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老周:好家伙,白杨终于有要求了!

“所长,去一部?”司机老练地问道。

“对,去一部。”白杨点点头,靠在后座上,闭上了眼睛。

轿车平稳地驶出研究所大门,汇入了四九城宽阔的马路上。

九月底的京城,秋意正浓,路两旁的白杨树叶子开始泛黄,骑着自行车的洪流在马路两侧涌动。

白杨没有看风景,他的大脑正在飞速运转,将即将要说的话,在心里反复推演。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走后门”,而是一次精心的“布局”。

他要达成的目的有三个。

第一,解决沈桦林大哥的工作,让这位未来的计算机天才能够彻底安心,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星河”系统的研发中去。

第二,借由沈华军这个“支点”,在庞大的国家工业体系中,撬开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施加影响力的缝隙。他需要一个信息渠道,一个能确保“神鹰一号”各项配套资源万无一失的保险锁。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他要通过这件事,向上面传递一个信号:我白杨会慢慢的关注后勤这一块。

后勤这一块,一直是疏忽的重点,里面所涉及到的东西和内容,庞大无比。

当然,不是说所有后勤人员都是坏人。

而是诸多的好人里面,肯定有贪污的存在。

白杨心中清楚现在自己的影响力,只要自己稍微的有所举动,那么上面的目光就会聚集在这个地方,从而,引起重视。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白杨他懂。

但不能乱了大方向,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

……

车子在第一机械工业部门口停下。

出示了证件,通报了姓名,他很快被周部长的秘书客气地迎了进去。

“白所长,您来了,部长正在等您。”小钱的态度十分热情,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恭敬。

白杨的年纪比他还要小上几岁,但如今在一部的机关里,普通人都知道,这位年轻的所长,是周部长面前最炙手可热的红人。

够身份的,更是清楚白杨的份量。

“麻烦你了,钱秘书。”白杨微笑着点了点头。

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周部长的办公室映入眼帘。

听到开门声,他抬起头,看到是白杨,脸上立刻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白杨同志来了,快坐,快坐。”他放下笔,起身绕出办公桌,亲自给白杨倒了杯水,“昨天回去休息得怎么样?你们搞技术的,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嘛。”

“谢谢部长关心,挺好的。”白杨在沙发上坐下,将公文包放在身侧,“今天过来,是想跟您汇报一下‘神鹰一号’项目的一些初步构想,怕打扰您工作。”

“哈哈哈,你白杨同志来我这里,什么时候都欢迎,谈不上打扰。”周部长爽朗地笑了起来,也在沙发上坐下,“说吧,又有什么新想法了?你这个年轻人,脑子总是比别人转得快,我喜欢听。”

白杨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切入正题,而是先从“神鹰一号”的技术路线、团队组建、以及未来五年的研发计划,有条不紊地向周部长做了一个简要的汇报。

他讲得很细,从芯片的微架构设计,讲到配套软件的生态构建,再讲到对整个工业体系的带动作用。

周部长听得极为认真,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思索,偶尔会插话问上一两个问题。

他虽然不是技术专家,但身居高位,对整个工业体系的宏观把握无人能及。白杨的很多构想,都让他有种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汇报完正事,白杨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像是很自然地转换了话题。

“部长,项目要搞好,人才是关键。我们科研团队这块,有您和上级的支持,我很有信心。但是……”他话锋稍稍一顿。

“但是什么?有困难就说,我给你解决!”周部长立刻说道,身体微微前倾。

白杨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拿出那几份厚厚的资料,放到茶几上。

“部长,您看,这是我们研究所和几个主要协作单位的人员情况。我昨天晚上梳理了一下,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我们的顶尖人才储备是够的,但中间层的管理和协调人员,尤其是负责生产、调度、后勤这些具体事务的干部,存在着不小的短板。”

白杨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神鹰一号’是个系统工程,科研是龙头,但生产、管理、后勤就是龙身和龙尾。龙头再厉害,身子跟不上,也飞不起来。”

“我担心,项目一旦全面铺开,各个协作单位之间,可能会因为沟通不畅、管理脱节,出现各种扯皮推诿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周部长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他拿起那份资料,眉头也渐渐蹙了起来。

白杨提出的这个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正中要害。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所担心的。

搞项目,他最怕的不是技术攻关,而是人事和管理上的内耗。

“你的意思是?”周部长抬头看向白杨。

“我的想法是,能不能成立一个跨部门的‘重大项目协调办公室’,级别不用太高,但必须要有实权。”

“专门负责统筹‘神鹰一号’以及其他几个重点项目的资源调配和生产协同问题。”白杨顺势抛出了自己的方案,“这个办公室的人员,必须政治过硬、作风踏实、精通业务,而且要绝对可靠。”

周部长眼中精光一闪,他瞬间就明白了白杨的深意。

这是在要人,更是在要权!

