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陈悦,抬起头,那双,因为熬夜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里,却燃烧着,一种,属于一个理想主义者,独有的、不容置疑的倔强。

“主任。”

“我们是记者。”

“我们的笔,不应该,只为,英雄,谱写赞歌。”

“更应该,为,那些,被英雄的战车,所碾过的……小草,发声。”

主任,看着她,许久,许久。

最终,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好吧。”

“我,帮你,发。”

“但是,不能上头版。”

“就……放在,社会民生版,最不起眼的那个,角落里吧。”

“能不能,被人看到。”

“就看,它,自己的,命了。”

---

三天后。

《汉东都市报》,正式发行。

头版头条,毫无意外地,是,关于“红色供应链联盟”,新一轮投资计划的、充满了溢美之词的……鸿篇巨制。

而那篇,名为《机器轰鸣,谁在哭泣?》的深度报道,则被,悄无声息地,塞进了,报纸中缝的、一个,比豆腐块,大不了多少的……角落里。

它,像一滴,落入大海的泪水,渺小,而又,无声。

然而,他们,都低估了,真实的力量。

也低估了,这个国家,最广大的、沉默的大多数,那,深藏于心底的……共情。

第一个,发现这篇文章的,是一个,京州大学的,退休老教授。

他,在看完这篇报道后,沉默了许久。

然后,用他那,颤抖的、苍老的手,将这篇文章,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了,自己的个人社交博客里。

并,附上了一句,充满了悲悯的评语。

【我们,都在为,汉东的崛起,而欢呼。】

【但,我们,是否,也该,听一听,那些,被这辆飞驰的时代列车,所甩下的……人们的,哭声?】

这篇博客,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被疯狂转发!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无数的,普通的,上班族、大学生、家庭主妇、甚至是,那些,同样,正在为自己的饭碗,而感到焦虑的……产业工人们!

他们,自发地,成为了,这篇文章的……传播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晚,#机器轰鸣,谁在哭泣#的词条,如同,被引爆的火山,以一种,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恐怖的速度,冲上了,全国所有社交平台的热搜……榜首!

整个国家的舆论场,彻底,引爆!

---

“我的天……看得我,眼泪都下来了!这,不就是,我爸吗?!”

“我也是!我爸,在厂里,干了一辈子!上个月,他们厂,也上了机器人,他,也被辞退了!回家之后,整个人,就像丢了魂一样!”

“我们,不能,只要gdp,不要,我们的父亲啊!”

“赵峰呢?!那个,被媒体,吹上天的‘科技之神’呢?!他,在创造这些,伟大的奇迹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些,为他,打了一辈子江山的……老工人的死活?!”

“他,就是一个,只看数据,不顾百姓死活的、冷血的……技术官僚!”

“赵峰!滚出来!给我们一个说法!”

民众的同情心,被彻底点燃!

而这份,最朴素的同情,在网络的发酵之下,迅速地,转变为了一股,滔天的、足以摧毁一切的……愤怒!

而这股,愤怒的洪流,最终,都汇聚成了,一把,最锋利的、闪烁着寒光的……矛头!

精准地,指向了,那个,正站在神坛之上的……赵峰!

---

省委大院,赵峰的办公室。

气氛,冰冷得,如同西伯利亚的极夜。

高育良,赵立春,钱伯斯,三位,汉东省的最高领导,悉数在列。

他们的面前,那块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正实时地,显示着,那,如同山洪暴发般,早已彻底失控的……网络舆情。

赵峰,静静地,看着。

看着那些,充满了愤怒与咒骂的评论。

看着自己,那,在民众心中,一夜之间,从“神”,跌落成“魔”的……形象。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但,他那,放在桌下的、紧紧攥住的拳头,却早已,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

“小峰……”

赵立春,看着儿子那,孤单的、仿佛正在被全世界所抛弃的背影,眼中,充满了,无法掩饰的心疼。

他,想说些什么。

却被,一旁的钱伯斯,用一个,眼神,制止了。

这位,一直以来的“对手”,此刻,看着赵峰,眼中,没有了丝毫的,幸灾乐祸。

只有,一种,无比复杂的、沉重的,仿佛在看着,另一个,年轻时的自己的……叹息。

“赵峰同志。”

