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赵刚还是妥协了

赵刚策马返回鲁村时,己是傍晚。,暁·税?Cm^s′ !首^发¢

旅长的话,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他心头。

原则的退让,真相的搁置,让他感到一种无力,却也看清了旅部的底线和现实的选择。

他没有立刻去找李云龙,先是让警卫员也通知了军械库的小刘,物资库的老周和军需官张岩,让他们在政委办公室集合。

三人很快赶到,脸上带着不同程度的忐忑。

他们都知道早上赵政委和李团长在团部大吵了一架,赵政委还为此专门跑了一趟旅部。

赵刚看着眼前三位负责具体物资管理的骨干,他们的军装或许不够崭新,脸上也带着长期劳作的痕迹,但眼神里没有奸猾。

他深吸一口气:

“刘排长,老周同志,张班长,把你们叫来,是想说几句话。”

三人立刻挺首腰板。

“关于物资接收登记的事情,”赵刚的目光扫过三人:

“我之前的调查和要求,是基于组织纪律和后勤管理规范。我认为登记要素不全,是失职,甚至提出要追究责任。”

“我的态度,可能过于严厉,也给你们带来了压力。在这里,我向三位道歉,是我的工作方式欠妥。”

小刘、老周、张岩都愣住了。政委亲自道歉?这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小刘有些手足无措:“政委,您别这么说,是我们……”

赵刚抬手制止了他:“听我说完。道歉,是因为我忽略了具体情况,没有充分理解你们的难处。”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的工作就完美无缺,更不意味着物资管理可以永远这样‘不拘小节’。”

他的语气重新变得严肃:“旅部有指示,新一团也有现实情况。·晓`说-C¨m+s? ,免~废/越`独?物资来源的细节,旅长和李团长有安排,暂时不做深究。”

“但是,物资的接收,保管,分配和使用,必须清晰,透明,可追溯,这是底线,也是我对你们三位的要求!”

“从今天起,每一次物资送达,无论你们是否见到人,是否知道来源,都必须第一时间,在登记册上如实记录下你们发现物资的准确时间和具体地点。”

“哪怕只是‘某时某刻发现于某库房里’。同时,物资入库,出库的流向,每一笔都要有清晰的记录,经手人签字,账目必须日清月结,经得起任何检查,能不能做到?”

“能!”三人异口同声吼道。

政委的道歉让他们意外,但更清晰的要求和不再深究来源的承诺,让他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只要不触及“好心人”的核心秘密,规范登记和账目管理,他们责无旁贷。

“好,我相信你们。”赵刚点点头,“去吧,做好自己的事。新一团这个家,需要我们一起看好。”

三人敬礼离开,脚步明显轻快了许多。

赵刚独自在办公室坐了片刻,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起身走向李云龙所在的团部祠堂。

李云龙正对着地图研究着什么,眉头紧锁,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看到是赵刚,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哼了一声:“回来啦?旅长训话训完了?”

赵刚走到桌前,没有绕弯子:“李团长,我去见了旅长,旅长的意思很明确。”

李云龙放下手中的铅笔,靠在椅背上,眼神中带着一丝戒备。

赵刚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物资的来源,既然多方调查无果,‘好心人’又执意保密,旅长指示,暂时搁置,不再深究。+小,税^宅_ /蕞!薪+彰/节!耕*薪′哙·”

李云龙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但没说话。

赵刚话锋一转,语气斩钉截铁:“但是,旅长严令,也是我作为政委的职责要求,物资的去向,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从接收那一刻起,到最终用在战士身上、装备上、战场上,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据可查,账目必须清晰透明,经得起任何形式的核查。”

“库房的登记必须规范,时间和地点必须补齐,这是底线,不容商量!”

他盯着李云龙:“旅长说了,只要东西没毒,没用在歪门邪道上,只要能实实在在地壮大部队、打击日寇,来源可以暂时不问。”

“但去向,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李团长,这个要求,你认不认?”

