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信息高速公路项目确认,即将上报!
等到众人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会议室里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兴奋交织。
祁领导清了清嗓子,那双锐利的眼睛再次扫过全场,每一个接触到他目光的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仿佛等待着什么最终审判。
“诸位,”祁领导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白杨同志的‘中国科研与国防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初步预算,需要四十亿美元的专项资金。”
“嘶——”
如果说刚才“第四代计算机研制成功”是一颗重磅炸弹,那这“四十亿美元”就像是引爆了核武器,整个会议室瞬间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紧接着便是比刚才更猛烈的骚动。
“四十亿?还是美元?!”一位主管工业的副部长,手里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了桌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瞪大了眼睛,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
“祁领导,这……这不是开玩笑吧?”另一位农业口的负责人声音都有些发颤,“我们总共才多少外汇储备?这一下子就要划走一半?那我们其他部门……还怎么发展?全国人民还怎么吃饭?”
“就是啊,祁领导!计算机是重要,但也不能这么个重要法吧?这简直是釜底抽薪啊!”
“对啊,我们部门那个引进项目,就差三千万美元,您这儿……”
一时间,群情激奋,反对声浪此起彼伏。
刚才因为“第四代计算机”而升腾起的民族自豪感,瞬间被这天文数字般的资金需求给冲得七零八落。
这帮平日里为了一两千万美元额度都能打破头的部委领导们,此刻感觉自己的心肝脾肺肾都在抽痛。
四十亿美元啊!
那得是多少化肥,多少拖拉机,多少先进设备?
祁领导面沉似水,却并不反驳,只是静静地听着,任由他们宣泄。
他太理解这帮人的心情了,管家难,管这么大一个家,更是难上加难。
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等到会议室里的声浪稍歇,祁领导才慢悠悠地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子,吹了吹上面并不存在的茶叶末,呷了一口,然后“咚”的一声,将缸子重重放在桌上。
清脆的响声让所有人再次安静下来。
“诸位,”祁领导缓缓开口:“关于第四代计算机的战略意义,关于这条‘信息高速公路’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如果还有同志不理解,不明白,没关系。”
他顿了顿:“你们可以自己去查,去问,去了解。我相信,以各位的渠道和能力,弄清楚这些事情,不难。”
众人面面相觑,祁领导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份量却重如泰山。
这意思就是,不懂就自己补课去,别在这儿瞎嚷嚷。
“今天的会议,关于那八十亿美元的分配,暂时议到这里。”祁领导站起身,目光如炬:“我现在要去签发一份文件,组织一个最高级别的专家评估小组,由我亲自带队。”
“立刻前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对他们研制的‘曙光一号’计算机进行技术鉴定,同时,对白杨同志提出的‘中国科研与国防信息高速公路’工程计划,进行全面的可行性评估。”
说完,祁领导不再看众人各异的脸色,径直朝会议室门口走去。
走到门口,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回头补充了一句:“哦,对了,这个专家评估小组,除了计算机领域的顶级专家,相关部委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也可以派一位懂行的同志参加。名额有限,先报先得。”
话音未落,祁领导已经消失在门外。
会议室里,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都有些发懵。
祁领导的态度太强硬了,而且这话说得……太有水平了!
先是画了个大饼——第四代计算机,再是砸了个重锤——四十亿美元,最后还留了个口子——欢迎参加专家组。
“老李,你们工业部对这个计算机……了解多少?”一位计委的副主任小声问道。
被称为老李的工业部副部长咂咂嘴,苦笑道:“第四代?我只知道比第三代先进,具体先进到哪儿,我也不知道啊!不过,能让祁领导这么上心,还要亲自带队评估,这事儿小不了。”
“可不是嘛!”另一位科技口的司长眼睛放光,“祁领导说‘最高级别’的专家评估小组,这规格……啧啧,怕是院士都得去好几位吧?能跟着去见识见识,也是好的。”
“关键是那四十亿美元啊!”有人还是心疼,“这要是真批了……”
“批了,也得看这项目到底值不值!”一位相对年轻,思想也更活络的司长说道:“祁领导的意思,不就是让我们自己去看看,去判断嘛?要是真像白杨说的那么神,那别说四十亿,再多点,只要国家有,也得支持!这可是国之重器!”
这话一出,不少人眼中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是啊,祁领导什么时候做过没把握的事?
白杨那小子,更是个从不放空炮的主儿。
“小刘,赶紧给咱们部里打个电话,让王工准备一下,跟我们一起去计算所!”
“老张,你快去跟部里汇报,我们也要派人参加这个评估小组!”
