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闯王”,关中惊雷

崇祯二年,冬。,8!6′k?a·n^s?h?u·.¨n-e*t+

当辽西的百姓们,正穿着温暖的棉衣,围着火炕,吃着热气腾腾的土豆炖肉,憧憬着来年的好日子时。

千里之外的陕西,米脂县,一片荒芜的黄土地上,却上演着另一番,截然不同的人间惨剧。

连年的大旱,早已将这片土地,榨干了最后一丝水分。田地里连一根草都看不见,只有一道道龟裂的、深可见底的口子,如同大地张开的干渴的嘴。

一个名叫李自成的年轻驿卒,正麻木地,跪在一座新堆起的、小小的坟包前。

坟包里,埋着的是他刚刚饿死的妻子。

他的身形,高大,却骨瘦如柴。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的表情,只有一双眼睛如同两团即将熄灭的炭火,燃烧着无尽的、压抑的……绝望。

就在不久前,他还是银川驿里,一个虽然清苦,但至少还能混口饭吃的驿卒。

可是一道来自京城的圣旨,却将他最后的一点生路,也给彻底断绝了。

——裁撤驿站。

为了节省那点可怜的开支,朝廷,将他们这些最底层的“公务人员”,像垃圾一样,扫地出门。?l?a,x!s^w¢.*c¨o,m^

失业对于丰年来说,或许还不算什么。

但在这赤地千里、人相食的灾年,失业就等于死亡。

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乡亲们,一个个地,在饥饿中倒下。

他亲眼看到,有人为了一个发了霉的窝头,而打得头破血流。

他甚至还听说,在更远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人市”。一个壮劳力,换不回五斗米;一个年轻的女子,只能换回几块干硬的肉饼。

这个世界疯了。

“老天爷……你睁开眼看看吧……”

李自成抬起头,看着那灰蒙蒙的、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发出了野兽般的、沙哑的嘶吼。

“我们……只是想活下去啊……”

“为什么……为什么不给我们一条活路?!”

然而,老天爷,没有回答他。

回答他的,是县衙里,前来催缴赋税的衙役,那冰冷的、充满了不屑的声音。

“李自成!你欠朝廷的钱粮,什么时候还?!”

“再不还,就休怪我们,扒了你的房子,抓你去坐大牢!”

那一刻,李自成心中,那根早已紧绷到了极限的弦,终于……

“啪”的一声,断了。`齐.盛.小¢说^网* _无¨错.内.容`

他缓缓地,从地上,站了起来。

他那双原本已经如同死灰般的眸子里,重新,燃起了火焰。

但那,不再是希望的火焰。

而是……足以将整个世界都焚烧殆尽的仇恨的火焰!

……

数日后,陕西,澄城县。

知县张斗耀,正因为成功地,从治下那些“刁民”的手中,榨干了最后一粒粮食,而沾沾自喜。

他却不知道,一场灭顶之灾,正在向他,悄然降临。

深夜,数百名早已被饥饿和绝望,逼到了极限的饥民,在几个人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包围了县衙。

为首的正是李自成。

他的手中,不再是驿站的马鞭,而是一柄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锈迹斑斑的腰刀。

“兄弟们!”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县衙里有的是粮食!有的是银子!”

“朝廷不给我们活路,我们就自己,去抢出一条活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杀!!”

一声怒吼,如同惊雷,撕裂了澄城县的宁静!

数百名红了眼的饥民,如同决堤的洪水,撞开了那扇早已腐朽的县衙大门,向着那座象征着“王法”的建筑,猛扑了过去!

县衙里的那几十个,平日里只会欺压百姓的衙役,在这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饥民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一场血腥的杀戮,就此展开!

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照亮这座小小的县城时,知县张斗耀那颗肥硕的头颅,已经被高高地,挂在了县衙的旗杆之上。

县衙的粮仓,被彻底打开。

无数的百姓,欢呼着,将那些本该属于他们的粮食,搬回了自己那早已空空如也的米缸。

而李自成,则站在县衙的废墟之上,振臂一呼!

“不想饿死的,不想被官府欺压的,都跟着我!”

“我们……反了!!”

“反了!!”

“反了!!”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从这座小小的县城里,响彻了云霄!

这声音,虽然还很微弱。

但它,却像一颗被投入了干柴烈火之中的火星,在不久的将来,将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迅速地,蔓延开来!

从陕西,到山西,再到河南……

它将点燃,整个中原

大地,那早已积压了数百年的,无尽的干柴!

它将汇聚成一股,足以将那座看似坚不可摧的紫禁城,都彻底吞噬的……

滔天烈焰!

……

而此刻的李睿,还对此一无所知。

他正沉浸在与江南商会,签订了第一份“橡胶轮胎”独家代理权的喜悦之中。

他以为自己最大的敌人,是北方的后金,是朝堂上的政敌。

一个更加可怕的“敌人”,已经悄然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一场由饥饿引发的,席卷天下的风暴,即将在关中,那片贫瘠的黄土地上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