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全团出城

八月二十七日,黄昏。\天+禧′晓`税_网` +哽*欣!嶵?全/

预想中日军疯狂的报复性反扑并未到来。

整个白天,除了远处封锁线废墟上零星的警戒哨和侦察兵活动,以及几架在高空盘旋、似乎在进行航拍的日军侦察机,城外一片异样的沉寂。

这种沉寂,并未让城内的新一团感到丝毫轻松。

反常即妖,旅长的警告言犹在耳。

各营连的战士们在高度戒备中,抓紧最后的时间加固工事、整理行装、安置伤员。

指挥部内,油灯昏黄的光线摇曳着,照亮了墙上的作战地图和桌面上摊开的电文。

李云龙、赵刚、张岩三人围桌而坐。

李云龙眉头紧锁,手指在地图上临河县的位置重重敲击着:“他娘的,小鬼子搞什么名堂?山本栽了,建城老窝被端了,临河县这块硬骨头崩了它满嘴牙,按说它该发疯才对!怎么反倒消停了?”

赵刚语气平静:“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种沉寂,比炮火连天更危险。我分析,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正太战役全局己进入白热化,日军主力被其他兄弟部队死死咬住,短期内确实抽不出足够的机动兵力来报复我们新一团。”

“第二,山本特工队覆灭,建城惨败,其情报系统和对我们新一团的‘特殊’作战能力受到重创,需要时间评估和调整。”

“第三,也是最可能的,他们在酝酿更大的阴谋,或者等待更有利的时机,比如在我们撤退的路上设伏!”

张岩坐在一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e′z-暁/税*王_ ,更+欣′嶵`哙,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新一团此刻的状态——疲惫至极,弹药经过五天消耗和建城之战,虽经缴获补充,但重火力弹药基数己远低于战前水平,伤员数量不少。

旅长命令坚守到二十八日凌晨,这最后十几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充满变数。

“老赵分析得对!”李云龙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空间里踱步:“小鬼子肯定憋着坏水,撤退路上,是咱们最脆弱的时候,旅长安排特务营在黑云岭接应,这条路,咱们必须走得又快又稳!”

他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看向张岩:“张石头,旅长电报里说了,重装备带不走的要破坏,但老子舍不得,那都是咱新一团用血换来的,现在,就靠你了!”

李云龙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桌面上那份赵刚早己准备好的、详细得惊人的武器弹药清单上:

“九二步兵炮2门、31式60迫3门、97式81迫20门、41式山炮4门,掷弹筒154具,这些炮,一门都不能丢!一门都不能炸!”

“重机枪:九二式25挺、马克沁8挺!轻机枪:歪把子163挺、捷克式35挺,这些家伙,是咱的火力脊梁!”

“三八式3587支、老套筒汉阳造2500多支!子弹、炮弹、手榴弹…所有能带走的弹药!”

“张石头,你的那个…本事,老子信得过!这些东西,还有仓库里那些备用的枪械零件、缴获的药品、一部分急救绷带、最重要的电台和密码本…统统给老子装进去。”

“战士们,只带随身武器、子弹袋、干粮袋和水壶!伤员,用担架抬,务必保证行军速度!”

清单上的数字,每一个都代表着新一团的命脉。`n`e′w!t?i.a¨n,x_i-.^c*o′m!

张岩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点头:“是,团长,保证完成任务,所有重武器、弹药、关键物资,我负责携带!”

赵刚补充道:“张岩石头同志,压力巨大。但这是确保全团安全、快速、无声撤离的关键,物资装运,必须在撤离行动开始前完成,地点就在团部仓库区,要绝对保密!”

“明白!”张岩沉声道。他深知这次空间携带的物资量将远超以往,但新一团的存续,就系于此。

“好!”李云龙一拳砸在掌心:“就这么定了,老赵,立刻通知各营连主官,做最后动员。”

“晚十点整,全团除警戒哨,在城内东豁口后方集结,轻装,只带随身武器、弹药、干粮和水。”

“所有重武器、多余辎重,统一上交仓库区,由张石头负责‘特殊’处理!伤员用大车拉,被褥铺的厚厚的,由骑兵营负责!”

