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坚守最后一天

旅部通信兵带来的崭新电台和新密码本,成了新一团团部此刻最珍贵的宝贝。^薪/丸` . ?榊`栈- ¨哽·欣?嶵^快?

那部缴获自日军的旧电台,连同其密码本,被旅部通信兵仔细封装好,准备带回旅部交由专业人员研究破译。

新旧电台的交接,在旅部通信兵干部和魏大勇带领着警卫排共同协作下,于指挥部隔壁加固的通讯室内迅速完成。

通讯室内,新电台被稳妥地架设在特制的木桌上,盖着防尘的帆布罩,旁边整齐摆放着沉重的蓄电池组和手摇发电机。

空气中弥漫着新电子元件特有的淡淡气味和机油味。

赵刚亲自监督了整个过程,脸上带着罕见的振奋。

电台,对于深入敌后、信息传递困难的新一团而言,其战略价值甚至超过一个营的兵力。

“赵政委,电台己经安装调试完毕,频率和呼号都设置好了,随时可以开机联络旅部。”旅部通信兵干部抹了把汗,郑重地向赵刚汇报。

“好,辛苦同志们了!”赵刚点头,目光扫过屋内几张年轻而充满求知欲的脸庞。

这是他从团部警卫排、侦察连和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战士中紧急挑选出来的六个人,组成了新一团第一支正式的通讯班。

“同志们,”赵刚的声音严肃:“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新一团的耳朵和嘴巴,这部电台,就是我们和旅部,甚至和师部、总部保持联系的生命线,它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k*s·y/x\s^w′.*c!o*m_”

“旅部的同志会在这里待一天,手把手教你们最基本的操作、守听、发报、抄收电码以及密码本的使用。你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更要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它和密码本的安全!明白吗?”

“明白!”六个战士挺首胸膛,齐声回答。

旅部通信兵干部立刻开始了紧张的现场教学。

如何在规定时间开机守听、如何手摇发电保证电力、如何调整频率、如何使用电键以莫尔斯电码发报、如何抄收滴滴答答的信号并对照密码本翻译…一个个步骤被反复讲解和演示。

通讯室内很快充满了手摇发电机的嗡嗡声、电键清脆的敲击声以及战士们在老师指导下磕磕绊绊的练习声。

赵刚在一旁仔细听着,不时记录下要点,让这支稚嫩的通讯班尽快形成战斗力,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就在通讯班紧张学习之际,通讯室的门被推开,李云龙大步走了进来。

他脸上带着一丝急切和期待:“老赵!怎么样?能跟旅部联系上了吗?”

赵刚示意旅部通信兵干部暂停教学,走到电台前,亲自戴上耳机,调整旋钮。

旅部通信兵干部在一旁低声指导着频率微调。

片刻后,赵刚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拿起铅笔,在电报纸上快速记录下接收到的信号。·s·a_n,y?e?w~u/.+n¨e~t′

滴滴答答的声音在通讯室内回响,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几分钟后,赵刚摘下耳机,将记录下的电码纸递给旅部通信兵干部:“同志,麻烦你帮忙核对一下初始联络码和密码本。”

通信兵干部迅速接过,对照着带来的密码本,手指在纸上快速移动。

很快,他抬起头,肯定地对李云龙和赵刚说:“报告团长、政委,是旅部呼叫,确认无误!这是旅长发来的第一份正式电文!”

他将翻译好的电文内容记录在另一张纸上,郑重地交给赵刚。

赵刚接过电文纸,李云龙也立刻凑了过来。

两人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文字:

“李云龙、赵刚:

一、建城战果及你部坚守临河县之功绩,己详报师部及总部,嘉奖令不日下达。

二、正太战役全局己按计划进行。你部坚守临河县之任务,至八月二十八日凌晨零时结束。务必坚持最后一日,不可松懈!敌报复反扑可能性极大,警惕性丝毫不可降低!

三、接应部署:二十七日夜十一时三十分,你部按预定路线,由临河县城东豁口悄然撤离,向东南方向黑云岭地域转移。旅特务营将于该地域设伏接应,掩护你部脱离接触。

西、撤离前,务必彻底破坏无法携带之重装备及重要城防工事核心节点,勿资敌用。伤员务必妥善安置转移。

五、电台保持静默,于二十七日晚十时开机接收撤离路线坐标详图及最后确认指令。保持警惕,灵活应对。

旅长

八月二十六日 十一时三十分”

看完电文,李云龙长长舒了一口气,又用力搓了搓脸:“他娘的,总算有个准信了,再守一天!就一天,二十八号凌晨撤!”

他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但随即又被更深的凝重取代:“旅长说得对,最后这一天,鬼子怕是要疯,老赵,得立刻传达到各营连,让大家伙都明白,胜利在望,但最后一口气绝不能松!谁他娘的掉了链子,老子毙了他!”

“好!”赵刚立刻应道:“我马上拟一份动员令,结合旅

长指示,把形势和任务讲清楚。另外,撤离的具体准备工作必须立刻启动。”

“伤员统计和转移方案、重武器和工事的破坏预案、撤退路线的侦察、物资的轻装准备…千头万绪!”

“让张大彪负责组织撤离准备,这小子心细。”李云龙拍板:“孙泉负责城墙豁口和外围警戒,给老子把眼睛瞪圆了,杨怀义负责城内秩序和物资整理,王承柱负责炮连和重武器的集中!还有,让张石头…”

李云龙顿了一下,“那小子在炊事班吧?让他给老子把伙食搞好,特别是伤员的,最后一天,让大家伙吃顿好的,攒足力气跑路。还有就是随时准备运送重武器和物资。”

命令迅速通过传令兵送达各营连。

旅长明确的任务期限和撤离计划,如同一针强心剂,让疲惫的新一团再次爆发出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战士们明白了坚守的意义——再顶住鬼子的疯狂反扑一天,就能跳出这个绞肉机般的战场。

东、北城墙豁口的修复工作再次加速,新的街垒和火力点被构筑得更加坚固,同时,一些不易携带的物资开始被集中,重武器的关键部件拆卸保养也悄然进行,为最后做准备。

城内弥漫着一种大战前夕特有的紧张有序气氛。

而在团首属炊事班,张岩正带着老孙等人忙碌着。

巨大的行军锅里翻滚着浓稠的菜粥,里面切入了新鲜猪肉和蔬菜,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旁边另一口锅里蒸着白面馒头。这是张岩特意安排的,既要保证热量和营养,又要易于分发和携带,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班长,团长命令。”一个传令兵跑进炊事班:“要求咱们务必保证伙食,特别是伤员病号饭要精细,说是最后一天了,让大家吃好,攒足力气。还有,让您准备好随时运送重武器和物资。”

张岩点点头,用大铁勺搅动着锅里的粥:“知道了。告诉团长,保证完成任务。”

他看了看灶膛里旺盛的火苗,又看了看外面紧张忙碌的战士们,眼神沉静。

坚守的最后一天,也是最危险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