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又充满了疲惫。

“我,早就说过。”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你,赢得过,资本的绞杀。”

“你,也赢得过,技术的封锁。”

“但是,这一次……”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一座山,重重地,压了下来。

“……你,要面对的,是,人民。

那篇名为《机器轰鸣,谁在哭泣?》的深度报道,如同一颗,被引爆在舆论海洋深处的、拥有着亿万吨当量的核弹!

它所掀起的滔天巨浪,在短短的48小时之内,就以一种,任何人都无法预料,更无法阻挡的恐怖姿态,席卷了整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愤怒!

同情!

以及,一种,对那冰冷的、正在滚滚而来的“技术浪潮”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

无数的纸媒,将这篇文章,放在了自己最醒目的头版头条!

各大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和访谈节目,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王建国”这个,由无数个普通劳动者所共同构成的“时代缩影”,进行着,全方位、无死角的深度剖析!

“我们,都在为,汉东的崛起,而欢呼。”

“但,我们,是否,也该,听一听,那些,被这辆飞驰的时代列车,所甩下的……人们的,哭声?”

这句,来自于最初那位退休老教授的、充满了悲悯的评语,更是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响亮、也最沉痛的……拷问!

一时间,整个社会,彻底撕裂!

赵峰,和他的“盘古工业”,第一次,被推上了,人民的对立面!

他,不再是那个,开创未来的英雄。

他,变成了一个,只看数据,不顾百姓死活的、冷血的、正在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技术官僚!

而常务副省长钱伯斯,则在这场,席卷了整个国家的舆论风暴之中,冷静地,抛出了他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杀手锏。

---

三天后,汉东省人民大会堂。

一座,足以容纳数千人的、庄严肃穆的殿堂。

一场由省人大牵头,联合了省总工会、省社科院、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的、关于“‘盘古工业’计划社会影响”的公开听证会,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全球直播。

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听证会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针对赵峰,和他的技术乌托邦的……公开审判!

会场之内,气氛庄严肃穆得如同一座真正的法庭。

赵峰,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那,灯光刺眼的被质询席上。

他的对面,是,阵容豪华到了极点的“人民陪审团”——

以钱伯斯为首的、代表着政府监管力量的省委领导。

以社会学家张教授为首的、代表着学术界良知的权威专家。

以及,十几位,从全省数万名,第一批下岗工人中,挑选出来的、双眼通红的……工人代表。

王建国,就坐在他们的最中央。

媒体席上,长枪短炮般的摄像机,如同无数双冰冷的、不带丝毫感情的眼睛,死死地,锁定着那个,孤零零的、仿佛正在被全世界所审视的年轻身影。

高育良和赵立春,坐在第一排的领导席上,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们知道,今天的这场仗,已经超出了他们所能掌控的范围。

因为,钱伯斯,已经成功地,将他们的对手,从“赵峰”这个人,偷换概念成了……“失控的技术”这个,任何人都无法为其辩护的、虚空的魔鬼。

而他们,总不能,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去。

---

听证会,开始了。

钱伯斯,亲自担任主持人。

他,没有给赵峰,任何,辩解的机会。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为了,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他,一开口,就将自己,放在了一个,绝对“公正”的、不偏不倚的位置上。

“我们,只是想,听一听,那些,最真实的声音。”

“现在,有请,我们的工人代表,王建国同志,上台发言。”

在全世界的注视之下,王建国,这个,一辈子,都只和冰冷的钢铁打交道的老工人,颤抖着,走上了那个,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站上来的、充满了聚光灯的舞台。

他,没有拿任何讲稿。

他,只是,用一种,近乎于哀求的目光,看了一眼,那个,坐在不远处,他曾经,引以为傲了一辈子的……儿子。

然后,他,对着话筒,用一种,最朴素、也最沉痛的语气,缓缓地,讲述起了,自己的故事。

他,没有哭,也没有骂。

他,只是,将自己,那,充满了尊严与骄傲的前半生,和,那,充满了迷茫与无助的……现在,进行了,最真实的、也最残酷的……对比。

“我,叫王建国,今年五十二岁。我在厂里,干了三十年……”

“我,不是一个,怕吃苦的人。我,只是,想不明白……”

“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和我那些,为汉东,流了一辈子汗的老师傅们,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用的人?”

