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要来学习的这么多?
第二天一早,天气晴朗,但呼啸的北风却卷走了最后一丝秋日的温存,带来了初冬的凛冽。
路边的白杨树叶子早已落尽。
白杨穿了一件藏青色的中山装,外面套着一件军绿色的呢子大衣,坐上所里的车,朝着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方向。
工业部的大院门口,站岗的卫兵身姿笔挺,目光如炬。
白杨熟门熟路地出示了证件,卫兵敬了个礼,利落放行。
周部长的办公室在三楼最里间。
白杨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熟悉的“请进”。
他推门而入,只见周部长正戴着老花镜,伏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批阅着文件,桌角放着一个白瓷茶杯,正冒着袅袅的热气。
听到动静,周部长抬起头,看到是白杨,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他摘下眼镜,用手指了指对面的沙发:“白杨同志来了,快坐,快坐。外面冷吧?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说着,他便起身,从旁边的暖水瓶里给白杨倒了杯热茶。
这番举动,完全不像是一个上级对待下级,更像是邻家一位和蔼的长辈。
“谢谢周部长。”白杨接过茶杯,双手捧着,一股暖意顺着掌心传遍全身。
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将手里用牛皮纸袋装着的报告,双手递了过去。
“部长,这是关于昨天那起事件的详细报告,您过目。”
周部长接过报告,却没有马上打开,而是重新坐回自己的椅子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不紧不慢地说道:“先别急着说工作。我问你,昨天那联谊会,最后到底成了多少对?你电话里说二十三对,没诓我吧?”
白杨闻言,不由得笑了:“部长,这事我哪敢诓您。确实是二十三对当场就明确了关系的。后续还有四十多对互相留了联系方式,我估计啊,最后总数能奔着四十对去。”
“四十对!”周部长眼睛一亮,一拍大腿,“好家伙!你小子可以啊!八十多个光棍,你这一场活动就给解决了一半!”
“刘建霞那个大嗓门,昨天晚上也给我打电话报喜了,把你给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说你是‘月老下凡’。”
白杨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主要还是咱们院的条件好,小伙子们素质高,我就是牵个线搭个桥。”
“你少谦虚。”周部长笑呵呵地指了指他,“你这个‘桥’搭得好啊。以前我们也想过各种办法,送温暖,搞慰问,可都不如你这一招来得实在。”
“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先成家,才能后立业嘛!后方稳固了,他们搞起研究来,才能更安心,更有劲头。”
他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把联谊会的各种细节都问了个遍,从晚饭的菜色,到小伙子们的表现,听得是津津有味,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白杨也耐心地一一回答,他知道,这是周部长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
对于这些为国奉献的科研人员,部长是真正地放在了心上。
直到一杯茶见了底,周部长才仿佛刚想起来似的,拿起了桌上的那份报告。
“行了,闲话说完,说正事。”他慢悠悠地撕开牛皮纸袋的封口,抽出里面的文件。
白杨的心神也跟着一凛,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些。
周部长看得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
那份由王建军亲笔书写,又经过林慧连夜重新整理打印的报告,内容详实,条理清晰。
从发现疑点,到实施抓捕,再到初步审讯的结果,以及后续的移交程序,都写得明明白白。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白杨的目光落在周部长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试图从中看出些什么。
然而,从头到尾,周部长的表情都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在看一份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工作简报。
看完最后一行字,他将报告轻轻合上,放在桌面上,抬眼看向白杨,眼神平静如水。
“就为这点事,你昨天晚上就给我打专线电话?”
他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喜怒,但白杨却从中听出了一丝……责备?
不,不是责备,更像是一种“你太大惊小怪了”的无奈。
白杨微微一怔,有些没反应过来。
周部长看着他那副样子,忍不住笑了:“怎么?你以为我要批评你?处分你?”
他摇了摇头,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语气里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笃定:“小杨啊,你还是太年轻了。你觉得,混进来一个特务,是多大的事?”
“这件事,从性质上说,当然很严重。但从结果上看,我们有什么损失吗?”他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那份报告,“照片,拍的是大门食堂;图纸,画得乱七八-九糟;核心机密,她连边儿都没摸到。”
“反倒是我们,顺藤摸瓜,把市局那边盯了很久的一条鱼给钓了出来。你说,这是过,还是功?”
这番话,和白杨昨晚对林慧说的,几乎如出一辙。
“我明白,部长。”白杨点了点头,“但这次活动毕竟是我一力主导,在安保审查上,终究是出了纰漏……”
“这不叫纰漏。”周部长摆了摆手,打断了他,“这叫‘引蛇出洞’。你以为,我们每年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搞保卫工作,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当个缩头乌龟,把门一看,谁也别进来吗?不是!我们的目的是要把那些藏在阴暗角落里的虫子,一只一只地给揪出来,碾死!”
“你这次的活动,客观上就起到了这个作用。用一场联谊会,最小的代价,换来了一个重大的安保成果。”
“这要是算过失,那以后谁还敢放开手脚干工作?我们所有的保卫条例,不都成了一纸空文?”
