那也就是这一两日?”
“正是。”
“那么到时候叛军的战船就可长驱直入,将我们……”原以为渔翁带来的是破敌之法,没想到却是坏消息。
“这涨潮到退潮要多少时辰?”韦雪和薛景仙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道。
“哈哈,原来姑娘也想到了。”薛景仙哈哈大笑。
“大人请。”既然薛景仙已经想到了,韦雪不便多言,点了头请薛景仙继续,乐山和其他人却是一头雾水。
“约莫着两个时辰不到,巳时起,未时落。”
“女侠,不知道在下跟你想的是不是一样,我先说说我的想法,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姑娘不吝赐教。”薛景仙冲着韦雪施了一礼,指着水文图向众人解释道。
“明日是十四,巳时潮起,我们诱敌深入,将敌船引导峡湾入口处。他们发现江面变宽必会进击,我们只需将其引入峡湾内,周旋两个时辰。未时一到,江水下降,虎头船轻则被困于峡湾之内,重则搁浅。到时候我们再一举歼之。”薛景仙做了一个扼住咽喉的动作,又用眼色望向韦雪。
韦雪点了点头,没有多说话。
“只是此计要保密,若敌方知道我们的目的不肯就范,那就功亏一篑了。所以事成之前,不能让兵士们知道。”
“那万一船员们看见敌人冲进峡湾,恐慌弃船该怎么办?”薛景仙的手下提出担忧。
“那也只能孤注一掷了!”
放下薛景仙如何布置三十艘商船的任何和物资分配不表,且说乐山和韦雪回到舱房之中商量明日的应对之策。
“明天我们能做些什么?”
“你刚才没听薛景仙说嘛,现在最关键的是船员和士兵不能恐慌。”
“可是我们控制不了人的心啊。”
“其他人不行,偏偏是你就可以。”
“我?”乐山有些疑惑不解了。
“你忘记船上那些士兵把你当作神仙下凡了嘛?”韦雪盯着乐山道,“只要你稳住阵脚,他们一定会听你的。”
乐山明白了韦雪的意思,虽然佛祖舍利已经不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其他人不会知道,甚至有舍利庇佑这件事本身也只有自己和韦雪知道。
“好,那明天我就装一回天煞星让叛军有来无回。”乐山做了一个鬼脸,逗的韦雪嫣然一笑。
“你觉得这位薛太守是不是有些面善?”乐山突然想起自己的疑惑。
“面善我到不觉得,这薛景仙虽然有名,我却不曾见过,不过经你这么一说,轮廓到真的有些熟悉。”
“薛太守很有名吗?”
“倒也不是他有名,而是他出身显贵,不止显贵,应该说有些难言。”
“此话怎讲?”
“这薛景仙出身河东薛氏,说起这河东薛氏,那可是大有来头。薛景仙的曾祖父薛绪乃太平公主之夫薛绍的兄长,他二人的父亲是驸马都尉、左奉宸卫将军薛瓘。薛景仙的祖父叫薛崇允,你还记得我们在落星墩看到的那副碑文嘛?”
“薛崇简的碑文,太平公主的儿子。按你这么说,薛崇简算起来应该是薛崇允的堂兄弟。”
“后因太平东窗事发,薛氏一族皆受牵连,薛崇允不是太平嫡系,虽得以免死,但也被贬为庶民。这薛景仙是靠自己考了进士,才又入了仕途,不过一直也就是个陈仓县令罢了。”
“雪儿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阿爷在朝中纵横捭阖,知人论世自是有一套,尤其是对这些世家子弟在朝中的势力牵连更是如数家珍。上次看见薛崇简那块石碑之后,我就想起来他说过的很多人和事。”韦雪当然没有说,很多这些世家子弟都是韦见素为韦雪物色的乘龙快婿,以便壮大自己的实力。
“这么说来这薛景仙到不是靠父荫起家,看他白天指挥若定的样子,确也是一号人物。”乐山摆了一个薛景仙在战船上威风凛凛的姿势。
“你这样子,倒是和他有几分相似。”韦雪噗呲一声笑出了声。
第二日辰时,薛景仙已经安排好五艘商船清空了物资作为诱敌之用,另有五艘半载船作为接应,其余二十艘商船躲在峡湾的隐蔽处。
五艘诱敌之船上没有物资,却集中了唐军的弓箭火器,向峡湾口驶来。叛军的四艘虎头战船果然就在峡湾口守着,没想到守株待兔真的等来了唐军。
指挥五条诱敌船的是薛景仙的副将,船只刚刚靠近敌军,副将就命令士兵们弓箭齐发。叛军起初有些出乎意料,但很快开始还击,唐军不是敌手,副将命令五艘商船调转船头向峡湾内落荒而逃。叛军主将先是犹豫了一下,随即发现江面豁然开朗,而唐军商船的旌旗就在峡湾内若隐若现,一时歼敌心切,便命两艘战船跟随自己的主舰驶入峡湾,只留了一艘战船守在峡湾入口外接应。
叛军的三艘虎头战船一进入峡湾内,薛景仙预备的另外五艘半载船也迎了上去,和之前的五艘诱敌船汇合,且战且退,一起引诱敌军始向峡湾深处。
敌军主将却也聪明,很快发现前方只有十艘船,而不远处峡湾隐蔽处才是唐军的主力物资船,于是下令分兵两路。
看见诱敌船只引走了敌军一艘虎头战船,其余两艘向着自己这边呼啸而来,辎重船上的船员和士兵果然开始慌乱了。恐惧相互传染,场面骚乱起来,开始失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战鼓声再次响起,这次站在薛景仙身边的是李乐山。
鼓声一停,乐山拔出宝剑,运足内力,大喝一声:“都不要怕,有我在此!大家随我一起杀敌!”
