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资金的来源

“第二条…”丁修略作思考,接着说道:“让幼薇、萧无双,还有西南王他们三位来负责。”

“西南王去组建一个民间的商业协会,把各地的商人都吸引过来,彼此交换有无。”

丁修说明了一下,西南王对各个地方的情况都很了解。

在场的人也表示赞同,毕竟经历了靖海王那件事后,全天下都清楚西南王是帝主这边的人。

这个商会只要一经设立,肯定会有大批人愿意参与进来。

这样一来,就能把那些无法预料的商业活动彻底纳入掌控。

“萧无双则设立面向国外的商会,把那些和他国做生意的商人组织起来,让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丁修补充道:“这两个组织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给商人提供保障。”

“给商人提供保障?”大家听了都有些意外,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排序摆在那里,这可以说是对商人地位的一次巨大变革。

此令一旦公布,那些生意人肯定会欣喜若狂。

大家没有插话,接着往下听。

“幼薇负责把各地的物产统筹起来,设立一个源头货品供给同盟,在全国各地铺开,与西南王和萧无双的商业活动形成配合。”丁修说道。

“与此同时,还要增加国内的劳力雇佣。”丁修接着说。

“没错!”众人纷纷颔首,要卖东西就必须有人来制造,而主母要做的就是从根源上进行把控。

“由幼薇主导,在各个地方兴建源头货品的交易市场之类的设施。”丁修说。

“嗯!”大家应声赞同,这完全是为商人们创造了方便的条件,他们以后就不用再四处奔波寻觅货源了。

“要全力扶持手工业。”丁修又说,“这件事情还是由幼薇来负责,推动像染织这类行业的发展。”

手工制造业在过去的经济里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

“好!”众人表示同意,这类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让平民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

“另外,还是由幼薇主导兴修水利设施,工部从旁协助。”丁修接着安排。

“嗯!”大家又一次点头,这不仅能创造工作岗位,对农耕生产也大有益处。

“还有修路的事。”丁修接着讲,“把现有的三合土路加宽,等到均田制度推行之后,就立刻开始动工。”

“记下了!”众人一边飞快地记录着,心里一边思索,加宽道路?

这对经商有好处,并且还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土地征用而变得富有,这样就能刺激整个经济的活力。

“幼薇还要设立……”丁修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一个叫‘工会’的组织,所有从事这类工作的劳工,全都能得到工会的庇护。”

“这个……”在场的人闻言,都感到很吃惊,庇护劳工?这可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做生意的人有财富,地位虽然不高,可一直以来都能用钱财来保障自身的安全。

但是劳工们却做不到。

这简直是史无前例的重大举措。

“在天齐境内所有的商业活动,”丁修稍作停顿,宣布道:“只要和农业相关的,免除三年的税收。”

“天啊……”众人全都目不转睛地望着丁修,这么一来,农业恐怕真的要迎来一次空前的发展机遇了。

与之相关的各种生意也必然会变得异常繁荣。

“至于常规的货品,免税期限为两年。”丁修说道。

“这……”大家都很震惊,不用多想,他们仿佛已经能预见到商人们为此而彻底沸腾的景象了。

“那些高级的商品,比如丝绸、美酒之类。”丁修微微笑了笑,“免税期为一年。”

“呵呵!”在场的人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

不要小看这短短的一年,一年的时间就足够让那些生意人赚得金银满屋了。

高级商品的利润是极为丰厚的。

这肯定能催生出一大批从事这类买卖的商人,等到一年期满,再开始征税,如此庞大的规模能收到多少税款啊?

“至于和外国的贸易。”丁修思索了片刻,说:“免税三年。”

“三年?”大家听到这个数字,都觉得难以置信,毕竟与外国通商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直接给三年的免税期似乎太长了,理应和那些高级商品一样才对。

然而他们并不清楚丁修的深层意图,他是想让这些人形成和外国做生意的习惯,去把别国人的钱赚回来。

既然申国能与乾国进行秘密的买卖,那么这些把利益放在首位的商人们,会不会也设法找到门路进入乾国,甚至触及到乾国后面的其他国度呢?

