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旅长的“教育”

团部那场火药味十足的冲突之后,赵刚没有立刻离开祠堂。.t?a-k/a`n*s*h?u~.?c′o.m′

他独自一人站在满地狼藉中,看着破碎的茶缸、散落的检查草稿,还有那本刺眼的空白登记册,胸口仿佛压着一块巨石。

李云龙最后那句“旅长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魔咒般在他脑中反复回响。

他无法接受这种毫无监管、毫无记录的物资接收方式,这违背了他作为政委的信念和职责。

但李云龙的激烈反应,尤其是搬出了旅长,让他意识到,仅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撼动新一团这潭深水,更无法触及那个被李云龙死死护住的秘密核心。

“必须弄清楚旅长的真实态度。”赵刚心中决断。

他不再犹豫,迅速铺开信纸,用极其简洁克制的语言写下一张字条:“团长:旅部有急事相商,我去去就回,团务暂由你主持,赵刚。”

他将字条压在李云龙桌上那份未完成的检查下面。

然后,他叫来警卫员,声音急促:“备马,立刻去旅部!”

快马加鞭,一路疾驰,赵刚的心如同被放在油锅里煎熬。

他反复推演着李云龙的话,旅长可能的反应,以及新一团那无法解释的物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旅部。

通报后,赵刚被首接带进了旅长的办公室。

旅长正对着地图研究着什么,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看到风尘仆仆,脸色凝重,带着一丝的挫败感的赵刚,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弯了弯。

“赵刚同志?这么快就回来了?新一团那边,和李云龙磨合得不太顺利?”旅长放下铅笔,语气听不出喜怒,示意赵刚坐下。

赵刚没有坐,他挺首身体,深吸一口气,开门见山:“报告旅长,我请求旅部对新一团后勤物资来源问题,进行彻查,并严肃处理相关违纪人员!”

“哦?”旅长眉毛一挑,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好整以暇地看着赵刚,“物资来源?李云龙不是说了吗?是爱国‘好心人’捐助的。′e/z`k.s\w′.+o′r_g\有什么问题?”

“问题很大。”赵刚的声音激动:“旅长,新一团的物资接收,完全处于失控状态。”

“军械库,物资库,炊事班仓库,所有新到物资,交接时间,地点,经手人,运输方式,全部记录空白。”

“库房管理员对此一问三不知,只推说是‘好心人’所为,是李云龙团长严令不许过问。这种管理方式,严重违反后勤纪律,形同儿戏,是巨大的隐患。”

他上前一步,将随身带来的那本新一团物资登记册双手呈上:

“旅长请看,这就是他们的登记册,除了品名和数量,其他关键信息一概空白,这根本就是一本糊涂账。”

“我要求追究库房管理员小刘,老周,张石头的失职责任,更要求李云龙团长对此做出深刻检讨,并立即整改。”

旅长接过登记册,随意地翻了几页,看着那大片大片的空白栏,他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甚至嘴角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似乎更明显了。

“嗯,是挺糊弄的。”旅长合上册子,随手丢在桌上,抬眼看向赵刚,目光平静:“就为这事,你火急火燎跑回来?还跟李云龙吵翻了天?”

赵刚被旅长过于平淡的反应弄得一愣,随即心头火起:

“旅长,这绝非小事,后勤管理是部队的命脉,如此混乱,毫无监管,万一物资来源有问题,或者内部有人中饱私囊……”

“中饱私囊?”旅长轻笑一声,打断了赵刚:“李云龙贪了?还是他手下那几个库管贪了?东西少了?烂了?还是用到不该用的地方去了?”

“目前,还没有发现。”赵刚不得不承认:“物资都用在战士生活和战斗上,账目数量是清的。但是,没有过程记录,就无法杜绝隐患,这是原则问题。¢如,雯¨徃+ ′追*醉\鑫·彰`结?”

“原则?”旅长点点头,站起身,背着手踱了两步,停在赵刚面前:

“赵刚同志,你原则性强,工作认真负责,这很好,派你去新一团,就是看中你这一点,新一团摊子大了,李云龙那家伙胆子更野了,是需要有人给他勒勒缰绳,把把方向。”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邃:“不过,勒缰绳,也得看路况,新一团这匹野马,现在跑的路,有点邪乎。”

旅长看着赵刚疑惑不解的眼神,终于揭开了谜底:“你说的那个‘好心人’,李云龙在俞家岭突围后,确实跟我提过一嘴,当时物资还不算太多,我也就当是某个爱国商人的零星支援,没太在意。可后来……”

旅长顿了顿:“新一团的物资补给,增长得太快,太诡异了,崭新武器,海量弹药,寒冬腊月的新鲜水果,价比黄金的磺胺粉。”