一时间,会议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刚才还剑拔弩张的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亢奋和急迫。
管他四十亿还是五十亿,先去看看再说!
万一这真是什么划时代的大宝贝,自己部门要是能沾点光,那可就……嘿嘿!
不多时,一个由各路专家和相关部委代表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评估小组便集合完毕。
光是各个部委派出的“观察员”,就凑了十几号人,再加上真正的计算机专家、通讯专家、系统工程专家,足足坐满了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调来的两辆大巴车,三十多人,朝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方向进发。
车厢里,一开始还有些拘谨,毕竟各路神仙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但这么大规模地一起出动,还是头一遭。
渐渐地,随着车辆驶出市区,气氛也活跃起来。
一些消息灵通的,已经通过各自的渠道,对“第四代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有了初步的了解。
虽然依旧是云里雾里,但“自主可控”、“战略意义”、“弯道超车”这些词汇,已经开始在他们脑海中盘旋。
“老赵,你说这‘信息高速公路’,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一位穿着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专家,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问旁边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
这位老者是国内通讯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赵院士。
赵院士眯着眼睛,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象,沉吟道:“如果我没理解错,这是想用我们自己的计算机,自己的系统,把全国最重要的科研、国防和政府部门,用一种……嗯,类似高级电话线的东西,连接起来,实现快速的信息传递和共享。”
“高级电话线?”旁边一位年轻些的专家忍不住笑了,“赵老,您这比喻可真形象。不过,这投入也太大了,四十亿美元啊!光是铺设这些‘高级电话线’,怕就是个天文数字吧?”
“所以才需要我们去评估嘛。”赵院士微微一笑,“不过,如果真能建成,那意义可就非同凡响了。”
“想想看,以前我们一个重大课题,各单位之间协调信息,光靠开会、发函,一来一回,黄花菜都凉了。”
“要是有了这个‘高速公路’,千里之外的数据,瞬息可达,不同领域的专家,可以实时协同攻关……那效率,能提升多少倍?”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眼中都露出了向往之色。
这时,前排一位来自计委的副司长,看似不经意地开口道:“这么大的项目,一旦通过,这总负责人……啧啧,那可是泼天的功劳啊!”
他这话一出,车厢里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是啊,四十亿美元的项目,还是国家战略级的,谁来牵头负责?
这可不仅仅是权力的问题,更是名垂青史的机会!
一时间,车厢内原本热烈的讨论声小了下去,不少人眼中都闪烁起复杂的光芒,心思各异地盘算起来。
有的人在想,白杨那小子虽然年轻,但技术上绝对是顶尖的,由他负责,名正言顺。
有的人则在想,这么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协调难度极大,白杨毕竟年轻,经验上是否……
祁领导坐在最前面的一辆大巴上,闭目养神,仿佛对身后车厢里的暗流涌动毫无察觉。
但他微微翘起的嘴角,却暴露了他此刻的好心情。
这帮家伙,让他们争,让他们抢,只要是为了国家发展,为了这个伟大的计划,有点私心,有点竞争,反而是好事!
……
片刻之前,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所长周培明,一位年过六旬,两鬓斑白,在计算机领域耕耘了数十年的老院士,此刻正端着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里面泡着浓茶,站在研究所门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总算是把白杨这尊大佛送走了。”周培明心里嘀咕着。
刚才白杨过来通报“曙光一号”正式通过最终测试,并且准备向上面汇报,启动后续计划时,周培明激动得差点当场掉眼泪。
为了这台机器,计算所上上下下几百号人,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攻克了多少技术难关,只有他这个当家人才最清楚。
现在,总算是功德圆满了。
他刚想转身回办公室,好好睡个回笼觉——昨晚又是一夜没合眼——办公室的电话却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喂,哪位?”周培明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周所长吗?我是中财部的祁连山啊!”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略带沙哑的声音。
“祁……祁领导?”周培明一个激灵,瞌睡虫瞬间跑得无影无踪,腰杆也不自觉地挺直了,“祁领导您好!您有什么指示?”
能让中财部的一把手亲自打电话过来,这事儿小不了!
周培明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曙光一号”的经费审计出了什么问题?
不对啊,每一笔账都清清楚楚,经得起查啊!
