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052D初步构想与项目立项建议书
白杨压抑住心中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狂喜,强迫自己深呼吸了好几次,才勉强让那颗擂鼓般的心跳稍微平复了一些。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指针刚刚指向下午两点。
离下班还有好几个小时,但他此刻已经一分钟都等不了了。
系统奖励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全套设计图纸及核心技术资料,那可不是简单几页纸,而是堪称海量的工业数据和技术细节。
他需要一个绝对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才能将这些信息完整、准确地接收并初步消化。
“小李。”白杨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助理办公室。
“所长,您找我?”
“嗯,小李啊,”白杨脸上努力挤出一丝略带疲惫的笑容,“我今天感觉有点累,可能是最近事情太多,精神头不太好。我想提前回去休息一下,所里要是有什么急事,你先担待着,实在处理不了的,等我来处理。”
助理小李闻言,连忙关切道:“所长,您是该好好休息休息了。这段时间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事情,您都没日没夜地忙,铁打的人也扛不住啊。您放心回去休息,所里有我和几位副所长呢,出不了乱子。”
小李同志也是见怪不怪了。
自家这位年轻得过分的所长,精力旺盛得异于常人,但偶尔也会像这样突然说累。
在他看来,这才是正常现象。
毕竟,白杨肩上扛着的担子太重了,思考的问题也远超常人,精神上的消耗自然巨大。
能主动提出休息,反倒是件好事,说明所长也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好,那这边就交给你了。”白杨点点头,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故作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便径直离开了办公室。
一路回到研究所的单人宿舍,白杨反手锁好门,甚至还拉上了窗帘,确保万无一失。
宿舍不大,陈设也简单,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一个洗漱台,仅此而已。
但此刻,这间小小的宿舍,却成了他接收国之重器的“圣地”。
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心念一动,开始主动连接系统的信息资料。
【开始接收《052d型导弹驱逐舰》全套设计图纸及核心技术资料……预计耗时3小时17分钟……】
冰冷的金属提示音再次响起,紧接着,一股庞大到难以想象的信息洪流,如同决堤的江河,猛地涌入白杨的脑海!
舰体结构设计、武备系统配置、动力系统方案、雷达电子设备、火控指挥系统、水声对抗系统……
每一个子系统都包含了无数张精密图纸、数百万字的文字说明、数不清的工艺参数和材料标准。
这些信息并非杂乱无章地堆砌,而是以一种高度有序、极易理解的方式,被系统直接“灌输”到他的记忆深处,仿佛他天生就掌握了这些知识一般。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白杨的额头上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色也因为长时间高度集中精神而显得有些苍白。
这可比看几部烧脑大片累多了,简直就是一次精神上的极限马拉松。
不知过了多久,当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染上橘红色的晚霞时,那股信息洪流终于渐渐平息。
【《052d型导弹驱逐舰》全套设计图纸及核心技术资料传输完毕。】
系统提示音落下,白杨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只觉得整个脑袋都有些发木,像是被塞进了一整座图书馆。
他晃了晃有些沉重的脑袋,缓缓睁开眼睛。
此时,大约是下午五点半左右。
他并没有立刻感受到预想中那种大功告成的狂喜,反而,眉头便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从床上起身,来到办公室,也顾不上去食堂吃晚饭,直接从抽屉里拿出厚厚一沓草稿纸和几支铅笔,奋笔疾书起来。
脑海中的信息资料确实是如假包换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全套技术,从舰体线型到相控阵雷达,从垂直发射系统到燃气轮机,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先进得让他叹为观止。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052d之所以强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高度集成和自动化的作战指挥系统、火控系统以及先进的电子设备。
而这一切的核心,便是强大的舰载计算机系统。
按照图纸上的要求,这套系统对算力的需求,以及数据处理、多目标跟踪、实时战场态势感知与融合等能力的要求。
至少也要达到他穿越前第四代计算机的巅峰水平。
甚至某些关键模块已经摸到了第五代计算机的门槛。
可现实呢?
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由他主导研发成功的“曙光一号”大型计算机,虽然在这个年代的国际上已经属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也初步具备了第四代计算机的特征——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行处理能力。
但距离驱动052d那套复杂的“神经中枢”,还差着一大截火候。
打个比方,就像是用一台算盘去运行一套复杂的现代化erp系统,根本带不动!