只要有了这群人,自己就能真实地掌握其他国家的具体状况了。

再也不必像当前这样,对外界一无所知。

“关于教化方面。”丁修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接着往下说:“由礼部来主导,在全国各地按部就班地推行。”

平民手上没有余钱,你和他们谈论教化,他们只会跟你说填饱肚子的问题。

所以这件事不着急。

大家对此也没太在意,毕竟教化的事情向来都在进行。

“另外……”丁修接着说道:“礼部要设立一个名为格物所的部门,把所有关乎农业、工业等领域的知识技艺,全都收集整理出来。”

“向全天下公布,任何人只要能做出改良,对天下有益的创造,都能被吸纳进格物所,并获得七品乃至更高的官阶待遇。”

“具体的品阶将依据其贡献大小来评定。”

“被纳入格物所之后,可以继续从事钻研,如果能获得新的成果,就根据成果的价值,给予相应的优待。”

“最高可以封为国士。”丁修斩钉截铁地说,他自己倒是知晓不少新奇的东西。

可是世上的事物如此繁多,他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全部了解,必须激发所有人都参与进来。

“这……”大家听完,心里都暗自吃惊,乖乖,这不就等于是创建了一个墨家学派吗?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规模更大的墨家,毕竟墨家钻研的领域并不涉及别家的学说。

而这个格物所却是无所不包,什么都研究。

这简直是把诸子百家的界限都给打破了。

“还没完。”丁修又继续说道。

“居然还有……”众人心中一震,前面这些政策只要能顺利推行,就足以颠覆一切了。

他们虽然内心震撼,却不敢多言,只是安静地听着丁修的后续部署。

“要提倡人们成家立业。”丁修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镇南王听到这里,神情凝重地望向丁修,这确实是天齐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为连年战乱,导致成婚的人少了,新生儿也少了,这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之前陛下下令分配妻室的政策虽然有些作用,但收效不大。

根本原因在于适龄的婚配对象数量太少。

“每一对新人结为夫妻,”丁修开口说:“由地方官府视具体情形,赠送一份贺礼给新人。”

大家听了,觉得这个办法的吸引力并不大。

丁修观察着众人的神色,又怎会不清楚他们各自的想法,觉得力度不够?

可想要加大力度,也得有足够的人口基础啊。

既然没法凭空变出更多的新人,那就只能在已经成家的人身上想办法了。

于是说道:“要激励大家生养后代。”

“每降生一个新生儿,就按照其家庭的具体状况给予奖赏。”

“缺少住处的,由朝廷出钱,供给建造房屋的材料,乡下地方大家可以互相搭把手。”丁修说道。

在乡下,造房子是件大事,邻里之间都会彼此帮助。

“手头拮据的,就参照本地的开销水平,发放一笔奖金。”

“家境优渥的,如果需要一些特殊的物品,像是马车之类的,也都可以满足,前提是他们愿意生。”

“总之生得越多越好,想要钱就给钱,想要房子就给房子,想要车子就给车子。”

“如果实在无力抚养,就送到官办的学堂里,由学堂来负责养育。”

“呃……”大家全都愣住了,到了这份上,他们哪里还会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这个法子一经推行,恐怕就连乞丐都会想方设法成家生几个孩子。

回想丁修刚才宣布的一连串方针,每一条都如此的直截了当,只要能够成功,天齐的将来必然会坚如磐石。

当然,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免不了会引发一些不小的动荡。

镇南王迟疑了一下,出声说道:“一下子推出这么多新政,变化如此剧烈,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恐怕会……”

“别有用心的人?”丁修眉毛一扬,望向谢独行与黄薪,下令道:“你们两个即刻返回京城,去见铁湛霄,抓紧操练兵马。”

“期间只要出现任何不良的苗头,一旦查出散播言论的源头,一律以通敌叛国罪处置。”丁修的语气不容置疑。

“谨遵号令。”谢独行和黄薪齐声应诺,他们明白这些新政是必须推行的,谁来都阻挡不了。

镇南王瞧着这两人满身杀气的样子,也清楚变革的道路上往往伴随着残酷的斗争。

眼下南蛮的局势已经平定,另外两个国家都自顾不暇,根本没空来理会天齐是不是会因为这些新政而壮大,从而对他们构成威胁。

“不过,推行这么多的方略,全都需要大笔的钱财啊!”镇南王接着说道。

“钱?”丁修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反问道:“你方才不是提到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吗?”

说话间,丁修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他似乎很期待那些所谓的“别有用心的人”跳出来。

镇南王顿时恍然大悟,搞了半天,钱的着落就在这些人的身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