“周所长,你现在在所里吧?”祁领导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在,在的,祁领导!”周培明赶紧回答。
“那就好。我跟你说个事儿,你有个心理准备。”祁领导顿了顿,说道:“我们中财部,联合了中科院、国防科工委等几个部门,组织了一个专家评估小组,大概半个小时后,就会到你们计算所。”
“主要是对你们研制的‘曙光一号’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鉴定,同时,还要评估一个涉及到四十亿美元投资的重大项目,也跟你们的‘曙光一号’密切相关。”
“什么?四……四十亿美元的项目?”周培明手一抖,手里的话筒差点脱手飞出去。
他感觉自己的耳朵好像出了问题,是不是听错了?
四十亿……还是美元?
“对,四十亿美元。”祁领导确认道,“具体情况,等我们到了再详谈。你们那边,做好接待准备,尤其是‘曙光一号’的机房和相关技术资料,要确保随时可以接受检查和测试。”
“是!是!保证完成任务!”周培明几乎是立正喊出来的。
挂断电话,周培明站在原地,足足愣了半分钟,脑子里还嗡嗡作响。
四十亿美元……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别说美元了,就是人民币,四十亿也足以把他砸晕过去。
“老周,怎么了?谁的电话,把你吓成这样?”旁边一位副所长,也是周培明的老搭档,见他脸色不对,关切地问道。
周培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狂跳的心脏,转过头,看着老搭档,声音都有些发飘:“老李,你……你赶紧去通知一下,白杨……白所长那边,问问他,是不是有个……有个四十亿美元的大项目,跟咱们‘曙光一号’有关?”
他得先跟白杨确认一下,这事儿太大了,大到他有点不敢相信。
……
白杨此刻刚刚回到自己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桌上的内部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
“喂,周所长?”白杨拿起电话,听出了对方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白杨啊!我的白大所长!”周培明在那头几乎是喊出来的:“刚才中财部的祁领导亲自给我打电话,说要带一个最高级别的专家评估小组来咱们所,鉴定‘曙光一号’,还要评估一个……一个四十亿美元的项目!”
“说跟咱们‘曙光一号’有关!这……这是真的吗?是你跟祁领导提的那个‘信息高速公路’?”
白杨闻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祁领导的动作,还真是雷厉风行啊。
“是的,周所长。”白杨平静地回答,“就是我跟您提过的那个‘中国科研与国防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我刚跟祁领导汇报完,看来他已经开始行动了。”
“我的老天爷!”得到肯定的答复,周培明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扶着旁边的柱子才勉强站稳。
他激动得脸颊通红,声音都在颤抖:“四十亿……美元啊!”
他之前听白杨提过这个计划,也知道投入会非常巨大,但万万没想到,会巨大到这种地步!
从“曙光一号”的生产线建设,到全国范围内的光纤网络铺设,再到配套软件系统的开发……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工程!
但震惊过后,巨大的狂喜和自豪感涌上心头。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们研制的“曙光一号”,不仅仅是一台先进的计算机,它将成为一个撬动国家未来的支点!
而他,周培明,以及整个计算所,都将是这个伟大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老李!老李!”周培明回过神来,对着旁边的副所长喊道,“赶紧的!通知下去,全所人员,除了正在值班的,立刻打扫卫生,整理资料!”
“尤其是机房那边,让小王他们再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半个小时后,中财部的祁领导要亲自带最高级别的专家评估小组过来,视察我们的‘曙光一号’,还要评估一个……一个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项目!”
副所长也被周培明这激动的样子给吓了一跳,但听到“祁领导亲自带队”、“最高级别专家组”、“国家未来大项目”这些词,也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极端重要性。
“好!我马上去安排!”副所长不敢怠慢,转身就小跑着去传达命令了。
计算所里顿时忙碌起来。
虽然大家对那“四十亿美元的大项目”还云里雾里,但“祁领导亲自带队”、“最高级别专家组”这些信息,已经足以让他们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曙光一号”研制成功,这本身就是天大的功劳,是给国家放了个大卫星。
现在有更高级别的领导来视察,来肯定他们的成果,这可是露脸的好机会!
每个人都与有荣焉,干劲十足地投入到迎接准备工作中。
半个小时后,两辆大巴车准时地、浩浩荡荡地驶入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大门。
周培明带着所里的几位主要负责人,早早地等候在办公楼前。
当看到从车上陆续下来黑压压一大片人,粗略一数至少有三四十号时,周培明和他的同事们都小小的楞了一下。
乖乖,这阵仗……也太大了吧?
他们预想过会来不少专家,但没想到会来这么多“大领导”和“相关人士”。
不过,转念一想,人多好啊!
说明上头重视!
能在这么多领导和专家面前展示“曙光一号”的雄姿,那更是脸上有光!