“这些东西,别说一个商人,就是搬空鬼子一个大型仓库也未必有这么多,而且,是持续不断的出现,我早就觉得不对劲了。”

赵刚心中剧震:“旅长,您既然早就知道有问题,为什么…

…”

“为什么不查?为什么不阻止?”旅长接过话头,脸上露出一丝老狐狸般的狡黠:

“我查了,你以为我没查过?在你之前,我至少派了三波人,用各种身份,明里暗里地去鲁村附近查探,查那个‘好心人’的踪迹,查物资运输的路线,查李云龙有没有跟什么可疑势力接触。”

旅长摊了摊手,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自嘲:

“结果呢?屁都没查出来,那个‘好心人’就像个鬼影子,无影无踪,那些物资,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首接砸进新一团的仓库里,没有任何运输痕迹,没有任何人员往来。”

“李云龙那小子,嘴巴比蚌壳还紧,问急了就耍无赖,抬出‘好心人’的规矩,再问就跟你拍桌子瞪眼!”

他看着赵刚:“所以啊,赵刚同志,我派你去,让你这个原则性强,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政委去碰碰这颗硬钉子,看看你能不能撬开李云龙的嘴,或者找出点蛛丝马迹来。”

“现在看来……”旅长笑了笑,带着一丝调侃,“李云龙那混不吝的劲儿,连你也顶不住吧?还被他气得摔门跑回来告状?”

赵刚的脸瞬间涨红,旅长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他心上。

原来自己竟然成了旅长试探李云龙和调查物资的一杆枪,而自己引以为傲的原则,在李云龙的蛮横和这无解的谜团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旅长!我……”赵刚感到一阵屈辱和无力感。

旅长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说:“行了,你的工作态度和原则性,我都看到了。你没做错。换了我,也会查,也会要求规范。但是,赵刚同志,我们得面对现实。”

旅长的语气变得严肃而务实:“现实就是,这个‘好心人’的秘密,我们查不出头绪。”

“现实就是,这些物资,真真切切地在那里,养活了新一团两千多号人,武装了一个超编的主力团,甚至组建了一个骑兵营。”

“现实就是,李云龙虽然混蛋,但他没有把这些物资独吞,没有祸害百姓,相反,他给旅部支援了珍贵的药品和弹药,解决了我们不少燃眉之急。”

“孔捷的独立团要是没有李云龙的地雷手雷支援,恐怕建制都会被山本打散了。”

旅长走到窗前,望着外面: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法。只要这些东西是实实在在地用在打鬼子上,用在壮大我们抗日力量上,只要李云龙没走歪路。”

“那么,这个‘好心人’的秘密,我们暂时可以妥协,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赵刚:

“赵刚,你是政委,你的职责,不仅仅是揪问题,更重要的是保证部队的稳定和战斗力。”

“现在新一团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是插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

“这把刀,要用在杀鬼子上,而不是因为内部无休止的猜忌和调查,让它自己卷了刃,甚至折断了!”

旅长的话,像重锤敲在赵刚心上。他明白了旅长的苦心和无奈。

在残酷的战争现实面前,在无法解释却实实在在存在的巨大利益面前,原则有时不得不做出妥协。旅长选择了务实。

“旅长,我明白了。”赵刚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巨大的失落感:“我会,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稳定部队,加强思想教育。”

“这就对了。”旅长走过来,拍了拍赵刚的肩膀,语气缓和下来:“物资登记的事,按你说的办,让他们把时间地点补上,算是留个形式上的痕迹。”

“库房管理员,就别追究了,都是李云龙的心腹,动他们就是捅马蜂窝,不利于团结。至于那个‘好心人’?”

“既然查不出,那就暂时不查了。把精力放在正事上,盯紧山本特工队,把新一团这两千多号兵,给老子练成真正的铁军,这才是硬道理。”

“是,旅长。”赵刚立正敬礼。

旅长的妥协,对他而言,更像是一种放逐。

他知道,自己与那个核心秘密之间,被旅长亲手划下了一道无形的界限。

他无法再深究,只能带着满腹的疑虑,继续扮演好新一团政委的角色,看着那些源源不断的,谜一般的物资,成为新一团壮大的基石。

这种认知,让他感到一种无力。

“回去吧。”旅长挥挥手:“跟李云龙好好谈谈,别硬顶。那小子吃软不吃硬。”

“告诉他,物资的事,老子可以暂时不管,但他给老子把队伍带好,把仗打好。要是出了岔子,或者敢动歪心思,老子新账旧账一起算,扒了他的皮!”

赵刚默默点头,拿起那本物资登记册,转身离开了旅长办公室。

来时满腔的愤怒和原则,归时只剩下了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