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好家伙,这伙食也太好了吧!

电话那头,很快也传来了一声惊讶的“哦?”。

钱振华握着听筒,笑了起来。

他知道,市妇联的张主席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

这通电话,名为通气,实为结盟。

在这件事上,两个单位必须步调一致,而且都要拿出十二分的力气。

“张主席,您看,这事儿市府办亲自下函,可见重视程度。咱们两家,可不能拖后腿啊。”钱振华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诚恳。

“老钱,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电话那头的声音也变得郑重起来,“我们妇联这边,立刻就发动起来。”

“纺织厂、食品厂、百货公司……凡是女同志多的单位,我们都去打招呼。保证挑出来的,都是咱们四九城最优秀的姑娘!”

“那敢情好!咱们就比比,看谁家推荐的姑娘,最后能在那边安家落户!”

“哈哈哈,好,一言为定!”

挂断电话,钱振华感觉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彻底落了地。

他能想象得到,此刻,在市总工会,在市卫生局,在四九城里每一个接到这份神秘公函的单位里,都在上演着与他办公室里大同小异的一幕。

各大单位的领导们,无论是像钱振华这样嗅觉敏锐,看透了背后分量的,还是那些没想明白,但本着“上级交办,必须完成”的原则去执行的,都在用最高的效率,推动着这件事。

一时间,整个四九城的行政体系,都为了这场前所未有的“联谊会”,高速运转了起来。

……

时间一晃,便到了周五。

秋高气爽,阳光和煦。

这是一个对于四九城绝大多数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日。

但对于某些人来说,今天却注定不凡。

上午九点,市一中的校门口,几位年轻的女老师正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着话,脸上带着混合着好奇、期待与羞涩的表情。

她们都换下了平时上课穿的朴素衣裳,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裙子或是新做的的确良衬衫,头发也精心梳理过。

“王老师,你说那个研究院,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啊?校长昨天开会的时候,说得神神秘秘的。”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年轻女老师小声问道。

被叫做王老师的,是她们中年级最大的一位,二十七岁,性格沉稳,她摇了摇头:“不清楚,只知道是国家顶重要的单位。不然,也不能让教育局亲自发文,还让校长一个个谈话了。”

“是啊是啊,我昨天回家跟我爸妈一说,他们比我还激动,非让我把压箱底的这件新衬衫穿上。”

“谁说不是呢。不过,听说这次去的人可不少,妇联、总工会那边都组织了人,咱们可别丢了教育系统的脸。”

正说着,一辆崭新的大巴车缓缓停在了校门口。

车身上,没有悬挂任何单位的名称,只在前挡风玻璃下,放着一块红底白字的牌子——“青年联谊活动专用”。

车门打开,市教育局人事科的刘科长探出头来,笑着朝她们招手:“一中的同志们,快上车吧,我们还要去接师大附中的同志。”

女老师们互相看了一眼,带着一丝庄重感,排着队登上了大巴。

车里已经坐了些人,都是从其他市属学校接过来的,大家虽然不熟,但彼此点头示意,气氛融洽又微妙。

同样的一幕,在四九城的各个角落同时上演。

市妇联的大楼前,几位从各大国营厂精挑细选出来的女干事、女技术员,在张主席的亲自欢送下,登上了另一辆大巴。

市总医院的门口,几位年轻漂亮、业务精湛的未婚女护士和女医生,也带着一丝好奇,坐上了专车。

一辆辆没有任何标识的大巴车,如同约定好了一般。

最终,在研究院那高大、肃穆,却没有任何铭牌的大门前,五辆大巴车依次停稳。

车门打开,一位位精心打扮过的女青年们陆续下车。

她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的是书卷气十足的教师,有的是爽朗干练的工厂女工,有的是温柔细致的医护人员,还有的是端庄大方的机关干部。

总人数,浩浩荡荡,竟达到了一百二十余人!

她们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地方。

高高的围墙,紧闭的铁门,门口站着笔挺的哨兵。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神秘和威严。

研究院的大门缓缓打开,似乎是在欢迎她们的到来。

然而,在这些姑娘们看不到的角落,气氛却远没有表面上那么轻松。

围墙的制高点上,伪装成普通线路检修工的观察哨,正用望远镜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每一寸土地。

院内的各个关键路口,看似在散步或者修剪花草的“工人”,实际上都是保卫科的便衣人员。

整个研究院的安保等级,在今天被提到了最高。

暗中的人员,比平时足足增加了三倍。

他们接到的命令是——确保万无一失。

在保卫科的监控室内,副队长张海涛正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忍不住跟自己的顶头上司,保卫科科长王建军小声抱怨。

“队长,我说句不该说的,所里这是图什么啊?为了搞个相亲会,把咱们折腾得人仰马翻。”

“这都三天了,我连家都没回,眼睛都没合过。有这精力,多搞搞科研不好吗?”

张海涛三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此刻也是一脸疲惫。

这几天的安保方案、人员布控、应急预案,全是他带着人一手操办的,压力之大,外人难以想象。

王建军是个四十多岁的退伍军人,面容黝黑,眼神锐利如鹰。

他闻言,猛地转过头,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张海涛,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千钧的压力。

“张海涛!”