周部长看着白杨,目光深邃:“所以,这件事,你不仅无过,反而有功。部里会给你们研究所发一个内部嘉奖令,至于保卫科的同志,该记功的记功,该表彰的表彰。”
“你回去就落实下去,要让大家知道,我们赏罚分明。干得好,就有奖励。干砸了,也绝不姑息。”
一番话说完,白杨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彻底明白了,自己昨晚的判断,完全正确。
在这些真正站在高处,执掌大局的领导者眼中,风险和危机,往往也意味着机遇。
他们看到的,从来都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背后所能带来的价值。
“是,我明白了。谢谢部长。”白杨发自内心地说道。
“行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周部长将那份报告随手放进一个写着“待阅”字样的文件筐里,仿佛那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这才慢悠悠地抬起眼皮,露出一丝“狐狸”般的笑容。
“小杨啊,其实今天叫你过来,抓特务这事,只是个由头。主要是……还有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白杨心中一动,立刻意识到,这恐怕才是今天谈话的真正主题。
“部长您请说。”
“你还记不记得,大概一个多月前,你帮院士他们,解决了一个特种合金材料的问题?”周部长问道。
白杨立刻点头:“记得。他们当时在攻关一个高精尖项目,卡在了耐高温高压的涡轮叶片材料上。”
对于这三位国宝级的泰山北斗,白杨的印象极其深刻。
“就是这事!”周部长一拍桌子,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你可不知道啊,你那个法子,简直是神了!他们回去之后,组织了最强的技术力量,成立了攻关小组,就按照你给的思路和配方,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多月,你猜怎么着?”
“成了!初步的样品已经出来了!各项性能指标,全面超越了我们之前从各种渠道搞到的国外最先进的同类材料!”
成了!
这意味着,国家在航空发动机这个核心命脉上,最关键的一块短板,被补上了!
这比抓到一个小小的“杜鹃”,其意义要重大何止千万倍!
这是足以改变国运的巨大成就!
“这……这太好了!”白杨的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喜悦,“这主要是他们基础扎实,团队给力,我只是提了个不成熟的想法而已。”
“你又来了。”周部长笑骂了一句,“是你的功劳,谁也抢不走。他们在报告里,可是把你的名字写在了第一位的。”
他顿了顿,终于说到了正题:“所以啊,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三位老先生心里高兴,对你也是感激不尽。还记得当初他们三提的那个建议不?”
“等他们手头的这个项目收尾之后,他们想……带着各自团队的核心技术骨干,到你们研究所,去搞一次学习交流。”
“记得!”白杨微微一愣。
周部长脸上的表情也变得郑重起来,“他们的原话是,他们想亲眼看一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所,什么样的团队,才能培养出你这样的人才。”
“他们觉得,你们研究所在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上,一定有非常独到和先进的模式,值得整个国家的科研系统学习和借鉴。”
白杨瞬间就明白了三位老人的深意。
白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我代表研究所全体职工,热烈欢迎他们!我们一定扫榻相迎,做好一切准备!”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周部长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过呢,这里面还有个程序要走。”
“您说。”
“按规矩,这种跨系统、高级别的交流活动,需要由你们研究所,正式向我们部里,发一份书面的邀请函。”
周部长解释道,“这样一来,名正言顺,我们也才好正式下文批复,安排具体的行程。你看,这个事……”
“没问题!”白杨想都没想,当场就拍板了,“部长您放心,我今天回去,就让所办立刻草拟邀请函,用最快的速度发出来!”
“嗯,那就好。”周部长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似乎对白杨爽快的态度非常满意。他放下茶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脸上露出一丝略带为难,又有些狡黠的笑容。
“邀请函的事解决了,就剩下……最后一个小问题了。”
看到周部长这个表情,白杨心里“咯噔”一下,他有种预感,这“最后一个小问题”,恐怕才是今天最难啃的骨头。
“部长,您但说无妨。”
周部长叹了口气,身体往椅背上一靠,摆出了一副“我很头疼”的架势。
“小杨啊,你是不知道啊,自从他们那个项目取得突破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我这办公室的门槛,就快被各路神仙给踏破了!”
他一脸的苦恼,抱怨道:“先是航空工业部的,说他们搞飞机的,总得去看看未来发动机的材料是怎么搞出来的吧?然后是船舶工业部的,说他们搞军舰也需要高强度合金,也想去取取经。”
“再后来,航天部的、电子工业部的……好家伙,连铁道部的都找上门来了,说想看看你们的新材料能不能用在高速列车轮对上。”
“一个个都打着‘学习交流’的旗号,闹着要跟他们一块儿去你们所里看看。我这儿推都推不掉,都是兄弟单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说我能怎么办?”
周部长摊了摊手,脸上写满了“我太难了”。
白杨听得目瞪口呆,一时间竟有些哭笑不得。
他算是彻底明白了。
“所以啊……”周部长笑眯眯地说道:“白杨同志,你看……这次的学习交流名额,能不能……再多批几个?”
“也不用太多,”他伸出几根手指,比划了一下,“就在他们三个团队的基础上,每个系统,给个一两个观察员的名额,你看怎么样?也算是帮老哥哥我,解决一个天大的人情债了。”
白杨还能说什么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要是再拒绝,那就太不识抬举了。
而且他心里也清楚,这看似是周部长在“求”他,实际上,却是在给他送上一份天大的礼物。
“周部长,您都开口了,我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名额的事情,您来定。不管来多少人,我们所,一定全力以赴,把这次学习交流活动,办成一次最高水平的科技盛会!保证让所有来的同志,都能满载而归,不虚此行!”
“好!”周部长闻言,猛地一拍桌子,也站了起来,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白杨同志,我就知道,你绝对不会让我失望!”
他走过来,用力地拍了拍白杨的肩膀,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和期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