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在那些,决定着这座城市未来的、看不见的云层之上,疯狂汇集。

赵峰,再一次,站上了风口浪尖。

但这一次,他要面对的,不再是来自外部的、清晰可见的敌人。

而是,来自内部的、更加复杂、也更加无解的……时代阵痛。

然而,对于那些,依旧在用双手和汗水,推动着旧时代齿轮,缓缓转动的普通人而言。

他们,对此,还一无所知。

他们,依旧,活在自己那,平凡、劳累,却又,充满了尊严的……旧世界里。

---

汉东第一变速箱厂,精修区。

王建国,正小心翼翼地,将自己那双,早已被机油浸透得看不出本色的手,在破布上来回擦拭着。

仿佛,是在擦拭一件,稀世的珍宝。

他的面前,整齐地排列着,五十个,刚刚被他,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的高精度转向减速器。

每一个,都在灯光下,闪烁着,如同艺术品般,温润而又充满了力量的光泽。

“搞定!收工!”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用那沙哑的、却又充满了自豪的嗓音,对着身后,那十几个,同样,一脸疲惫的老师傅们,喊道。

“哗——”

整个精修区,瞬间,爆发出了一阵,如释重负的欢呼!

“我的天!终于赶完了!”

“老王牛逼!要不是你带着我们,打死我也不信,咱们能用手,把这神仙才能干的活,给干出来!”

工友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朴素的、属于劳动者的喜悦。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再一次,捍卫了,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最后的荣耀。

王建国,看着他们,也笑了。

那笑容,充满了皱纹,却又,比任何时候,都更灿烂。

他,喜欢这种感觉。

喜欢这种,用自己的“手艺”,去解决,那些,连最先进的机器,都解决不了的难题的感觉。

这,让他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是,无可替代的。

---

傍晚,王建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

这是一个,位于老城区的、典型的工人家庭。

房子不大,却被妻子,收拾得一尘不染。

饭桌上,早已摆好了,三菜一汤。

“爸,回来啦?”

儿子王磊,正坐在桌边,一脸兴奋地,对着他,挥了挥手。

看到这个,自己这辈子,最引以为傲的“作品”,王建国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笑容。

“嗯,回来了。”

他,换下那身,早已被汗水和油污,浸透得坚硬如铁的工服,洗了把脸,坐到了饭桌前。

“今天厂里,怎么样啊?爸。”

妻子一边为他盛饭,一边关切地问道。

“嗨,还不是那样。”王建国端起碗,扒了一大口饭,含糊不清地说道,“又是一批‘烛龙’的急活,厂里那些老掉牙的机床,不争气,出了不少次品。最后,还不是得靠我们这帮老师傅,一个个,用手给修回来。”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一种,朴素的骄傲。

然而,一旁的王磊,在听到“用手修”这三个字时,那张,充满了朝气的脸上,却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哭笑不得的表情。

“爸,”他忍不住,开口了,“不是我说,你们厂,也太落后了。”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信那个?”

“我们实验室的Ai,能感觉到纳米级的差别!比您的手,精确一万倍!”

王建国,夹菜的筷子,猛地,在半空中,顿住了。

他,缓缓地,抬起头,看着自己这个,张口“Ai”,闭口“纳米”的儿子,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燃起了一丝,被冒犯的怒火。

“那不一样!”

他的声音,猛地,提高了几度。

“那是,冰冷的数据!”

“我这双手,摸过的零件,比你见过的都多!每一个,都有它的脾气!什么时候该用力,什么时候该收手,这,是经验!是艺术!是机器,永远都学不会的……东西!”

这是一场,早已在他家饭桌上,上演了无数次的、关于“经验”与“效率”的争吵。

每一次,都以,王磊的无奈摇头,和王建国的愤愤不平,而告终。

然而,这一次,王磊,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选择沉默。

他,看了一眼,电视上,正在播放的《汉东新闻》。

新闻里,正巧,在播放着,一条,关于“盘古工业”计划的、前瞻性的报道。

画面中,一台台,充满了未来科幻感的“刑天”机器人,正在一个,一尘不染的“无人车间”里,进行着,行云流水般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协同作业。

“爸,您看看这个。”

王磊,将电视的声音,调大了一些。

“这就是,我们实验室,正在搞的新项目。”

“‘无人车间’,您,听说过吗?”

