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捆在一起的甄糜两家

那可太有兴趣了。^x~k¢a~n?s*h?u¨w¢u/.·c^o`m^

甄家是世代两千石,虽然这两代落魄了,只能经商为生,可是也是知道求学不易的。

糜竺家虽然是世代经商的,可是他们也是一首想要挤进主流士人群里的,当然知道求学的困难在哪里。

虽然说学术的普及并不能改变什么——毕竟古文虽然大获全胜,可是朝廷的官职,依旧被今文把持着。

可是有了求学的道路,那么那些士子,就算不吃饭,也会花钱去买。

看到两人渴望的眼神,叶玄微微一笑。

“两位应当知道,这种生意,不管是谁,都要抢着和我青州做的。之所以先想到两位,就是因为过去的时间里,和两位合作得很愉快。而两位也都是有家底有名声的大商人,在冀州和徐州,都算得上是根深蒂固,才会让人信任。”叶玄继续道。

他的话没说完,不过话里的意思,两个经常和各种人打交道的人精,自然听得出来。

你们都是在冀州和徐州有根基的,那么我们青州,对你们的信任度,那自然就要打一个折扣。

如果我们把生意交给你们去做,那壮大了,我青州又没有特别的好处。

当然这话是没什么道理的,毕竟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青州也赚了啊。?白`马.书.院^ `已\发!布`嶵_欣`蟑-劫!

但是搞垄断,就是这么爽。

你就说要不要吧……

那么想要和青州做生意,就得展现出诚意来。

诚意是什么呢?当然就是……

“我青州的造纸作坊和印刷厂,两位想不想入股?现在我们正要扩大生产,但是就是欠缺资金,如果两位能够投入的话,造纸作坊和印刷厂的股份,两位可以各占五分,合起来就是一成,将来除了销售这些东西获得的应得利润之外,整个造纸作坊和印刷厂的利润,两位还可以总共分到一成。”叶玄道。

两人同时陷入了沉思。

这就是要交投名状了。

毕竟这个时候入股,钱都好说,就算一千万钱或者是占比多少的粮食,两家也都拿得出来。

可是既然入股了,就意味着要和青州捆在一起。

糜竺还好说,他的根基虽然在徐州,可是徐州和青州的关系不错,陶谦和刘备也是老相识了,不会有什么意见。

而甄家的核心却在中山国,距离青州虽然不远,然而一旦袁绍有意见,他甄家就会很头疼。

这种投资就是风向标。^看^书′屋~暁′说*网· /埂′薪+醉_全?

如果甄家不愿意,那青州为什么不将商品的转售都交给糜家呢?

不过甄尧仔细一想,袁绍现在和公孙瓒打得一塌糊涂,谁能赢还不知道呢,袁绍虽然宽待世家大族,可是甄家这种商业著称的,难免要被吸血。

与其捆死在中山,还不如分一波到青州来。

“我甄家愿意入股,同时还会在青州开办分部,派遣族中子弟前来负责接洽事宜。”甄尧果断的道。

叶玄微微点头,甄家还真是挺上道啊。

糜竺被甄尧抢先了一步,倒也不在意,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拒绝。

“我糜家也愿意入股,同时吾有一弟一妹,颇为顽劣,是否能搬迁到青州,投入青州学宫内学习?”糜竺笑眯眯的道。

甄尧一愣。

这就是送人质啦?

糜子仲还真能下本!

不过这种事,似乎也可以啊,毕竟冀州在打仗,现在青州还是挺稳定的,让一部分族人转移到青州来,也算是两头下注了。

毕竟他家虽然世代两千石,可是这两代都没出什么官员了,更加的不稳定一点。

糜竺虽然家里是世代经商,可是到了他这一辈,却是被陶谦征辟为徐州别驾从事,名义上是徐州的二把手,至少在陶谦倒台之前,他们家还是很安全的。

所以这样想了之后,甄尧就觉得,应该向糜竺学习。

“吾家人丁稀少,现在只有我与二哥支撑大局,我二哥身体又不是太好,需要我时时在一旁协助,不过吾家尚有五女,其中三女己然出嫁,西女五女尚幼,不知道青州学宫,是否招收女弟子?”甄尧问道。

叶玄笑着点点头:“当然招收,我青州学宫有教无类,昭姬大家现在也是青州学宫的教授,不需要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么一说,甄尧的顾虑就更小了——蔡琰那可是大大有名,名士圈里把她都吹成能和班昭相比了,现在她在青州学宫开馆授徒,自己把妹妹送来学习,那谁还能说什么?

当下三方就签下了合约,甄家和糜家获得青州纸与青州学宫出的书籍的销售权,同时承诺,一家投资一千万钱,其中有一半是以粮食的方式支付,获得这两项产业的五分股份。

至于两边让自己弟妹来青州学习的事情,当然就不用写在合约里面了。

“两位家里如果碰到有流民之类的事情,大可将他们收下来,然后运到青州来,我青州现在地广人稀,加上各种工厂都需要大

量的工人,所以流民是多多益善,不管怎么说,都能给他们一口饭吃。”叶玄最后道。

对这个要求,两人自然是没什么不答应的。

毕竟糜竺家里光是僮仆就过了万人,甄家也差不多,整个中山基本上都是他家的势力范围。

所以平时招揽流民之类的事儿,他们也没少干,毕竟这两家也都算是大地主,对劳动力的需求几乎是无上限的。

现在无非就是多招收一些,尤其是那种有家有口的,招了以后就跟着商队一起往青州送,怎么着也不会太麻烦。

达成协议之后,两人就回去了,而叶玄则是报告了刘备,接着就去找蔡琰了……

“开馆授徒?我哪有时间啊。”蔡琰叫起苦来。

“只教一些经义而己,不复杂的,而且主要是有些女弟子,别人不太好教,昭姬大家去教,更方便一些。”叶玄劝道。

被叶玄缠得没法,蔡琰只得同意。

而且她也觉得在青州,自己找个事做,还是应该的。

不然总不能坐吃山空嘛。

蔡邕现在虽然当了青州学宫的山长,有一份不菲的俸禄,可是蔡琰也想自己赚点钱。

“想赚钱,那容易啊,昭姬大家你默写出来的藏书,交给我们印刷厂去印刷,每卖出一本,都有昭姬大家你的版税,十个点如何?一本书卖一千钱,那就有一百钱是属于昭姬大家你的收入了。”叶玄一拍大腿,然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