“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用一辈子,才学会的、引以为傲的‘手艺’,一夜之间,就变得,一文不值?”

……

这,比任何愤怒的指责,都更具杀伤力!

它,活生生地,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被新时代的洪流,无情地,抛弃的、一个普通劳动者,最卑微、也最沉痛的……哀鸣!

当王建国,讲完他最后一个字,对着所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时。

整个会场,早已是一片,压抑的、令人心碎的啜泣声。

---

紧接着,是张教授的发言。

这位,曾经,为“鲲鹏”手机,谱写了最华丽赞美诗的学界泰斗,此刻,一脸沉痛地,走上了发言台。

他,将自己那篇《数字寄生》的论文,进行了,更加深刻的、也更加令人警醒的……阐述。

“同志们,朋友们。”

“一个月前,我,在这里,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我,只看到了,技术,那,充满了诱惑力的、光鲜亮丽的外衣。”

“却,忽略了,那外衣之下,所隐藏的、足以吞噬一切的……深渊!”

“今天,王建国同志的悲剧,不是一个个例!”

“它,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它,在向我们,敲响警钟!”

“我们,正在创造的,不仅仅是,更高效的机器!”

“我们,更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冰冷的、由‘效率’和‘数据’,所主宰的……社会秩序!”

“而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秩序里!”

张教授的声音,变得无比激昂,充满了,一个学者,最后的良知与呐喊!

“我们,这些,有血有肉的、不完美的、会犯错的……人!”

“我们的价值,又,该,如何被定义?!”

“我们的尊严,又,该,安放于何处?!”

“这,是一个,比,三百万人的饭碗,更加宏大,也更加终极的……拷问!”

“我,恳请,我们的技术开创者,赵峰同志,在您,全速奔向未来的时候!”

“也请,偶尔,停下您的脚步!”

“等一等,那些,被您,远远甩在了身后的……人民!”

---

当张教授的发言结束时,整个会场,掌声雷动!

所有人都被这位学者的良知和远见,深深地折服!

而赵峰,则彻底地,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

他,被,钉死在了,“技术”与“人民”的、十字路口之上!

终于,轮到了钱伯斯。

他,缓缓地,走上了那个,早已为他,准备好的、胜利者的舞台。

他,将以一个“拯救者”的姿态,为这场失控的悲剧,画上句号。

“各位代表,各位朋友。”

他的声音,沉稳,而又充满了力量。

“刚刚,王建国同志的血泪,和张教授的警世之言,我想,已经说明了一切。”

“技术,是一匹野马。它可以带我们,日行千里。但它,同样可以,将我们,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放任这匹野马,肆意狂奔。”

“而是,为它,套上一个,最坚固、也最可靠的……缰绳!”

“我在此,代表省委,正式提议——”

“立刻!成立一个,由我,亲自担任组长,由张教授等社会各界权威专家共同组成的、拥有‘一票否决权’的……‘汉东省人工智能伦理审查委员会’!”

“从今天起,‘盘古工业’,以及汉东省内所有涉及人工智能交互的技术,都必须,在立项之初,就主动向委员会提交申请!”

“必须,在经过委员会,最严格的、全方位的伦理风险评估之后,才能,允许上线!”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技术这头猛虎,被放出牢笼之前,就为它,戴上最坚固的嘴套,拔掉最锋利的爪牙!”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悲剧的再次发生!”

“这,是对人民负责!”

“更是,对未来负责!”

---

话音落下,掌声,如同山呼海啸般,轰然响起!