“到!”张海涛被他这眼神一瞪,瞬间条件反射地站直了身体。

“你刚才说的话,我只当没听见。但要是再有下一次,你就给我写检查去!”王建军的语气冰冷,“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小心祸从口出!你懂个屁!”

张海涛被训得满脸通红,低着头不敢吱声。

王建军看着他那副样子,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但依旧严肃:“你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相亲会?”

“你也不动脑子想想,什么单位的相亲会,需要市府办亲自协调?需要咱们把安保等级提到战备水平?”

他伸手指了指监控画面里,那些正被后勤处同志引导着走向礼堂的姑娘们,又指了指另一块屏幕上,已经在礼堂里坐立不安的那些自家小伙子们。

“你小子来得晚,不知道。我告诉你,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宝贝疙瘩!”

“他们干的活,是外面的人想都想象不到的,是能让咱们国家挺直腰杆子的大事!”

王建军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发自内心的崇敬和自豪。

“他们把爹妈给的二十多年,全都扔在了这四面高墙里。白天对着图纸,晚上守着机器。”

“别说找对象了,有的人一年到头连大门都出不去几次!他们为国家献出了青春,献出了健康,甚至献出了生命!”

“现在,上面难得看到他们的苦,所长亲自拍板,想帮他们解决一下个人问题,成个家,有个念想,怎么了?”

“我们保卫科是干什么的?就是给他们保驾护航的!让他们能安安心心地搞科研,现在,也要让他们能安安心心地找个媳妇!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光荣!”

“你小子倒好,还在这儿抱怨?你觉得累,他们就不累吗?你那点累,跟他们为国家做的贡献比起来,算个屁!”

一番话,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张海涛的心上。

他抬起头,看着监控画面里,那些穿着朴素、甚至有些土气,因为紧张而手足无措的年轻研究员们。

他忽然想起来,前几天半夜巡逻,还看到材料一室的灯亮着,那个叫王爱国的小伙子,一个人趴在实验台边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一支笔。

一股强烈的羞愧感涌上心头。

“科长……我错了。”张海涛的声音有些干涩,他重重地低下头,“我不该抱怨,我……我这就去外围再巡视一圈!”

王建军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去吧。记住,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是!”张海涛用力地敬了个礼,转身大步走了出去,脚步声坚定而有力。

……

与此同时,研究院的大礼堂内,气氛已经达到了某种沸点。

宽敞明亮的大礼堂,被后勤处的同志们布置得焕然一新。

天花板上挂着彩色的纸拉花和几个红彤彤的大气球,墙上贴着“情定今生,缘牵**”、“热烈欢迎各界优秀女青年莅临我院”的红色横幅。

主席台下,摆着几十张铺着白布的长条桌,上面放着崭新的搪瓷茶缸、暖水瓶和一盘盘的瓜子、水果糖。

八十七名符合条件的单身男同志,已经按照科室,整整齐齐地坐在了礼堂的一侧。

他们一个个都经过了自家主任的“亲自检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胡子刮得干干净净。

大部分人都换上了压箱底的白衬衫,有几个实在找不到像样衣服的,也把那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穿得笔挺。

只是,这身行头,却掩盖不住他们内心的紧张和局促。

有的在不停地喝水,有的在机械地剥着瓜子,有的则死死地盯着门口的方向,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王爱国就坐在材料一室的队伍里,他的手心全是汗,那件他哥结婚时才穿过的白衬衫,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小块。

白杨和林慧站在礼堂侧后方的阴影里,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看着自己手下这群在科研领域叱咤风云、能解决各种尖端难题的技术骨干,此刻却像一群即将上考场的小学生一样坐立不安,白杨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所长,您看他们紧张的。”林慧也忍不住轻笑出声,“平时让他们算数据、画图纸,一个个眼睛都不眨,今天倒都成闷葫芦了。”

“正常。”白杨点了点头,“战场不一样。不过,我相信他们能很快适应。”

就在这时,礼堂的大门被推开。

后勤主任刘建霞,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她的身后,跟着一大群莺莺燕燕的女青年。

“来了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整个礼堂里所有男同志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都聚焦到了门口。

一百二十多位来自不同单位的女青年,在刘建霞和几位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略带羞涩和好奇地走进了礼堂。

当她们看到礼堂里这阵仗,尤其是看到那一排排坐得笔直、眼神炽热的男青年时,不少姑娘的脸颊都飞上了一抹红霞。

空气,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一边是阳刚有余,却略显木讷的科研精英。

一边是青春靓丽,却也矜持含蓄的各界翘楚。

“咳咳!”刘建霞清了清嗓子,走上主席台,拿起了麦克风。

她今天也特意换上了一件新做的蓝色上衣,声音洪亮而热情。

“各位来宾,各位同志,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我们研究院,对各位优秀女青年的到来,表示最热烈、最诚挚的欢迎!”

台下响起了稀稀拉拉,但还算热烈的掌声。

刘建霞笑着压了压手,继续说道:“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是缘分,也是我们院领导对我们青年同志的深切关怀!”

