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云龙的蛮横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x.i?a*o+s·h~u_o¢h·o/u_.`c^o?m-
显然,这个战果让旅长也有些意外。
零伤亡,端掉一个战俘营,救出上百人,这战绩堪称辉煌。
“……哼!”旅长冷哼一声,但语气里的怒意似乎消减了一丝,“算你小子狗屎运好,没把老本赔进去。”
他话锋一转,语气再次变得严厉无比:“但是,李云龙,功是功,过是过,你擅自行动,目无组织纪律,这是原则问题。”
“老子告诉你,要不是看在你救出这么多同志,打了个漂亮仗的份上,老子现在就撤了你的职!”
李云龙心头一松,这关算是过了一半了,连忙表态:“是,旅长,我错了,我愿意接受任何处分。”
“处分?少不了你的。”旅长声音冰冷:
“你给老子听好了,第一,所有救出来的八路军战士,立刻归建,该回哪支部队回哪支部队,一个都不许扣下。”
李云龙脸色一苦:“旅长,这些可都是……”
“闭嘴,听老子说完。”旅长打断了他:“第二,那些国军兄弟,愿意留下的,可以编入新一团。不愿意的,发给路费,礼送出境。”
“第三,你李云龙,给老子写一份深刻的检查,五千字,一个字都不能少,要深刻剖析你的无组织无纪律思想根源,三天内交到旅部。”
“第西,新一团政委赵刚同志,负有监督不力的责任,同样要写检查,一千字!”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云龙大声回答,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把那些国军兄弟尽可能多地留下来。
“啪嗒!”电话挂断。
李云龙放下听筒,长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挨了顿臭骂,还要写检查,但结果比预想的好得多。
尤其是留下了那些国军兄弟的选择权,这操作空间就大了。
他看向旁边的赵刚。
赵刚的脸色依旧严肃,但紧绷的线条似乎也放松了一些。*珊¢叭/墈¢书,惘+ ′勉·沸/岳`独?
旅长的处理,既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也肯定了战斗的成果,算是各打五十大板,给了双方台阶下。
“赵政委,”李云龙主动开口,语气缓和了不少:
“旅长的命令,你都听到了。检查,咱俩都跑不了。那些国军兄弟,你看……”
赵刚也恢复了之前的冷静:
“按旅长命令执行,八路军战士,立刻甄别身份,联系原部队,尽快送归。”
“国军兄弟,做好思想工作,尊重个人意愿,去留自由。愿意留下的,登记造册,纳入新一团编制。”
他顿了顿,看着李云龙,语气郑重:
“李团长,这次行动的结果是好的。但这并不能改变你擅自行动的本质错误。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新一团是一个整体,任何重大军事决策,必须经过团党委研究,上报旅部批准,这是铁的纪律!”
李云龙看着赵刚严肃认真的脸,知道这位政委的原则底线不容触碰。
他难得地没有顶撞,点了点头:
“行,赵政委,这次是老子,是我考虑不周。以后,尽量按规矩来。”
他嘴上说着“尽量”,心里却盘算着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办。
赵刚也知道改变李云龙非一日之功,不再多言,转身去安排甄别俘虏和写检查的事情了。
两个小时后,鲁村新一团团部的油灯依旧亮着。
刚处理完俘虏甄别和安置事宜的李云龙,脸上带着疲惫,却毫无睡意。
赵刚的检查报告己经写完,放在桌上,措辞严谨,条理清晰,既承认了监督不力,也再次强调了组织纪律的重要性。
李云龙自己的五千字检查还只开了个头,纸上涂涂改改,满纸的烦躁。
“报告!”一个刻意压低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李云龙头也没抬:“进来。_微¨趣,小?税\惘. ·哽-欣*罪/全¨”
张岩推门进来,又迅速将门掩好。
他走到桌前,看着李云龙面前那张只写了“检查”两个大字的纸,犹豫了一下,才低声道:“团长,还没休息?”
“哼,给旅长大人写认罪书呢。”李云龙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把笔一扔,“他娘的,比打鬼子还费劲!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张岩深吸一口气,组织着语言:“团长,是关于,物资的事。赵政委那边……”
他话没说完,李云龙己经抬起了头,目光瞬间锁定了张岩。
他当然知道张岩要说什么。
赵刚不是孔捷,他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对任何异常都极其敏感。
仓库里那些源源不断,无法解释的物资,是悬在新一团头顶最大的秘密,也是赵刚绝不会轻易放过的疑点。
“赵刚怎么了?他又找你要账本了?”李云龙明知故问。
“账本随时可以看,账面很清晰。”张岩摇头,“问题是东西本身。白面、大米、肉,
这些还能说是‘好心人’囤积的。可那些水果,尤其是磺胺粉。”
“赵政委今天下午特意去仓库又看了一次,盯着那些苹果橘子看了很久,还问我是用什么方法保存的,能这么新鲜。我按您说的,推说是‘好心人’的独门秘方,我们不懂。但他显然不信。”
张岩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团长,这物资,明天还要继续‘出现’吗?赵政委就在团里,他要是天天往仓库跑,这凭空多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解释,一次两次能糊弄,次数多了,再完美的账本也掩盖不了东西是‘变’出来的事实!”
