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突发事件,是坏事,也是好事!
白杨的目光在食堂里缓缓扫过,最终落在了王爱国那一桌。
只见王爱国正涨红着脸,笨拙地给对面的孙晓梅老师剥着一个橘子,橘子皮被他剥得七零八落,汁水都沾了一手,引得孙晓梅忍俊不禁,低头轻笑。
而王爱国,看着姑娘的笑容,也跟着嘿嘿傻笑起来。
成了。
白杨心里有了底。
这顿饭,一直吃到了华灯初上。
送别的场面更是热闹非凡,男同志们一改来时的局促,都抢着要送自己看对眼的姑娘去坐大巴车,一路上的话也多了起来。
有的小伙子已经悄悄把写着自己宿舍电话的纸条塞进了姑娘的手里,有的则大着胆子,约好了周末在市里的公园见面。
空气里,弥漫着的全是希望和喜悦的味道。
……
晚上八点,所长办公室。
灯火通明。
白杨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捧着一个大号的搪瓷茶缸,慢悠悠地喝着热茶,驱散着深秋的寒意。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门一开,后勤处主任刘建霞满面红光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个小本本,人没到跟前,笑声就先传了过来。
“所长!大喜事,大喜事啊!”
刘建霞激动得脸颊都有些泛红,她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把手里的本子往桌上一拍,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兴奋。
“您猜怎么着?成了!成了二十三对!”
“二十三对?”白杨也有些惊讶,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本以为,能有个七八对当场看对眼,就算是大获成功了。
“没错!就是二十三对!”刘建霞用力地点头:“这还是我跟妇联的张主席、教育局的刘科长他们,一个个拉着人问出来的,当场就明确了关系的!就是小伙子跟姑娘都点了头,约好了下次见面的!”
她翻开自己的小本子,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如数家珍地汇报起来。
“您看,咱们材料一室的王爱国,跟市一中的孙晓梅老师,成了!那俩人,吃饭的时候就坐一块儿,走的时候,王爱国那小子,把人家孙老师一直送上车,俩人还不知道说了啥悄悄话呢。”
“还有动力二室的李振华,就是第一个上台做自我介绍的那个,看着老实巴交的,没想到啊,跟纺织厂的女技术员周红霞看对眼了。周红霞同志说,就喜欢李振华这种踏实肯干的。”
“还有结构设计科的赵卫东,跟市总医院的小护士……”
刘建霞一口气报了七八对的名字,个个都有名有姓,事迹生动,听得白杨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这还只是板上钉钉的。”刘建霞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剩下还有一大半,我看都八九不离十了!咱们的小伙子,还有姑娘们,都互相留了联系方式,说是先当朋友处处看。这‘处处看’,不就是有戏的意思嘛!”
“咱们院里这八十多个老大难,我看啊,这次活动,起码能给解决掉一半!所长,您这招,真是太高了!釜底抽薪,一步到位啊!”
刘建霞的马屁拍得真心实意,她是真的佩服。
后勤处管着全院职工的吃喝拉撒,这些单身汉的个人问题,一直是她心头的一块病。
平时她也没少张罗,可小打小闹的介绍,成功率极低。
哪像今天,一场活动,效果立竿见影。
白杨笑着摆了摆手:“我只是提个想法,具体操办,还是辛苦你们后勤处和保卫科的同志。尤其是你刘主任,今天忙前忙后,功劳最大。”
“应该的,应该的!”刘建霞被夸得心花怒放,但还是谦虚道,“主要还是咱们院的吸引力大,您看今天那顿晚饭,把那些姑娘们给镇住的!”
“我听妇联的张主席悄悄跟我说,好几个姑娘回去的路上就表态了,非咱们院的小伙子不嫁!”
说到这,她自己都乐得合不拢嘴。
那顿饭,是白杨特批的预算,标准之高,连刘建霞这个后勤主任都咋舌。
但现在看来,这钱,花得太值了!
“好,好啊。”白杨满意地点点头,沉吟了片刻,对刘建霞说道,“刘主任,我看这个活动效果这么好,不能只搞一次。”
“这样,你记一下。以后,咱们把‘这个活动,作为我们院的一个常规项目,固定下来。每年,就定在秋季,搞一次。形成一个传统。”
“啊?每年都搞?”刘建霞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院里的单身汉解决了,外面想嫁进来的姑娘也有了盼头。
这不仅是解决个人问题,更是提升全院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好事啊!