王建国,下意识地,抬起头,看向电视。

当他,看到,那些,比他,快一百倍,准一万倍的钢铁巨人,正在以一种,他根本无法理解的方式,轻松地,完成着,那些,他需要耗费一辈子心血,才能勉强达到的精密操作时。

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的嘴巴,无意识地,微微张开。

那双,总是充满了自信和骄傲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一丝,深深的……震撼,和,茫然。

“这……这是……”

“这,就是未来,爸。”

王磊看着父亲那,深受冲击的表情,声音,变得有些不忍,却又,充满了,一种,属于年轻一代的、无可辩驳的自信。

“一个,不再需要,用老师傅的‘手艺’,去‘拯救’的……未来。”

---

那一天晚上,王建国,失眠了。

电视上,那如同神迹般的“无人车间”的画面,和他儿子那句,充满了“宣判”意味的话语,如同两座无形的大山,重重地,压在他的心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第一次,对自己,那坚持了一辈子的、如同信仰般的“工匠精神”,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动摇。

难道……

我们,真的,就要,被淘汰了吗?

第二天,当他,带着满腹的心事,和深深的黑眼圈,回到工厂时。

一股,不同寻常的、充满了压抑和不安的气氛,瞬间,将他笼罩。

车间里,没有人,像往常一样,大声说笑。

所有的人,都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脸上,都写满了无法掩饰的……恐慌。

“老王!你来了!”

他的老伙计,车间主任,一把,将他拉到了一旁,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

“出大事了!”

“你……听说了吗?厂里,要搞什么……‘试点’了!”

王建国的心,猛地,一沉!

“什么试点?”

“就是,电视上放的那个!”车间主任的声音,都在颤抖,“那个,‘无人车间’!”

“我听厂长办公室的秘书说,上面,已经下了红头文件!”

“要,在咱们厂,搞一个,为期一个月的……‘人机协同’生产测试!”

“说是,要让我们,和那些,叫什么‘刑天’的机器人……比赛!”

轰!!!

王建国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是有什么东西,轰然炸裂!

比赛?

和,那些,比他,快一百倍,准一万倍的……钢铁怪物?!

这,哪里是比赛!

这,分明是,一场,公开的、残酷的……处刑!

---

消息,如同瘟疫,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传遍了整个工厂!

所有的工人,都炸了!

“什么?!让咱们跟机器人比?!这不是欺负人吗?!”

“这不明摆着,是想找个借口,把咱们都开了吗?!”

“不行!咱们得去找厂长!咱们得去省里!咱们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把饭碗给丢了!”

群情激愤!

就在这时,厂长,和一众车间领导,一脸沉重地,走进了车间。

“大家,都静一静!静一静!”

厂长,拿着一个铁皮喇叭,声嘶力竭地喊道。

等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后,他,才艰难地,开口,声音,沙哑而又充满了无力。

“同志们,这件事,是真的。”

“这是,省里,直接下达的命令,是,赵书记,亲自拍的板。”

“我,也反对过,也争取过。”

“但是……没用。”

“上面说,这,是时代的浪潮,我们,除了,顺应,别无选择。”

整个车间,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只剩下,工人们,那,一声声,压抑着的、粗重的喘息。

那,是,属于一个时代,最后的、不甘的……悲鸣。

---

三天后。

当那十二台,充满了未来科幻感的“刑天”机器人,被巨大的运输车,运抵工厂时。

王建国,和他所有的工友们,都沉默地,站在车间的门口,看着。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好奇,有敬畏,但更多的,是,一种,仿佛在看着,即将取代自己的“新物种”般的……敌意,和恐慌。

“刑天”们,被安装在了,车间最先进的、刚刚才从汉斯国进口的生产线上。

而王建国,和他带领的、全厂技术最精湛的“王家班”,则依旧,使用着,那些,早已被淘汰的、绿色的老旧设备。

一场,在起点上,就早已注定了结局的、不公平的竞赛,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