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世上再无明仁宗
“不好了!是都指挥使大人的首级!”
都指挥使张信的首级不知何时,神不知鬼不觉的挂在了大门外,当守卫发现的时候,凶手已经不知所踪。
那头颅被粗麻绳系着,孤零零悬在门楣上,双目圆睁,脸上还凝固着死前的惊愕。
晨雾中,血迹早已凝结成黑紫色,看得人头皮发麻。
消息像野火般在府内蔓延,刚起身处理防务的朱高炽闻讯赶来,看着那具头颅,脸色瞬间沉如寒潭。
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剑鞘砸在石阶上发出脆响:“传令下去,全城搜捕!挖地三尺也要把凶手找出来!”
厢房内,李景隆正坐在床榻上闭目养神。
听着前院的嘈杂声顺着窗缝钻进来,他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淡笑。
行动已经开始,这座震慑了北境十几年的北平城,很快就要被他踩在脚下。
围困北平、引朱棣回援是他的第八策,而眼下,控制燕王府、擒住朱高炽与徐妙云,便是他的第九策。
张信已死,北平守军群龙无首,再以燕王府亲眷为人质,不愁那些守军不束手就擒。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福生悄无声息的推门而入,身上还带着晨露的寒气。
他躬身行礼,声音里藏不住激动:“少主,一切就绪!平安将军带着五百精兵已经潜入城内!”
“另外,城墙上的冰都已融化,铁铉将军和盛庸将军也已在城外集结大军,就等您的号令,准备随时接管北平城!”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张信一死,城内守军乱成了一锅粥,正是动手的好时候!”
围困北平之时,朱高炽为了防止南军强行攻城,命人用冰冻住了城墙,但李景隆早就想到了应对之策,离开南军时就已暗中向铁铉下令。
李景隆猛地睁开眼,眸中闪过锐光,起身时衣袍带起一阵风:“好,该收网了。”
可话音刚落,院外却突然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紧接着,数十支火把亮起,橙红色的火光瞬间照亮了整个院落,连窗纸上都映出跳动的光影。
李景隆脸色骤变,快步走到窗边,顺着虚掩的窗户向外看去,紧接着便发现院落里挤满了王府守卫,足有上百人!
这些人手持兵器,箭已搭在弓弦上,箭头齐刷刷对准了他所在的厢房!
“少主,您暴露了!”福生惊呼一声,立刻拔出佩刀。
李景隆眉头紧锁,目光如炬般透过门口的缝隙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整个燕王府内,唯一知道他真实身份的,只有朱高煦!
如果暴露,定是朱高煦卖了他!
“李景隆!别躲了,出来受死吧!”
一道得意的冷笑声从院中传来,那声音尖利又嚣张,李景隆一听便知是朱高煦。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冲福生递了个眼神,伸手推开了房门。
晨光与火光交织着,落在了李景隆脸上。
他早已梳洗妥当,青色锦袍衬得身姿挺拔,面对上百人的包围,竟没有半分慌乱,仿佛眼前的刀光剑影都只是虚影。
朱高煦站在上百名守卫前方,双手叉腰,下巴微扬,眼底满是胜利者的傲慢。
他看着站在石阶上的李景隆,嗤笑一声:“李大将军,没想到吧?你以为凭你一人入城就能拿下北平?!真是痴心妄想!”
“没有了银甲银枪,我看你还能嚣张多久?!”
这时,火光中又走出两道人影。
走在前面的是徐妙云,她身着素色衣裙,脸上虽带着倦意,却依旧端庄沉稳;。
紧随其后的是朱高炽,他迈步时肩头一高一低,左腿明显不便,正是史书中记载的跛足模样。
“真的是你?”徐妙云看着李景隆,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虽然已经多年未见,但李景隆身上的那股桀骜的气势却丝毫没变,可她没想到在城门处相遇时居然毫无察觉。
印象中的那个李景隆,似乎真的不一样了。
李景隆对着徐妙云拱手行礼,语气平淡:“徐姐姐,好久不见。”
徐家上下,与过去的“李景隆”来往最多的,只有徐辉祖和徐增寿,徐家女眷之中,也只有跟徐妙云有过数面之缘。
“你这算是自投罗网么?”惊异过后的徐妙云,已经换上了一副严肃的表情,平静的看着李景隆,眉宇间闪过了一抹疑惑。
“也许是引狼入室呢?”李景隆背负双手,嘴角露出一抹深意的笑。
这话一出,徐妙云脸色微变,下意识看向福生,又快速扫了一眼四周的角落,似乎在寻找隐藏的伏兵。“母妃别被他的虚张声势给骗了!”朱高炽向前一步,声音沉稳,“他身边只有这一名护卫,如今被咱们团团围住,插翅难飞!”