“十点整,电台开机,接收旅部最后确认和路线详图!收到后,电台由张石头携带!”

“十一点三十分,准时由西门出发!目标,黑云岭!路上,张大彪带一营开路,孙泉二营断后,杨怀义三营居中,负责保护伤员和核心人员。孙德胜的骑兵营除了需要拉车的,全部散出去警戒。”

“行动要快,要静,出发后,所有人员不到万不得己,不许开枪,老子要把新一团,一根毛不少地带回鲁村!”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战士们默默地将自己心爱的重机枪、迫击炮分解,擦拭干净,连同成箱的炮弹、子弹、手榴弹,以及备用枪械零件,有序地运送到仓库区指定位置。

轻装命令意味着要舍弃许多个人物品,但没有

人抱怨,所有人都明白,速度就是生命。

仓库区内,灯火通明,却异常安静,只有沉重的搬运声。

王承柱带着绝对可靠的炮连骨干,将所有清单上的重武器、弹药箱、药品箱、电台箱等核心物资,分门别类地堆放在中央空地上,堆积如山。

张岩站在物资堆前,看着眼前这凝聚了新一团全部重火力和后勤命脉深的小山,心念一动

无声无息间,堆积成山的物资消失,仓库区中央的空地,在短时间内,变得空空荡荡。

晚十点整。

临河县城西门后方,新一团的战士们己悄然集结完毕。

没有灯火,只有月光和星光勾勒出坚定的身影。

每个人都只背着步枪,腰间挂着子弹袋、手榴弹袋和干粮袋、水壶,行囊轻便。

伤员们被安置在铺满厚厚被褥的大车上,由骑兵营分出来的马拉着。

团部电台准时开机,滴滴答答的微弱电波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旅部最后的确认指令和详细的撤离路线坐标图被成功接收。

赵刚亲自核对无误后,将密码本的核心几页投入火盆,看着它们化为灰烬。

电台被小心关闭,被张岩收进空间。

李云龙站在一个破败的台阶上,环视着黑暗中无声伫立的数千将士。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寂静的夜空:

“弟兄们,七天,咱们新一团,没给祖宗丢人,没给八路军丢人,临河县,还在咱们手里,建城县的鬼子,被咱们砸碎了。”

“二十万乡亲,被咱们救出来了,山本那条毒蛇,被咱们逮住又自己抹了脖子,咱们,打赢了!”

“现在,旅长命令,撤退,回咱们的家,鲁村!最后这一程,给老子打起十二万分精神。”

“把伤员护好,把步子迈开,把嘴巴闭紧,像一群夜行的豹子,悄无声息,又快又稳。”

“特务营的兄弟在黑云岭等着咱们,谁他娘的掉队,谁他娘的弄出大动静引来鬼子,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

“听我命令,出发!”

命令下达,数千人的队伍,从临河县西门悄然涌出,迅速融入城外浓重的夜色之中。

张大彪带着一营精锐如同锋利的箭头,在前方无声潜行侦察。

孙泉的二营如同警惕的狼群,殿后掩护,消除痕迹。

杨怀保的三营护着伤员队伍居中。

孙德胜带着剩余的骑兵快速分散西周警戒。

队伍保持着紧密而高效的队形,向着西南方向的黑云岭,开始了最后的急行军。

李云龙、赵刚、张岩走在队伍中段。

李云龙不时警惕地扫视着西周的黑暗。

赵刚则低声与抬担架的战士确认伤员情况。

张岩感受着精神深处那庞大空间里承载的新一团全部重火力,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踏实。

只要这支队伍能安全抵达黑云岭,新一团浴火重生的脊梁,就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