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奖励:052D型号,海洋街溜子!
信息高速公路的项目算是定下来了,四十亿美元的巨额投入,在这个物质尚不丰裕的七十年代末,不啻于一颗重磅炸弹,在四九城的上空轰然炸响。
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的鸽子,扑棱棱地飞遍了各个角落。
虽然官方尚未正式公布,但那些鼻子比狗还灵敏的各路神仙,早已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一时间,整个四九城都有些暗流涌动。
特别是那些跟计算机、信息、通讯沾点边的单位,更是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竖起了耳朵,伸长了脖子,削尖了脑袋想要打探点内幕消息。
谁都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块肥得流油的肉,更是一份能载入史册的大功绩,一顶闪闪发光的乌纱帽。
“白总工,最近可真是双喜临门啊!”电话那头,传来一道爽朗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声音。
白杨一听,便知道是军方装备部的老熟人,李副部长。
这位李副部长,因为之前战斗机项目的大获成功,对白杨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带着称呼都透着一股子亲近。
白杨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声音依旧沉稳:“李副部长客气了,什么双喜临门,我这儿还是老样子,忙得脚不沾地。”
“哎,白总工您就别谦虚了!”李副部长哈哈一笑,语气却越发热络:“‘曙光一号’的事迹,我们可是听说了,真是大快人心,为国争光啊!听说,后续还有个大动作?跟这个……呃,信息网络有关?”
这老李,消息倒是灵通。
白杨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李副部长,您这消息可比我们内部传得还快。目前都还只是初步论证阶段,八字还没一撇呢。”
他这话半真半假,论证确实还在进行,但大方向已定。
李副部长干笑两声:“白总工,您是知道的,我们军方对这信息化的东西,那可是望眼欲穿啊!”
“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个项目真能落实,我们军方希望能第一时间接入,对于提升指挥效率,那可是……嘿嘿,您懂的。”
白杨嗯了一声,语气不变:“军方的需求,国家肯定会优先考虑。不过具体怎么实施,还得等上面的统一部署。您也知道,这种大项目,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明白,明白!我们就是先跟白总工您通个气,表达一下我们的迫切愿望。”李副部长连忙说道,生怕白杨误会。
他清楚白杨的能量,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看着不显山不露水,但说出来的话,分量极重。
挂了军方的电话,没过多久,哈工大那边,白杨当年的导师,一位在计算机领域同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也打来了电话。
嘘寒问暖一番后,话锋也巧妙地转到了“信息高速公路”上。
“白杨啊,听说你小子又鼓捣出个大名堂?”老教授的声音带着欣慰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四十亿美金,乖乖,这手笔可真不小。学校这边,也想看看能不能参与进来,为国家出点力,也让学生们多接触接触前沿科技。”
对于自己的恩师,白杨自然更多了几分坦诚:“老师,项目确实有这么个意向,但具体方案还在细化。高校作为科研人才培养的摇篮,肯定会是重要的参与方。您放心,一旦有明确的规划,我会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好好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老教授满意地笑了。
应付完一波又一波或明或暗的打探,白杨揉了揉眉心。
这还只是个开始,等项目正式启动,恐怕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而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内部,气氛则完全不同。
那些朝夕相处的科研人员们,对自家这位年轻得过分的总工程师,早已从最初的审视、怀疑,转变为如今的深深敬佩,甚至是带着几分盲目的崇拜。
“听说了吗?那个四十亿美金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白总工一手提议,并且在祁部长面前力主促成的!”茶水间里,几个年轻研究员压低了声音,语气中满是惊叹和与有荣焉。
“我的天!四十亿美金啊!白总工这也太……太牛了吧!”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有些凌乱的青年咂舌道,“我原以为‘曙光一号’已经是咱们所的巅峰了,没想到白总工还能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可不是嘛!你们是没看见,那天祁领导和专家组来评估‘曙光一号’,那些平时眼高于顶的老专家,一个个对白总工客气得不行,说话都带着敬语。”
“嘿,那是自然!‘曙光一号’的核心架构和许多关键技术难题,不都是白总工亲自指导攻克的吗?没有白总工,哪有‘曙光一号’的今天!”