“哎!好!我记下了!”她立刻挺直了腰板,郑重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把这件事一笔一划地记录下来,仿佛在记录一项重要的历史决议。
“所长您放心,我保证,下一次,给您办得比这次还热闹,还成功!”
“嗯。”白杨点了点头,“去吧,今天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
“不辛苦不辛苦!”刘建霞收好本子,喜滋滋地退了出去,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白杨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清冷的夜风涌了进来,让他因为兴奋而有些发热的头脑,瞬间清醒了不少。
他看着院子里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远处四九城璀璨的夜景,心中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科研人员也是人,也需要有家庭,有生活。
一个稳固的后方,对于这些常年奋战在科研一线,为国铸造利剑的无名英雄们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技术上的突破。
……
然而,就在白杨心中充满成就感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再一次被敲响了。
这一次的敲门声,短促而急切,完全不同于刘建霞的轻快。
白杨眉头微蹙,沉声道:“进。”
门被猛地推开,助理林慧快步走了进来。
此刻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林慧早该下班了,但她不仅没走,脸色还异常的凝重和苍白,平日里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此刻也有些许凌乱。
她手里紧紧攥着一份文件,快步走到白杨的办公桌前。
“所长……”
白杨看到她这副模样,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意瞬间收敛得干干净净。
“怎么了?慢慢说。”他的声音依旧平稳。
他知道,一定是出事了。
“所长,出事了。”林慧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复下来,但那份焦急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她将手里的那份文件,双手递到了白杨面前。
那是一份用订书机草草装订起来的报告,封面上,用红笔写着两个大字——“紧急”。
“这是……保卫科刚刚送来的报告。”林慧的声音压得很低,“就在联谊会结束,大家疏散的时候,他们……抓了一个人。”
白杨的目光落在那份报告上,没有立刻去拿,而是抬眼看着林慧,问道:“什么人?”
“一个女老师。”林慧的嘴唇有些发白,“就是今天来参加联谊会的,市师大附中的,叫柳玉芬。”
白杨的瞳孔猛地一缩。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他伸出手,拿过了那份报告。
他一言不发地翻开了报告。
报告是保卫科科长王建军亲手写的,字迹刚劲有力,但部分地方因为书写仓促,显得有些潦草。
报告的内容不长,但每一个字都触目惊心。
事情发生在傍晚七点半左右,也就是大巴车准备离开的时候。
保卫科的副队长张海涛,在执行外围清场检查时,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
在靠近研究院东南角,一处相对偏僻的围墙附近,他发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在那里的女同志。
那个地方,靠近一间废弃的仓库,平时除了巡逻人员,根本没人会去。
而这位女同志,正是那位叫柳玉芬的老师。
张海涛立刻警觉起来,他没有声张,而是悄悄跟了上去。
他看到,那个柳玉芬正假借整理鞋子的名义,在地上做着什么标记,并且不时地抬头观察围墙上一个老旧的电线杆。
那个电线杆,正是白杨之前特意交代过,需要重点布控的几个观察死角之一。
张海涛立刻意识到问题严重,当即通过对讲机,呼叫了支援。
几名便衣安保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从不同方向合围了过去。
柳玉芬显然也受过一定的训练,警惕性很高,一发现不对,立刻就想往人群里跑。
但保卫科的同志们都是身经百战的退伍老兵,反应何等迅速,没等她跑出几步,就被一个干净利落的擒拿动作,死死地按在了地上。
从她的口袋里,搜出了一张画着草图的香烟纸,上面用一些奇怪的符号,标注了研究院大礼堂、食堂、办公楼和几个主要实验楼的大致方位。
虽然画得非常粗糙,但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更关键的是,在对她随身携带的提包进行检查时,在一个非常隐蔽的夹层里,发现了一枚小巧的微型相机。
胶卷已经被取了出来,显然,她已经拍摄了一些东西。
人赃并获。
看到这里,白杨的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继续往下看。
王建军在报告里写道,人被带回保卫科后,立刻进行了初步审讯。
这个柳玉芬起初还想抵赖,声称自己只是迷路了,画图是为了记路,相机是用来拍风景的。