这个方案,太完美了!

它,占据了“安全”和“伦理”的、绝对的、任何人都无法反驳的……道义制高点!

所有人都认为,大局已定。

赵峰,除了妥协,已经,别无选择。

高育良和赵立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力。

他们知道,钱伯斯,赢了。

他,用一场,阳谋的胜利,兵不血刃地,夺走了赵峰,对于技术,最核心的……自主权。

然而,就在主持人,即将宣布,对钱伯斯的提议,进行现场表决时。

那个,一直沉默着的、仿佛早已放弃了抵抗的年轻人,终于,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走上了那个,属于他的、被告席。

他,拿起了话筒。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充满了同情、怜悯、和审判的脸。

最终,他的目光,停在了,王建国,那张,布满了风霜的脸上。

然后,他开口了。

“王师傅,各位代表,各位朋友。”

“今天,我,不打算,为我的技术,做任何辩解。”

“因为,我,和钱省长一样,也认为,一个,以牺牲数百万人的饭碗为代价的革命……”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一座山,重重地,压了下来。

“……它,是错的。”

轰!!!

整个会场,瞬间,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待疯子般的眼神,死死地,看着他!

他……他疯了吗?!

他,竟然,当着全世界的面,承认,自己……错了?!

就连钱伯斯,也彻底愣住了!

赵峰,却没有理会任何人的目光。

他,对着王建国,对着所有工人代表,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为我的傲慢,和短视,向你们,道歉。”

“但是……”

他,缓缓地,直起身,眼中,却燃起了一股,足以让所有人都为之胆寒的、不屈的火焰!

“我,也绝不接受,用一个,官僚的审查委员会,来决定,一项伟大技术的……生死!”

“因为,那,不是在,解决问题!”

“那,是在,逃避问题!”

他,缓缓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指向了穹顶。

那姿态,如同在立下一个,无法被撼动的、神圣的誓言!

“请大家,再给我一点时间。”

“我承诺,汉东,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为这座城市,流过汗的人。”

“我,会给所有的‘王建国’们,一个,交代。”

“一个,不是用钱,去‘补偿’的交代。”

“而是一个,让他们,能重新,挺起胸膛,找回尊严,用自己的双手,去拥抱这个新世界的……”

“……真正的,交代!”

那一场,充满了悲壮与豪情的公开听证会,最终,在赵峰那句“给我一周时间”的惊天誓言中,落下了帷幕。

但它所掀起的滔天巨浪,却远未平息。

赵峰,以一种,近乎于自爆的方式,为自己,也为他那,前途未卜的“盘古工业”,争取到了,最后的一线生机。

但也同时,将自己,彻底地,推到了,一个,没有任何退路的悬崖边缘。

全世界的目光,都如同,最严苛的聚光灯,死死地,锁定在了他和汉东省的身上。

那个,血红色的倒计时,如同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情地,跳动着。

“他,真的能,在七天之内,拿出一个,能解决三百万工人饭碗的方案吗?”

“不可能!这根本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别说七天,就算是七年,七十年,也未必能解决!”

“汉东的奇迹,到此为止了。那个年轻人,终究还是,为他的狂妄,付出了代价。”

全球的媒体和专家,几乎,一边倒地,对赵峰的未来,表示了最深沉的悲观。

而汉东省内部,更是暗流汹涌。

“红色供应链联盟”的厂商老板们,一个个,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既希望赵峰能创造奇迹,又害怕,他,会拉着所有人,一起,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钱伯斯,则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沉默。

他,没有再发动任何,政治上的攻势。

他,只是,以一种,近乎于冷酷的平静,等待着。

等待着,七天之后,那个,早已注定了的、最终的审判。

---

然而,赵峰,再一次,让所有人,都失望了。

他,没有等到第七天。

就在听证会结束后的,第三天。

当外界的质疑和恐慌,发酵到顶点时。

一则,由汉东省政府办公厅,直接发布的、措辞简洁的公告,再一次,引爆了所有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