“现在想想,白总工真是深藏不露啊!平时看着温温和和的,没想到一出手就是惊天动地的大手笔。这‘信息高速公路’要是真建成了,咱们国家在计算机和信息领域,可就真的要领先世界了!”
“领先世界不敢说,但至少能追上发达国家的脚步,不再受制于人!”
这些科研人员,大多是国内顶尖学府毕业的高材生,平日里心高气傲,能让他们心服口服的人不多。
但白杨,用一次又一次的实际成果,彻底征服了他们。
他们比外界更清楚“曙光一号”的意义,也更能理解“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宏伟蓝图。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他们那位年轻的总工程师。
这与之前军方战斗机心脏病项目的感觉又有所不同。
那个项目,虽然同样意义重大,但因为涉及军工,保密级别极高,大多数人只是在外围参与,核心内容知之甚少,更遑论公开讨论。
项目完成后,巨大的成就感也只能深埋心底,无法与人分享。
而“信息高速公路”则不一样。这项目,虽然核心技术同样尖端,但其应用前景,却带着浓厚的“半民用”色彩。
计算机,网络,这些在当时普通人听来如同天方夜谭的名词,在这些科研人员眼中,却是代表着未来的高科技。
他们深知,一旦这条路铺开,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国防和科研,更将深刻改变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
这种参与建设未来的使命感,让他们热血沸腾。
此刻,白杨正坐在自己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面前摊放着一份厚厚的文件夹,封面赫然写着《关于“曙光”系列计算机小型化及国家骨干光纤网络建设初步方案》。
这是计算所那边连夜赶制出来的,由周培明亲自送来。
白杨看得非常仔细,时不时用红蓝铅笔在上面圈点勾画。
方案主要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
第一,计算机小型化。这是第四代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白杨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的重点。
只有将计算机从庞大、昂贵、需要专门机房的“巨无霸”,向更小型、更易用、成本更可控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普及。
如果还像第三代计算机那样,动辄占据一整个房间,光是建设和维护成本就能吓退一大批潜在用户,那“信息高速公路”也只能是少数特权单位的玩具。
方案中提到了几种小型化的技术路径,包括更高集成度的芯片研发、模块化设计、更高效的散热系统等等。
周培明他们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思路清晰,但也指出了目前面临的技术瓶颈和预计的研发周期。
第二个关键点,则是网络的搭建,特别是作为信息传输大动脉的光纤技术。
目前国内虽然已经开始了光纤的初步研究,但无论是传输速率、信号衰减控制,还是生产工艺和成本,都远远达不到大规模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要求。
现有的同轴电缆等传统介质,在带宽和抗干扰能力上,根本无法承载未来的海量数据传输需求。
光纤的研究,必须加速,必须突破!
白杨看完了文件,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这两个问题,确实是项目的关键所在,也是绕不过去的坎。
他拿起铅笔,在文件末尾的批示栏上写道:
“计算机小型化方向正确,应作为‘曙光’系列后续研发的重中之重。可考虑成立专项攻关小组,集中优势力量,力争在两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路线上,可借鉴国际主流趋势,但核心元器件必须立足自主可控。”
“光纤技术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议计算所与邮电部、相关材料研究单位加强合作,组建联合实验室,多路并进,不惜代价攻克高品质低成本光纤的研发与生产难题。时间节点,同样是两年。”
写完批示,白杨又补充了几句关于研发经费保障和人才引进的意见。
对于这两个核心技术难题,他目前也只能给出大方向的指导和战略层面的要求。
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实现路径,还需要计算机研究所的同志们,以及未来参与进来的各个兄弟单位去摸索,去攻克。
倒不是他藏私,或者没有更具体的解决方案。
以他脑海中来自后世的知识储备,别说是第四代计算机小型化,就算是第五代、第六代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他也能拿出不少东西。
光纤技术更是如此,什么单模、多模,什么石英光纤、塑料光纤,各种制备工艺和关键参数,他都了如指掌。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他现在的位置是总工程师,是战略规划者,而不是一线的研究员。
手里的事情千头万绪,光是“信息高速公路”这一个项目,就牵扯到无数的协调、论证、资源调配工作,更不用说研究所日常的行政管理和其他几个并行推进的秘密项目。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培养一支能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本土科研队伍。
如果事事都由他包办代替,那这些人永远也成长不起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明方向,提供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提升能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当然,如果他们真的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他自然会适时出手,给予关键性的点拨。
就在白杨审阅方案,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路线殚精竭虑之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机要部门云集的某栋大楼的总会议室里激烈上演。
这里是工业体系的核心指挥中枢之一,机部大楼。
此刻,能够容纳上百人的大型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长长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坐满了各个工业部的主要领导,部长、副部长,一个个都是跺跺脚能让相关行业抖三抖的人物。
中财部那边也派来了几位司局级干部列席,他们虽然不直接参与决策,但那四十亿美金的巨额资金,让他们拥有了不容忽视的发言权和监督权。
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这个从天而降的“信息高速公路”大项目,究竟由哪个机部来牵头负责?
