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刘兆虎的快速成长

接下来的几天,东升超市二楼那间核心办公室的灯光,几乎彻夜长明。

刘兆虎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带领着他手下的几个精兵强将,投入了疯狂的“故事编织”工作。

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理解林向东提出的概念,而是开始疯狂地搜集数据、寻找案例、构建模型。

桌上堆满了从各种渠道找来的行业报告、统计年鉴、上市公司财报、甚至是国外咨询机构的付费研究摘要。

白板上画满了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图和各种曲线图草图。敲击键盘的声音和低声讨论的声音成了这里的主旋律。

刘兆虎彻底理解了林向东所说的“包装”和“叙事”的精髓。

他要求团队:

每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概念,背后必须找到至少三组以上的数据或案例作为支撑;

每一个大胆的预测,都必须有看似严谨的推导过程;

每一个环节的论证,都要引经据典,显得无比专业。

他们不仅研究了零售业、制造业,还涉足了互联网发展趋势、消费者心理学、城市化进程数据、甚至宏观经济学指标。

他们将“新生活计划”与“供给侧改革”、“消费升级”、“互联网+”、“工业4.0”等时下最热门政策词汇巧妙地关联起来,赋予了项目强烈的时代感和政策正确性。

几天后,一份厚达近百页,装帧精美的《“新生活计划”商业计划书(内部论证版)》摆在了林向东的办公桌上。

林向东拿起计划书,入手便感觉分量不轻。

他翻开扉页,目录结构清晰,逻辑层层递进。他并没有逐字细读,而是快速浏览着核心章节。

越看,他嘴角的笑意越浓。

刘兆虎和他的团队,完美地贯彻了他的意图,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

这份计划书里,不仅有“生态闭环”、“飞轮效应”、“o2of2C模式”这些核心概念的精确定义和阐述,更是填充了海量的数据:

· 论证市场潜力时,引用了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化曲线、恩格尔系数下降趋势,甚至细分到了目标人群(25-40岁城市家庭)的人口数量、消费偏好调研数据。

· 论证供应链优势时,不仅列出了已收购工厂的产能、技术等级、成本对比分析,还附上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趋势对原材料成本影响的预测模型。

· 论证模式可行性时,对比了Costco、宜家、亚马逊、甚至日本无印良品和优衣库的财务数据、毛利率、坪效(单位面积销售额),用图表清晰地展示了“垂直整合模式”理论上可能达到的利润率区间。

· 财务预测部分更是做得眼花缭乱,三张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预测未来五年,增长率、投资回报率(roi)、内部收益率(irr)等关键指标一应俱全,假设条件写得密密麻麻,看起来无比严谨。

· 风险分析章节也没有遗漏,但每个风险后面都跟着至少两三种“已经准备好的”或“理论上可行的”应对策略,显得考虑周全,风险可控。

林向东合上计划书,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这份计划书,专业到什么程度?

它已经专业到,如果扔给一个经济学教授或者资深行业分析师,如果不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深入核查数据和推敲每一个假设的合理性,他可能在第一遍快速阅读时也会感到“信息过载”和“逻辑严密性震撼”,从而短时间内陷入一种“虽然没完全搞懂但感觉非常厉害”的懵圈状态。

而对于沈浩阳这样的投资人,他或许能一眼看穿某些数据的粉饰或假设的乐观,但他同样会被这种极致的专业包装和庞大的信息量所吸引。

这会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这个团队是认真的、做了极其深入功课的、有能力将宏大概念落地细化的。

这本身就能极大地增强投资人的信心。

至于外行,比如徐峰那样的,如果让他看,他大概只会看到满篇的图表、数据、专业术语和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分析,最终结论只会有一个——“虽然看不懂,但感觉牛逼坏了,太厉害了!”

“兆虎,”林向东抬起头,看着眼前带着黑眼圈但眼神兴奋的刘兆虎,“干得漂亮!这份东西……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

他掂量了一下手中的计划书:“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份计划书了,这是一枚‘信息炸弹’,或者说,一套组合拳。

先是用新概念吸引眼球,然后用海量数据和专业分析砸晕对方,最后用严谨的财务预测和风险控制给予致命一击,让人难以拒绝。”

刘兆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东哥,我们也是边学边做,查了很多资料,尽量把能想到的都塞进去了,就怕不够有说服力。”

“说服力足够了。”林向东肯定道,“沈浩阳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吗?他需要这份东西去说服他自己,更重要的是,去说服他的合伙人和他的风控团队。我们给他提供了足够多的‘弹药’和‘理由’。”

“那……东哥,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吗?”刘兆虎谨慎地问。

“不用大改了。”林向东摆摆手,“细节上再打磨一下,确保数据来源标注清晰,别出现明显的硬伤就行。重点是,你要吃透这里面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论点,因为到时候,沈浩阳肯定会问得非常细,你需要对答如流。”

“明白!”刘兆虎挺直腰板,“我会把所有内容都啃下来,确保万无一失。”

“好。”林向东将计划书递还给刘兆虎,“去准备吧。明天,我们去会会沈总,给他讲讲这个‘价值一个亿’的故事。”

刘兆虎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计划书,感觉接过的不仅仅是一叠纸,而是一把可能开启亿万资金闸门的钥匙。

林向东看着刘兆虎,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刘兆虎的成长速度,也超出了他的预期。

资本的游戏,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

他现在,越来越有牌可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