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小沙同志,我们正好有您需要的东西!
日子过得飞快,秋风扫落叶,转眼间,一周就过去了。
这天上午,白杨正在研究所的办公室里审阅一份关于新型复合材料的实验报告,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然“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他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周部长沉稳而略带兴奋的声音。
“白杨同志,他们到了。今天下午两点,钓鱼台国宾馆,五号楼会议室。”
“知道了,部长。”白杨的回答一如既往地平静。
“准备得怎么样了?”周部长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放心吧,部长,”白杨笑了笑,“万事俱备。”
挂了电话,白杨看了一眼手表,时针指向九点半。
他拿起那份审阅了一半的报告,仔细地在几个关键数据下划了线,又在旁边写下几行批注,这才将其合上,放入待处理的文件架。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试验场上忙碌的身影,眼神深邃。
一场大戏,即将开锣。
下午一点四十分,白杨乘坐的伏尔加轿车准时停在了钓鱼台国宾馆五号楼前。
这里环境清幽,古木参天,一派皇家园林的气派。
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息。
门口的警卫一丝不苟,验证过证件后,才予以放行。
白杨在一名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穿过典雅的走廊,来到了指定的会议室门口。
他能感觉到,今天的安保级别非常高,走廊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严肃到了极点。
推开厚重的木门,会议室内的景象映入眼帘。
一张巨大的长方形会议桌,铺着墨绿色的绒布,桌上摆放着整齐的茶杯和铭牌。
靠窗的一侧,已经坐着几个人。
为首的是一个年轻人,大约三十岁出头,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而非传统的阿拉伯白袍。
他五官深邃,眼神锐利,带着一种长期身居高位而养成的自信与审视。
尽管坐着,但腰杆挺得笔直,浑身散发着一股与周围环境截然不同的精干气息。
想必,这位就是沙特代表团的负责人,王储的亲信,法赫德。
在他身边,坐着几位年纪稍长的随员,有的穿着传统服饰,神情肃穆,有的则同样是西装革履,看起来像是技术或商务顾问。
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放着皮质的公文包,姿态严谨。
而在会议桌的另一侧,周部长正襟危坐,他的身边坐着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文雅的中年人,是外交部派来的资深翻译。
除此之外,还有几位来自相关部委的陪同人员,每个人的表情都十分严肃,正襟危坐。
整个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张力。
空气安静得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白杨的进入,打破了这份宁静。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沙特人那边,眼中带着明显的审视和疑惑。
他们大概没想到,中方派来的技术核心人物,会是如此年轻的一个人。
周部长看到白杨,紧绷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对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的空位上。
白杨从容地走过去,拉开椅子坐下,动作不疾不徐。
他一落座,周部长便清了清嗓子,准备按照既定流程,先由他来介绍中方的主要与会人员。
他侧过头,对身边的翻译低声说道:“小李,你来介绍一下,这位是……”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白g杨却已经主动地、面带微笑地转向了对面的法赫德。
“yhessfahd,goodafteroo.obehalfoftheChiesetechicaltea,i’dliketoextedourwarseletoyouadyourdelegatio.”
(法赫德殿下,下午好。我谨代表中方技术团队,对您及贵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流利、纯正,甚至带着一丝牛津口音的英语,从白杨口中清晰地吐出。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这安静的会议室里,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约两秒钟的绝对寂静。
沙特代表团那边,法赫德的眼中闪过一抹毫不掩饰的惊讶,他原本审视的目光变得饶有兴味起来。
他身边的几位西装顾问,也露出了意外的神色。
而中方这边,最震惊的莫过于那位资深翻译小李。
他张了张嘴,准备好的翻译词句全都卡在了喉咙里,脸上写满了错愕。
他从事外事翻译工作十几年,接待过无数外宾,还从未见过己方有哪个技术专家,尤其是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能如此自如地抢在他前面,用外语直接开场的。
这不仅仅是外语水平的问题,更是一种自信和气场的体现。
周部长也是一愣,他下意识地看向翻译。
“他……白杨同志在说什么?”周部长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困惑和好奇问道。
他能听出是英语,但具体内容就听不懂了。
翻译小李这才如梦初醒,连忙凑到周部长耳边,用极低的声音快速地复述了一遍。
“……他说,代表中方技术团队欢迎对方。”
听完翻译,周部长眉头微微一动。
紧接着,就听白杨继续用那流利的英语说道:“我的名字是白杨。我是本次合作洽谈的技术顾问。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技术和性能方面的问题,可以直接与我交流。我相信这样会让我们的讨论更有效率。”
法赫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正的微笑。
他身体微微前倾,同样用英语回应道:“白先生,您的英语无可挑剔。很高兴认识您。效率,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两人你来我往,直接用英语开始了对话,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晾在了一边。
周部长再次看向身边的翻译,眼神里带着询问。
翻译小李额头渗出了一层细汗,他感觉自己今天好像要“失业”了,赶紧又把白杨的自我介绍给周部长翻译了一遍。
“部长,白杨同志说,他是这次洽谈的技术顾问,让对方有技术问题可以直接问他。”
“技术顾问?”
周部长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这个头衔,未免也太谦虚了。
白杨的身份是何等重要?