说话时,他的左手不自觉地按了按腰间的佩剑,目光紧紧锁住李景隆。
李景隆上下打量了朱高炽一番,心中暗叹——若不是遇上自己,这位跛足世子或许真能如史书中所载,成为开创“仁宣之治”的明仁宗。
只可惜,如今遇见了他,世上再无明仁宗!
“他们只有两个人,孩儿不信他们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朱高炽目光如炬地看向李景隆,洪亮的声音穿透晨雾,清晰落在在场每一位王府护卫耳中。
晨光熹微,映照著护卫们紧握兵器的手。
“战神李景隆”的名号,早已在北境战场上传得如雷贯耳。
如今这位传奇将领只带着一人直面燕王府,即便己方人多势众,护卫们脸上依旧难掩忌惮,不少人由于紧张悄悄攥紧了刀柄,指尖都泛了白。
朱高炽何尝看不出众人的怯意,他这番话,正是要驱散守卫心中的恐惧,为众人壮胆。
话音刚落,护卫们眼中的犹豫果然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狠厉,手中钢刀在晨光下折射出凛冽寒光,气氛骤然紧绷。
“母子团聚,兄友弟恭,真是羡煞旁人。”李景隆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目光缓缓扫过徐妙云、朱高炽与朱高煦,语气骤然转厉。
“燕王朱棣以下犯上,公然谋逆,燕王府上下皆是同党,今日在场之人,统统要押回京都受审!”
“想活命的,即刻缴械投降!”他顿了顿,冰冷的字句如同数九寒天的北风,“违令者,杀无赦!”
话音在庭院中回荡,像一道催命的符咒。
刚刚稳住心神的护卫们脸色再度变了,握弓的手渗出冷汗,指尖微微颤抖。
人群中,有人悄悄往后挪了半步,恐惧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原本整齐的队列开始松动。
“别听他蛊惑!”朱高煦见状,大步上前,声如洪钟,“我们有上百人,难道还敌不过他们两个?”
“别忘了,你们是燕王府最精锐的勇士!”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中满是狠厉:“生擒李景隆,这是天大的功劳!只要拿下他,南军群龙无首,北平城便固若金汤!”
“到时候,父王定会论功行赏,你们每个人都能封侯拜将!”
这番话如同强心剂,让原本后退的护卫们重新稳住脚步,眼中燃起斗志,纷纷握紧兵器,紧盯着李景隆,只待朱高煦下令。
“你还真跟史书里写的一个熊样!”李景隆轻轻摇头,冷笑一声,眼神里的不屑毫不掩饰,“你忘了当初被我生擒时,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还说要亲手杀了朱棣换你性命的模样了?”
此言一出,庭院内瞬间安静下来。
徐妙云脸色骤变,难以置信地看向朱高煦。
朱高炽也皱紧眉头,眼中满是狐疑与失望,兄弟间的信任瞬间出现裂痕。
“母妃!大哥!千万别信他的鬼话!”朱高煦脸色煞白,眼神慌乱,急忙转身摆手辩解。
“他这是挑拨离间,血口喷人!我从未向他下跪,更没说过那样的话!”
“没说过?”李景隆挑眉,语气带着几分戏谑,“那你说说,当初是谁说只要我手下留情,便愿意做我的内应,帮我拿下燕王府的?”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徐妙云与朱高炽,声音陡然提高:“不光如此,就算朱棣将来真能登基,这小子也不会安分。”
“他整日盘算的,不过是怎么抢了高炽侄儿的世子之位,将来再夺了你的江山。”
“他不过就是个见利忘义、天生反骨的小人!”李景隆撇嘴冷笑,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朱高煦心上。
“住口!”朱高煦彻底被激怒,一把夺过身旁护卫手中的弓箭,拉满弓弦,箭头直指李景隆。
“你再妖言惑众,休怪我手下无情!要么束手就擒,要么死于乱箭之下,你自己选!”
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藏在最心底的谋划,居然被李景隆一眼看穿。
面对直指眉心的弓箭,李景隆却依旧稳如泰山,脸上笑意不减。
他冲身后的福生抬了抬下巴,福生立刻转身进屋,搬来一把椅子。
李景隆慢悠悠地坐在椅子上,甚至还整理了一下衣袍,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朱高炽看着李景隆从容的神态,心中突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他刚想开口阻止,却已经来不及。
“所有人听令!放箭!”朱高煦双目赤红,厉声下令,“射杀李景隆者,赏金千两,官升三级!”
话音未落,数十支利箭划破晨空,带着呼啸声射向李景隆!
护卫们也卯足了劲,只盼着能立下这份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