“我认为,这个项目理应由我们第一机械工业部来主抓!”说话的是一机部的周部长,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作为工业的“老大哥”,一机部涵盖的领域极广,从重型机械到精密仪器,都有涉猎,综合实力雄厚,统筹协调大型项目的经验也最为丰富。
“‘信息高速公路’虽然名为‘信息’,但其本质仍然是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大量的硬件制造、系统集成和工程管理。这些,都是我们一机部的强项。”
周部长话音刚落,坐在他对面的一个中年人便忍不住开口了:“周部长此言差矣!‘信息高速公路’,核心在‘信息’二字!其灵魂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这些恰恰是我们第四机械工业部的主管领域!”
说话的正是第四机部部长刘有材。
他年富力强,才四十四岁,学者出身,后来转入行政管理,为人耿直,眼里揉不得沙子,在电子工业领域颇有建树。
此刻,他显然是有备而来,面前摊开着一叠材料。
“‘曙光一号’计算机,就是在我们四机部下属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要论对这个项目的理解深度和技术储备,我们四机部当仁不让!”
刘有材越说越激动,脸膛都有些微微涨红,“把这么一个高科技项目交给对电子信息技术相对陌生的部门主导,恕我直言,那简直是外行领导内行,会贻误战机的!”
“刘部长,话不能这么说。”一机部的周部长微微蹙眉,“国家重大工程,看重的是综合实力和组织能力。电子技术固然重要,但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支撑,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我们一机部可以提供最全面的配套支持。”
“配套支持?”刘有材冷笑一声,“周部长,这可不是打下手、敲边鼓的事!这是要引领国家未来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工程!我们需要的是懂技术、懂产业的内行来掌舵!而不是仅仅能提供钢材水泥的‘后勤部长’!”
这话就有点不客气了,甚至可以说带着几分火药味。
“刘有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一机部的一位副部长猛地一拍桌子,怒目而视,“我们一机部为国家工业建设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你这是在质疑我们的能力吗?”
“我没有质疑你们的功劳,我只是在陈述事实!”刘有材毫不退让,梗着脖子道:“这个项目,技术门槛极高,专业性极强,必须由最懂行的人来负责!否则,那四十亿美金,打水漂了算谁的?!”
“你…你这是血口喷人!”
“我怎么血口喷人了?难道我说的不对吗?让你们去搞芯片设计,你们行吗?让你们去编操作系统,你们会吗?”刘有材也是个炮筒子脾气,被对方一激,说话也越发直接。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支持一机部的和支持四机部的纷纷下场。
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声、辩驳声、甚至隐隐的斥责声混杂在一起,整个会议室如同一个炸开了锅的菜市场。
中财部那几位同志面面相觑,想劝又不知道从何劝起,只能干着急。
“都给我安静!”