但当王建军把那卷从相机里取出的胶卷,当着她的面,直接投进一杯显影液,几分钟后,一张张清晰地显示着研究院内部建筑的照片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经过连夜的突击审讯,柳玉芬交代了她的身份。
她确实是师大附中的老师,这个身份是真的。
但同时,她还有一个隐藏的身份——代号“杜鹃”,隶属于对岸潜伏在四九城的一个行动小组。
这次所谓的“青年联谊会”,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
所以,她通过组织关系,主动报名,并成功通过了教育局的筛选,混了进来。
她的任务,就是利用这次机会,尽可能地勘察研究院的内部地形,摸清核心区域的位置,并拍摄照片,为后续的行动提供情报支持。
好在,发现得足够及时。
根据她的交代,她拍摄的照片,大多是礼堂、食堂这些公共区域的,核心的实验楼和办公楼,因为有警戒线和便衣站岗,她根本无法靠近。
那张草图,也因为时间仓促,画得错漏百出。
最重要的情报——比如研究院的科研项目、人员结构、技术核心等等,她一概不知。
损失,被控制在了最小的范围之内。
报告的最后,王建军写道:“……此事性质极其恶劣,影响重大。我作为保卫科科长,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恳请所领导给予处分。目前,嫌疑人柳玉芬已移交市局相关部门,后续审理工作,将由他们接手。特此报告。”
“啪。”
白杨将报告合上,轻轻地放在了桌面上,发出一声轻响。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林慧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她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她不是担心那个被抓的女特务,也不是担心研究院泄露了什么机密。
她担心的是白杨。
这次的联谊活动,从头到尾,都是白杨一手策划和推动的。
市府办协调,各大单位配合,搞出了这么大的阵仗。
现在,活动里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还差点造成了重大的泄密事件。
这件事情一旦上报,追究起责任来,白杨作为这次活动的总负责人,首当其冲!
这会成为他履历上一个巨大的污点!
“所长……”林慧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担忧,“这……这可怎么办啊?要不要……要不要立刻给周部长打个电话,汇报一下情况?”
在她看来,出了这么大的事,必须第一时间向主管上级汇报,争取主动。
然而,白杨的反应,却出乎她的意料。
他没有愤怒,没有惊慌,甚至脸上都没有太多的表情。
……
林慧焦急地看着他,却又不敢打扰他的思考。
她知道,白杨此刻承受的压力,一定比天还大。
她不明白,为什么他还能如此镇定?
其实,白杨的内心,压根就没有担心过这个事情的影响。
脑子里想的都是另外一个事情。
秃子的人。
在这个年代,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这四个字,似乎已经是一个遥远的历史名词了。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他们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了。
但白杨知道,这不对。
前世的他,接触信息大爆炸的网络,知道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从来就没有真正停止过。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再到七十年代,甚至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对岸的活动,就如同附骨之疽,从未断绝。
他们只是从明面转入了地下,从嚣张变得更加隐蔽和狡猾。
之所以在普通人的世界里销声匿迹,不是因为他们不存在了,而是因为,有无数像王建军、张海涛这样的无名英雄,在看不见的战线上,默默地替所有岁月静好的人,挡住了这些阴风和冷箭。
所以,白杨很快就想通了。
这次的事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今天没有这个柳玉芬,明天也会有李玉芬,张玉芬。
躲是躲不掉的。
想通了这一点,白杨的心,反而彻底定了下来。
他担心的,从来不是自己的前途和责任问题。
他在想的是,这次事件,暴露出了什么问题?
又能带来什么启示?
他抬起头,看到林慧那张写满了担忧的小脸,心中一暖,语气也缓和了下来。
“小林,你不用紧张。”
他指了指桌上的那份报告,平静地说道:“这件事,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啊?”林慧愣住了,她完全跟不上白杨的思路,“所长,这……这怎么能是好事呢?人都混进来了,还拍了照片……”
“照片拍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地方,图纸画得乱七八糟,核心机密一概不知。”白杨淡淡地说道,“我们用一场联谊会,付出极小的代价,就钓出了一条潜伏在四九城多年的大鱼。”
“而且,还顺藤摸瓜,有可能端掉他们一整个小组。你说,这是不是好事?”
