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凤翔府迎战

“为什么冒出来十万大军,一夜之间连拔数寨,最快的军队都已经快打到薛举城了!”

“花那么多钱让你买通的眼线,都干什么去了?”

那人不敢说话,他这哪能知道,派遣了那么多斥候监视都看不住,这不怪他啊!

李亨气的吐血,一夜之间被李凡直接干拔了两个重要关隘,先头骑兵甚至直接推了两百多里!

这么久的布局,他干脆找根绳子上吊算了。

他又想要动手。

这时候,有朱服大臣走出。

“殿下,先冷静。”

“这个时候不能乱,当务之急是要想好迎敌之计,这一战,反正迟早也是要来的。”

闻言,李亨逐渐冷静下来,小眼睛中精芒湛湛。

“三位爱卿,可有好策?”

他所看向的三人,正是李泌投奔时所提到杜鸿渐,崔涟,裴冕。

此三人几乎就对标了神武府的三大宰相,替李亨整治内务,制定策略,发展方针,乃是而今凤翔府的最高层。

“殿下,李凡这个叛贼必取径州,哪里是绕不开的重镇,微臣以为应当即刻增兵径州城和其南面的薛举城。”

“至少要做到保径州,抢薛举,拖延足够多的时间。”

“以灵武军队的能力恐怕很难抗衡李凡的几大军队,咱们要立刻联系吐火罗,回纥等各地出兵。”朱服大臣杜鸿渐沉声道。

“没错!”

“据回来的幕僚称,神武府虽然得到了五姓七望的支持,但他和大食等国关系交恶,其使臣入了皇宫后,到现在也没个音讯。”

“只要足够利益,他们会帮忙出兵的。”

“咱们合纵连横,南诏在南方出兵牵制,回纥可在北边牵制,咱们和西边的大食等国联手,取那反贼头颅,指日可待!”

崔涟走出,面如鹰犬,满是恨意。

他出身博陵崔氏安平房,来头巨大,其父亲是以前的户部尚书,兄长更是宰相。

当得知博陵崔氏被屠,主母都从了李凡,他感到奇耻大辱,将彻底与李凡不死不休!

李亨深吸一口气,也知道李凡的军队能打,安禄山史思明都打不过,他也不敢托大。

“好!”

“就依爱卿所言,保径州,争薛举!”

“现在离薛举城最近的援军是谁?”

裴冕拱手:“殿下,是微臣侄儿裴绍,他领有精兵一万三千人,薛举城曹高还有驻兵一两千人,加上薛举城本就是军事要塞,两者汇合,想必能拖延很多时间。”

“好!”

李亨大喊,神色渐厉。

“那孤立刻任命为裴绍为壮武将军,驰援薛举城,令其务必坚守,拖延足够多的时间,为径州城分担压力。”

“再令广平王李豫为灵武兵马大元帅,携朔方军八万增援,联合径州各军事要塞军队,迎战逆贼李凡!”

“再立刻联系回纥,大食,吐火罗各部势力,就说李凡不答应他们的,本太子答应,只要他们立刻出兵,长安就是囊中之物!”

“还有!”

“你们三人立刻给孤起草一篇讨贼檄文,痛骂反贼李凡,囚父逼兄,滥杀无辜,罪无可赦。”

“孤要让全天下人知道他的狼子野心!”

他重重咬牙,恨意无穷,跟李凡必须有一个要死!

为此,他可以付出一切代价。

“是!!”

“……”

与此同时,长安。

战火说来就来,许多人都估计至少要等一年,两府才会开战,但李凡的突然出手,确实震惊了很多人。

但联想到五姓七望的态度,也就觉得不奇怪了。

这几家人要站队李凡,就不可能让神武府输。

一旦李凡输了,那几家人全部要倒大霉。

事实也是如此,虽然土地被迫划出,但至少得到了诸多承诺,靠着教育资源的垄断,他们依然可以在科举上大放异彩,从而得到政治诉求。

他们很快就将第一批象征性的粮钱布匹等送到长安,并且配合神武府收地。

为了维稳,李凡也用了五姓七望里的几个人,直接调到长安,既可以让五姓七望尝到甜头,在神武府又能控制。

另外,京畿道为防灵武或者回纥有骑兵偷偷入境劫掠,也形成戒严,广设哨所和驿站。

以咸阳县为首的各大县城全部都进入战时状态。

而李凡则率领后勤军队出了长安。

长长的粮车犹如长龙,唐字军旗摇曳,一眼望不到头。

他们战马不断,全速赶赴前线,渭河以西的驿道已经完全清空,也不用担心会被偷袭劫掠。

城墙下。

“好了,你们几个就送到这里吧。”

“孤不在长安的这段时间,皇太孙尚且年幼,政事由你三人共同决议,各线路军事后勤由高仙芝负责。”

“柴阳负责禁军,萧破虏负责神武府的安全。”

李凡做着如下安排,几乎都是嫡系,他也不怕后院失火,就算失火,权力也被层层分割了。

管政务的就有三个相互制约。

军队又是另外一个体系,神武府还有单独的军营保护,领兵的是萧破虏,那可是萧丽质的娘家人。

刘央,李泌,颜真卿,高仙芝等几人闻言相继一拜。

“是,殿下,我等遵旨。”

“望殿下战场小心,我等恭候殿下凯旋而归!”

李凡咧嘴一笑,显得有大气魄:“放心,这次就算异族人参与,孤也有信心把他们干趴下!”

这一点,显然几人是不会怀疑的。

“驾!!”

而后李凡乘马,迅速带近卫营出发,护送粮车。

其实他也不是很想离开长安,崔严爱和崔无艳相继怀孕。而且他已经占据了正统绝对的主导权,不需要在战场上去寻求什么拓展了。

但这次有异族人参与,大概率还不是一国,所以他不放心。

另外,早在李嗣业等人率军进攻的时候,郭子仪的人就已经南下了,去防守南诏,也称南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