“祁领导!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周培明赶紧迎了上去,满面春风地和祁领导握手。
祁领导也是一脸笑容,拍了拍周培明的肩膀:“周所长,辛苦了!你们计算所,为国家立了大功啊!”
简单的寒暄过后,祁领导便直入主题:“周所长,客套话咱们就不多说了。时间宝贵,先带我们去看看‘曙光一号’吧。这些专家可都憋着一股劲儿,想亲眼见识见识咱们国家自己的第四代计算机呢!”
“好好好!祁领导,各位专家,这边请!”周培明连忙在前引路。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位于地下,恒温恒湿,戒备森严的大型计算机房。
当厚重的金属门缓缓打开,露出里面的机柜,以及机柜上闪烁着的指示灯时,即便是在场的许多专家,也不由得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
这就是“曙光一号”!
共和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接下来的时间,就完全交给了专家评估小组。
他们分成几组,有的负责硬件架构评估,有的负责操作系统测试,有的负责运算性能压力测试,还有的则仔细审阅着厚厚的技术文档和测试报告。
周培明和计算所的技术骨干们则在一旁,随时解答专家们的各种疑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机房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也越来越兴奋。
“峰值运算速度……每秒百万以上!持续稳定运算速度也达到了百万亿次!”负责性能测试的小组组长,一位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教授,看着终端上不断跳出的一串串惊人数据,声音都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操作系统内核自主率百分之百!所有核心指令集全部自主设计!”负责系统评估的专家,猛地一拍大腿,满脸红光。
“功耗控制得非常好!散热系统设计巧妙,稳定性极高!”
一个个测试结果汇总上来,每一个都像是一颗定心丸,又像是一针强心剂,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潮澎湃。
尤其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他们为了中国计算机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白眼,此刻亲眼见证“曙光一号”的卓越性能,不少人眼眶都湿润了。
“了不起!太了不起了!”专家评估小组的组长,一位德高望重的中科院院士,紧紧握住周培明的手,激动地说道:“周所长,你们计算所,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曙光一号’的性能,全面达到了设计指标,甚至在某些关键参数上,超越了我们的预期!它……它完全达到了国际同期最先进水平!”
这话一出,机房内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祁领导站在一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虽然不懂那些复杂的技术参数,但他看得懂这些顶级专家们脸上的激动和认可。
这就够了!
初步的技术鉴定完成后,众人移步到计算所的会议室。
祁领导主持了接下来的评估会议:“各位专家,刚才大家已经对‘曙光一号’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初步测试,结果有目共睹。”
“现在,我们重点讨论一下白杨同志提出的‘中国科研与国防信息高速公路’工程计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话音刚落,刚才那位激动的评估小组组长,中科院的陈院士便迫不及待地发言:“祁领导,我认为这个计划,不仅可行,而且是极端必要!‘曙光一号’的诞生,为我们这条‘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了最坚实的核心支撑。”
“有了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计算机,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安全的、高效的信息网络!”
“我同意陈院士的看法!”另一位通讯领域的赵院士也大声说道,“这个‘信息高速公路’一旦建成,对于提升我国的科研协同能力、国防指挥效率、乃至政府行政效率,都将是革命性的!”
“四十亿美元的投入,看似巨大,但与其带来的战略效益相比,我认为是完全值得的!甚至,我个人认为,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考虑适当加大投入,缩短建设周期,尽快让这条‘路’跑起来!”
“对!必须加大投入!”
“早一天建成,早一天受益!”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从技术可行性、国家战略需求、长远经济效益等多个角度,对“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给予了高度肯定。
他们甚至开始讨论起具体的实施细节,比如优先接入哪些单位,网络标准如何制定等等,仿佛这个计划已经板上钉钉。
祁领导耐心地听着,时不时地就一些关键问题,比如数据安全、系统兼容性、后期维护成本等,向专家们提问。
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详尽而肯定的回答。
跟随前来的那些部委司长们,此刻也早已没了先前的疑虑和抵触。
他们虽然不像专家们那样懂技术,但他们听得懂“革命性”、“战略意义”、“国家未来”这些词的分量。
他们看向祁领导的眼神,也充满了敬佩。
这位财神爷,不仅会管钱,更有常人难及的战略眼光啊!
四十亿美元,投了!值!太值了!
祁领导看着群情激昂的专家和若有所思的各部委代表,心中一块大石彻底落地。
他清了清嗓子,总结道:“好!既然各位专家都认为这个计划可行且必要,那么,我代表中财部表个态,这四十亿美元的专项资金,我们认了!”
“后续,我们会尽快形成正式报告,上报上面。我相信,上面也一定会全力支持这个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会议室里,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