“麻烦了……”白杨一边在纸上飞快地列出052d舰载电子系统的各项关键指标,一边与“曙光一号”的性能参数进行对比,眉头越皱越深。
他太清楚052d的先进性了,如果因为计算机能力的不足,导致其核心作战效能大打折扣,那简直是暴殄天物。
就好比给一个壮汉配了一把绝世神兵,却因为他神经反应慢、协调性差,结果连三脚猫的功夫都耍不出来。
难道这份天降大礼,要暂时束之高阁,等个十年八年,等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派上用场?
不!
白杨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消极的想法。
夜长梦多,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太需要强大的海防力量了。
而且,技术的进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高远的目标去牵引。
052d的出现,正好可以倒逼国内相关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电子工业的加速发展。
他很快冷静下来,思路也逐渐清晰。
首先,计算机技术是可以迭代升级的。
“曙光一号”只是一个起点,后续的“曙光二号”、“曙光三号”必然会不断提升性能。
而且,专门针对舰载环境和作战需求,进行特定方向的优化和突破,也不是不可能。
其次,几年前系统奖励的先进雷达技术,特别是相控阵雷达的相关理论和部分关键技术,为052d的“眼睛”——那面标志性的相控阵雷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制造工艺和元器件水平可能还需要攻关,但至少理论上是通的。
再者,动力系统。
052d采用的燃柴联合动力(Codog)或全燃联合动力(CogAg),其核心是高性能燃气轮机。
巧了,之前系统也奖励过相关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虽然与舰用燃气轮机有所区别,但核心技术原理是相通的。
可以触类旁通,大大缩短研发周期。
至少,不用像历史上那样,受制于人了。
材料方面,在特种钢材、合金材料等领域因为他的缘故,已经是世界顶尖水平了。
有了明确的性能指标和应用方向,集中力量攻关,解决舰体、炮管、涡轮叶片等关键部位的材料问题,也并非痴人说梦。
更何况,他手里还有点“存货”。
这么一盘算,动力、雷达、材料,这几个大头,要么有技术储备,要么有明确的追赶方向。
唯一最棘手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电子系统,尤其是计算机和软件系统。
“看来,只能先搞一个‘青春版’或者说‘猴版’的052d了。”白杨喃喃自语。
他的思路开始活泛起来:
在现有计算机技术水平下,保留052d最核心的区域防空能力和基本的反舰、反潜能力,适当简化或“阉割”一部分暂时无法实现或者对算力要求过高的辅助功能。
比如,可以先不追求极致的多目标同时接战数量,先保证对关键威胁的有效拦截;
数据链和协同作战能力可以分步实现;
电子战系统的集成度也可以适当降低。
目标就是,在现有技术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发挥052d的舰体平台优势和核心武备优势。
打造一款具备划时代意义的,能够有效撑起海防一片天的“中华神盾”初级版。
然后,随着国内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工业的进步,再逐步进行升级改造,最终达到甚至超越原版052d的水平。
“对,就这么办!”白杨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思路一旦打开,那股子兴奋劲儿又上来了。
他拿起笔,开始在草稿纸上勾勒整个项目的总纲和初步设计思路。
从舰体平台的适应性改造,到武器系统的选型与整合,再到动力系统的匹配,以及最重要的——基于现有计算机水平的作战系统降级设计方案。
他奋笔疾书,记录下闪现的灵感;
办公室的灯光透过窗户,映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上,仿佛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
不知不觉,夜色渐深。
助理小李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想着所长今天提前休息,自己也准备早点下班。
路过白杨办公室门口时,却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还亮着灯!
“咦?所长不是回去休息了吗?”小李心中纳闷,轻轻推开一条门缝往里瞧。
只见白杨正伏在办公桌前,聚精会神地写着什么,桌面上散落着一堆画满了各种符号和图表的草稿纸。
那股子废寝忘食的劲头,哪有半分疲惫的样子?
小李挠了挠头,有些哭笑不得。
自家所长这“休息”,怕不是又有了什么新点子,回宿舍“充了会儿电”,然后又杀回办公室加班了吧?
