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什么人这么牛批
甄家和糜家,很快就派人过来了。?齐^盛\暁^说?枉¢ ,耕^辛,蕞?全?
一来现在是冬天,天下的诸侯都比较安分,二来之前在曲辕犁和装修队上,他们都算是大赚了一笔,现在听说青州这边有新的玩意儿,那还不是快点赶过来?
而且来的人都很重份量。
糜家来的是家主糜竺,甄家来的虽然不是家主,可是也和家主差不多,是甄俨的弟弟甄尧。
甄家这一代兄弟三人,长兄早死,做主的就是老二甄俨,甄尧则是老三。
甄俨最近身体也不是太好,甄尧管的事情也开始多了起来,所以他来,和家主来是一样的。
糜竺和甄尧来到青州之后,接待的规格不可谓不高。
先是青州牧行镇东将军临淄侯刘备亲自接见了他们,然后让两人都住进了州牧府,算是给足了面子。
糜竺是见过刘备好几次了,对刘备的能力气度,那都是心折的。
甄尧则是第一次见到刘备,然后也被刘备的魅魔能力给拿下了。
能和这样的英雄做生意,怎么能说不是他们的福气呢?
至于具体的生意谈判,就得是叶玄和简雍来了。
当叶玄拿出一叠青州纸放在两人面前的时候,两人同时眼睛亮了。
左伯纸他们自然是见过的,然而叶玄拿出的这种纸,他们一上手,就知道区别。¨x~x,s/w!k_.¨c¨o·m!
坚韧程度不如,洁白的程度则胜之。
“一张两钱,两位觉得如何?”叶玄道。
“有多少,我糜家都要了!”糜竺果断的说。
傻子才会不要啊!
左伯纸十钱一张,那是成本。
卖出去起码十五钱一张,有时候能卖到二十钱。
你嫌贵我还嫌贵呢,这都是左伯作坊里的纸,你看现在哪儿有纸卖?你就说要不要吧。
而这种纸,只要两钱一张。
就算质量差一点,也绝对是可以接受的啊。
就算是乱世,对文具的需求,也不会减少的。
现在各地除了左伯纸之外,其实也有一些纸张在出售,可是不管是价格还是质量上,对上左伯纸都没有任何的优势。
左伯纸虽然好,但是产量少。
一年三万张,够谁用的?
所以绝大部分地方,不管是官方用还是私人用,都是用竹简。
至于帛书,那只有少数人用得起,或者是非用不可的情况下。
如果这种纸供应量足够的话,那么必定能够尽快的占据市场。-0′0¨小.税?惘~ .埂?欣,嶵¨快_
“子仲兄怎么能如此急躁,我家也想要啊。”甄尧笑道。
“两位不用着急,一月十万张的供应量,还是有的。”叶玄笑道。
这个数字,让两人都是很高兴。
一月十万张,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他们两钱一张拿货,卖个五钱,不算多吧?
比左伯纸最少便宜十钱,肯定是抢着要。
“两位不用着急,元晦这里的好东西,那可是多了去了!”简雍斜躺在榻上,笑道。
糜竺和甄尧一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
叶玄拿出来的东西,那可都是好东西。
叶玄从怀里一掏,掏出了两本线装书出来。
然后各给了一本。
两人虽然是商人,可是都是读过书的,接过这两本线装书一看,立即就是同时一皱眉。
书封面以蓝色为主,中间用黑框框出来了书名。
三个大字:《三礼注》。
皱眉是因为,两人都觉得,这书的口气太大了。
所谓三礼,就是《周礼》《仪礼》《礼记》这三本书,都是儒家经典,五经中的“礼”主要就是指这三本书!
什么人这么牛逼,能把这三本书都给注解了?
好大的口气!
两人带着不悦的心情,翻开了书的第一页,然后看到了作者的名字。
两人当时就跪了。
郑玄。
这个可太行了。
作为古文宗师,郑玄够不够格对三礼注解?
那可太够资格了。
毕竟当年今文古文之争,郑玄就是主力军,把今文大佬何休打得溃不成军,而他对经义的注解,也不局限于古文的道理,而是也用今文的道路,属于是什么有用就用什么,不拘一格。
正是因为这样,当他注解了费氏《易》之后,今文经的施、孟、梁邱三家《易》便废止了;他注了《古文尚书》后,今文经的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尚书》便散失了;他注了古文经的《毛诗》后,今文经的齐、鲁、韩三家的《诗》也就不显了。
不夸张的说,如果把经义之争看成乱世的话,郑玄就是一统天下的那个雄主。
而现在他注解了三礼之后,传统的五经,就有西经己经被他注解完毕!
剩下一个《春秋》,本身也是郑玄擅长的,只不过这个任务被服虔给完成了,而服虔本人又很受郑玄影
响,说郑玄一个人就搞定了五经的注解,一点都不夸张。
服虔本人现在也在青州学宫。
两人当下表情全变了,开始无比感叹的看这本书。
不过一看,发现有些不对劲。
这些字中间的点点圈圈啥的,都是什么?
“此乃断句之标点符号。郑公深感经学之所以纷争不休,就是因为古人没有断句,所以怎么解释,就成了纷争之源。故而与我一同商议出标点符号,以正人心而平纷争。”叶玄笑道。
两人对叶玄立即就是高山仰止——能和郑玄讨论这种问题,也太牛叉了!
“且不用先看内容,两位看这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叶玄问道。
“这字……是蔡公的飞白体啊!这两本书,价值何止万金!”甄尧先反应过来。
“难道此书是蔡公亲自写的?”糜竺也大吃一惊。
“是,也不是。”叶玄道。
“叶郎将的话,颇有玄机啊。”糜竺笑道。
“字是蔡公写的,可是这两本书上的字,却不是蔡公写上去的。”叶玄道。
“拓印之法?”糜竺灵光一现。
“正是,接下来,不管是郑公注解的五经,还是别的大儒感悟的书籍,都将会拓印下来,售遍天下。就这样一本书,千钱,会有人买吗?”叶玄问。
“那可太有人买了……”糜竺和甄尧同时道。
“纸,一月十万张,各种书本,一月几百本也是有的,两位,对这个生意,是否感兴趣?”叶玄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