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震惊的沈家!
承诺是一回事,但事情没有真正尘埃落定之前,人心总是悬着的。
第二天,沈桦林依旧早早地去了研究所。
他没有再想大哥的事情,爷爷的话让他彻底安了心,他将全部的精力重新投入到了浩瀚的代码和复杂的系统架构之中。
然而,沈家的其他人,却无法像他这般洒脱。
沈华军照常去红星机械厂上班,心情却如同揣着一只兔子,七上八下。
他一会儿觉得白杨神通广大,这事儿肯定能成;
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工人,哪有那么容易调动,别再给人家添了天大的麻烦。
他的妻子,则是一整天都坐立不安,时不时就跑到院门口张望一下,盼着能有什么好消息传来。
只有沈老爷子,依旧是那副雷打不动的模样。
他搬了张藤椅,坐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手里捧着一本线装的《资治通鉴》,面前的石桌上,紫砂壶里泡着今年的新茶,热气袅袅。
日头渐渐西斜,将院子里的光影拉得老长。
“吱呀——”
院门被推开了。
是沈华军回来了。
他看起来有些魂不守舍,脚步虚浮,脸色更是说不出的古怪,像是震惊,又像是茫然,还夹杂着一丝不敢置信的恍惚。
正在厨房忙活的沈母看到大儿子的模样,心头一紧,连忙迎了出来:“华军,怎么了这是?厂里出事了?”
沈华军没有回答,只是目光呆滞地穿过院子,径直走到了老爷子面前。
“爸。”他嘴唇动了动,声音干得像是要冒烟。
老爷子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抬起眼皮,平静地看着他:“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不……不是……”沈华军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他从自己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工作包里,小心翼翼地,甚至带着几分颤抖,掏出了一份用牛皮纸袋装着的文件。
那不是一份普通的牛皮纸袋,封口处,盖着鲜红的、陌生的印章。
“今天下午,厂长亲自把我叫到办公室……”沈华军的声音依旧在发飘,“他……他的态度,从来没那么客气过,又是递烟又是倒水,把我给弄蒙了。”
“后来,一部的人来了,当着厂长的面,跟我谈话,问了我很多问题,都是关于生产调度和后勤管理的……”
“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就……就按自己平时想的,实话实说了。”
“然后……他们就把这个给了我。”
他将那个牛皮纸袋,双手捧着,递到了老爷子面前。
老爷子的目光落在那文件袋上,眼神微微一凝。他没有立刻去接,而是看向自己的大儿子,沉声问道:“是什么?”
“是……是调令。”沈华军深吸了一口气,似乎终于找回了一点自己的声音,但那声音里,依旧充满了震撼,“让我……让我明天就去一部报道。”
“什么?”
一直站在旁边紧张聆听的沈母,再也忍不住,失声惊呼出来。
就连一向稳如泰山的老爷子,握着藤椅扶手的手,也下意识地收紧了。
太快了!
昨天桦林才去见的白杨,今天调令就下来了!
这已经不是办事效率高了,这简直是雷厉风行,是通了天的手段!
老爷子伸出那只布满皱纹但依旧稳定的手,接过了文件袋。
他的手指有些轻微的颤抖,慢慢撕开了封口,从里面抽出了几张印着铅字的薄纸。
那是正式的红头文件。
最上方,是“第一机械工业部”几个醒目的宋体大字。
老爷子浑浊的眼睛,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看。
“兹任命:”
“沈华军同志,为‘**重点项目后勤保障与生产协调办公室副主任。”
“……”
办公室?
副主任?
