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052D项目,在这一刻,正式宣布成功!
白杨也转身上了那辆伏尔加。
车门“砰”地一声关上,隔绝了外面鼎沸的人声。
司机小王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自家所长沉静的侧脸,握着方向盘的手都紧了紧,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知道,今天是个天大的日子。
伏尔加轿车平稳地启动,缓缓驶出研究所的大门,后面跟着几辆东风卡车。
车队汇入四九城深秋清晨的车流之中。
街道两旁,高大的白杨树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露出光秃秃的枝丫,指向灰蓝色的天空。
路边的早点摊子,蒸腾着白色的热气,混合着豆浆和油条的香气,飘进车窗的缝隙里。
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早晨,充满了生活最质朴的烟火气。
白杨的目光掠过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中却在飞速地盘算着。
海试数据分析,看似只是坐在屋子里和数字打交道,但其复杂和艰巨程度,丝毫不亚于在船台上把几万吨的钢铁焊接成一艘战舰。
他需要将一百多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拧成一股绳。
雷达的要和火控的配合,动力的要和船体的协同,声呐的要和水声对抗的对表。
这就像指挥一场由无数精密齿轮组成的战役,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可能导致对数据的误判。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一张巨大的网络图,每个节点都是一个专业小组,每一条连线都是数据交互的路径。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最高效的分析流程。
“所长,咱们这是去总参三号中心?”司机小王见气氛有些沉闷,忍不住小声问了一句。
“嗯。”白杨应了一声,没有多说。
后方的大卡车车厢里,气氛则要热烈得多。
最初的激动过后,这些平日里严谨惯了的工程师们,已经自动进入了“战前准备”状态。
他们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讨论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充满了专业术语的碰撞。
“老李,你们动力组这次是重点。gt-25000的全功率持续运转数据,特别是高海况下的功率曲线和燃油消耗率,必须第一个拿出来。”说话的是负责舰船总体设计的老张,他一脸严肃。
被称作老李的动力组组长,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拍着胸脯道:“放心!我们准备了三套方案,就等原始数据过来,直接套模型。”
“先看峰值,再看均值,最后查异常波动。十五分钟内,我就能给你一个初步的结论:咱们的‘心脏’,到底是强劲有力,还是中看不中用!”
“还有我们雷达的,”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扶了扶眼镜,对身边的同事说,“‘海之星’在远海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和目标跟踪精度,是这次考核的重中之重。”
“小马,你负责数据解码,老刘,你负责比对我们实验室的模拟数据。我要在半小时内,看到雷达在三种不同干扰模式下的锁定成功率!”
“明白!”
“还有损管系统,自动化灭火和舱室隔离的响应时间,必须精确到秒!”
“武器适装性,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在舰体横摇超过十五度时的结构应力数据……”
车厢里,没有了之前的忐忑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度专注、即将投入战斗的昂扬。
他们每个人,都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剑,剑锋所指,正是那堆积如山,记录着052d一万五千海里征程的海量数据。
……
车队没有驶向市中心,而是一路向西,进入了一片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岗哨林立、戒备森严的区域。
这里就是总参三号分析中心。
最核心的数据处理与情报分析机构之一。
伏尔加和卡车在经过了三道哨卡,每一次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上前仔细核对证件和命令后,才最终停在了一栋没有任何标识的灰色大楼前。
车刚停稳,大楼的门就从里面打开了。
石振宏穿着一身笔挺的将校呢,大步流星地迎了出来。
他的身后,跟着一群同样身着海军、总参制服的将校军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急切和期待。
“白杨同志!你们可算来了!”石振宏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刚下车的白杨的手,用力地摇了摇。
“石副部长。”白杨点了点头。
目光越过他,看向他身后那些将星闪烁的军官,其中不乏几位在海军序列里大名鼎鼎的人物。
“人都带来了?”石振宏看了一眼从卡车上鱼贯而下的庞大队伍,眼中闪过一丝震撼。
“嗯,都在这了。”白杨的回答言简意赅。
他没有寒暄,没有客套,直接切入主题:“石副部长,数据在哪里?时间紧急,我们必须马上开始。”
石振宏被他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一噎,随即苦笑着点了点头:“你啊……还是这个脾气。好!就等你这句话!跟我来!”