乐山实在说不出自己是武神下凡的话,但声若洪钟的呐喊还是振聋发聩。
“是武神,是武神!”
“是他,是他!”
“有武神在,大唐不会败!”
“跟武神,杀叛军!”
“跟武神,杀叛军!”
唐军的士兵纷纷认出了乐山,乐山的事迹早就经由那几个南阳下来的伤兵传遍了整支船队。
不待敌军靠近,乐山已经临空而起朝着其中一艘虎头战船飞去。叛军没有想到有人能够凌波微步,踏水而来,等反应过来张弓搭箭,乐山已然飞到了甲板之上。青城宝剑出窍,敌军再多,又哪里会是对手,顿时乱作一团。
“真的是武神下凡啊!”刚刚还有有些不信的唐军士兵,看着乐山飞上敌船,砍瓜切菜一般的与敌人战做一团,一个个瞠目结合。
然后却没有时间让唐军士兵惊叹,乐山虽然拖住了一艘敌船,另外一艘却径直朝着唐军的船队冲了过来。薛景仙立刻下令船队散开,说时迟那时候快,二十多艘商船已经被冲散,叛军的弓箭也如雨点般落了下来。
“盾牌!”薛景仙大声号令,唐军士兵纷纷举起盾牌抵挡,甲板上密密麻麻的钉满了箭矢,受伤的唐兵却不多。
几轮弓箭射完,唐军的损失不大,叛军反而急了,叛军主将下令直接进攻。薛景仙见状,立刻下令船队继续散开,尽量远离虎头战船,然而靠近的几艘船还是被虎头战船上跳下来的敌人登了上去。
这唐军商船的押运本就不是什么精兵强将,看见凶神恶煞的叛军跳到船上都有些慌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韦雪大喊道:“大家跟着武神一起杀敌,不要怕,武神会护佑大家!”
薛景仙反应过来,跟着韦雪一起号令,同时两人也各持武器冲上了被叛军占领的商船,与敌人厮杀起来。
唐兵本与没有退路,看自己的主帅身先士卒,又有见过乐山神迹的士兵领头,纷纷咬牙拿起兵器反抗。叛军本来没把这些老弱伤兵放在眼里,突然遇到了强劲的抵抗却有些出乎预料。加之这些叛军大多是北方人,本不习惯水战。虎头战船大而平稳,平时并不觉得,这一跳上小舢板,摇摇晃晃的立刻站不住脚根,唐军一时间竟占了上风。
再看乐山那边,虽然无人是乐山的敌手,但无奈敌军人多,将乐山团团围住,一时间脱不了身,乐山想要直取敌方主将,竟不能得手。
双方一时间僵持不下,越来越多的叛军跳上唐军商船,形势渐渐变得不妙。就在此时,薛景仙发现,敌船的吃水线下移了不少,不知不觉之中,江水已经退潮了。
不知不觉之中,江水已经退潮了。
“撤!”薛景仙大声号令,同时指挥舰上的鼓点密集的敲响,命令各船撤退。
二十几艘船上的水手奋力摇橿,商船渐渐开始远离虎头战船,陆续跳下来的叛军纷纷掉入水中。
叛军首领那肯善罢甘休,立刻传令追击,然而令传下去了,船却不见移动。
“怎么回事!快点给我追啊!”叛军将领勃然大怒。
“禀告将军,船吃水不够深,动不了了!”
“什么?刚刚还好好的!”叛军将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桅栏边往下看,果然虎头大船已经搁浅了。
二十几艘商船迅速的散开,落单在船上的叛军立刻没了支援。唐兵们看见敌船搁浅则更加来了气势。
“敌人搁浅了!”