沈华军的妻子和母亲也凑了过来,她们文化水平不高,看着这串长长的名字,一时有些发懵。
听起来好像很厉害,但具体是干嘛的,是个多大的官,她们完全没概念。
“华军,这……这是个啥职位啊?”沈母忍不住小声问道。
沈华军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他只知道是好事,是天大的好事,但好到什么程度,他也说不清楚,只能摇了摇头:“我……我也不知道,反正……是去一部坐办公室。”
然而,沈老爷子却在看到那个职位名称和后面的括号注释时,整个人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彻底僵住了。
他的嘴唇微微翕动,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张纸,仿佛要把它看穿。
“爸?爸!您怎么了?”沈华军看到父亲的异样,心里顿时一慌。
老爷子没有理他,而是将那份文件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然后缓缓地抬起头,目光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惊涛骇浪。
他看着自己的大儿子,声音沙哑地问道:“华军,你……你知道这个副主任,是什么级别吗?”
沈华军茫然地摇头。
老爷子闭上眼睛,仿佛是在平复内心的激荡,半晌,才重新睁开,一字一顿地说道:“文件后面写着,括号,暂定,正处级。”
“正……处……级?”
这三个字,仿佛三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沈华军和旁边女人的心上。
他们或许不懂那个长长的办公室名字意味着什么,但“正处级”这三个字的分量,他们是懂的!
红星机械厂,那么大的一个厂,几千号工人,厂长才是个正处!
自己……自己一个管仓库食堂的副厂长,连个副处都不是,一步登天,直接就成了正处?
这……这怎么可能?!
这不是在做梦吧?
沈华军只觉得天旋地转,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扶住了旁边的石桌,才没有软倒下去。
“不……不可能……爸,是不是搞错了?是不是同名同姓?”他喃喃自语,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老爷子将文件拍在石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你看看这上面的姓名,出生年月,原单位职务!哪一样错了?!”老爷子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呵斥,但更多的是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
沈华军的妻子抢过文件,哆哆嗦嗦地核对着上面的信息,每一个字,每一个数字,都和自己丈夫的情况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是真的!
这一切,都是真的!
“哇”的一声,沈母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捂着脸蹲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那哭声里,没有悲伤,全是多年委屈的释放,是苦尽甘来的宣泄,是压抑了太久之后的喜悦。
沈华军的妻子也是眼圈通红,泪水扑簌簌地往下掉,她紧紧抓着丈夫的胳膊,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沈华军本人,则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他呆呆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又看了看喜极而泣的母亲和妻子,脑子里依旧是一片空白。
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在今天下午,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调转了一个方向,推上了一条他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轨道。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
白杨。
院子里,哭声和秋风声交织在一起。
老爷子没有去安慰哭泣的儿媳,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再次落回那份任命书上。
“**重点项目后勤保障与生产协调办公室……”
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
他比家里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新成立的办公室,这个“副主任”的职位,其含金量,远不是一个“正处级”所能概括的。
“**重点项目”,这六个字,就意味着这个办公室的权力之重,责任之大。
“后勤保障与生产协调”,这更是抓住了工业体系的命脉!
白杨……他不仅仅是把华军从泥潭里拉了出来,他这是直接把华军送上了云端!
这个位置,正好能发挥华军踏实肯干、精通基层的长处,又避开了那些需要高深理论和复杂人际关系的岗位。
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个职位!
这份人情,欠得太大了!
大到让老爷子都感到心惊。
恰在此时,院门又被推开了,是沈桦林回来了。
他看到院子里的情景,顿时一愣。
“这是……怎么了?”他看到母亲在哭,大嫂在抹眼泪,大哥则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哥,出什么事了?”
沈华军抬起头,看着自己这个天之骄子般的弟弟,眼神复杂到了极点。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还是老爷子开了口,他指了指石桌上的那份文件,对小孙子说:“桦林,你看看吧。”
沈桦林疑惑地走过去,拿起了那份文件。
当他的目光扫过上面的内容时,他的反应,和之前的老爷子如出一辙。
整个人,瞬间石化。
他的瞳孔猛地收缩,呼吸都停滞了。
“协调办公室……副主任……**级……”
他比家里任何人都更明白这个“协调办公室”成立的背景。
因为白杨昨天才跟他提过这个构想!
他原以为,白杨会把大哥安排进这个办公室,当一个普通的办事员,或者最多是个科长,负责某一块具体的工作。
这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白杨一出手,就是“副主任”!
