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比大人物还要重要?
从关心研究所的老同志,到提议建疗养院,再到“随口”点出三亚这个地方,他一字不落地说给了老领导听。
听完之后,老人久久没有说话。
他端起热气腾腾的茶杯,轻轻吹了吹,却没有喝,只是让那股温热的蒸汽,氤氲着自己的脸。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声清脆的鸟鸣,从院角那棵老槐树上传来。
周部长也不催促,他知道,老领导在思考。
而老领导思考的事情,往往比他这个在任部长看到的,要更深,更远。
“这个白杨……”良久,老人终于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慨,“不简单呐。”
“是啊,”周部长深以为然,“这孩子的思想觉悟,实在是高。心里装的都是集体,是国家,唯独没有他自己。”
“觉悟?”老人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笑了,“你要是只看到这一层,那你这个部长,就白当了这么多年。”
周部长一愣:“老领导,您的意思是……”
“你想想,”老人用手指轻轻敲击着石桌,发出笃笃的声响,“他为什么不要官,不要钱?”
“因为他不在乎这些?”周部长试探着回答。
“那他为什么又要一个疗养院?还是在三亚?”老人追问道。
“为了……为了同志们的身体健康?”
“这是表象。”老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他说给别人听的,也是做给别人看的。当然,我相信他有这份心,但这绝不是他唯一的,甚至不是最主要的目的。”
周部长彻底糊涂了,他虚心地请教道:“还请老领导示下。”
老人放下茶杯,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不要官,是因为他很清楚,他现在的位置,比任何一个副部级的空头衔,都更有分量。”
“他是研究所的所长,是‘龙腾’的总师,是国家最顶尖技术项目的掌舵人。他的话,有时候比你这个部长还管用。一个务实的技术官僚,要虚名何用?”
“他不要钱,那就更简单了。那个‘幸福’牌,每年能创造多少利润和外汇,你比我清楚。他想赚钱,比谁都容易。国家给的那点奖金,他看不上眼。”
周部长听得连连点头,冷汗都下来了。
他发现自己和老领导的差距,就在于此。
他看到的是白杨的高风亮节,而老领导看到的,是高风亮节背后,那清晰无比的逻辑和冷静到可怕的自我认知。
“所以,”老人继续说道,“他很聪明地选择了一个谁也说不出‘不’字,甚至还要对他大加赞赏的奖励——疗养院。这是阳谋。”
“一来,解决了我们‘赏无可赏’的难题,给了我们台阶下,也全了我们这些老家伙的面子。”
“二来。以后研究所所那帮技术尖子,只会对他更加死心塌地。三来……”
老人顿了顿,拿起那颗盘活了全局的黑子,在指尖轻轻摩挲着。
“这第三点,才是最关键的。他选在了三亚。”
“三亚……”周部长喃喃自语:“那个地方,现在还是一片滩涂渔村,荒得很啊。”
“荒,才好。”老人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最近看了一些内部的讨论简报,关于在南海边上画个圈,搞个大特区的想法,已经有人在提了。虽然还没形成最终决议,但风声已经出来了。”
“白杨这个年轻人,要么是运气好到逆天,一脚踩中了未来的风口。要么……就是他的眼光,已经超前到我们需要仰望的程度了。”
周部长倒吸一口凉气。
他终于明白了。
白杨的这个要求,根本不是什么随口一提,而是一次深思熟虑、一箭三雕的战略布局!
“他这是在用一个疗养院,提前在未来的黄金地段上,为自己,也为他的团队,钉下了一颗钉子!”老人沉声说道,“这盘棋,他下的比我们都大。”
“那……老领导,我们……”周部长有些迟疑。
“办!立刻就办!”老人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而且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不计成本地去办!他不是想要个疗养院吗?我们就给他建一个全国最好的!让他看看国家的决心和诚意!”
“一个懂得如何利用规则,又心向国家的天才,我们不仅不能打压,还要倾尽全力地去支持!他的价值,比十个集团*都大!”
老人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周部长:“这件事,你亲自盯着。施工方,就用四九城赵家那伙人。”
“他们家底子干净,做事牢靠,嘴巴也严。告诉他们,这是最高级别的政治任务,办好了,他们家族未来二十年吃穿不愁。要是办砸了,让他们自己掂量后果!”