要的是对项目配套体系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提议。

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没有触及任何人的核心利益,反而能让整个体系运转得更高效。

“这个想法很好!”周部长当即拍板,“非常有必要!你继续说。”

“说到具体人选……”白杨的语气显得更加随意:“我昨天看资料的时候,注意到红星机械厂有位叫沈华军的副厂长。”

“我看他的履历,是老工人出身,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在厂里待了十几年,搞生产管理和后勤是一把好手,作风也很稳健。”

“但现在却被安排在后勤处,管一些仓库、食堂的杂事,我觉得,这是一种人才浪费。”

他顿了顿,抬眼看着周部长,道:“部长,像沈华君同志这样的干部,在我们的工业体系里还有很多。”

“他们可能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才华,但他们就像机器里的齿轮和轴承,朴实无华,却不可或缺。”

“我们应该把他们放到更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发光发热。这对我们‘神鹰一号’项目的顺利推进,也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一番话说完,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

白杨平静地端起茶杯,小口地喝着水,等待着周部长的反应。

他已经把球,稳稳地踢了过去。

他没有提沈桦林,没有提任何私人关系。

他把沈华军的调动,完美地包装成了一个为了国家重点项目,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公事”。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周部长沉默了。

他靠在沙发上,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目光深邃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白杨的心,有那么一瞬间的悬空。

然而,周部长的下一句话,却让他彻底放下了心。

只见周部长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愉悦和欣赏。

“好!好一个‘齿轮和轴承’的比喻!说得太好了!”

他指着白杨,脸上的表情,就像是发现了一块绝世璞玉。

“白杨通知,你真是每次都能给我带来惊喜!”

说实话,这几年,周部长最头疼的事情,不是项目缺钱,也不是技术遇阻,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奖励”白杨。

给钱?

白杨对物质生活要求极低,工资奖金都用不完,就更别说香江那边庞大的资金了。

要知道,那么多的外汇,白杨都是直接上交。

虽然上面给他转换成等比例的货币,但白杨是一次都没有去取过。

给荣誉?

各种先进、荣誉证书,在他办公室都快堆成山了,他自己浑不在意。

提级别?

他已经是研究所一把手,再往上,就不是一部能决定的了。

最为关键的是,他还这么年轻,继续提,那以后怎么办?

所以上面一直在头痛这个问题。

十分的痛苦。

可今天,白杨终于“开口”了。

尽管他把话说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但周部长是何等人物,一眼就看穿了这层“公事”外衣下,那一点点小小的“私情”。

但他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太好了!

这说明白杨不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亲疏远近的普通人!

一个懂得为朋友考虑,懂得利用规则为自己人办事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可以被信赖、可以被托付重任的“帅才”!

“你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协调办公室的事情,我亲自来抓!”周部长当机立断,“至于你说的那个……叫沈华军是吧?人才不能浪费!这样的人,就要放到关键岗位上去!这件事,我来安排,你放心!”

周部长的态度,比白杨预想的还要热情百倍。

他不仅全盘接受了白杨的提议,还主动把“解决沈华军”这件事,当成了一项重要任务来办。

“那就谢谢部长了。”白杨站起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有您坐镇后方,我们前方科研人员,才能心无旁骛。”

“说的哪里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周部长也站起身,亲切地拍了拍白杨的肩膀,“你这是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啊!以后有什么困难,尤其是这种人事管理上的问题,随时来找我,不要有顾虑!”

“那我先回去了,项目上还有一堆事。”白杨告辞。

“好,我送你。”

周部长一直把白杨送到办公室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脸上的笑容才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

他转身回到办公室,立刻按下了桌上的内线电话。

“小钱,马上进来一下!”

秘书小钱几乎是小跑着进了办公室:“部长,您有什么指示?”

“第一,立刻发函给红星机械厂,把他们厂副厂长沈华军的全部档案材料,以最快的速度调过来。要最完整的,包括历年的思想汇报和考核评语。”周部长的声音不容置疑。

“是!”

“第二,把我上周让你草拟的,关于成立‘国家重点项目后勤保障与生产协调办公室’的方案拿过来,进行修改。把筹备级别,再往上提一提。”

“好的部长!”

小钱领命而去,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安静。

白杨的面子,必须给足!

这个沈华军,既然是白杨“看上”的人,那就绝不能随便安排一个位置了事。

必须安排一个好位置!一个既能体现出自己的重视,又能让白杨满意,还能让这个沈华军真正发挥作用的位置。

他脑中迅速盘算着。

刚刚批准的那个“协调办公室”,正好缺一个负责具体事务的副主任。

这个位置,级别是正处,实权在握,上通下达,正好能发挥沈华军那种“稳健踏实”的特长。

而且,这个办公室名义上是为所有重点项目服务,但实际上,目前的重中之重,就是“神鹰一号”。

把沈华军放到这个位置上,就等于给白杨的项目,上了一个最直接的“保险”。

公私两便,一举多得!

