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白杨的决定震惊周部长!

周领导的话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机会的核心,就在于空防。

而空防的核心,就在于战斗机。

白杨端起面前的茶杯,杯壁温热,恰到好处的温度顺着指尖传来。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

他在思考,也在权衡。

脑海中,无数款装备的数据流淌而过。

从现役的,到图纸上的,再到仅仅停留在理论构想阶段的。

每一款装备,都代表着一种技术水平,也对应着不同的风险和收益。

卖什么?

怎么卖?

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展示。

卖得太差,镇不住场子,会让人觉得华夏的工业实力不过如此,白白浪费了这次机会。

卖得太好,又会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底牌,引起不必要的警惕和麻烦,甚至可能对自身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这其中的分寸,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

周领导没有催促,他只是安静地坐着,耐心地等待。

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年轻,但他的每一次思考,都关乎着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脉动。他需要时间,也值得等待。

许久,白杨终于放下了茶杯,杯子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直视着周领导。

“那就卖‘龙腾’吧。”

他的声音不大,语气平淡得就像在说“晚饭吃面条吧”一样。

然而,这四个字落入周领导的耳朵里,却不亚于一声平地惊雷!

“龙……龙腾?”

周领导几乎是从沙发上弹了起来,他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甚至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办公室那扇厚重的门,仿佛生怕这个名字被门外的人听到。

“白杨同志,你……你没开玩笑吧?”他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那可是‘龙腾’啊!”

由不得他不震惊。

“龙腾”战斗机,是白杨重生之后,亲手主导设计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品”。

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应对北方毛熊的高空高速侦察机和轰炸机威胁。

对标的就是前世米格25大力飞砖。

双发,大推力,高空,高速。

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和升限,它牺牲了机动性,放弃了对地攻击能力,甚至连机载雷达的性能都做出了部分妥协。

它的一切设计,都只为了一个目标服务:飞得更高,飞得更快!

“双三”!

三万米实用升限,三马赫最大速度!

……

因为它的存在,这几年,北方的侦察机再也不敢轻易地大摇大摆地进入我国领空。

在军中,它被飞行员们敬畏地称为“云霄手术刀”,也被一些工程师半开玩笑地称为“大力飞砖”——因为它确实长得不像一架常规的战斗机,更像是一块插上了翅膀的,由不锈钢和钛合金打造的砖头。

这是防空体系中最锋利的一把矛,是绝对的镇国重器。

现在,白杨居然说,要把这件宝贝卖出去?

周领导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在抽搐。

他快步走到白杨面前,激动地来回踱步,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不行,绝对不行!”他连连摆手,语气斩钉截铁,“白杨同志,我理解你想拿出好东西镇住他们的心情,但是‘龙腾’……‘龙腾’太先进了!它的性能,它的意义,都不是普通的装备能比的。”

“这要是卖出去,我们整个防空体系的底牌,不就全都亮给全世界看了吗?”

“鹰酱会怎么想?毛熊会怎么看?到时候引起的连锁反应,我们根本控制不住!”

周领导的担忧,完全合情合理。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轻易地把自己的独门绝技卖给了外人,这不仅是泄密,更是自毁长城。

面对周领导几乎是“失态”的反应,白杨的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

他伸出手,做了一个向下按的手势,示意周领导稍安勿躁。

“周领导,您先坐下。”

他的声音有一种奇特的镇定作用,周领导深吸了几口气,胸口的起伏渐渐平复,最终还是带着满腹的疑虑,重新坐回了沙发上。

“白杨同志,你得给我一个理由,一个足够说服我的理由。”周领导盯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白杨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从容。

“领导,我当然知道‘龙腾’的重要性。但是,您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关键点,“一件兵器,它的价值,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周领导愣了一下,没有立刻明白他的意思。

白杨继续解释道:“在三年前,甚至两年前,‘龙腾’凭借它无与伦比的速度和高度优势,确实是无解的。”

