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106章

 柳红桃眼睁睁看着大儿子成了亲就跟入赘似的,基本只呆在岳父家,等闲不会回乡下。

 光明跟光壮也各自定了亲,只等着有了银子,立马就能办喜事。

 问题是,家里没有多余的银子了啊。

 刚把何田过继出去的那会儿,大房夫妻俩手里差不多有七两之巨。夫妻俩高兴坏了,只是没想到银子这么不经使。光宗这些年读书花了大头,前些天又办了老大的喜事,再加上后头两个儿子定亲给出去的聘礼。

 这些事情办下来,家里哪还有银子?

 光明催得急,他振振有辞地对爹娘说:“大哥已经成亲了,接下来该轮到我了吧?我都十八了,再不成亲就要招人笑话了。爹娘也别说家里没有银子的话,大哥那里不是有么?他帮着岳家算账收银,手里还能缺了银子?当年我替他挨了一顿打,如今也该轮到他回报我了。”

 柳红桃听完想了想,咬牙道:“我去找你大哥。”

 次日,她就去了镇上,趁着店里不忙,把光宗叫出来,对他诉说家里的困难,希望他能帮一把。

 光宗也愁啊。

 岳父家每月只给他半钱银子的工钱,就这,岳父母还时常会跟他抱怨,说店里开支太开了。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给他开了工钱,店里的收入就变少了。光宗自己也要花费,半钱银子都不够他花。

 何光宗并不是人品多么贵重的人,他早就想过收钱的时候悄悄瞒下一些。可岳父家做的是小本生意,一份普通的饭菜也仅仅只收几个铜板而已。

 最重要的是,店里来往的顾客基本都是熟客。岳父母就跟人精似的,夜里关了店门以后,他们甚至能准确地说出今天一共来了哪些客人。

 除非,店里来了数量不少的生客。

 只有到了这种时候,何光宗才能悄悄地昧下一点。

 “娘,不是我不想帮家里,实在是我手里也紧啊。”何光宗开始扮可怜,谎话张口就来,“我每月的工钱就只有那么一点,还要经常给你儿媳妇买东西,不把她哄好了,我在这里还能干得下去?”

 “我也不想来麻烦你,可是你两个弟弟怎么办?女方家也催得紧。”柳红桃满脸为难,“为了供你读书,家里付出那么多,也怪你自己不争气。你二弟昨晚说了,如果这回你不肯帮忙,他就要亲自来找你。”

 “别别,我尽量。”何光宗害怕。

 好不容易镇上的人不再说他的闲话了,如果二弟再跑来闹一场,他哪还有脸面出门见人?

 何光宗身上没钱,上个月的工钱早就被他花光了。没办法,只好回去求妻子,好话说了一箩筐,又是作揖又是许愿,总算从妻子那里借来两百个铜?????板。

 一股脑儿塞到他娘手里,何光宗说道:“娘,这些是我跟媳妇借的,你拿回去看着办吧。毕竟是娶乡下姑娘,酒席简单一点,把人娶进门就行了。”

 末了,他又耍赖道:“二弟要是还不满意,就叫他来割我的肉吧!”

 柳红桃捧着铜板,心情复杂。

 她再次深深地意识到,大儿子是真的没什么指望了。

 乡下办一场普通的酒席,也得差不多一两银子才能办得下来。柳红桃东拼西凑,甚至还找人借了一点,总算给光明娶上了媳妇。

 至于光壮,柳红桃无奈道:“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你的事得再等等,等家里缓过来再说。”

 农家最大的收入就是卖粮,地里的庄稼刚长出来,卖粮且有得等。况且还要还债,这得卖几次粮才能攒够他成亲的银子?

 何光壮不想等,大哥二哥都有了媳妇暖被窝,凭什么他要孤枕难眠?

 眼珠子一转,何光壮打起了小算盘:“二叔这些年应该攒了一些银子。四弟是我同父同母的亲弟弟,他能不认我这个三哥?”

 何来福跟柳红桃对视一眼。

 他俩以前就问过二弟,知道铺子里的东西卖的价钱跟镇上差不多。本以为二弟应该没赚多少,可是仔细想想,交得起每月二钱银子的铺租,还一交就是这么些年,至少是没亏本的。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说不定二弟还存了不少呢。

 柳红桃垂着眼:“阿田长得一表人才,又会读书。我真是后悔,当初就不应该把他过继出去。”

 说完,她抹了抹眼睛。

 何来福闻言,长叹一声。

 他也后悔。谁能想到呢,小时候跟个呆瓜似的小儿子,长大了竟然会变得这么出色。很多人都说,何家能不能出个秀才就看阿田的了,甚至不少人还提前跟他贺喜。

 “已经过继给你二叔了,难道还能要回来?”何来福黑着脸。

 何光壮笑嘻嘻道:“回不回来不要紧,反正我们是亲兄弟。二叔的东西将来都是四弟的,我是他亲哥,他帮我一把也是应该的。”

