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修复加固工事
电台面板上微弱闪烁的绿光,给指挥部里带来一丝希望,却又迅速被现实的冷水浇灭。′2¨疤¢墈′书*王! +哽~薪!醉`全¢
赵刚眉头紧锁,反复调试着旋钮,耳机里只有一片嘈杂的电流嘶嘶声和远处不知哪个方向传来的、完全无法辨识的微弱信号片段。
他摘下耳机,脸上带着深深的无奈和凝重。
“老李,电台是通电了,基本功能可能恢复了一部分,但问题很大。”
“第一,我们不知道旅部的通讯频率和呼号。”
“第二,旅部距离我们太远,超出了这台日军野战电台的有效通讯距离。”
“第三,就算能收到信号,也可能因为干扰或者密码本缺失而无法解读。简单说,用它首接联系上旅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云龙脸上的期待瞬间凝固,随即化为一声重重的叹息。
“他娘的,老子还以为捡了个大宝贝。”
他狠狠抓了抓头皮,看着那台闪着微弱光芒的铁疙瘩,只觉得无比碍眼。
没有电台,他们身处孤城,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一无所知,也无法向外界求援或报告战况。
短暂的焦躁过后,李云龙猛地停住脚步,眼中射出决断的光:“不能干等着,张大彪!”
“到!”正在门口指挥搬运沙袋的张大彪立刻跑进来。
“立刻挑选两名最好的通信兵,要骑术最好的!带上我们拿下临河县的详细报告,还有我们决定就地固守七天的计划!”
“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快马加鞭,用最快的速度,把消息送到旅部,路上遇到任何阻拦,能绕就绕,绕不开就给老子杀过去,一定要把消息送到旅长手里!”
“是!保证完成任务!”张大彪深知此事关乎全团生死,立刻转身去执行。?齐′盛`暁_税_旺′ /冕-废?岳~黩/
“电台…电台也不能闲着!”李云龙又转向赵刚,指着那台设备。
“老赵,你懂这玩意儿,继续捣鼓!看看能不能监听到鬼子的通讯?哪怕只能听到只言片语,知道点鬼子援兵的动向也是好的!死马当活马医!”
“明白,我尽力。”赵刚立刻应下,重新坐在电台旁,开始尝试搜索可能的日军通讯频道。
指挥部外,临河县城俨然成了一个喧闹的防御工事构筑场。
正午的烈日炙烤着大地,空气里弥漫着硝烟、血腥的刺鼻气味。
刚刚经历血战的战士们,顾不上疲惫,在各级指挥员的吼声中,投入到紧张的工事修复中。
东城墙,张大彪的一营负责区域。
被炮火撕裂的巨大豁口处,成了重点抢修对象。战士们忙碌着。
身体健壮的战士两人一组,扛起沉重的沙袋,喊着号子,一步步登上废墟堆砌的斜坡,将沙袋一层层、交错地垒砌在豁口两侧,迅速形成新的防御墙体。
一些战士则从城墙垮塌处搜集尚能使用的大块条石或青砖,用撬棍和绳索将其搬运到关键位置,充当支撑。
在豁口后方不远处的街道上,工兵连的战士正指挥着部分战士和动员起来的城内百姓,利用倒塌房屋的梁木、门板,甚至拆下来的门框,快速搭建着街垒和巷战掩体。
汗水浸透了所有人的军装,在背上洇开深色的印记,但没有人停下。
长期营养改善带来的体力优势在此刻充分体现,搬运重物,挖掘壕沟的速度远超以往。
西面,靠近河岸的地段地形更为复杂。
孙泉的二营除了要修复被炸塌的几处城墙段,更要利用河岸的沟渠、堤坝、废弃的砖窑等自然地形,构筑隐蔽火力点。¢微*趣/小!税¨网_ ·冕+废+跃¨渎¢
战士们挥舞着工兵铲,在河堤内侧挖掘着散兵坑和机枪掩体,并用树枝和草皮进行伪装。
缴获的日军九二式重机枪被迅速架设到新构筑或加固的暗堡中,黑洞洞的枪口指向河对岸和可能来袭的方向。
在城墙与河岸之间的开阔地带,工兵们正组织人手紧张地埋设地雷。
挖坑,放置,覆盖伪装…每一个步骤都进行得快速谨慎。
威力翻倍的地雷,将成为任何试图涉水或沿河岸进攻之敌的噩梦。
北门,杨怀义的三营面临的城墙相对完整。
但外面是相对开阔的田野,无险可守。
三营的任务是建立纵深防御。
战士们正奋力在城门外挖掘着反坦克壕沟,虽然新一团没有反坦克炮,但深沟本身就能迟滞步兵和可能出现的装甲车辆。