一声沉稳而有力的低喝,如同洪钟一般,瞬间压住了所有的嘈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坐在上首位置的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威严的老领导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目光如电般扫过全场。
这位是主管工业的副领导,也是今天这场协调会的最终拍板人。
老领导目光在周部长和刘有材脸上停留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同志们,‘信息高速公路’项目的重要性,不用我再强调。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讨论如何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办好,而不是让你们在这里争吵不休,互相攻击!”
他的声音不高,但字字千钧,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连刚才脸红脖子粗的刘有材,也低下了头。
“这个项目的专业性确实很强,核心技术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老领导顿了顿,继续说道,“考虑到这一点,我个人倾向于,由第四机械工业部来牵头负责这个项目。”
刘有材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和激动。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按捺住了。
一机部的周部长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只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老领导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接着说道:“但是,这个项目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第四机部虽然在技术上有优势,但在大型工程的组织协调、配套产业的整合方面,经验相对欠缺。”
“所以,我决定,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和第五机械工业部予以全力辅助和配合。”
第五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兵器工业,但在雷达、通讯等领域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第四机部主抓技术研发、网络构建和标准制定。第一机部负责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件生产配套以及工程进度的总协调。第五机部则在军用信息安全、特种通讯设备等方面提供支持。”
老领导的声音清晰而果断,“这是一个国家级的重大战略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的私产。我希望你们能够摒弃门户之见,精诚合作,把这个项目漂漂亮亮地完成!谁要是敢在这个项目上拖后腿、使绊子,我第一个不饶他!”
最后几句话,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我们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刘有材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表态,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这对他和第四机部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和信任。
一机部的周部长和第五机部的赵启民部长也相继表态,表示会全力配合。
至此,这场关于“信息高速公路”项目主导权的争夺战,总算是尘埃落定。
第四机部,笑到了最后。
……
会议结束后第三天,白杨的办公室迎来了三位特殊的客人。
“白总工,叨扰了,叨扰了!”为首的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周部长,他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仿佛前几天会议室里那个略显失落的人不是他一般。
跟在他身后的,是意气风发的第四机部部长刘有材,此刻他看向白杨的眼神,充满了欣赏和感激。
如果不是白杨提出的这个计划,并且成功说服了祁领导,他刘有材和第四机部哪有今天这样的高光时刻。
最后一位则是第五机械工业部的赵启民部长,他神色沉稳,目光锐利,带着军工系统特有的严谨气质。
“三位部长大驾光临,快请坐,快请坐!”白杨连忙起身相迎,亲自给他们沏茶。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三位大佬联袂而来,所为何事,不言而喻。
几句简短的寒暄客套之后,还是由新晋的项目“总指挥”,刘有材部长率先切入了正题。
“白总工,”刘有材的语气十分诚恳,“‘信息高速公路’这个项目,您是首倡者,‘曙光一号’又是您一手主持研发成功的。”
“不瞒您说,我们第四机部虽然拿下了牵头权,但心里还是有些打鼓啊。这么大的摊子,技术新,挑战大,我们是真怕辜负了国家的信任。”
周部长也适时开口:“是啊,白总工。上面虽然明确了分工,但这个项目的灵魂,还是在技术。”
“我们这次来,就是想请您,还有计算技术研究所那边,能够为整个项目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顶层设计上的布局指导。说白了,就是给我们掌总舵,把大方向。”
赵启民部长也点头道:“白总工在技术上的远见卓识,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有您来把关,我们心里才踏实。”
白杨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心中了然。
这三位部长,特别是周部长和赵部长,姿态放得很低。
这既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
项目虽然不由他们主导,但如果能从白杨这里获得核心技术支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他们辅助的功劳也小不了。
更深一层说,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分功劳”。
白杨作为项目的提出者和核心技术的掌握者,理应在项目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在由三位部长亲自上门邀请,既给了白杨面子,也全了程序上的合理性。
“三位部长太客气了。”白杨放下茶杯,微笑道,“‘信息高速公路’是国家战略,能为这个项目贡献力量,是我辈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计算所那边,我也会亲自打招呼,一定全力配合几位部长的统一调度安排,毫无保留地提供技术支持。”
这话一出,三位部长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刘有材更是激动地一拍大腿:“有白总工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太好了!这下,我们是真的有底气了!”