他可是一整个研究所的所长,是“龙腾”的总设计师,是整个国家最顶尖的科技领军人物。
用“技术顾问”来介绍自己,这不等于自降身价吗?
周部长心里掠过一丝不解,甚至有些替白杨觉得委屈。
在他看来,白杨就应该用最响亮的头衔,一出场就镇住这帮“骆驼”。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
他立刻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保密。
白杨的真实身份,是最高级别的机密。
这次谈判虽然重要,但还没到需要把我们的王牌人物的底细都暴露给对方的程度。
用一个相对模糊的“技术顾问”身份,既能让他主导技术谈判,又可以很好地隐藏其真实背景。
这是一种策略。
低调,是为了更好地达成目的。
而且,周部长看着对面法赫德眼中那愈发浓厚的兴趣,忽然又品出了一层新的味道。
一个“小小的”技术顾问,就有如此风采和水平,那他背后所代表的那个国家,该是何等的深不可测?
这本身就是一种更高明的“炫技”!
想到这里,周部长那一点点不解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老怀甚慰的欣赏。
这小子,不仅技术上高瞻远瞩,连这种场面上的博弈,都玩得滴水不漏。
他彻底放下心来,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端起茶杯,稳稳地呷了一口茶。
行,这出戏,就让白杨当主角吧。
他这个部长,今天就当个压阵的看客。
白杨和法赫德之间的客套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确认了沟通渠道的顺畅之后,法赫德很快就切入了正题。他那种西方精英式的直接和务实,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白先生、”法赫德双手十指交叉,放在会议桌上,身体微微前倾,锐利的目光直视着白杨,“我们开诚布公地说吧。我们带着最大的诚意而来,并且有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
“请说。”白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神情依旧平静。
法赫德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组织语言,他接下来说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我们的国家地处一个地缘政治复杂的地区。我们的邻国,其中一些并不……特别友好,正在西方和东方的支持下,不断提升他们的军事实力。”
他的话虽然说得委婉,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他指的是谁。
北边的小伊,西边的小以,还有隔着一片海湾的小伊。
这几个邻居,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法赫德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就在去年,鹰酱批准向我们的邻国出售f-15‘鹰’式战斗机。而且我们确切地知道,另一个邻国已经获得了f-14‘雄猫’,一种极其强大的舰队防空战斗机。”
他提到的这两种飞机,都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第三代战斗机。
f-15,拥有强大的机动性和火力,制空能力超群。
f-14,则以其强大的Anawg-9雷达和“不死鸟”远程导弹而闻名,拥有超视距打击能力。
这些名字,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中东每一个国家的头顶。
法赫德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我们目前的空军,主要由白头鹰的‘闪电’战斗机和鹰酱的f-5组成。它们在它们那个时代是优秀的飞机,但面对新一代的威胁,它们已经……力不从心了。”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中方人员,最后还是落回到白杨的脸上。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认真,甚至带着一丝恳切。
“我们需要建立一道可靠且强大的防空屏障。我们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威慑任何潜在侵略者的武器。一种能够告诉他们:我们的领空,不是你们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的武器。”
“所以,白先生,我们不是来买随便什么战斗机的。我们是来寻求一个解决方案。我们需要一款截击机。一款高空、高速的截击机。”
他着重强调了“高空”和“高速”这两个词。
“它必须能比f-15飞得更高、更快。它必须能在敌方轰炸机投弹之前,就抵达交战区域。它必须是一把利剑,我们天空的守护者。”
法赫德的话,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
他的要求,清晰、具体,而且标准极高。
比f-15飞得更高、更快。
这在1979年的世界范围内,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f-15本身就是为了高空高速截击而设计的,是西方世界最顶尖的制空战斗机。
想要在性能上全面超越它,尤其是在飞行包线的顶端超越它,谈何容易?
他说完,整个会议室再次陷入了沉默。
小沙代表团的成员们,都用一种期待而又审视的目光看着中方人员。
他们已经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和诉求,现在,轮到中方接招了。
周部长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半秒。
他虽然听不懂法赫德那番话的具体细节,但从对方那严肃的表情和翻译小李越来越凝重的脸色中,他也能猜出个大概。
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白杨。
只见白杨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
他静静地听完法赫德的所有陈述,既没有立刻点头,也没有摇头。
他只是和周部长对视了一眼。
一个眼神的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来了。
和之前在办公室里猜测的,一模一样。
对方果然不是来买歼-7、歼-8这种常规装备的。
他们就是奔着能镇国护院的“大杀器”来的。
他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货架上最顶端、最神秘、也最昂贵的那件商品。
白杨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这恰恰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不怕你要求高,就怕你没想法。
你把标准定得越高,我的“龙腾”在你眼中的价值,才会越高。
他将身体从椅背上稍稍坐直,目光平静地迎向法赫德那充满期待的眼神。
会议室里的气氛,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这位年轻的“技术顾问”,会给出怎样的回答。
是会说“你们的要求太高,我们做不到”?
还是会拿出一份平平无奇的方案来敷衍?
终于,白杨开口了。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足以让任何人信服的自信。
“法赫德殿下,您的顾虑非常清晰,您的要求也非常具体。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您来对地方了。”
“我们正好有您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