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白杨的想法!
马宏图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双眼。
他郑重地、清晰地、一字一顿地说道:“白所长,我愿意。需要我做什么,请您吩咐!”
他的表态,像是一颗定心丸,也像是冲锋的号角。
钱立行那狼一般的笑容再次浮现在嘴角,他甚至没有多说一个字,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对他而言,言语是多余的,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一个商人的价值。
回到仓库数铁锈?
不,他要去商海的惊涛骇浪里,与最凶猛的鲨鱼搏斗!
林强涨红着脸,看着身边这两位气场强大的“同事”,又看了看主位上那个给予他无限信任的年轻人,胸中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他结结巴巴,却又无比坚定地喊道:“我……我也干!白所长,您放心,跑断腿,磨破嘴,我也一定把这张网给您织出来!”
白杨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
他要的,就是这股劲儿。
“很好。”他双手虚按,示意三人都坐下,“既然大家达成了共识,那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个团队了。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前无古人,也可能是后无来者的。这中间会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阻力,谁也无法预料。我希望你们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白所长放心,我们既然选了这条路,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也得闯出个名堂来!”钱立行第一个表态,话语中带着一股子江湖豪气。
马宏图也沉稳地补充道:“思想准备我们已经做好了。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白杨满意地点点头,他看向林慧:“林慧同志,安排一下。”
“是。”林慧上前一步,对三人说道:“三位同志,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暂时入住所在西郊的二号招待所,对外身份是‘新型民用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组的借调干部。”
“你们的组织关系、薪资待遇,都会按照相应的干部级别进行调整和发放。具体的文件,稍后会送到你们房间。”
听到这话,林强心里又是一阵激动。
干部待遇,这可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林慧顿了顿,继续说道:“按照白所长的指示,在公司正式成立之前,你们需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学习。从明天开始,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会有专门的老师来给三位上课。”
“上课?”林强一愣,有些不解。他们这都是要上阵杀敌了,怎么还搞起学习来了?
马宏图和钱立行也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他们这个年纪,该学的早就学完了,现在正是需要大展拳脚的时候,怎么反而要回到课堂上?
白杨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平静地解释道:“我知道三位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林强同志懂渠道,钱立行同志懂市场,马宏图同志懂管理。但是,你们懂的,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体系。”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肃穆的园区,声音悠远而深邃。
“我们要做的,是一家全新的公司,它的模式,它的理念,都将是颠覆性的。我们要面对的,也不仅仅是国内的市场,未来,还有国际市场。所以,我需要你们先放下过去所有的经验和认知,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比如,”他转过身,看着三人,“什么是市场营销?什么是品牌定位?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什么是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什么是股权激励?”
一连串陌生的名词从白杨口中说出,砸得三人脑袋嗡嗡作响。
这些词汇,他们闻所未闻。
尤其是钱立行,他自诩在广交会上跟外商斗智斗勇,见多识广,可白杨说的这些,他一个也答不上来。
他隐隐感觉到,这些词汇背后,似乎隐藏着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商业逻辑,一套比他过去那些“投机倒把”的经验要高级无数倍的理论体系。
马宏图更是心神剧震。
他作为体制内的干部,对这些更是感到陌生而又震撼。
他瞬间明白了白杨的用意。
这不仅仅是让他们开一家公司那么简单,这是要从思想的根源上,为他们植入一套全新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商业文明!
“这些课程的教材,是我亲自编写的,授课的老师,也是我从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里请来的专家。这一个月,我希望你们能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地吸收知识。”
“因为一个月后,当你们走出课堂,你们面对的,将是一片真正的商业荒原。而这些知识,就是你们手中唯一的地图和武器。”
白杨的话,让三人彻底收起了心中最后一丝轻视和疑虑。
他们意识到,自己即将踏上的,是一条何等波澜壮阔,而又充满未知的道路。
“我们明白了,白所长!”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知识的渴望。
……
安排好三人的事情,林慧领着他们离开了办公楼,前往招待所。
小小的会议室里,又只剩下了白杨一个人。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富有节奏的“笃笃”声。
万事开头难,最关键的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
钱立行是狼,马宏图是舵,林强是网。这个草创的班子,已经具备了雏形。
但是,光有将军,没有武器,也是白搭。
现在摆在他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该给这家新公司,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作为他们打响的第一炮?