其实,就算他们不来,白杨和计算所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但他们主动上门,这份姿态,这份人情,白杨自然要领。
真正具体干活的,多半还是周培明所长带领下的计算所团队,以及未来会加入进来的邮电部、各大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的力量。
白杨更多的是扮演一个技术总顾问和关键时刻“救火队员”的角色。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三位部长,白杨回到办公桌前,思忖片刻,还是拿起了桌上的红色电话,直接拨给了计算机研究所的周培明。
电话接通,白杨将刚才三位部长来访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然后交代道:“周所长,‘信息高速公路’这个项目,上面已经明确由第四机部牵头,一机部和五机部辅助。”
“后续,他们肯定会就具体的技术方案、实施步骤跟咱们所里对接。我的意见是,你们计算所要积极配合,主动作为,把我们掌握的核心技术,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
电话那头的周培明连声应道:“白总工放心,这是应有之义!我们计算所早就憋着一股劲儿,就等项目正式启动了!”
“嗯。”白杨点点头,继续说道,“具体的技术攻关和工程实施,还是以你们为主。你们大胆地往前冲,放手去干。”
“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或者需要我出面协调的资源,再来找我。我给你们兜底。”
这话,既是信任,也是担当。
周培明心中一热,感动道:“谢谢白总工的信任!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保证完成任务!”
他知道,白杨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
有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在背后支撑,他们这些一线科研人员就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好,那就先这样,保持联系。”白杨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办公室里恢复了宁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白杨的身上,暖洋洋的。
他微微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推动了这么久,“信息高速公路”总算是正式立项,并且有了明确的主管单位,一切都开始步入正轨。
就在他心神略微放松的刹那,一个久违的,带着金属质感,却又无比清晰的声音,突兀地在他脑海深处响起:
【检测到宿主成功推动“中国科研与国防信息高速公路”项目正式立项,对国家科技发展及综合国力提升产生深远影响,国运值获得大幅度增加……】
【恭喜宿主,系统综合评定,特此奖励:《052d型导弹驱逐舰》全套设计图纸及核心技术资料!】
轰!
白杨的脑子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瞬间一片空白!
052d?!
导弹驱逐舰?!
全套技术资料?!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因为动作过猛,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一声刺耳的声响。
但此刻的白杨,已经完全顾不上这些了。
他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擂动,咚咚咚,如同战鼓一般。
一股难以言喻的巨大惊喜和狂喜,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
052d啊!
那可是后世共和国海军的绝对主力,是拥有“海洋街溜子”美誉的明星舰!
其强大的区域防空能力、反舰能力、反潜能力,以及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在二十一世纪初,都足以傲视群雄!
而现在,自己竟然拥有了它的全套技术资料!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咱们海军,将有机会提前几十年,装备上世界顶级的导弹驱逐舰!
这意味着,漫长的海岸线,将拥有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海洋博弈中,将拥有更强有力的话语权和威慑力!
白杨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脸颊因为过度激动而涨得通红。
他双手紧紧握拳,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太……太好了!”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低吼出声,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一丝颤抖。
这奖励,来得太及时,也太震撼了!
比起之前获得的发动机技术、计算机技术,这份052d的技术资料,其战略意义和对国家综合国力的直接提升,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冷静!
白杨,冷静下来!
他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平复那颗几乎要跳出胸膛的心脏。
如此重要的技术资料,绝不能有丝毫的泄露。
他必须尽快消化这些信息,并思考如何以最稳妥、最有效的方式,将这份“大礼”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一刻,白杨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一艘艘悬挂着八一军旗的,拥有流畅舰体和强大火力的新型驱逐舰,正劈波斩浪,驰骋在蔚蓝的大洋之上,守护着共和国的万里海疆!
脸上有光!
国家有光!
民族更有光!
而这一切的起点,竟然只是因为他推动了一个“信息高速公路”项目。
这系统,还真是……深不可测,又慷慨得令人惊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