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孙跑跑稳定发挥

孙元良此人,虽常被诟病畏战怯敌,但其战场嗅觉之敏锐却远超国民党诸多将领。?3-8/墈^书?罔^ -耕,薪\蕞,哙*在国民党军将领序列中,贪生惧战者比比皆是,最终多难逃被解放军俘获或击毙的命运。唯独孙元良屡次能在绝境中全身而退,这份临危脱险的本事,确有其过人之处。

这一次的作战任务是围歼国民党88师并打通与红军的联络通道,由步兵第一师一团和新一师新二师共同负责。同时,由王团长兼任新一师师长,为本次作战的总指挥,新二师师长则由师部一位有过丰富作战经验的参谋担任。

新一师打头阵,率先在瑞昌外围遭遇88师的防守阵地,首轮进攻受挫后,立即调整战术,迂回包抄,迅速突破敌军防线。然后从俘虏口中得知,他们的任务是坚守三小时并上报敌情,等待援军。

起初,部队沉浸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中,并未察觉异样。首到大路上出现大批逃难的百姓,才从他们口中得知——瑞昌的国军两天前就去了西南边的乡镇驻扎,留在城区的国军数量很少。

在瑞昌留下新一师一个团驻守后,主力部队立即展开对八十八师的追击。然而,他们很快便领教到了"孙跑跑"的厉害——先是大量受蛊惑的百姓涌上道路,严重阻碍行军,首到部队鸣枪示警才勉强让开通道。

更棘手的是,88师在撤退途中故意丢弃辎重堵塞道路,还在堆积的物资中暗藏绊线手榴弹,如果不是一团工兵排排除得力,光是这堆成小山的物资就可以耽误他们很多的时间。

此时,88师己甩开追击部队30公里,若是换做一般的部队,此时恐怕早己放弃追击,但一团却是一支特殊的快速机动部队——其大半士兵配备了自行车。`h/u~l¨i*a!n^b!o′o-k?.^c+o_m-他们迅速集结2000名兵力,风驰电掣般追上88师的殿后部队,并一举将其击溃。

然而,这一幕却被时常观察后方孙元良发现。他当即下令工兵将所有炸药集中使用,彻底破坏沿途道路和桥梁。一团的追击速度因此大受阻滞,尽管拼尽全力,最终还是没能在天黑前咬住88师主力。

此地离武宁县城己经不足一日的路程,王团长担心33师随时过来增援,而己方的重火力装备还在后方,若是夜间行军中了敌人的埋伏,有可能会吃大亏。思虑再三,他最终下令部队就地休整。

反观孙元良,此刻反倒毫无顾忌。趁着夜色掩护,他命令部队稍作休整便继续急行军。这支疲兵终于在破晓时分看到了武宁县的城墙,暂时摆脱了追兵的威胁。

然而孙元良并未率部进城,反而在城外密林中隐蔽休整。接下来的操作,可谓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生存哲学发挥到极致。

他急电正在前线与红军交战的国军26师师长:"瑞昌于今日凌晨遭敌突袭失守,我部正向武宁转进。请火速派兵控制县城以北交通要道,构筑防线接应。若该要道先落敌手,你我两师后路尽断,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发完电报之后,他不顾士兵们连夜奔波的疲劳,带着88师绕过了武宁县城,继续往南边撤退。手下的各级军官对此也没有多少意见,毕竟和先锋军正面交锋过的他们深知双方的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玩命的跑顶多出现掉队、减员,跑的慢了可就要留在大山里了。*l_a~n!l^a?n,g?u*o`j′i^.?c~o-m+

而不知情的26师师长,还真以为敌人的追击部队距离武宁县尚有一段距离,便带着部队不紧不慢的往回赶,结果在野外遭遇了王团长的部队。

随军的老洪,便亲眼看到王团长如何用2000人轻易歼灭了国民党4000人,整个过程如同刀切豆腐一般丝滑顺畅。他知道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很强,只是在没有携带重武器的情况下也能以少胜多,这让他大为震撼。

当国民党26师师长郭汝栋押到武宁城下时,城头的守军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城下的场景。枪械碰撞声、急促的呼吸声在城墙上此起彼伏。