这个产品,必须具备几个特点。
第一,技术上要有绝对的领先性,能够形成碾压优势,一炮打响品牌。
第二,生产难度不能太高,要能够依托国内现有的工业基础,在短时间内形成产能。
第三,市场需求要足够大,能够迅速产生现金流,让公司活下去,并且发展壮大。
第四,不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物资,也不能是太过敏感的军工技术转民用,否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掣肘。
白杨的脑海中,无数个念头闪过。
是划时代的无氟利昂制冷剂?
生产线建立周期太长。
是更先进的合成纤维面料?
化工基础薄弱,原料供应是个大问题。
是高效节能的摩托车发动机?
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初期投入太大,而且会直接冲击几大国营厂的利益,阻力会非常大。
他揉了揉太阳穴,感到有些头疼。
手里的好东西太多,反而不知道该先拿出哪一个。
就在这时,一个冰冷而熟悉的机械合成音,毫无征兆地在他脑海深处响起。
【叮!】
【检测到“运-10大型客机项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整体进度大幅提前,关键性能指标超越原定计划。】
【宿主通过技术输出,成功扭转重大项目原有历史轨迹,对国家航空工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变一丝国运。】
【综合评定:A级贡献。】
【任务奖励发放中……】
【恭喜宿主,获得“全体系网络信息存储技术大全”!】
一连串的信息流,在白杨的脑海中炸开。
他整个人猛地一怔,敲击桌面的手指也停了下来。
运-10项目成功了?
他心中涌起一阵巨大的喜悦。
这对于被国外技术封锁了几十年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然而,紧随而来的,是更大的错愕。
奖励……网络信息存储技术?
这是什么?
白杨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他强压下心中的疑惑,对系统下达了指令。
“接收。”
瞬间,一股无法形容的庞大信息洪流,如同决堤的洪水,猛地冲入他的脑海!
白杨闷哼一声,只觉得大脑仿佛要被撑爆了一样。
他立刻站起身,快步走出办公室,对门外值班的警卫员简单交代了一句“不要打扰我”,便匆匆回到了自己在研究所内的单人宿舍。
宿舍不大,陈设简单,一张单人床,一个书桌,一个衣柜。
他反锁上门,拉上窗帘,整个人重重地躺倒在床上,闭上了眼睛,全身心沉浸到对这股信息洪流的接收和消化之中。
从最基础的磁记录原理,到磁头技术、盘片技术、伺服系统、编码解码算法……
从温彻斯特硬盘的结构,到软盘驱动器的设计,再到磁带存储的规格……
甚至还有更遥远的,关于闪存颗粒(nAndfsh)的底层物理架构,关于固态硬盘(ssd)的主控算法……
无数的图纸、数据、公式、代码,像一部快进了亿万倍的纪录片,在他脑海中疯狂上演。
这是一个他从未接触过的,却又无比精密、无比宏大的全新技术领域。
如果说他之前掌握的航空、机械、材料等技术,是工业时代的基石和巅峰,那么现在他接收的这些信息,就是通往未来信息时代的钥匙!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是一个小时,也许是两个小时。
当白杨再次睁开眼睛时,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昏暗。
他缓缓坐起身,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和震撼。
他终于明白了。
系统奖励的,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技术,而是一整套完整的、能够改变未来的“科技树”。
网络信息存储技术,在1979年看起来毫无用处,但它却是未来一切信息产业的根基!
没有存储,就没有数据;
没有数据,就没有互联网,没有人工智能,没有未来的一切。
系统这是在为他,为这个国家,提前铺设通往未来的道路!
