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震惊赵家老爷子!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能让我们国家的大飞机,在临门一脚的时候,飞不起来!
他没有片刻的耽搁,转身就走向书桌。
那张厚重的红木书桌上,除了文房四宝和一摞摞文件,还摆着两部电话。
一部是普通的黑色转盘电话,另一部,则是颜色鲜红,没有拨号盘,只有一个提手的保密电话。
赵振邦的手略过那部红色的电话,拿起了黑色的听筒。
他记得清楚,自己一个老部下,如今就在空军装备部里管着一块,虽不直接负责沪城项目,但消息总比自己灵通。
手指插进拨盘,用力一转,齿轮咬合的“咔哒”声和回弹的“唰唰”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赵海军坐在一旁,看着父亲雷厉风行的样子,原本已经凉透了的心,又燃起了一丝微弱的火苗。
他知道父亲的能量,在四九城这片地界上,只要父亲肯出面,就没有打听不出来的消息。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喂,是老张吗?我,赵振邦。”老爷子的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哎哟,老领导!您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您身体还好吧?”
“好,好得很。”赵振邦开门见山,没有半句寒暄,“我问你个事,沪城的运-10,你听说了吗?”
“运-10?”电话那头的老张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语气变得有些迟疑,“听说了……怎么了领导?”
“怎么了?我儿子就在那个项目组里,今天刚从沪城回来,说项目无限期停飞了!马上就要上天了,怎么突然就停了?到底出了什么事?”赵振邦沉声问道。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久到赵振邦的眉头都拧成了一个疙瘩。
“老张?说话!”
“哎……老领导,”老张的声音压得极低:“这事儿……您就别问了。我们这边也只接到了上级的通知,要求停止一切与运-10试飞相关的协同保障工作,具体原因,一概不准打听,不准讨论。”
“放屁!”赵振邦火气上来了,“我是谁你不知道?我还能出去乱说?你跟我交个底,是发动机不行,还是翅膀要断?”
“首长,真不是我不跟您说,我是真不知道啊!”老张的声音里满是苦涩和为难:“这回的保密级别,高得吓人。我只跟您透个底,您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这事儿,咱们**这边,也是一头雾水,一肚子火气。我们多少飞行员眼巴巴地盼着呢!可命令就是命令,我们只能执行。”
赵振邦的心沉了下去。
事情的复杂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料。
“好,我知道了。”他没有再为难老部下,干脆地挂了电话。
不等赵海军开口询问,他又拨出了第二个号码。
这一次,是打给一位在**计**委工作的老战友。
计**委是钱袋子,这么大的项目突然停摆,牵涉到的资金调度和计划调整,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风声。
然而,得到的结果如出一辙。
“振邦啊,你问我这个,可是问错人了。”老战友在电话里打着哈哈:“我们只管批钱批项目,至于技术上的事情,我们哪儿懂啊。”
“沪城那边递上来的报告,就是说技术状态需要重新评估,申请项目暂停。我们还能不批吗?”
“重新评估?什么技术状态需要把整个项目都停下来评估?”
“这个……报告里没细说。振邦啊,听我一句劝,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们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咱们这些老家伙,喝喝茶,钓钓鱼,颐养天年,多好。”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他别管闲事。
赵振邦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他挂断电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一下,又一下。
书房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赵海军看着父亲阴沉的脸,刚刚燃起的那点希望之火,又被一盆冷水浇得只剩下了青烟。
“爸……”他艰涩地开口。
赵振邦摆了摆手,示意他别说话。
他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这次是航空工业部的一位副职领导,也曾是他的部下。
这一次,对方的回应更加直接,也更加让人心惊。
“老领导,您可别为难我了。”对方的声音压得比蚊子哼哼也大不了多少:“我跟您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事儿,您千万别再问了,也别让大侄子去瞎打听。这里面的水……深着呢。不是我们这个层面能碰的。”
“不该我们知道的,最好就不知道。不然,没好处。”
说完,对方就匆匆忙忙地挂断了电话,仿佛那头是什么洪水猛兽。
“水很深?”
赵振邦放下听筒,嘴里咀嚼着这三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什么事情,是他这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家伙不能碰的?
他戎马一生,光明磊落,最不怕的就是所谓的“水深”。
水再深,能深得过当年的雪山草地?
能深得过枪林弹雨的战场?
可一连三个电话,得到的结果却出奇地一致:不知道,不能说,不要问。
这反而让他嗅到了一丝极不寻常的味道。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常规的行政阻碍。
这背后,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强行按下了暂停键,并且封锁了所有的消息渠道。
能有这么大能量的,绝不是沪城飞机设计所,甚至不是航空工业部本身。
“爸,到底……到底是怎么回事?”赵海军看着父亲变幻不定的脸色,终于忍不住追问道。
赵振邦转过身,看着自己这个一脸憔悴和迷茫的儿子。
他这个儿子,是个纯粹的技术人员,一辈子都扑在了图纸和数据上,对其他方面几乎一无所知。
赵振邦心里叹了口气。
他该怎么跟儿子解释?
他犹豫了。
下意识地瞟向了书桌上那部鲜红色的电话。
那是他最后的,也是最直接的渠道。
那条线,连接着他当年的老领导。
只是,这份情谊,这份渠道,用一次就少一次。
这些年,他从没为自己的私事动用过这条线。
可今天,为了运-10,为了国家的大飞机,也为了自己儿子那被抽走的精气神……值得吗?