“我们院里的这些小伙子啊,大家别看他们平时不爱说话,有点闷,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好样的!都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骄傲!”

这番话,说得在场的男同志们都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但腰杆却挺得更直了。

“好了,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今天的主角是你们!为了让大家能尽快熟悉起来,我们先来搞个小活动,叫‘击鼓传花’!”

“大家看,我手里这个,是我们自己做的红绣球,音乐响起,大家就开始传递,音乐一停,绣球在谁手里,谁就上台来做个自我介绍,怎么样?”

这个游戏简单又经典,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回应。

随着录音机里放出欢快的《步步高》音乐,第一个红绣球,被刘建霞扔进了人群。

起初,大家还有些放不开,绣球传递得小心翼翼。

但随着音乐的节奏,气氛慢慢被点燃。

绣球在人群中飞快地传递,时而落入男同志手中,引来一阵善意的起哄,时而落入女同志手中,换来一片羞涩的笑声。

很快,音乐停止,第一个“幸运儿”诞生了。

是动力二室的李振华,一个三十岁,长得高高大大,但脸皮很薄的汉子。

他拿着红绣球,在同事们的推搡和哄笑中,满脸通红地走上了台。

“大……大家好,我……我叫李振华,在……在动力室工作,我……我……”他结巴了半天,最后憋出来一句,“我会修各种机器!”

台下顿时爆发出了一阵善意的笑声。

虽然介绍得磕磕巴巴,但却透着一股老实人的真诚。

有了第一个,后面就顺畅多了。

一个个男男女女,在游戏中被推上台。

“大家好,我叫王爱国,材料一室的,我的工作是……嗯,是研究一些特殊的‘铁疙瘩’,我的爱好是看书,下棋。”

“大家好,我叫孙晓梅,是市一中的语文老师,很高兴认识大家。”

“我叫赵卫东,结构设计科的,平时喜欢捣鼓点小发明……”

渐渐地,拘谨的气氛开始融化,大家开始自由地交谈。

男研究员们虽然嘴笨,但谈起自己的专业领域,却都两眼放光,那种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和专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而女青年们,也从最初的好奇,慢慢变成了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尊敬。

……

傍晚时分,联谊活动的高潮,在研究院的职工食堂里拉开了序幕。

当一百多位女青年,跟随着大部队走进食堂时,几乎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给震住了。

食堂宽敞得像个小礼堂,干净得能照出人影。

一排排长条餐桌上,已经摆满了饭菜。

那不是普通的大锅饭。

而是一盆盆冒着腾腾热气的硬菜!

油光锃亮、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堆得像小山一样;

一整条清蒸鲈鱼,身上铺着翠绿的葱丝和红色的辣椒丝,鲜美无比;

黄澄澄的西红柿炒鸡蛋里,鸡蛋的分量多得惊人;

还有辣子鸡丁、干煸豆角、排骨炖冬瓜汤……

主食,是雪白的大米饭和暄软的白面馒头,管够!

“天哪……”一位来自纺织厂的女工,忍不住用手捂住了嘴巴,眼睛瞪得溜圆,“这……这伙食也太好了吧!”

她身边的同伴,一位见多识广的厂办干事,也看得目瞪口呆,她压低声音说:“我上次去我舅舅家,他是市局的处长,他们家过年都没这么丰盛!”

“是啊,你看那红烧肉,全是五花三层的,一块赶上咱们家半个月的肉量了!”

“还有鱼!是整条的鲈鱼!”

女老师们稍微矜持一些,但眼神里的震惊,却一点也不比女工们少。

她们出身书香门第,不缺吃穿,但如此“奢侈”的日常工作餐,也是闻所未闻。

这哪里是食堂?

这顿饭,不仅仅是饭。

它无声地宣告着这个单位的实力、地位。

它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直观地告诉这些姑娘们:这里的男人,不仅是国家的英雄,更是值得托付一生的依靠。嫁到这里,意味着稳定、富足和体面。

研究院的小伙子们,此刻也个个挺胸抬头,脸上洋溢着无比的自豪。

他们虽然也对今天这顿“超纲”的伙食感到惊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享受姑娘们投来的那种震惊、羡慕和崇拜的目光。

这顿饭,吃得他们腰杆都直了!

王爱国端着满满一碗米饭,上面盖着两大块红烧肉,坐在他对面的,正是那位市一中的语文老师孙晓梅。

“孙老师,你多吃点,我们这儿的饭菜,味道还行吧?”王爱国今天表现得出奇地好,话也多了起来。

孙晓梅夹了一筷子鸡蛋,小口地吃着,脸颊微红地点了点头:“嗯,太好吃了,比我们学校食堂的好一百倍。”

“那以后……你要是喜欢,可以经常来吃。”王爱国鼓足了勇气,说出了一句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话。

孙晓梅的脸更红了,她低下头,用细不可闻的声音“嗯”了一声。

白杨站在食堂的角落里,没有去凑热闹。

……

林慧端着一碗汤走了过来,递给白杨,轻声说道:“所长,您也吃点东西吧。”

白杨接过碗,却没有喝,只是看着眼前这幅生机勃勃的景象,点了点头,轻声说了一句:“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