“那个时候,全世界绝大部分的雷达都很难稳定地锁定它,绝大部分的空空导弹,也根本追不上它。它就像一个幽灵,来去自如。”

“所以,在那个阶段,它是我们的王牌,是绝对不能示人的底牌。”

听到这里,周领导赞同地点了点头,这正是他所担心的。

然而,白杨的话锋却陡然一转。

“但是,时代是在进步的,技术也是在发展的。”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就在我们研发‘龙腾’的同时,甚至更早,新的矛和新的盾,也已经在全世界的实验里悄然成形了。”

“这两年,新一代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已经开始成熟,它具备了‘下视下射’能力,从上往下看,不再是一片杂波,可以有效地从地面杂乱的反射信号中,分辨出高速飞行的目标。‘龙腾’的高度优势,正在被削弱。”

“同时,新一代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导弹不再需要全程依赖载机雷达的照射,可以在发射后自行搜索和攻击目标。”

“这意味着,‘龙腾’的速度优势,也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你跑得再快,也快不过不需要追你全程的导弹。”

白杨用最通俗的语言,描述着世界防空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变革。

这些话,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锤,轻轻地敲在周领导的心上。

他不是纯粹的技术官僚,但身居高位,对世界军事科技的发展趋势自然有着相当的了解。

白杨提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和主动制导导弹,他都曾在最机密的简报里看到过。

只是,他从未想过,这些“未来技术”,会这么快就对他们引以为傲的“龙腾”构成威胁。

“你的意思是……”周领导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有些干涩。

“我的意思是,‘龙腾’的绝对优势窗口期,正在关闭。”白杨给出了结论,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在我们的实验室里,能够有效反制‘龙腾’的技术,已经有了眉目。我们能做到,那么鹰酱和毛熊,只会比我们更快。”

出于保密原则,他没有说得太详细。

他没说,他主持的另一个项目,研发的正是具备主动雷达制导能力的新一代空空导弹。

他也没说,新一代的相控阵雷达,已经在他的规划蓝图之中,其探测能力,比脉冲多普勒雷达又是一个代际的提升。

在白杨的认知里,“龙腾”这种依靠单纯的“高空高速”来换取生存能力的“大力飞砖”模式,在体系化、信息化的现代空战中,本就是一条即将走到尽头的路。

它的辉煌,注定是短暂的。

与其等它在自己的武器库里慢慢“过时”,变成一堆昂贵的钢铁,不如趁着它在外界眼中还充满神秘感和威慑力的时候,在它价值最高峰的时刻,把它变成国家最急需的东西。

比如,外汇。

比如,国际影响力。

比如,一个撬动中东市场的战略支点。

“所以,”白杨看着周领导,目光灼灼,“我们现在卖的,不是我们最先进的‘未来’,而是一个即将被超越的‘现在’。”

“对于我们来说,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即将有新一代的装备来取代它的位置。”

“但对于小沙这样的国家来说,它依旧是一把足以震慑宵小的国之利器。”

“它的性能,对付他们周边的那些米格-23和f-5,绰绰有余。这笔交易,对我们而言,是一本万利。”

一番话,如醍醐灌顶。

周领导怔怔地坐在沙发上,半天没有说话。

他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白杨描绘的这幅技术更迭的宏大画卷,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一直以为,“龙腾”至少还能领先世界十年。

却没想到,在它的设计师眼中,它已经到了可以“功成身退”的阶段。

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家里藏着当宝贝的古董花瓶,结果专家告诉你,这玩意儿下个月就要出土一大堆了,现在出手才是最高价。

震撼,惋惜,但更多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通透感。

他终于明白了白杨的底气所在。

真正的强大,不是拥有一件独门兵器,而是拥有源源不断创造出更强兵器的能力!