他转过身,对身后的军官们说道:“同志们,我们的功臣到了!分析工作马上开始。我们在三楼的会议室等消息,不要打扰技术同志们的工作。”
“是!”众军官齐声应道,自动让出一条通道。
白杨没有再多看一眼,他对着刚刚集结完毕的团队一挥手:“各小组注意,按照预定方案,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雷达组,跟我来,你们的数据量最大,在主分析厅。”
“动力组,去一号机房。“
“船体结构组,二号机房。”
“武备系统,三号……”
每一个指令都清晰明确,每一个小组都毫不迟疑地领命而去。
上百人的队伍,在他的指挥下,没有丝毫混乱,如同一条条溪流,迅速而有序地汇入大楼深处的不同区域。
石振宏和一群海军官兵站在原地,看着这番景象,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叹。
“这个白杨……”一位海军忍不住感慨道,“他哪里像个搞技术的,这分明就是个天生的指挥官!”
石振宏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微笑:“走吧,同志们,我们去会议室。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相信他,然后……等待。”
说罢,他带着一群同样心情复杂的海军将领,转身走向了另一侧的电梯。
……
三号分析中心的主分析厅,是一个足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巨大空间。
一排排高大的机柜沿着墙壁矗立,里面装满了各种用途的计算机和解码设备。
机柜上,无数指示灯不停地闪烁,像是夜空中的繁星。
大厅中央,是十几台笨重的磁带驱动器,它们像怪兽一样,缓缓转动着盘身的磁带。
旁边的穿孔纸带读取机,则发出“咔哒咔哒”的清脆声响,将纸带上的信息转化成电信号。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电子设备特有的、略带焦糊味的臭氧味道,混合着机房空调吹出的冷风,形成了一种紧张而肃杀的氛围。
白杨带着雷达组的三十多号人一走进来,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
靠墙的一侧,堆放着上百个银色的金属箱子。箱子上用红漆喷着“052d海试数据-雷达-绝密”的字样。
这就是“海之星”相控阵雷达在三个月的海试中,产生的所有原始数据!
“组长,这……这得有多少数据啊?”年轻的技术员小马倒吸一口凉气。
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此刻眼中却放着光,他快步上前,像抚摸情人一样,轻轻地抚摸着一个金属箱的外壳,喃喃道:“宝贝啊……全都是宝贝!”
“别感慨了。”白杨的声音打破了他的陶醉,“所有人,按预案分组。一组负责数据转录,把磁带和纸带上的原始信号转换成可分析的数字格式。”
“二组负责数据校验,确保转录过程没有失真。”
“三组负责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初步的特征筛选。开始行动!”
“是!”
一声令下,雷达组的成员们立刻扑向了那些数据。
他们熟练地打开金属箱,取出一盘盘沉重的磁带,小心翼翼地装上驱动器。
随着操作员按下启动按钮,磁带开始飞速旋转,一串串代表着战舰“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的数据,开始涌入分析中心的计算机系统。
同样的场景,也在其他几个机房同步上演。
动力组的成员们,正围着一台巨大的行式打印机。
打印机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宽大的纸张上打印出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曲线。
那是gt-25000燃气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参数,包括转速、温度、压力、振动……每一项都多达上百个子参数。
船体结构组则更为“原始”一些。
他们不仅要分析数据,还要直接检查从船上拆下来的应力测试仪。
几位工程师戴着手套,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着仪器刻度盘上用特殊墨水标记的峰值指针,然后将读数一笔一划地记录在专用的表格上。
整个三号分析中心,在这一刻,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
只有机器的轰鸣声、打印机的嘶吼声、键盘的敲击声,以及人们偶尔低声交流的指令声。
白杨没有待在任何一个固定的地方。
他在动力组的打印机前驻足,拿起一张刚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油墨味的报表,目光迅速扫过。
“第72小时,高海况,全功率输出模式下,二号燃气轮机第八级压气机的温度有一个0.5%的异常跳动,查一下当时的海况日志,看看是不是吸入了含盐量过高的水雾。”
“是!”动力组长李工立刻应道,马上安排人去核对。
他走到船体结构组,指着一张手绘的应力分布图:“11号龙骨的应力数据,比我们模拟的要低了3%,把材料的屈服强度数据和焊接工艺记录调出来,我要知道这个冗余是怎么来的。”
“明白!”
他出现在雷达主分析厅,看着示波器上一道被放大了数百倍的信号波形:“这个杂波峰值,频率很特殊,不像是海浪反射。查一下测试时间点的卫星过顶记录,看看是不是有国外的侦察卫星信号干扰。”
“好的所长!”