“更重要的是,”他加重了语气,“这件事,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从我,到保卫科,再到院里的每一个职工。它告诉我们,敌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不是保险箱,而是战场!”
“以前,大家的弦,绷得还不够紧。总觉得天下太平了,可以松一口气了。这次之后,我看谁还敢松懈?”
一番话,说得林慧茅塞顿开。
是啊,她只看到了风险和责任,而所长看到的,却是机遇和价值。
这,就是格局的差距。
“可是……所长,您的责任……”林慧还是忍不住小声提醒道。
“我的责任?”白杨笑了,笑得云淡风轻,“我的责任,就是保护好这个研究所,保护好这里的人,保护好我们为国家铸造的利剑。”
“现在,我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并且成功地将它剔除了。这是我的失职,还是我的功劳?”
他站起身,走到林慧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
“放心吧,周部长那里,我会亲自去汇报。这件事,我们不仅没有过错,反而有功。”
“我明白了,所长。”林慧重重地点了点头,腰杆也挺直了。
“嗯。”白杨重新走回办公桌后,拿起了电话。
他没有立刻打给周部长,而是先拨通了保卫科的内线。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传来王建军那略带疲惫和愧疚的声音。
“所长,我……”
“建军同志。”白杨直接打断了他,“你和海涛同志,还有今天参与行动的所有同志,都辛苦了。”
电话那头的王建军,明显愣住了。
他准备了一肚子的检讨和请罪的话,却被这句突如其来的慰问,给堵了回去。
“你们这次,干得非常漂亮。”白杨的语气里,充满了赞许,“反应迅速,处置果断,把损失降到了最低,还抓到了活口。”
“我代表所里,给你们保卫科记集体三等功一次!参与行动的个人,另有嘉奖!具体的,等我明天开会宣布。”
“所长……这……我们是犯了错,让特务混了进来……”王建军的声音有些哽咽。
“这不是你们的错。”白杨斩钉截铁地说道,“把好大门,是你们的责任。但敌人处心积虑地从外部渗透,防不胜防。你们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成功抓捕,就是最大的功劳!”
“我只有一个要求,配合好市局,把这个案子挖深,挖透!看看这条鱼背后,还藏着多大一张网!”
“是!保证完成任务!”电话那头,王建军的声音,已经变得无比洪亮和坚定。
挂断电话,白杨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安抚好内部,才能一致对外。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间已经指向了晚上九点。
他拿起话筒,沉稳地拨出了那个他早已烂熟于心的,通往第一机械工业部的红色专线电话。
电话响了三声,被接起。
“喂,我是……。”电话那头,传来周部长沉稳而威严的声音。
“周部长,您好,我是白杨。”
“哦?白所啊,”周部长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笑意,“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是不是要为你那些宝贝疙瘩们,来跟我报喜了?我可听说了,今天你们所里,很热闹啊。”
显然,联谊会的事情,周部长也已经有所耳闻。
“喜事确实有,”白杨的语气很平静,“成了二十三对,后续还有发展的,估计能超过四十对。”
“哈哈!好小子,干得不错嘛!一下子解决了我们一个大难题啊!”周部长爽朗地笑了起来。
然而,白杨话锋一转。
“不过,除了喜事,我还得跟您汇报一件……更‘喜’的事。”
“哦?”周部长从白杨的语气里,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他的笑声停了下来,声音也变得严肃,“说。”
“我们今天,抓到了一个‘杜鹃’。”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达十几秒的沉默。
白杨甚至能听到,周部长在那头,缓缓放下茶杯的声音。
“人呢?情况怎么样?有没有造成损失?”周部长的声音,变得无比凝重,一连问出了三个最关键的问题。
“人已经移交市局,活口。根据初步审讯,损失轻微,核心机密没有泄露。”白杨简明扼要地将情况,复述了一遍。
电话那头,再次沉默。
良久,周部长才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
“白杨啊……”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我知道。”白杨的回答,坚定而清晰,“我在清除蛀虫。”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
过了许久,周部长才再次开口,声音里,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明天上午九点,带上全部的材料,到我办公室来,我要听你详细汇报。”
“是!”
“另外,”周部长顿了顿,补充了一句,“你做的,很好。”
说完,便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