他的手抬了起来,又缓缓放下。
指尖在冰凉的红木桌面上划过,内心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就在这时——
“铃——!”
一声清脆而急促的电话铃声,毫无征兆地在寂静的书房里炸响!
声音不是来自那部黑色的普通电话,而是来自那部鲜红的,没有拨号盘的保密电话!
赵振邦和赵海军父子俩,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样,猛地一震,齐齐地看向那部发出尖锐声响的红色机器。
赵海军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他从小就知道,这部电话,代表着什么。
它很少会响,但每一次响起,都意味着有天大的事情发生。
赵振邦的脸上,所有的犹豫和纠结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军人面对命令时的肃然。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桌前,沉稳地拿起了听筒。
“连长。”
他的声音不高,却充满了尊敬。
仅仅两个字,就仿佛跨越了几十年的时光。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但依旧威严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口吻。
“振邦,我听说,你在到处打听运-10的事情?”
声音不大,却让赵振邦的心猛地一跳。
他知道,自己刚才那几个电话,已经第一时间被汇报上去了。
老连长的消息网,比他想象的还要灵通。
“是,连长。”赵振邦没有隐瞒,“我儿子就在项目上,他说项目停了,我心里着急。”
“着急是正常的。”电话那头的声音缓和了一些,“但是,这件事,你不要再问了。”
“连长……”赵振邦急了,“可是那些同志,为了这架飞机,熬了快十年了!十年的心血啊!眼看就要成功了,怎么能说停就停?”
他看了一眼旁边满脸期盼的儿子,忍不住将运-10的重要性又强调了一遍:“连长,您是知道的,运-10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它的设计指标,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商载25吨,最大航程能飞越8000公里!”
“这是我们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建立我们自己战略空运力量的希望啊!有了它,我们就能把一个满员的空降师,在一天之内投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这是国之重器,怎么能……”
“正因为它'是国之重器',所以才不能带病上天!”老连长的声音陡然变得严厉,打断了赵振邦的话。
“振邦,你也是带兵打仗出来的。一件武器,如果存在致命的缺陷,你是让战士们带着它上战场,还是把它回炉重造?”
赵振邦被问得哑口无言。
“可……可到底是什么样的缺陷?”他艰涩地问道,“严重到需要推倒重来的地步?”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斟酌。
“这么跟你说吧,”老**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们之前走的,是一条弯路。现在的运-10,从气动布局,到机体结构,再到材料应用,都存在着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隐患。”
“如果按照原计划强行试飞,最好的结果是摔在跑道上,最坏的结果……是飞上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轰!
这番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狠狠地劈在了赵振邦的脑海里!
灾难性的隐患?
飞上去就回不来?
他握着听筒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想过无数种可能,政治斗争,资金断裂,外部破坏……却唯独没有想到,问题竟然严重到了这个地步!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项目暂停了,这是在鬼门关前,被人硬生生拉了回来!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的声音都变了调,“这么多专家,这么多单位,搞了十年,难道就没人发现问题吗?”
“有人发现了。”
“*长,是谁?”赵振邦追问道。
电话那头,老*长没有直接回答。
他顿了顿,半响,开口。
“白杨。”
说完这两个字,电话那头就传来“咔哒”一声轻响,线路被干脆地切断了。
书房里,死一般的寂静。
赵振邦还保持着接电话的姿势,整个人却如同被冰封的雕塑,一动不动。
白杨……
白杨!
这个名字,对赵海军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他茫然地看着自己的父亲,不明白这个普通的名字,为什么会让父亲露出如此震惊,甚至可以说是骇然的表情。
但对赵振邦而言,这个名字,却不啻于一声春雷,炸开了他所有的困惑和迷惘!
作为曾经身处高位的他,虽然退居二线,但一些最高级别的密级档案,他是有权限接触到的。
“白杨”这个名字,就赫然在列。
那份档案极其简单,只有寥寥数语的介绍,没有照片,没有详细的履历,只有一个代号,和一个绝密的级别。
但他记得,这个名字,总是和一些不可思议的奇迹联系在一起。
几年前,海军……
更早些时候,第三代战斗机……
这个名字,就像一个幽灵,一个隐藏在最深处的“最终解决者”。
他没有出现在任何公开的表彰名单上,却一次又一次地,在最关键的时刻,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扭转乾坤。
赵振邦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代号,或者是一个顶尖科学家团队的统称。
直到今天,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白杨,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一个能够让老*长亲自打电话来解释,一个能够仅凭一己之言,就让倾国之力的运-10项目推倒重来的人!
一瞬间,所有的谜团都解开了。
为什么消息封锁得如此严密?
因为这涉及到最高级别的技术机密,涉及到“白杨”这个不能被外人所知的存在。
为什么王建国回去后会发那么大的火,要把设计推倒重来?
因为他见到了白杨,看到了那份足以颠覆他十年心血的“标准答案”!
为什么老部下们都讳莫如深,只敢说“水很深”?
因为这潭水的源头,根本不是他们能够想象和触及的。
赵振邦缓缓地,缓缓地放下了电话。
“爸……'白杨'是谁?”赵海军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振邦没有回答,只是摆了摆手,目光悠远地望向窗外。
他不知道该如何向儿子解释。
他只能说:“别想了。运-10停飞,不是坏事,是好事。”
“是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