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李善德回归

进士科的这几十人都是李凡精挑细选出来的,其才学,能力,人品没得说,他打算用于各州府做一二把手,维护地方。

天子门生的身份也将加强羁绊。

除了州府级官员,还有县府级官员,镇乡级官员。

这些就将从明经科,贡士科来选人填充。

他们将为大唐的重建建立起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两三千人依旧不够,需要不断的选拔人才,优胜劣汰。

别的不说,南诏国那么大的面积,不知道还需要多少人手。

李凡已经彻底将每年的科举,列为整个大唐的人才库,而不是靠权贵推举,世袭罔替这样落后的方式来治国。

当科举尘埃落定,东集的招募会又办的如火如荼了。

在此期间,李凡迅速展开了对进士科所有中举的进士进行集中培训和敲打。

从整体思路,到细节把控。

从国策执行,到民生小事。

有着千年眼光的李凡在这帮进士的眼中简直就是个“天外飞仙”,其中不少桀骜不驯的青年才俊,都是沉默,都是佩服。

不仅仅是对君王的畏惧,还有一种面对师长的敬佩。

到了十月。

整个长安,笼罩在一种祥和和繁华之中。

天气彻底转凉,秋意正浓,落叶飘满了整个古老的宫殿群。

随着钟声响起,哗啦啦的脚步声不断。

国子监,翰林院直接一跃成为了大唐的首府“大学”,不再是皇室专属,打破了壁垒,明经科,贡士科的两千多号人密密麻麻涌入。

争先恐后的抢位置,在这里他们得到李凡的庇护,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和引导,三大宰相联名上课,这样的机会古来罕见!

李凡本也该给进士科的青年俊才上课,但突如其来的一道消息,打乱了长久以来的平静。

李善德回来了!

他以特使身份,去江陵见永王,传达圣旨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他往返江陵,借水师横渡,总算抵达长安。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李善德人都还没进入御书房,就开始行大礼。

“哈哈哈!”

“李爱卿,总算是等到你了。”

李凡大笑,将孩子抱给曹青青,王素等嫔妃,后者抱着皇子公主离开御书房,知道李凡要处理正事了。

整个后宫,非常和谐。

“李爱卿,你瘦了啊。”李凡上前上下打量。

李善德风尘仆仆,鬓发多了一些白丝,其不过也才四十多岁,此刻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

“殿下,哪有,哪有。”

“这次你劳苦功高,孤打算让皇后替你物色一门妾室。”

李善德本是受宠若惊和感激,但一听到妾室,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殿下,不,不了。”

“怎么?难不成爱卿有何隐疾?朕派御医给你看看?”李凡压低声音。

李善德尴尬。欲言又止。

“陛下,不是。”

“是微臣贱内脾气火爆,不容人,微臣若是带个女人回去,房顶都要被掀了。”

李凡眼睛瞪大。

“反了天了!”

“男人在外劳累,三妻四妾怎么了,讨个小妾又如何了?”

“这件事,朕给你做主!”

“她敢不同意!”

李善德冷汗直流,很是着急。

一面是圣旨,一面是悍妻。

“殿下,别……我那贱内肯定不能同意,她说过微臣若要纳妾,除非从她尸体上走过去。”

“而且微臣确实也没有这个心。”

“求陛下了!”他快要哭了,直接给李凡跪下了。

李凡见他那怕妻子的样子,一阵哭笑不得。

看来唐朝怕妻,吃醋等等典故,并非空穴来风,确实有些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

“好吧。”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朕也不好一意孤行。”

“福寿,赐座,上茶。”

“是!”

李善德松口大气,暗擦冷汗,这事他不请辞,传回家里,他妻子知道,他真的就完了。

稍微寒暄之后,李凡屏退左右,仅剩下君臣二人。

“这次过去怎么样?”李凡整个人都瞬间进入了一种认真肃穆。

李善德严肃,迅速从怀中掏出贴身保护的折子。

“陛下,这是永王让微臣带回来的。”

李凡接过,打开一看。

是永王李璘的亲笔折子,其在折子中称李凡为陛下。

先是道贺登基一事,而后以王爷在外,无诏不得回长安的理由为其没来长安恭贺解释。

其次禀报了一些很常规的四道政务,但整个四道何其之大,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都是他的管辖范围,这点汇报可以说算是一笔带过了。

最后,永王在折子中对李凡的封赏大为感谢,表示将遵从李凡的命令。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奏折算是完美的。

但李凡也并未完全打消疑虑,当年安禄山造反前比这个奏折可乖多了,还给李隆基当义子。

李凡看完,收起奏折。

“李爱卿,你在那边待的时间不短。”

“你感觉永王态度如何?”

李善德不敢马虎,这事情非常敏感,作为臣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踢皮球,但他是李凡一手提拔的,自然心向李凡。

“殿下。”

“当时微臣抵达江陵时,永王没有倨傲,率全城官员一直到码头迎接。”

“全程客客气气,甚至腾出了不少的厢房容朝廷队伍休息。”

“江陵一带,富饶安宁,可能是受战乱影响比较小的原因,再加上永王治理不差,又是四道首府,所以看起来很不错。”

“另外,永王府以及江陵的各处设施,均未有逾制,就算有一些,但在整个大唐来说,也算是保守的了。”

他先是一顿肯定。

而后停顿一下,话锋一转:“但……微臣总觉得不真实!”

李凡挑眉:“怎么说?”

李善德道:“微臣在江陵待了十天,但这十天几乎都是由江陵的官员全程陪同。”

“几乎就挑不到任何一点毛病。”

“他们那边是没有被安史叛军蹂躏不假,但一个东西,过分的完美,就显得是有些假了。”

“若是某些方面真不好,那才是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