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喜讯传回福兰镇(完)

而另一旁,王玄景在赵罄的陪同下,离开了捧日司衙署,就直接回到了福兰镇镇监府。

赵罄一张小胖脸上满脸堆笑,极力邀请:

“天使远来辛苦,不如就在弊处稍作歇息,让下官略尽地主之谊…”

王玄景却摆了摆手,神色严肃:

“赵镇监的好意本官心领了。

然王命在身,需尽快将回执文书送回京师复命,不敢耽搁。”

你这镇子这么点,哪有什么值得招待的地方。

他还要回开封府复命呢。

要知道,最近琅宣楼的粉头可是要开绣阁了,他可要去看看热闹。

男人无非就是那点事,不痛快嘴就痛快头。

他也不能免俗。

而赵罄闻言,脸上则露出恰到好处的钦佩:

“天使恪尽职守,实乃我等楷模!

既然如此,下官这便为您准备回旨的谢恩折子!”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确实松了口气。

毕竟他也没招待过上差,而且他也不方便招待。

不敢怠慢,赵罄立刻让书记官笔墨伺候。

随后亲自斟酌词句,写就了一份辞藻谦卑、感恩戴德的谢恩奏折。

不得不说,小胖子和张永春这种古文半丈育不一样,到底是从小学过的,一封奏章写的不能说很好,但也没啥毛病。

他吹干墨迹,小心地用镇印封好,恭敬地呈给王玄景。

而王玄景接过奏折,放入随身文书袋中。

在交接的一刹那,他一抬眼看了看镇监府外依旧显得杂乱破败的街道。

又想起城外那规整繁忙、城墙高耸的景象,终于忍不住将心中的疑问问出了口:

“赵镇监,本官有一事不明。

为何这镇内与镇外景象,相差如此悬殊?

城外城墙巍峨,工地井然;而这镇内却…似是疏于打理?”

赵罄也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脸上立刻露出一种“为民操劳”的凝重表情,叹了口气道:

“回天使,此事…说来也是为了百姓。

天使有所不知,近几年来北地年景不佳,灾害频仍,大量流民涌入我福兰镇。

若只是开仓放粮,一味赈济,恐养出惫懒之心,非长久之计。”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

“故此,下官与…与城中士绅商议,便想了这‘以工代赈’的法子。

以翻修镇城、重建民居为由头,招募流民壮丁,让他们凭力气换口粮,如此既给了他们活路,又不使其坐享其成,还能将这镇城旧貌换新颜,可谓一举多得。”

以工代赈这种事情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只不过很多时候都被当权的和徭役画上了等号,因此基本上无人问津。

而王玄景不能称呼博学,但是御前之人,文学自然也不差。

闻言,眉头微蹙:

“以工代赈?

这想法虽好,但眼下已近寒冬,并非兴土木之时吧?

况且,如此多的流民,每日所需粮秣绝非小数目,福兰镇库…竟如此充盈?”

赵罄脸上露出惭愧又庆幸的神色:

“天使明鉴!

此时动工,确有不妥。

但流民嗷嗷待哺,等不及来年开春啊!

至于粮秣…唉,确实艰难。

幸得本镇商户,深明大义,顾念乡梓!

他们听闻官府要以工代赈,都愿将存粮以近乎本钱的价格,售卖于官府,以解燃眉之急!

下官也是感佩万分!”

这句话瞬间让王玄景懵了。

还有这样不贪钱的商人?

不是,你这地方的商人是怎么回事?他们陶朱之术是倒着学的?

“无商不奸,他们竟愿做此赔本买卖?”

王玄景目光锐利,带着几分审视。

赵罄连忙躬身,语气无比诚恳:

“天使有所不知,我福兰镇商户,与其他地方不同,最是仁义!

尤其是…尤其是清润水行等几家大商号,东家皆是菩萨心肠,常行善举。

他们言道,赚钱事小,安抚流民、保境安民事大!

皆是自愿平价售粮,绝无强迫!

此乃本地商贾之德啊!”

王玄景听着赵罄这番滴水不漏又充满“正能量”的解释,目光深邃。

他也不再多问,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翻身上马。

“既如此,本官便告辞了。

赵镇监,好自为之。”

“恭送天使!”

赵罄长揖到地,王玄景策马离开。

目送着王玄景一阵风的来,又一阵风的走,赵罄直起身来,锤了锤腰。

“恭喜公子,贺喜公子!”

就在这时,陆大河走了进来,双手抱拳一脸欢喜。

“公子,你自此以后也不是白身了!”

陆大河是真的为赵罄欢喜啊。

毕竟赵罄身上有了官身,哪怕这个镇监的活被赵家扒走了,他也是个官。

也有一份俸禄养活自己老娘。

而赵罄则苦笑着摆了摆手。

“陆叔你就不要嘲笑我了,芝麻草芥大小的寄禄官,有什么好庆幸的。”

说着,他叹了口气。

“相比之下,兄长才是一步登天,男爵啊,啧啧。”

公侯伯子男五爵中,男爵虽然不值钱,但是这个不值钱也是相对的。

只要你挂上了爵这个字,你就是正经的通天纹了,有封妻荫子的能耐。

哎,封妻荫子啊。

想到这几个字,赵小胖的神经便开始发散起来。

说起来兄长到现在也没个孩子。

看兄长龙精虎猛的样子,似乎也不是腰子不行的样子啊。

难不成是嫂子有问题?

哎呀,也不知道兄长那边怎么样了。

“阿嚏!”

此时,开封城外的庄园内,躺在榻上的张永春猛地打了个喷嚏。

“爷,您没事吧。”

吓得一旁正给他暖手的何书萱一哆嗦,赶紧拿过一旁的衣服想给张永春盖上。

而张永春却摆摆手。

“你忙你的。”

说着,他转头看向一旁的何诗菱。

“你刚才念到哪了,接着念。”

何诗菱应了一声,小丫头看着被公子揉按的脸色逐渐变红,眼睛逐渐变湿的妹妹,心里有些酸涩,但是依然打起精神,端起册子来。

“大荔县男贾衡,贺礼玉璧一对,金斗一尊。”

“白安县男杜缺,贺礼明珠十枚,玉珏一块。”

“贺……”

“加……”

“口……”

张永春一边听,一边眯着眼睛。

哎呀,要不咋说还得是帝都呢。

这帮爷兜里就是有钱。

所以这钱自己要是不刮就白瞎了。

哼了一声,张永春站起身来,啵一声抽出手来,咳嗽一声。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何诗菱主动上前低下头。

“都准备好了,爷。”

张永春伸了个懒腰。

哎呀,看来自己又要重操旧业了。

是时候让大周感受一下,什么叫大工业时代的洗礼了!

ps:补前天的更新。

今天的下午更新,这都不算,今天下午还有。

各位,点点催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