想到这里,周部长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他拿起桌上那台红色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老张吗?我,跟你商量个事……”

……

另一边,沈桦林回到了家中。

推开院门,他看到爷爷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悠闲地喝着茶。

看到他回来,老爷子抬了抬眼皮,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对面的石凳。

沈桦林把车停好,走到桌边坐下,自己倒了杯茶,一口气喝干,胸口还在砰砰直跳。

“见到白杨了?”老爷子慢悠悠地问道。

“见到了。”

“事情……说了?”

“说了。”沈桦林的声音有些干涩。

老爷子放下茶杯,浑浊但依旧锐利的目光,落在了孙子的脸上:“怎么说的?”

沈桦林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无法对爷爷撒谎。

他将今天在白杨办公室里的情景,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从白杨如何专注地开会,到两人如何相谈甚欢,再到自己如何艰难地开口求助。

他尤其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剖析给了爷爷听。

“……爷爷,我没按您教我的法子,去旁敲侧击,去暗示。我觉得……那样对不住白杨。”

“我就是实话实说了。把咱们家的情况,大哥的难处,还有我的为难,全都跟他摊开了讲。”

“我还跟他说,如果他觉得为难,就直接拒绝我,我们兄弟情分不变。”

说完,沈桦林紧张地看着爷爷,等待着他的“判决”。

他不知道爷爷会不会责备他太冲动,太不懂人情世故,白白浪费了一次大好的机会。

然而,老爷子听完后,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孙子,目光复杂,有惊讶,有审视,还有一丝……欣慰。

院子里很静,只有秋风吹过梧桐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沈桦林的心,随着这沉默,一点点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他快要承受不住这压力的时候,老爷子终于缓缓地开了口。

“然后呢?白杨怎么说?”

沈桦林精神一振,连忙道:“白杨他……他问我,想让大哥去哪里。”

“哦?”老爷子眉毛一挑,似乎来了兴趣,“他当真这么问了?”

“千真万确!”沈桦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旧心有余悸,“爷爷,您是没看到他当时那个样子,就好像我只要开口,他就能把大哥安排到任何地方去一样。那个时候,我……我承认,我动心了。”

他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我想起了大哥的委屈,想起了我妈的眼泪……我差点就想说,要去就去最好的单位,最有权力的部门。”

“那你说了吗?”老爷子追问道,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沈桦林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我没说。我最后还是跟他说,我大哥就是个普通人,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不能给他添麻烦,也不能辜负国家的信任。”

“只要能离开现在那个地方,有个正经事干,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说完,他抬起头,迎向爷爷的目光,眼神坦荡而清澈。

该说的,他都说了。

无论爷爷怎么评价,他都不后悔自己当时的选择。

老爷子凝视着他,足足有十几秒钟。

然后,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忽然绽开了一个笑容。

那笑容,发自肺腑,充满了赞许和骄傲。

他点了点头,又点了点头,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好!好!好啊!”

老爷子站起身,拍了拍沈桦林的肩膀,力道很重。

“桦林,你今天,做得对!做得非常好!”

沈桦林愣住了,他没想到会得到爷爷如此高的评价,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爷爷,我……”

“你以为,我教你那些人情世故,是让你去投机取巧,去钻营算计的吗?”老爷子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我教你那些,是让你看懂这个世界,看懂人心!是让你‘知世故而不世故’!”

“对付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法子。对付那些庸碌的官僚,你可以用话术,可以用技巧。但是对白杨这样的人……”

老爷子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和敬畏。

“……对白杨这样的人,任何的技巧,都是班门弄斧。唯有真诚,才是唯一的通行证!”

“你今天若是真的利欲熏心,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他或许看在同学的情分上,依然会帮你。”

“但是,你和他之间的那份情谊,也就到此为止了。他会帮你,但也会从心底里,看轻你。”

“而你,守住了本心。”老爷子欣慰地说道,“你不仅保住了这份珍贵的友谊,更向他证明了,你沈桦林,值得他去深交,值得他去帮助!你今天赢得的,远比一个职位要多得多!”

听完爷爷这番话,沈桦林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瞬间传遍了四肢百骸。

原来……原来爷爷什么都懂。

他心头最后的一丝忐忑和不安,也烟消云散了。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前所未有地轻松和踏实。

“爷爷,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老爷子重新坐下,端起茶杯,惬意地呷了一口,“回去吧,安心搞你的研究吧。你大哥的事情,不用再操心了。白杨说一个星期,那就绝不会超过一个星期。”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