壕沟后方,利用砍伐的树木,搜集来的大石块、甚至废弃的车辆残骸,设置着一道道鹿砦和障碍物。
更远处,工兵排正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在通往县城的主干道和两侧田野里,成片地埋设地雷。
每一颗地雷在系统加持下翻倍的威力,都意味着更大的杀伤半径和威慑力。
城内,靠近指挥部的一片相对开阔的空地上,张岩正带着后勤人员和部分轻伤员,紧张地清点,整理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
武器弹药堆积成几座小山:
三八式步枪数量最多,粗略点算超过西百支,枪油味混合着硝烟味。配套的6.5mm有坂步枪弹成箱堆放,初步估计超过十万发。
歪把子轻机枪缴获二十余挺,弹斗供弹,旁边是堆叠的30发弹斗和大量6.5mm机枪弹箱。
九二式重机枪最为宝贵,完整缴获八挺,沉重的枪身和标志性的保弹板散落一旁,7.7mm重机枪子弹箱堆积如山。另有两挺损坏的,被单独放置待修。
八九式掷弹筒数量惊人,超过五十具,旁边是成箱的专用榴弹和部分能用上的日军手雷。
最大的收获是日军山炮大队遗弃的西门相对完好的西一式75毫米山炮,炮身上还带着战斗的痕迹,但关键部件基本完好。
与之配套的炮弹箱更是堆积成一座小山,初步清点超过三百发高爆弹和榴霰弹。此外,还有多门被炸毁炮架的步兵炮残骸和大量迫击炮弹。
各种口径的子弹,手雷,掷弹筒榴弹,炮弹箱堆积如山,种类繁杂,数量巨大,需要仔细分类统计。
其他物资同样丰富:
日军囤积的大米、面粉堆积在几间仓库里,粗略估计够新一团五千多人食用半个月以上。还有大量的罐头,压缩饼干,盐,糖等。
缴获的日军冬夏军装,军毯,皮鞋,钢盔等堆积着,虽然部分染血破损,但清洗整理后仍可使用。
在联队部的医务室找到了不少急救包,消炎药,绷带,酒精等。
炸药(包括威力巨大的tnt),导火索,雷管,铁锹,十字镐,铁丝网卷等。
在城内的日军马厩和溃散中缴获了二十多匹状态尚可的东洋马,己被孙德胜的骑兵营接收。
从联队部搜出少量日元,军票,以及大量日军地图,作战命令,花名册等文件,由赵刚派人专门整理。
张岩拿着一个硬纸夹,上面钉着几张粗糙的表格,他一边指挥着战士们分类,计数,搬运到临时征用的仓库或安全的掩蔽所,一边快速地记录着关键数据。
每一颗子弹,每一袋粮食,在接下来的守城战中,都可能是救命的关键。
李云龙大步流星地巡视着各处的工事构筑现场。他走过东城墙巨大的豁口,看着沙袋和砖石正迅速填补着缺口,眉头紧锁地检查着新垒砌墙体的厚度和角度,不时吼着:
“这里再加两层,沙袋给老子压结实点,歪把子架高点,控制豁口正面。”
他来到西面河岸,看着隐蔽在堤坝后的机枪暗堡和正在埋设的地雷区,对孙泉强调:“河对岸给老子盯死了!多布暗哨!小鬼子吃了亏,肯定想从这边摸过来!”
在北门外,他看着刚刚挖出的反坦克壕和正在布置的障碍物,对杨怀义下令:“壕沟再挖深半米,鹿砦往前推五十米,地雷区标识要隐蔽,但咱们自己人要清楚!”
最后,他来到张岩负责的物资堆放场。看着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特别是那西门75山炮和成堆的炮弹,李云龙的眼睛亮得吓人:“好家伙,他娘的发财了啊。石头!”
“到!”张岩立刻跑过来。
“这西门山炮,立刻组织人手,给老子拖到城里,找坚固的掩体藏起来,王承柱的炮连会派人来接管,炮弹给老子看好了,一颗都不能浪费,还有那些重机枪,都他娘是好东西,轻重火力点都给老子补充上!”
“是!”张岩大声应道。
李云龙的目光扫过那些堆积的日军钢盔和军装,又看了看周围正在挥汗如雨修复工事的战士们身上的灰布军装,忽然想到了什么,指着那些缴获的日军钢盔和厚帆布军装外套:“这些钢盔和厚布军装,挑好的,马上分发下去,特别是守城墙和机枪位的,多少能顶点子弹和弹片!”
他又看到了堆积的一些厚铁板和缴获的日军卡车拆下来的发动机护板之类的东西,脑中灵光一闪,对旁边的一个工兵排长吼道:“看到那些厚铁板没有?给重机枪阵地和炮位前面装上,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