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两军贴脸遭遇
两天后。
同李凡率先汇合的是李嗣业所部,他率队控制了一半的径州驿道,为粮草运输拉起了一条保护线。
车马运行,密密麻麻。
“参见殿下!”
李凡翻身下马,连夜赶了两天路,多少有些疲倦,但依旧保持着雷厉风行:“怎么样?”
“回殿下,一切正常,南霁云将军已经将战线推到了薛举城外,我等留守在此保护驿道,等待殿下,只遇到过几次斥候,没有叛军反攻。”李嗣业跟随道。
李凡点点头,用望远镜看了一下,安西军已经在驿道上建立起了大量的瞭望塔和陷马桩。
靠着这条驿道,大唐的官军朝所有方向出动,出现在径州城的任何一个方位。
事实上径州战场已经撕开缺口。
但李凡也清楚,三条线路加起来的叛军也就一两万人,而且都不是精锐,明显灵武那边的策略不是将军队压在前面,而是在固守在军事要塞。
而长安往灵武打,军事要塞很多,这很大原因是西北和京畿道的军事要冲,大多是以前用来防备吐蕃的。
“你派人去把粮草先卸下一半,囤于驿站,剩下一半待明日休整后,一起随军西进。”
“朱庆,你再去通知弹筝峡的封常清,让其留下少量人员驻守就可,而后出动,威胁高庶城,为薛举城分担火力。”
“斥候营全军出动,要将整个径州渗透,孤要得到整个径州的风吹草动!”
他接连下令,在长安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一上战场立刻又进入了状态。
“是!!”
多人领命。
随即,李凡令后军全部原地休整一天,让马吃草,让人睡觉。
这一天,仍旧平静。
面对大军压境,险要和驿道已失的径州以东方圆两百里,灵武叛军是半点打过来的心都没有。
次日,李凡被李璇玑叫醒。
“殿下,前线有信使回来。”
李凡快速起来,脸都来不及洗一把。
只见驿站外冲进来一人,风尘仆仆。
“报!!”
“殿下,卑职乃南霁云将军麾下传令使,我军从前线俘虏哪得到最新情报,凤翔府发布讨贼檄文,李亨正式令其嫡长子李豫为灵武兵马大元帅,负责出战。”
闻言,李凡不大不小的微惊了一下。果然是他。
如果不是自己,这家伙将是后来的唐代宗,这名字在历史上分量可不轻,文治军事都很强。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打废了大唐,这家伙几乎就逆天改命,再创辉煌了。
他在任期间,藩镇管理,军事改革,中央集权,抵挡吐蕃,都是不错的。
但最终他受制于大唐衰败,未能彻底解决藩镇等问题,而且联合回纥劫掠是他父子二人洗不掉的污点。
相比起来,李凡抢个嫂嫂,那简直就不是个事。
历史上的香积寺之战,这家伙是名义上的总指挥,也是被李亨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回纥人那点破事他也参与了。
“呵呵,原来是大侄子来迎战了。”
“好,很好!”
李凡双手叉腰,有些玩味。
“殿下,他们还声称有三十万军队,要讨伐我军,还倒称咱们是反贼。”传令使道。
“多少??”
军营声音齐齐拔高。
“三十万,他怎么不上天呢,就他西北那些地盘,能盘活三十万军队?”
“吹牛谁不会,孤还百万大军呢!”李凡鄙视,一听就是假的,他掌握了大唐大多数富饶的地盘,所有中央军边军加起来也就这个数,还散在各大区域。
这就是古代冷兵器战争的惯用手段,最著名的就是曹老板赤壁的百万大军。
“哈哈哈!”
“真不要脸!”李嗣业等人大骂,根本没被唬住。
李凡问道:“那南霁云所部现在如何了?”
传令使道:“回殿下,如果没有意外,此刻我军已经拔除薛举城外的最后一个据点了,但据斥候用望远镜观察。”
“薛举城内有至少超过万人的精锐把守,且城墙很高,我军骑兵没有攻城器械,正望殿下安排。”
李凡点点头。
“史千,田猛,你二人携包括神箭营的六千人管理民夫,负责看守粮草和驿站。”
“其余大军,迅速拔营,往前进推,和南霁云所部汇合。”
“速度要快!”
他很严肃,薛举城是径州城的屏障,此地不拔,难以威胁下面的主要城池,而且灵武那边援军估计也在往前线赶。“是!”
众人抱拳,继而迅速行动。
除封常清,南霁云大约五万神武军外,驿站一万,李凡手下实际上有四万人在增援。
如果把对面的吐火罗回纥那些算进来,人数就不算多,甚至少,但足够精锐,都是打了安史之乱的。
民夫什么的虽有几万人,但这并不在作战序列之中。
从大军越过中渭桥的那一刻开始,军费就开始疯狂燃烧了,粮,盐,布,草料,工钱,都是每日剧增。
至少眼下从灵武手中夺下来的地盘,还远远不能平账。
其实现的是战略价值,而非经济价值。
但很早之前就有消息称,李亨早些年靠着遥领朔方节度使的便利在灵武藏了不少的钱粮,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过可以确定李亨那边是有一定财政能力的,马嵬坡之变后,投靠他的文臣也不在少数,逃难的难民也涌去不少。
又是两天赶路,大军总算是抵达了一线战场,即将和南霁云所部汇合于薛举城城下。
但就在途经一处名为“凤凰村”的地方时。
因拂晓时分,天还没亮,望远镜也发挥不了大作用,唐军竟和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贴脸了。
最离奇的是双方都没有点火把!
撞脸之后,双方的士兵和斥候都懵了。
“是灵武的人!”
“是长安的人!!”
“砍他!”
几声奋力大吼之后,厮杀突然爆发。
说来就来,毫无任何预兆,完全就是一场遭遇战。
“杀啊!”
砰!
“速速通知殿下,速速通知殿下!”
“不要乱!”
“不要乱!”前排指挥官们奋力呐喊,组织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