“是!我明白了!”周部长猛地站起身,挺直了腰板,大声应道。
他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他知道,自己即将亲手操办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疗养?院项目,而是一个向未来投资,捆绑国之重器的巨大工程。
---
与此同时,四九城西区的一座大宅院里,气氛庄重而严肃。
这里是赵家的祖宅,此刻,赵家的核心成员正在召开一场决定家族未来走向的家庭会议。
坐在主位上的,是赵家现任家主,赵世祥。
他年过五旬,面容儒雅,但眼神中不时闪过的精光,显示出他久经商海的锐利。
他的左手边,是他的大儿子赵卫国,在部委里工作,前途无量;
二儿子赵卫东,全面负责家族的建筑和贸易生意;
还有一个小儿子赵卫民,还在京大读书,是家族未来的智囊。
下首还坐着几位赵世祥的兄弟和堂兄弟,都是赵氏产业的顶梁柱。
“……情况就是这样。”赵世祥用手指敲了敲桌子,为刚才的通报做了个总结,“我从卫国的渠道得到确切消息,最晚明年开春,上面就会正式发文,在海南岛全境,设立经济特区。”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虽然大家或多或少都听到了一些风声,但从家主口中得到证实,还是让所有人都感到了巨大的震撼。
二儿子赵卫东的眼睛瞬间就亮了,他激动地说道:“爸!这可是天大的机会啊!一旦设立特区,那边的基础建设肯定要井喷!我们赵家就是搞建筑起家的,要是能第一批杀进去,那得是多大的蛋糕!”
“没错,”赵世祥点点头,对二儿子的敏锐很是满意,“所以我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要商量这件事。”
“我的意思是,从现在开始,收缩我们在北方的部分业务,集中家族所有的优势资源,包括资金、设备和最精锐的工程队伍,准备南下。”
“我计划,年底之前,第一批人就要出发,去那边打前站,熟悉环境,疏通关系,为我们的大部队进场铺好路。”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有的在估算需要调动的资金,有的在商量先派哪些队伍过去,有的则在讨论如何与当地政府建立联系。
整个会议室里,都弥漫着一种大展拳脚的兴奋气息。
赵家,这台精密的商业机器,已经开始高速运转,准备扑向那片充满机遇的南海热土。
就在这时,一阵“嘀嘀嘀”的电子音突兀地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家主赵世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巴掌大小,造型奇特的“大哥大”——这是他们通过特殊渠道,花大价钱才弄到的最新通讯工具,小灵通。
赵世祥眉头一皱,在如此重要的家庭会议上,他本不想接任何电话。
但知道这个号码的人寥寥无几,每一个都是他得罪不起,或者是有着天大事情的人物。
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喂?”赵世祥接通了电话,语气沉稳。
电话那头不知说了些什么,赵世祥的表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平静,到惊讶,再到无比的凝重和肃穆。
他只是间或地应着:“是……我明白……在三亚?……一个疗养院项目?”
“……好的,我明白了……请您放心,我们会用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是,我明白,这是最重要的任务。赵家,保证完成任务!”
短短几分钟的通话,赵世祥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他挂断电话,深吸了一口气,环视了一圈满脸疑惑的家人。
“刚才的计划,全部变更。”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布道。
“什么?”二儿子赵卫东愕然道,“爸,怎么了?海南的计划不搞了?”
“搞,但不是我们原先想的那样。”赵世祥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现在,立刻,马上!卫东,你放下手里所有的事情,集合我们最好的人,最好的设备!我们不去海口,不去别的地方,我们现在就出发,去三亚!”
“去三亚做什么?”一个堂弟不解地问,“那边现在什么都没有啊。”
“去做一个项目。”赵世祥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千钧之力,“一个疗养院的项目。”
“疗养院?”赵卫东的商业嗅觉立刻让他察觉到了什么,“爸,是不是有哪位大人物要去那边休养?这是我们提前结交的好机会啊!
这对于赵家来说,是天赐的良机!
然而,赵世祥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看着自己这个最得意的儿子,眼神无比慎重地说道:“大人物?卫东,你的格局,还是小了。
众人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困惑和震惊。
难道是……他们不敢再想下去。
赵卫东忍不住追问道:“爸,那……那到底是谁啊?”
赵世祥的目光变得锐利而威严,他扫视了一圈在场的赵家子弟,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的温度都仿佛降了几度。
“他是谁……”
“你们现在,还没有资格知道他的名字。”
“你们只需要记住一件事,”赵世祥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一股强大的气场压向所有人,“这个疗养院项目,从今天起,就是我们赵家今年,乃至未来五年内,最重要、最核心、最不容有失的头等大事!”
“它的成败,将直接决定我们赵家,未来二十年的兴衰荣辱!”
“现在,都给我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