白杨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胸中的激荡久久不能平复。
他起身走到书桌前,给自己倒了一杯凉白开,一饮而尽。
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让他因信息过载而有些发热的大脑,渐渐冷静下来。
他重新回到办公室,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开始梳理脑海中那些刚刚获得的知识。
庞杂的技术体系,被他分门别类,一点点地拆解、归纳。
硬盘技术……暂时用不上,国内连像样的个人计算机都没有,造出来也没有用武之地。
闪存技术……太过超前,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都不是现有条件下能够实现的。
那么剩下的……
白杨的眼睛,猛地睁开,一道精光在眼底一闪而过!
磁带!
对,就是磁带!
这是一个完美的切入点!
它既是信息存储技术的最基础应用,又是一种在当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并且拥有巨大需求的消费品!
他脑海中的思路,在这一刻豁然开朗,之前所有的困惑和犹豫,一扫而空。
他知道,该给钱立行他们什么样的“武器”了!
他要造的,不是普通的录音磁带,而是应用了未来数据存储技术降维打击的——高保真、高密度、高耐用性的“划时代”磁带!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如同燎原的野火,再也无法遏制。
白杨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商业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第一步,产品定位。
当下的国内市场,磁带是绝对的紧俏货。
人们思想开始解放,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如同干涸的土地渴望雨水。
听音乐,学外语,成了最时髦的事情。
拥有一台“四喇叭”的砖头录音机,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
但市面上的国产磁带,质量普遍堪忧,掉磁、卡带是家常便饭。
而进口的tdk、索尼磁带,价格昂贵,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
这就是市场的痛点!
他要做的,就是一款质量媲美甚至超越进口品牌,但价格却只有进口品牌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国产磁带!
用绝对的性价比优势,直接击穿市场!
第二步,技术实现。
凭借他脑海中领先几十年的磁粉配方、涂层技术和磁带结构设计,要实现这一点,毫无难度。
他甚至不需要建立多么复杂的生产线,只需要对现有的磁带厂生产线进行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改造,更换核心的磁粉材料,就能立刻生产出碾压时代的产品。
这完美地解决了产能和投入的问题。
第三步,市场策略。
光有好的产品还不够,必须要有引爆市场的策略。
怎么才能让大家知道他的磁带好?
很简单,内容!
空磁带是生产资料,而录好了内容的磁带,才是真正的消费品!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卖磁带,更是卖内容!
1979年,什么内容最火爆,最能触动人们的神经?
白杨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靡靡之音。
一个名字,在他脑海中浮现——邓丽君。
她的歌声,正通过无数劣质的翻录磁带,如同暗流一般,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悄悄传播。
虽然被官方批评,却无法阻挡年轻人对那种温柔甜美歌声的向往。
这就是最大的需求!
别人不敢做,他敢!
他不仅要做,还要用最高保真的音质来做!
他要成立一个“内容部”,去收购那些流传在海外的优秀音乐版权,去录制最标准的英语教学课程,去制作最受欢迎的小说评书……
他要让自己的磁带,从出厂的那一刻起,就带着无与伦比的内容价值。
当第一盘用高保真磁带录制的《甜蜜蜜》流入市场,那种清晰、纯净、仿佛歌手就在耳边吟唱的听觉体验,将会给所有听过劣质翻录磁带的人,带来怎样颠覆性的冲击?
那将不是销售,而是席卷!
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降维打击!
第四步,品牌建立。
他连品牌的名字都想好了。
就叫“盘石”。
坚如磐石,寓意着产品的质量和可靠。
同时,“盘”又暗合了磁盘、磁带的“盘”,充满了科技感和行业属性。
一个以磁带为起点,未来将延伸至软盘、硬盘,乃至整个信息存储产业的商业帝国,将在他手中,从这一盘小小的磁带开始,奠定第一块基石。
想到这里,白杨心中的所有念头都通达了。
他拿起桌上的红头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一个沉稳威严的声音传来。
“喂,我是周……。”
“周首长,您好,我是白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