是这个核心部门的领导岗位之一!
沈桦林拿着那张薄薄的纸,只觉得它重如千钧。
他终于深刻地体会到,昨天爷爷说的那句话——“你今天赢得的,远比一个职位要多得多!”
白杨给他的,根本不是一个职位。
而是一个承诺,一份信任,一种认可!
他认可了沈桦林这个朋友,所以,他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解决朋友的后顾之忧,并且是,用最完美、最体面的方式。
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激和震撼,如同暖流,瞬间冲刷着沈桦林的心脏。
他想起了昨天在白杨办公室里,白杨那平静而坚定的眼神。
“这件事,交给我。”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背后却是如此雷霆万钧的力量。
沈桦林缓缓地抬起头,看向自己的爷爷,目光中带着一丝询问。
这份人情,该怎么还?
老爷子仿佛读懂了他的心思,对他微微摇了摇头,眼神深邃而悠远。
“这份情,记在心里。”
“你现在唯一要做的,也是唯一能回报他的,就是搞好你的工作,不要辜负他的期望。”
“将来,当他需要你的时候,你要像他今天帮你一样,义无反顾。”
沈桦林重重地点了点头。
“爷爷,我明白了。”
他将任命书小心地折好,郑重地交还到大哥的手中。
“哥,”他看着大哥依旧恍惚的眼神,认真地说道,“从明天起,你就不再是红星机械厂的沈华军了。你代表的,是国家重点项目的脸面,是……白杨的脸面。”
“你一定要好好干,别给他丢人。”
沈华军的身子猛地一震,弟弟的话,像是一盆冷水,将他从巨大的恍惚中浇醒。
他看着手中的任命书,又看了看家人期盼的眼神,眼神中的茫然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和责任感。
是啊,自己不能再浑浑噩噩了。
这么重要的位置,这么大的信任,自己如果干不好,丢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脸,更是白杨的脸,是沈家的脸!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那是在后勤处被磨平了多年的精气神,在这一刻,仿佛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体里。
“我知道了。”他沉声说道,声音不大,却无比坚定。
……
另一边,对于一手导演了这场“人事地震”的白杨来说,这件事办完,就彻底翻篇了。
他甚至没有再打电话去询问结果。
因为他相信周部长。
这种级别的领导,一旦亲口承诺,就必然会办到,而且只会办得比你想象的更好。
将沈华军的事情安排妥当,白杨感觉自己肩头的一个担子也落了地。
这不仅仅是帮了同学一个忙,更是为“神鹰一号”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提前安上了一颗可靠的“螺丝钉”。
接下来的几天,白杨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
或者说,是更加繁忙的节奏。
“神鹰一号”项目正式立项,犹如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开始缓缓转动起来。
各个子系统的研发团队陆续组建完毕,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顶尖专家和青年才俊,汇聚到了京城西郊的这座研究所里。
一时间,研究所里人来人往,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身影和热火朝天的讨论声。
白杨的办公室,成了整个项目的“**处理器”。
每天,都有无数的文件、报告、图纸汇集到他这里。
周培明院士带领的芯片微架构设计团队,需要他来确定最终的技术路线和性能指标。
沈桦林负责的“星河”操作系统项目,需要他来协调软件和硬件的接口标准。
从沪市请来的光刻机专家,需要他来拍板最新的光学镜头方案。
还有来自各个协作单位的负责人,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几乎踏破了白杨办公室的门槛。
“白所长,我们厂的生产线改造方案,您给看看?”