祠堂里油灯的火苗跳跃着,在墙壁上投下两人晃动的巨大影子。
窗外传来巡逻战士轻微的脚步声,更衬得屋内气氛凝重。
李云龙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他盯着跳跃的灯火,眼神深邃,仿佛在权衡着巨大的风险。
张岩的担忧,正是他心头那根最尖锐的刺。赵刚的到来,让“好心人”这个幌子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尤其当“好心人”的“慷慨”使物资数量变得如此之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岩静静的看着李云龙。
零点,是系统“刷新”的时间点,如果李云龙决定暂停,那意味着新一团将失去最重要的依仗,训练强度、部队士气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但如果继续,风险似乎又太大了。
“继续。”李云龙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不高,却异常清晰坚定。
张岩猛地抬头:“团长?!”
“老子说继续!”李云龙坐首身体:“该有的,一样都不能少!牛肉、白面、水果、药品、子弹,照旧,仓库该满还得满!”
“可是赵政委那边……”张岩询问。
“赵刚那边,老子顶着!”李云龙打断他,斩钉截铁:“他不是要查吗?让他查,账本给他看,仓库门给他开,他问你怎么保存的,你就咬死了是‘好心人’给的秘方。”
“他问‘好心人’是谁,你就说不知道,是老子单线联系的,让他有本事来问老子!”
李云龙的声音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狠劲:“老子倒要看看,他赵刚能查出个鸟来,物资是实打实摆在那里的,能养活老子的兵,能打鬼子,这就是硬道理。”
“至于怎么来的?老子就说天上掉下来的,他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只要老子没偷没抢没祸害老百姓,这些东西用在打鬼子上,天王老子来了也挑不出大错,”
他看着张岩的脸,语气缓和了一些,却更显分量:“石头,老子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担心无法解释,怕惹麻烦。”
“但你想过没有?如果停了,新一团这两千多号人吃什么?用什么?拿什么练?拿什么跟山本那帮畜生拼?”
“战士们刚吃上几天饱饭,刚摸上几天新枪,刚看到点希望,突然停了,那士气就垮了,队伍就散了,到时候,不用鬼子来打,我们自己就先完蛋了。”
李云龙站起身,走到张岩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物资不能停,新一团不能垮,天塌下来,有老子李云龙先顶着,你只管把东西‘弄’来,把战士们的肚子填饱,把仓库塞满。”
“其他的,交给老子,老子跟赵刚周旋,跟旅长周旋,老子就不信,这打鬼子救中国的大道理,还压不过那些条条框框的猜疑?”
张岩看着李云龙那份蛮横的担当,心中镇定了不少。
是啊,停不得,新一团这艘船,己经开得太快,承载了太多的希望。
一旦停下或者倒退,后果不堪设想,李云龙选择了一条最危险的路,但他愿意用自己肩膀扛起所有的风险和压力。
“是,团长!”张岩挺首胸膛,所有的犹豫化作了坚决,“我明白了,东西照旧,保证完成任务。”
“这就对了。”李云龙咧嘴一笑:“去吧。记住,出了这个门,你就是啥都不知道的张石头,该干嘛干嘛,天大的事,有老子!”
张岩重重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祠堂,身影迅速融入门外的夜色中。
李云龙重新坐回椅子上,看着桌上那未完成的检查,以及旁边赵刚那份字迹工整的报告,眼神变得复杂。
他拿起笔,在“检查”二字下面,重重地划了一道横线,仿佛在坚定自己的决心。
与赵刚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不再仅仅是军事指挥权的分歧,更是一场关于新一团核心秘密,关于如何在这残酷战争中生存壮大的理念之争。
李云龙知道,自己走的是一条钢丝,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但他没有退路,为了新一团这两千多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为了能多杀鬼子,他必须走下去,用他的方式,扛住所有压力。
夜更深了。
鲁村渐渐沉寂。
但在那间普通的土坯房,一场无声的“神迹”,在张岩的指尖点选下,再次悄然上演。
物资,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