“呼……”

周领导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的震惊和疑虑都吐出去。

他重新看向白杨,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是欣赏和倚重,那么现在,则多了一份深深的敬畏。

这个年轻人,他看的不是脚下的一步,不是前方的一里,而是整个棋局,是未来十年的走向。

“我明白了。”周领导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的凝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激动,“我彻底明白了!”

“好!就这么办!卖‘龙腾’!”

他一拍大腿,声音洪亮,整个办公室都为之一振。

既然已经想通了,那剩下的就是如何操作了。

周领导整个人都变得亢奋起来,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这笔惊天军售的种种细节。

“价格,我们一定要定一个天价!这可是‘双三’的飞机,全世界独一份的买卖!他们不是有钱吗?那就让他们出点血!”

“还有配套的导弹、雷达、后勤维护、人员培训……这是一整套的系统工程!不能只卖飞机,我们要卖的是一整套的防空体系!”

“这样一来,不仅能把他们的钱赚足,还能把他们的空军体系,和我们的标准深度绑定!这其中的战略意义,比赚多少钱都重要!”

周领导越说越兴奋,眼睛里都在放光。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钞票像潮水一样涌来。

国内那些嗷嗷待哺的项目,终于有了充足的输血。

白杨安静地看着他,没有打断他的畅想。

“白杨同志,”周领导停下脚步,忽然转过身,用一种前所未有郑重的目光看着他,“这次的谈判,规格会非常高,代表团的成员,也需要最顶尖的专家。”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请求和期待。

“所以,我有个建议,或者说,是个请求。”

“这次和小沙代表团的技术谈判,我希望你能亲自参与,担任我方技术团队的总顾问。”

周领导很清楚,这件事的核心,是“龙腾”。

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白杨更懂“龙腾”。

由他亲自出马,去向那些富得流油的王子们展示这架空中神器的强大,去解答他们所有的技术疑问,那将是最有力的“推销”。

有“龙腾”的设计者亲自站台,这块敲门砖,才能敲得最响,敲得最稳!

白杨闻言,并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参与谈判,意味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沟通和交际上,这会挤占他宝贵的研究时间。

从个人意愿上来说,他更喜欢待在研究所里,和那些冰冷而纯粹的数据公式打交道。

但他也明白,这次军售的意义非凡。

这不仅仅是卖几架飞机那么简单。

也不仅仅是外汇那么简单。

这是兔子高端制造第一次大规模地走向世界,是兔子战略的重要一步。

在这个关键节点上,作为“龙腾”的创造者,他确实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保证这件事能够顺利地,完美地达成。

这是担当。

想到这里,他缓缓地点了点头。

“可以。”

只有一个字,简单,干脆,却重如千钧。

“好!”周领导闻言大喜,用力地一挥手,“太好了!有你出马,我这心里就彻底踏实了!”

他高兴地走回办公桌,亲自拿起暖水瓶,给白杨续上了水。

“这件事,我会立刻向上面汇报!一旦敲定,代表团很快就会抵达四九城。到时候,我们就要唱一出好戏,给那些‘骆驼’们看一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

从第一机部大楼里出来,外面的天色已经有些擦黑。

十月的四九城,秋风萧瑟,吹在人脸上,带着一丝凉意。

林慧已经在伏尔加轿车旁等候多时,看到白杨出来,她立刻拉开了后座的车门。

“所长。”

白杨点了点头,坐进车里。

车子平稳地启动,汇入了下班晚高峰的车流之中。

车窗外,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景象。

成群结队的自行车洪流,叮当作响的铃声,偶尔驶过的公共汽车,以及路边小贩的叫卖声。

一切都充满了朴素而真实的生活气息。

白杨靠在座椅上,闭上了眼睛。

他的脑子并没有休息,而是在飞速地运转着。

卖“龙腾”,只是第一步。

如何展示“龙腾”的性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冲击沙特代表团的心理防线?

谈判的策略该如何制定?

哪些技术可以展示,哪些必须保密?

价格的底线和上限又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