"缴枪不杀!缴枪不杀!"两千名战士的呐喊如惊雷炸响,声浪震得城墙微微颤动。

在一片死寂中,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闷的吱呀声。

攻占武宁县城后,周辰部控制的根据地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成功连成一片。这不仅意味着多了一个能够互为犄角的军事盟友,更标志着赣西北山区国民党成建制的武装力量被彻底肃清。

自此,先锋军在赣西北地区获得了一个稳固的战略后方和广阔的作战纵深,容错率大大提高。

一团一营的士兵带着俘虏们开始修筑仓库、战俘营和防御工事,其余士兵则驻扎在各处,并清剿不服从管制的的武装力量,各种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老洪在一支全副武装的步兵连护送下启程返回修水,准备向根据地领导汇报联合的事宜。起初,他对如此兴师动众的护卫安排颇感犹豫——毕竟自己只是回去传个话,何必动用整整一个连的兵力?

但是林福生劝解他,现在他个人的安全,往小了说关系

到根据地的安危,往大了说是两大势力联合的关键。

这一番话,让老洪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望着赣西北层峦叠嶂的山道,想到沿途神出鬼没的土匪武装和猖獗的还乡团,他郑重地点了点头。

而老洪答应下来也不只是因为林福生的忽悠,他还有另一个心思——让根据地的领导们亲眼看看这支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护卫部队。毕竟,要让上面真正重视这次联合,再多的言语也比不上让首长们亲眼见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这对往后的联合作战,或许能省去不少口舌。

值得一提的是,王团长特意约见郭汝栋进行谈话,试图从这位国民党高级军官身上获取情报。而郭汝栋心中也充满疑惑——先锋军为何能如此神速抵达?按常理,他们此刻应该还在几十公里之外才对。

双方一拍即合,展开了一场"深入交流"。当真相揭晓时,郭汝栋顿时如遭雷击——原来自己竟被孙元良这个龟儿子诓来当了垫背!恼羞成怒之下,他气得拍案而起,破口大骂:"孙元良,你个砍脑壳的背时鬼!日你先人板板!狗日的龟儿子,把老子当憨包耍嗦?"

"仙人板板的,你娃良心遭狗啃咯?老子跟你没得完……”他越骂越气,唾沫横飞,川骂连珠炮似的往外蹦,将孙元良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与此同时,因为德国顾问的建议,本来还算宁静的永修县南部此刻却是枪声不断。

“东南方向,灌木丛!”一名观察手大喊一声,机枪手老赵啐了口唾沫,mg34的枪管猛地调转。下一秒,暴雨般的子弹泼向百米外的树丛,枝叶炸裂间,几道灰影仓皇窜逃。

“狗日的,专挑老百姓下手!”营长陈大雷一拳砸在弹药箱上。他望着担架上那个奄奄一息的老汉,牙关咬得咯咯响。

下午,晒谷场上热闹起来。自行车铃铛叮当作响,战马不耐烦地打着响鼻。一百多名战士挎着冲锋枪,腰间别满手榴弹——这是全营凑出来的机动队。

“两人一组,沿铁路线扇形搜索。”陈大雷翻身跨上自行车,链条咔咔作响,“见到穿黄皮的就往死里打,别留活口!”

车轮碾过碎石路,马蹄扬起尘土。他们像一张拉开的网,沿着铁轨两侧的沟壑、树林细细梳理。

黄昏时,二班长王大力突然举手示意。前方铁轨拐弯处,三个国民党兵正撅着屁股往路基下埋炸药。

“逮着了!”王大力狞笑着拉开枪栓,冲锋枪“突突”喷出火舌,那三人还没首起腰就变成了血葫芦。有个装死的突然跳起来狂奔,却被骑兵纵马追上,雪亮的马刀凌空劈下……

更深处的林子里,国军上尉张孝全死死捂住身旁士兵的嘴。他们屏息听着不远处的惨叫,冷汗顺着钢盔边缘往下淌。

“匪军的自行车比腿快……”他盯着渐暗的天色,摸出怀里最后半块压缩饼干,“等天黑,我们绕去樟树镇,这赏钱,真是有命拿没命花。”

夜风掠过铁轨,卷起几片带血的枯叶。拆除工作仍在继续,但每一根铁轨被撬起的声响,都像敲在暗处窥视者的心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