“果然有上天护佑!”
“兄弟们,上啊!”
“大唐必胜!”
这一下跳到商船上的叛军是彻底落了下风,或者被气势高昂的唐军击杀,或是跳水逃亡,而不远处虎头战船上的叛军主力只能望洋兴叹。
听到撤退的战鼓声,乐山知道时机已到,不再恋战,一招白龙吐息,将围住自己的叛军震倒一片,再次飞身跃上江面,与韦雪、薛景仙汇合。而此刻这艘虎头大船的情况也一样,想要追击,却横在峡湾里寸步难行。
再看之前诱敌的那十艘商船已经把敌人剩余那艘战船引到了峡湾的另一处浅滩,战船已然搁浅,十艘商船正在掉头与主力汇合。敌军只能放箭,但这几艘船本就半载或是空载,行驶起来飞快,不一会就离开了叛军的射程。
最后一艘守在峡湾口的虎头战船已经发现了峡湾内形势不妙,正准备进入峡湾助战,却看见了峡湾内叛军主舰发送的旗语。
原来敌军主将也是聪明,立刻就明白了战船搁浅的原因,外面的那艘船进来也无异于自投罗网,于是果断的发送命令破釜沉舟,堵住峡湾出口。
这边的叛军得令,一边将战船向峡湾口驶来,一边开始凿船,同时放下小舢板让士兵们弃船。薛景仙等人见状不妙,立刻下令加速行舟,想赶在虎头战船堵住峡湾口之前冲出去。
怎奈退潮的速度飞快,峡湾口的江面越来越窄,眼看出口就要被缓缓飘过来的敌军战船给封死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峡湾口突然出现了几艘小渔船,驾船的正是昨日那几名渔夫,但却是一身唐军士兵的打扮。
只见这几艘小船迅速的靠近虎头战船,把几根带着倒刺的铁锚钩在了大船的船身上。这几根铁锚的尾部都连着粗大的缆绳,沿着缆绳往远处看,峡壁的山路上,又是几十唐军士兵打扮的人正在喊着号子拉动着缆绳。
原来这峡湾由于涨潮退潮,经常有不明水情的商船搁浅,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都是靠纤夫们把船拖出峡湾。昨天在众人商议的时候,薛景仙提出敌军可能会沉舟,为首的渔夫老人就说出了这个对策,为了以防万一,薛景仙决定留这么一手,今天果然在最危急的时候起到了作用。
拉动缆绳的其实是本地的纤夫,但是薛景仙怕叛军在唐军脱险之后报复本地乡民,故而让渔夫和纤夫都穿上唐军士兵的衣服,掩人耳目。只见虎头战船在岸上纤夫们的拉动下,一点点偏离了原来的航向,由于船上的水手们已经纷纷弃船,也没有办法扭转方向,就这样,为薛景仙他们的船队赢得了宝贵的突围时间。
敌船没能完全堵死峡湾的出口,唐军的商船沿着缺口鱼贯而出。看见船队脱离了危险,岸上的纤夫们也松开了缆绳,四散离去。只看见虎头战船缓缓的沉入峡湾,渐渐的只露出一根桅杆立在江面上。没能把唐军的商船队堵住,倒是把峡湾里的其余三艘叛军战船彻底堵在了里面。
又驶出了半里,眼见叛军已经被彻底困死,唐军的船员和士兵们开始欢呼雀跃。此次能够脱险,更多的是靠的薛景先的计谋,但大家却把功劳归在有武神乐山的护佑,大喊“武神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我说什么来着,有武神护佑,我们一定能打胜仗。”从南阳下来的伤兵虽然又添了新伤,但再次死里逃生让他们进一步坚定乐山就是天神下凡的信念。
“还真的和武神一样厉害,他刚才在水上飞你看到了嘛?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薛景仙带来的那些兵,原本不相信南阳兵口中的武神,这一战下来也不由得不信了。
“何止会飞,你看那敌船一船的叛军都伤不了他,一定是有神仙护体!”
“不止是有神仙保护他,你看敌人的战船开着开着就搁浅了,神仙也是在护我大唐啊!”
“要是早有这样的神仙助我大唐,哪会让叛军占了两京,我们死伤这么惨重,老百姓生灵涂炭啊!”
“我们现在不是有了嘛,我大唐的气数未尽啊!”
越来越多的唐军士兵加入议论,乐山和韦雪有些尴尬,再听下去不知道他们会说些什么,匆匆的与薛景仙一起走回了船舱。
当天夜里,船行至奉节,乐山和韦雪与薛景仙道别,弃舟登岸,一路北上长安。在去到长安之前,他们还要先去一趟终南山探望蒋灵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