“白所长,关于高纯度硅材料的供应问题,需要您跟上面协调一下。”
“白所长,我们团队想申请一笔经费,采购几台国外的最新设备……”
白杨就像一个永不疲倦的陀螺,从早转到晚。
白天,他要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各种难题。
晚上,他还要在办公室里,审阅大量的技术文件,思考整个项目的宏观战略。
桌上的烟灰缸里,总是堆满了烟头。
保温杯里的浓茶,泡了一遍又一遍,早已没了味道。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就到了十月底。
京城的秋意更浓了,窗外的白杨树叶子已经落了大半,露出光秃秃的枝丫。
这天深夜,白杨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疲惫地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日历。
才发现,从过完年到现在,他几乎没有一天是真正休息过的。
……一桩桩,一件件,几乎耗尽了他全部的心力。
身体上的疲惫还是其次,主要是精神,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绷的状态,像一根拉满了的弓弦,让他感到了一丝发自内心的倦意。
他知道,自己需要休息一下了。
再精密的机器,也需要停下来保养上油,人更是如此。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
去海南。
他想起了之前在那边推动建立的疗养院。
算算时间,那边应该已经建得差不多了。
温暖的阳光,蔚蓝的大海,柔软的沙滩……
光是想一想,就让白杨感到了一阵向往。
去那边看看,好好地放松一下。
想到这里,白杨不再犹豫。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稿纸,铺在桌上,拧开钢笔,开始写一份请假报告。
他没有写得太复杂,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一下自己从年初至今的工作状态,希望能有七天左右的年假,进行休整,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至于休假的地点,他写的就是“琼州,三亚疗养院”。
写完后,他将报告装进信封,第二天一早,就让自己的秘书送去了一部。
报告很快就递交到了周部长的办公桌上。
周部长拿起信封,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还以为是白杨又有什么关于项目的新想法要汇报。
他心情很好地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报告。
然而,当他看清上面的内容时,脸上的笑容却瞬间凝固了。
请假报告?
白杨要请假?
周部长的第一反应不是批准,而是一阵心惊肉跳。
出什么事了?
难道是白杨的身体出问题了?
还是项目上遇到了什么他解决不了的巨大困难,心灰意冷了?
在他看来,白杨就是那种典型的工作狂人,是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的拼命三郎。
这样的人,怎么会主动提出来要休假?
事出反常必有妖!
周部长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心里顿时急了。
他要是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了。
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他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抓起了桌上那台红色的保密电话,手指飞快地拨出了一串号码。
电话“嘟嘟”响了两声,很快就被接通了。
“喂,白杨同志吗?我,老周!”周部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和紧张。
电话那头的白杨,似乎对部长的来电并不意外,声音依旧沉稳平静:“周部长,您好。”
“你的请假报告我看到了!”周部长开门见山,语气严肃地问道,“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身体哪里不舒服了?还是项目上出了什么大问题?不要有顾虑,不管是什么困难,组织上都会帮你解决!”
听到部长这番话,白杨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能听出周部长话语里那份发自内心的关切,而不是官僚式的询问。
“周部长,您误会了。”白杨连忙解释道,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笑意,“我身体很好,项目上一切也都很顺利。您和上级支持力度这么大,各个团队的干劲也很足,没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那你为什么要突然请假?”周部长依旧不放心。
“就是……觉得有点累了。”白杨实话实说,“从过年到现在,脑子里的弦一直紧绷着,没松下来过。”
“我想趁着现在项目刚起步,各项工作都走上了正轨,稍微休整一下。不然我担心,后面的硬仗,我这精神头跟不上。”
听到这个解释,周部长提着的心,才“咚”的一声,落回了肚子里。
原来只是累了想休息。
还好还好,不是生病,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放心下来的周部长,紧接着就是一阵哭笑不得,随即又涌起一股深深的感动和愧疚。
是啊,他怎么忘了,白杨也只是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自己把他推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让他扛起了如此沉重的担子,却疏忽了他也是个血肉之躯,也需要休息,需要喘口气。
这几个月来,白杨付出了多少心血,他这个做部长的,是看得最清楚的。
自己光想着让他往前冲,却忘了给他一个缓冲的间隙。
这是自己的失职啊!
想到这里,周部长心中对白杨的“奖励”天平,又一次发生了倾斜。
“累了就对了!累了就说明你是在踏踏实实地干工作!”周部长的声音瞬间变得无比热情和爽朗,“这个假,我批了!必须批!”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不过,七天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