这种事情,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
他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没有打扰白杨的思路。
想了想,转身去了研究所的小食堂。
这个点,食堂大师傅应该还在。
他打算去看看有什么吃的,给所长带一份回来。
毕竟,看所长这架势,今晚又是个不眠之夜。
果然,当小李端着热腾腾的饭菜回到办公室时,白杨依旧保持着之前的姿势。
小李将饭菜轻轻放在白杨手边,低声道:“所长,先吃点东西吧,都快九点了。”
白杨似乎这才从沉思中惊醒,他抬起头,看了小李一眼,随即反应过来:“哦,小李啊,谢谢你。我这一下投入进去,差点忘了时间。”
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子,拿起筷子,匆匆扒拉了几口饭菜,便又将注意力转回到了桌上的草稿。
小李见状,也不多劝,只是默默地又给白杨的茶杯续上了热水,然后便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拿起一份技术资料,陪着白杨一起“加班”。
他知道,这种时候,安静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支持。
时钟的指针滴滴答答地走着,窗外的世界早已万籁俱寂,只有几颗疏星在夜空中闪烁。
终于,在指针即将指向十一点的时候,白杨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笔。
他拿起桌面上那厚厚一叠,写满了字迹和图表的稿纸,仔细地整理好。
“呼——总算是把大概的轮廓给弄出来了。”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虽然只是一个初步的总纲和设计思路,距离真正形成可供工程实施的详细方案还有十万八千里,但这无疑是一个坚实的起点。
他抬头看向依旧在办公室里陪着他的小李,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小李,还没回去啊?”
小李放下手中的资料,笑着说:“所长您都没休息,我哪好意思先走。您忙完了?”
“嗯,暂时告一段落。”白杨将整理好的稿纸递给小李,“这份东西,你明天一早,亲自送到第一机械工业部,交给周部长。记住,一定要亲手交到他手上。”
小李接过稿纸,入手沉甸甸的,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封面最上面那行醒目的大字——《关于研制“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初步构想与项目立项建议书》。
“052d型……导弹驱逐舰?!”小李的眼睛瞬间瞪大了,拿着报告的手都微微有些颤抖。
他虽然只是白杨的行政助理,但耳濡目染之下,对一些军事装备和科研项目也略知一二。
导弹驱逐舰意味着什么,他还是清楚的。
那是海军的绝对主力战舰,国之利器!
自家所长,什么时候又开始琢磨起海军装备了?
而且一出手就是这种级别的大家伙?
他心中充满了惊涛骇浪般的疑惑和好奇。
但转念一想,自家这位年轻得不像话的所长,从超高频雷达,到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再到划时代的计算机。
甚至连特种钢材、盾构机这种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都能捣鼓出来,而且每一样都技惊四座,现在再弄出个导弹驱逐舰,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或许,在自家所长眼里,这些不同领域的尖端科技,就像是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想用哪个就用哪个,信手拈来,毫无滞涩。
想到这里,小李心中的疑惑很快就被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和期待感所取代。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郑重道:“是!所长!我保证明天一早,就把这份报告安全、准时地送到周部长手上!”
“好,去吧,早点休息。”白杨欣慰地笑了笑。
小李拿着那份足以在装备发展史上掀起滔天巨浪的报告,小心翼翼地离开了办公室。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
助理小李简单洗漱完毕,顾不上吃早饭,便来到了研究所的保卫科。
他神色严肃地交代道:“请安排两名警卫同志,跟我一起去一趟第一机械工业部,我有非常重要的文件,需要亲自面呈周部长。”
保卫科的同志自然不敢怠慢。
白杨所长的助理亲自来要人,而且指明了要去部里,那必定是天大的事情。
很快,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在两名荷枪实弹的护送下,载着怀揣重要文件的小李,驶出了研究所的大门,朝着第一机械工业部疾驰而去。
晨曦微露,街道上行人尚稀。
吉普车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抵达了戒备森严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大院。
小李在门口出示了证件,并说明了来意。
由于他之前也曾多次代表白杨来部里送过文件,门卫对他还算熟悉,简单登记后便放行了。
他径直来到周部长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在部长秘书的办公室门口停了下来。
“同志您好,我是白杨所长的助理李明,有非常紧急和重要的文件,需要立刻面呈周部长。”小李语气沉稳,但眉宇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焦急。
周部长的秘书抬头打量了一下小李,以及他身后不远处站着的两名警卫,心中也是微微一动。
白杨的名字,在整个一部系统乃至更高层面,那都是如雷贯耳。
他的助理亲自带着警卫送来的“紧急重要文件”,分量可想而知。
“小李同志,你稍等一下,我进去通报一声。”秘书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敲响了里间办公室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