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急速扩编

团部里,气氛热烈得近乎沸腾。*咸.鱼\看\书\ `更¢歆+罪?全+

李云龙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嘴里叼着烟卷,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赵刚坐在一旁,看着陆续进来的三位营长和骑兵营长孙德胜,眼神中也充满了欣慰和震撼。

“报告团长,政委,一营顺利归建。”张大彪嗓门洪亮,率先敬礼。

“我营现有战斗兵员一千五百二十三人,新吸收兵员一千零二十三人。缴获三八式步枪八百五十二支,歪把子轻机枪三十六挺,九二式重机枪六挺,掷弹筒十八具,81毫米迫击炮西门,各类弹药无数,粮食、药品、被服若干。”

“不过武器一半都是打不响的,但都是完整的,按照张军需长的要求缴获的。”

“好,大彪,干得漂亮。”李云龙一拍大腿。

“报告团长,政委,二营归建。”二营长孙泉紧跟着报告。

“我营现有兵员一千五百零八人!新兵一千零八,缴获步枪七百九十支,轻机枪三十三挺,重机枪五挺,掷弹筒十五具,81毫米迫击炮三门!另摧毁伪军据点三处,解救乡亲数百。”

“武器状况基本和一营差不多,半数不响,都完整。”

“好,沈泉,没给老子丢脸!”

“报告,三营归建。”杨怀义声音沉稳。

“我营现有兵员一千西百九十六人!新兵九百九十六人,缴获步枪八百一十支,轻机枪西十挺(含部分捷克式),重机枪七挺,掷弹筒二十具,81迫击炮五门,与地方武装配合,开辟新区多处,武器状况同上。~二′八,看?书*旺, \无+错^内~容~”

“好,怀义,打得不错。”

最后是孙德胜,他黝黑的脸上带着骑兵特有的剽悍:“报告团长,政委,骑兵营归建。现有骑兵五百一十二人,战马五百零三匹,缴获…”

“嘿嘿,团长带着咱们,抢了多少趟,实在记不清了。光粮食就够全团吃俩月的,武器弹药,药品,大洋,堆满了好几个临时仓库,还顺手宰了不下三百个鬼子汉奸。”

“哈哈哈,好,德胜。跟着老子喝上肉汤了吧?”李云龙开怀大笑。

赵刚快速记录着,心中默默计算:一营1523人,二营1508人,三营1496人,骑兵营512人,加上留守的警卫连(约150人),侦察连(约150人),团部机关及勤杂人员(约200人)…

新一团的总兵力,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五千五百人左右,这己经远超一个旅的规模,装备更是焕然一新,主力部队基本实现了步枪化、机枪化(班排装备轻机枪),营连配属迫击炮和掷弹筒,骑兵营更是成了拥有五百多匹战马的庞大机动力量。

“好,好,好。”李云龙连说了三个好字,兴奋地站起身。

“都他娘的出息了,没白费老子把你们撒出去,三个多月,给老子拉回一个旅的人马,够本,太够本了!”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用力戳着太原的位置:“小鬼子,看到没?老子新一团,今非昔比了,你筱冢义男缩在壳里养伤,老子可没闲着!”

张大彪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团长,这人…是拉回来了。~嗖¢艘`暁^税`蛧? /追·醉^歆·璋-节?可这编制…还有装备、粮饷…旅部和总部那边…”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如此庞大的兵力和远超编制的装备,怎么向上级交代?

李云龙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他走回座位,重新点上根烟,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眼神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编制?什么编制?老子还是新一团团长,你们还是营长,至于兵…那都是各地自发来投奔抗日的热血青年,老子能往外撵?至于装备…”

他嘿嘿一笑:“都是缴获,是弟兄们拿命从鬼子手里抢来的,咱们八路军不是提倡自力更生吗?老子这是贯彻上级精神,粮饷?咱们新一团啥时候指着上面发粮饷过日子了?仓库里有的是。”

他看向赵刚:“老赵,上报的时候,兵力嘛…还是报两千六,顶天了。”

“就说战斗减员严重,新补充了些兵员。装备?缴获多少报多少?那不行!报个七成就行,留点家底,粮饷?照例哭穷,就说缴获都分给老百姓和补充部队了,请求上级支援!”

赵刚苦笑:“老李,这…这瞒报的也太离谱了。五千五百人报两千六?旅长和总部又不是傻子。”

“管他呢。”李云龙一挥手:“先糊弄过去再说!旅长要是问起来,老子自有话说,现在当务之急,是安顿好部队,整编训练,把新兵蛋子给老子练成能打仗的兵,把缴获的武器擦亮,把仓库给老子守好!”

会议结束,各营主官立刻投入了安顿部队、整编训练的繁重工作中。

驻地各处都响起了操练的号子声和新兵略显笨拙的刺杀喊杀声。

李云龙和赵刚则来到了仓库区。

军械库、物资库、炊事班仓库,三座大库房的门都敞开着。

里面堆积如山的景象,让见惯了大场面的李云龙和心思缜密的赵

刚都再次感到了震撼。

军械库里,除了各营带回来的缴获堆满了角落,更多的是这三个月来,张岩零点过后“刷新”出来的、码放整齐的崭新弹药箱(随机子弹、炮弹、手雷等)。

原本空旷的空间被塞得满满当当,几乎无处下脚。

物资库里,崭新的军装被褥捆扎整齐,药品箱码得整整齐齐。

这其中有缴获分成的,但大部分依旧是系统“刷新”的成果。

炊事班仓库更是夸张,各种食材丰富得不像在敌后战场。

张岩正指挥着几个炊事班战士,费力地将一批蔬菜搬到通风处。

看到团长政委过来,他只是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继续忙着手里的活。

“石头,”李云龙看着满坑满谷的物资,咂了咂嘴:“这三个月…辛苦你了。”

“团长言重了,分内事。”张岩头也没抬,继续整理着菜筐。

“东西…都在这儿了?”赵刚环视着仓库,意有所指地问。

“嗯。”张岩应了一声,没多解释。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都明白这个“嗯”字的分量。

这堆积如山的物资,就是新一团五千五百人敢打敢拼、敢于扩军的最大底气!

“好!好啊!”李云龙用力拍了拍张岩的肩膀,力道不小:“有你在,老子心里就踏实,给老子看好这些家当,这都是咱新一团的命。”

“对了,你小子要的那些报废武器,都放在军械库了,你自己去收拾去”

说完他转身走出仓库,看着外面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五千多号人马聚集在这小小的鲁村,人声鼎沸,气势冲天,一股豪情在他胸中激荡。

“他娘的…”李云龙低声骂了一句,脸上却带着前所未有的踌躇满志,“五千五百条枪…老子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赵刚站在他身边,看着眼前这庞大得有些不真实的队伍,心中除了震撼,也涌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和隐忧。

如此庞大的力量,如同一柄锋芒毕露的双刃剑。用好了,是刺向敌人的致命利器;用不好,或者暴露了真正的秘密,后果不堪设想。

他望向远处默默整理仓库的张岩,又看了看身边意气风发的李云龙,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