他就像这台巨大分析机器的中央处理器,不断地发现问题,发出指令,修正方向。
他的大脑,仿佛与整个数据分析系统连接在了一起,任何一个微小的异常,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一个小时……
两个小时……
主分析厅里,雷达组的气氛最先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那位老工程师死死地盯着计算机屏幕上刚刚生成的一份汇总报告,嘴唇哆嗦着,拿着笔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怎么样,吴老?”白杨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他的身后。
吴老猛地回过头,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指着屏幕,声音都变了调:“所长!你……你看!”
屏幕上,是一张清晰的表格。
“测试科目:复杂电磁环境下多目标跟踪。”
“测试结果:”
“锁定驱逐舰级目标,平均时间2.1秒,设计指标3秒,超越指标30%!”
“锁定战斗机级目标,平均时间3.5秒,设计指标5秒,超越指标30%!”
“同时处理目标数量128个,设计指标100个,超越指标28%!”
“抗饱和攻击能力测试,模拟32枚不同方向来袭导弹,成功跟踪锁定32枚,无一遗漏!”
“……”
一项项数据,一行行结论,像一记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成功了……”吴老的声音带着哭腔,“所长,052d,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它……它真的成了!”
“好!”白杨的拳头,也猛地攥紧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其他几个机房也相继传来了捷报。
“报告所长!动力组初步分析完成!gt-25000燃气轮机总运行时长2000小时,平均功率衰减率低于0.1%!“
“联合动力模式切换平顺,无明显顿挫!最高航速测试,达到31.5节,超过设计航速1.5节!”
“报告所长!船体结构分析完成!在模拟十二级风浪的‘死亡海域’测试中,全舰最大应力未超过安全极限的60%!舰体坚固,稳如泰山!”
“报告所长!武备系统适配性分析完成!所有武器系统均能在极限海况下正常运作!导弹发射成功率100%!”
“报告所长!声呐系统……”
“报告所长!自动化损管系统……”
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同潮水般涌向白杨。
整个分析中心,开始响起压抑不住的欢呼声。
技术人员们互相拥抱着,拍打着彼此的后背,许多人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这是胜利的喜悦,是梦想成真的狂喜!
这是无数个不眠之夜,换来了今天这份完美无瑕的答卷!
白杨站在人群中央,看着眼前这一张张激动的脸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拿起吴老递过来那份还热乎的雷达数据简报,又从旁边拿过动力组和船体组的报告,转身,大步向外走去。
……
三楼,会议室。
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坐满了焦急等待的将领。
空气仿佛凝固了,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但没有人有心思去清理。
石振宏坐在主位上,时而看看手表,时而望向紧闭的会议室大门,眉宇间的焦灼几乎要凝成实质。
已经过去快三个小时了。
里面到底怎么样了?
是好是坏,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难道……是出了什么意想不到的重大问题?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自己的心就先凉了半截。
052d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如果海试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不只是他,在座的每一位海军将领,心情都如同在油锅里煎熬。
“老石,这都快中午了,要不……派个人去问问?”一位头发花白的海军**将,终于忍不住开口。
石振宏刚想说点什么。
“吱呀——”
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了。
所有人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部集中到了门口。
白杨站在那里,神色平静,手里拿着几页纸。
他的身后,是喧闹的走廊,隐约还能听到欢呼声。
“白杨同志!”石振宏“霍”地一下站了起来,会议室里所有将领,也跟着全部起立,动作整齐划一。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白杨走进会议室,将门轻轻带上,隔绝了外面的声音。
他环视了一圈,他们的脸上,是同样的紧张和期盼。
白杨没有卖关子,他举起手中的报告,缓缓开口:“石副部长,各位首长。”
他的嘴角,逸出一丝极淡,却又无比真诚的笑意。
“幸不辱命。”
“052d型导弹驱逐舰,远航深海综合性能测试,初步数据分析已经完成。”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地宣布:“所有核心系统,运行状态完美。所有关键指标,全面超越设计要求。”
“结论只有一句话——”
“我们的‘中华神盾’,海试,圆满成功!”
“轰!”
短暂的寂静之后,会议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好!”
“好啊!!!”
石振宏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一个箭步冲上来,紧紧地抱住白杨,用力地拍着他的后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重复着:“好!好!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