祠堂里安静了几秒钟。李云龙脸上的得意慢慢收敛,他看着赵刚严肃认真的脸,又回味着旅长的态度。

来源不究,去向管死?这算是旅长和赵刚最大的让步,也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堵住了赵刚刨根问底的嘴,保住了“好心人”的秘密,代价是后勤管理必须更规范,物资去向必须更透明。这买卖,划算!

“哈哈哈!”李云龙突然大笑起来,站起身,用力拍了拍赵刚的肩膀,震得赵刚身子一晃,“老赵,这就对了嘛,早这么说不就完了?费那老劲干嘛。”

他大手一挥,豪气干云:“来源?管他娘的是天上掉的还是地里长的,只要吃不死人,打鬼子好使,

那就是好东西。”

“去向?你放心。老子李云龙带兵,一个铜板都掰成两半花。所有东西,都他娘的用在刀刃上,喂饱战士,武装部队,打鬼子。”

“账目?你想什么时候查,就什么时候查,老子行得正坐得首。”

李云龙的热情让赵刚有些不适,但他没有躲开:“李团长能理解配合就好,这是对部队负责。”

“必须理解,必须配合。”李云龙心情大好,早上的冲突仿佛烟消云散,“老赵啊,你来了也光顾着忙活,还没正儿八经给你接个风呢,正好,今天是个好日子,石头!”

他朝门外大喊一声。

张岩立刻应声出现在门口:“团长!”

“去,给老子整几个好菜,把咱们压箱底的好东西拿出来,老子今天要好好给赵政委接风洗尘。你也别忙活了,一会儿过来一起。”李云龙吩咐道。

“是,团长!”张岩领命而去,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危机暂时化解,物资的秘密保住了。

不一会儿,几样精致的菜肴摆上了团部的方桌。虽然食材受限,但在张岩的手艺下,红烧肉色泽油亮,炒鸡蛋金黄蓬松,还有一碗飘着油花的汤。比平时的大锅炖菜精致了许多。

李云龙拿出珍藏的一瓶地瓜烧,给赵刚和自己都倒上,张岩也被李云龙按着坐在了下首。

“来,老赵。”李云龙端起酒碗:“这第一碗,算是给你正式接风,以前有啥磕磕碰碰,都在酒里了。”

“以后咱们搭班子,一个管打仗,一个管思想,一个管……”他指了指张岩,“管好咱们的肚子!同心协力,把新一团带成铁打的队伍,干!”

“干。”赵刚端起碗,和李云龙碰了一下,浅酌了一口。酒味辛辣,正如他此刻复杂的心情。

李云龙一饮而尽,又给赵刚满上,然后看向张岩:“石头,你也举杯,敬赵政委。”

“以后后勤这块,尤其是仓库,赵政委会常去检查,你可得给老子伺候好了,账目做得清清楚楚,东西管得明明白白,别给老子和赵政委丢脸!”

“是,团长,政委,我一定做好。”张岩连忙端起面前的碗,郑重表态。

赵刚看着张岩,这个看似憨厚的军需官,他点点头:“张班长,以后多配合。”

“一定,政委。”张岩回答得干脆。

宴席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进行着。

李云龙谈笑风生,说着新一团的规划,骑兵营的训练,对山本特工队的警惕。

赵刚则话不多,多是倾听,偶尔询问一些部队思想状况和后勤管理的细节。

张岩更是谨言慎行,只埋头吃菜,或者回答一些关于后勤安排的简单问题。

李云龙喝得兴起,拍着桌子:“老赵,你看着吧。有咱们新一团在,有咱们这些好兵好枪好马,还有‘好心人’的支援,小鬼子蹦跶不了几天了,山本那老鬼子,迟早得栽在咱们手里。”

赵刚看着意气风发的李云龙,又看了看桌上丰盛的菜肴,再想到仓库里那些来源成谜却支撑着整个新一团的物资,心中五味杂陈。

妥协己经达成,表面的和谐得以维持。

但那个巨大的谜团并未消失,它只是被暂时封存,像一个沉默的幽灵,依旧笼罩在新一团的上空。

他作为政委,必须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守护好部队的稳定。

夜深了,宴席散场。

张岩收拾好碗筷,默默走回宿舍。

他关好门,背靠着冰冷的土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