 何来福心动了,柳红桃不出声。

 让她去向弟妹低头,她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何光壮继续撺掇道:“娘啊,要是四弟肯帮忙,二叔肯拿银子让我成亲,你也少了负担,说不定还能提前把家里的欠债都还上呢。”

 面子跟银子相比,显然是银子赢了,柳红桃这才点了点头。

 商量好,第二天何来福夫妻俩就带着光壮,坐牛车去了县城。

 何来福以前来过一回,还记得路。想着阿田这时候应该在书院,于是也不急着上门找二弟,特意在书院外的街角处等着。

 下了学,何田走出书院,跟等在门口的阿宝一起往家走。走了没多远,身后突然有人叫他。

 “阿田,我的阿田啊!”

 这一声饱含了感情,仿佛母亲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似的。

 何田不禁感到一阵恶寒,转过头,就看到了柳红桃。

 何田眉梢一挑:“大伯,大伯母,三哥,你们怎么来了?怎么不上铺子里去?我爹娘都在呢。”

 何田穿着一身竹青色锦袍,领口和袖口处绣着精致的花纹,腰带上还坠着一枚玉佩,十六岁的少年郎风姿过人,眉目俊朗,文质彬彬。

 何光壮看着这样的四弟,忍不住有些自惭形秽,往后缩了缩。

 柳红桃眼巴巴地看着小儿子,满心都是后悔。她的眼圈顿时就红了,哽咽道:“我不是大伯母,我是你的亲娘!”

 何来福嘴唇哆嗦了半天,最后重重点头:“对,我们才是你的亲生爹娘!”

 何田知道,这些人是看他现在有出息了,就想把他认回来。

 想得真美!

 “大伯,大伯母,你们一定是赶路累了,都开始说胡话了。”何田似笑非笑地瞅着他们,“当年你们心甘情愿把我过继出去的,为此还收了我爹三两银子。说句难听的,等于是把我卖了,现在又何必说这些。”

 “不、不是这样的,我当年也是被二弟给骗了。”柳红桃的眼泪流了出来,“我一共四个儿子,偏偏他就挑中了你,可见他那时早就看出来,你会是最有出息的一个。”

 何田不接话,冷眼看着她的表演。

 柳红桃一边抹泪,一边动情地问:“阿田,你忘了小时候我对你有多好?你刚生出来,小小的一团,我把你抱在怀里,日夜哄着你,生怕你冷了饿了。你是从我肚子里掉出来的一块肉,怎能不认亲娘呢?”

 亲缘大概是世间最难割舍的东西,很多过继出去的孩子,长大后依然惦记着亲生爹娘,柳红桃以为何田也会是这样。

 这孩子,从小就盼着得到她的关注与夸奖。她要是无意间给了他一个好脸,他就能高兴好多天。

 只要哄好了阿田,只要孩子愿意,二弟二弟妹也不能说啥。这么一来,二弟的所有财产就等于是大房的了。

 何田冷笑道:“我记得清清楚楚,小时候你是怎么使唤我的,借口我人小吃不了太多,故意克扣我的饭食。还是到了爹娘身边,我才能吃得饱,穿得暖。”

 虽说何田凭着那株人参,这些年基本上没花何来旺夫妻俩的钱。但他们对何田是真心的,平时嘘寒问暖,事事以他为先。

 感情都是处出来的,在何田心里,何来旺夫妻俩才是他的爹娘。

 何田不想在大街上跟大房的人纠缠,抬脚就往家走。

 眼看他带着狗已经走远了,何光壮问道:“爹,娘,现在怎么办?”

 柳红桃心里又悔又恨,整个人已经呆住了。何来福板着脸道:“他把话都说到那份上了,我们还拿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回家吧。”

 何光壮不想回,他跺了跺脚,喊道:“爹啊,我成亲的银子还没着落呢。村里能借的人都借遍了,现在只有二叔能帮我们了!”

 柳红桃认子失败,心里也带着恨。她抹了把泪,咬牙切齿道:“二弟抢走了我最有出息的儿子,光壮的亲事就该他包了。”

 何光壮并没有因这句话而生气。毕竟弟弟有了出息,才能拉拔自己一把。只是,如今亲弟弟变成了堂弟,他能讨到的好处就很有限了。

 何来福抹了把脸:“行,那就去找二弟。”

 何田回到家,跟爹娘说了刚才的事情。他一点也没想瞒着,原原本本全说了。

 听罢,张英娘气得脸色涨红:“当年她那么嫌弃阿田,欢欢喜喜地拿了我的银子,现在想反悔?没门!”

 何来旺也生气了:“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由不得他们耍赖。”

 何田生怕爹娘气出个好歹,连忙保证道:“爹娘,你们放心,我只认你们。我又不是小孩子,不会被他们哄骗了的。”

 有了这话,何来旺夫妻俩心里好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