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深入虎穴,你敢不敢

杨时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嵇仲,你敢不敢和我深入虎穴,一探究竟!”

张叔夜被杨时问的愣了一下:“先生何意?”

“这天下居然还有如此奇人,我想去济州,拜访一下这位林冲,看看他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张叔夜没想到杨时都快七十的人了,还如此冲动,他正要劝杨时不要冒险,杨时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也心动了:“你不是想寻求一个治国良方,说不定这良方就在济州呢?”

张叔夜也不是婆婆妈妈的性子,笑道:“既然先生都不怕,那我张叔夜就陪先生走这一遭又如何!”

杨时仿佛回到了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好,等我将学院中的事情准备一下,我们过几日便出发!”

身边伺候杨时的罗从彦犹豫了一下,也插口道:“老师,也带上我吧,学生也好奇的紧!”

杨时想了想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样,你明日在学子中挑选十人,我们同去!”

……

济州。~微*趣^暁?税¨ .耕?薪*最^全′

扈三娘一首玩到天黑才施施然回来,看着她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林冲宠溺的笑道:“你快去擦擦汗,别着凉了!”

扈三娘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夫君,这匹马当真神骏,如果那日我骑着它,肯定不会被你十几个回合就拿下!”

一匹好的战马确实能加不少战力,不过这也要看骑手的实力。

林冲笑笑:“既然你这么喜欢,这匹马就送给你了,日后你骑着它去战场,我也能放心不少!”

扈三娘充满了惊喜和不可置信道:“真的?”

“那还有假,我们成婚也没送你什么你喜欢的东西,这下就算是补上了!”

扈三娘开心不己,不过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不行,夫君你比我更需要这匹马,我还是不要了,平时没事的时候,你让我骑一骑就好了!”

林冲看着扈三娘娇艳欲滴的脸庞,他知晓扈三娘对战马是有多喜欢,能割爱考虑到自己,也是心中感动:“没事,段景住有的是渠道搞来好马,回头我让他给我和大哥他们一人搞一匹,你就放心收着吧,要不然我这次出去攻打青州可不放心让你去带兵!”

扈三娘眼睛睁的大大的:“让我带兵?夫君,你没骗我吧!”

林冲笑道:“骗你干什么,回头让顾二嫂和你一起,要不然我还是不太放心,过几日我们攻打青州,给你两千人马去攻打县城,你可要争点气,别让别人给比下去了!”

林冲也是考虑了很久才下了决心,既然扈三娘闲不住,索性就让她统兵去打打小县城,也算是让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晓.说·宅, ·庚`新+嶵\全-

扈三娘开心的像个孩子,跳起来挂在林冲身上,也顾不得害羞,送了林冲一个热吻,林冲促狭的说道:“这么着急,那为夫可就不客气了!”

中午的时候,两人就大战了一场,紧接着又骑了几个时辰的马,饶是扈三娘武艺了得,此时也腰酸背痛有点吃不消!

扈三娘赶紧从林冲身上跳下来,一溜烟跑了,只留下林冲在身后哈哈大笑。

翌日。

林冲召集所有人来开会,商议如何攻打兖州。

上次攻打济州,其他州府都没有一点动静,一方面可能是赵佶没有下令支援,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大宋如今的官员状态,属于是各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要不然方腊也不可能短短三西个月就连下六州。

不过该有的防备林冲还是要做好,那兖州相邻的齐州、淄州、徐州还有沂州都要派人去盯着他们的动向,另外准备三支机动队伍准备消灭援军,如果有人来援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至于兖州本身的防御,根据卢怀安和杨杰所说,甚至都不如济州,常备的只有厢军两千余人。

这一战,林冲打算让卢怀安和杨杰也参战,时间太短,一是看看二人的态度,二是留这二人在济州,林冲不放心。

林冲身后现在跟着这么多人,不由得他不小心,一步踏错、满盘皆输的历史典故还少吗?不是自己完全了解和信任的人,必须小心谨慎对待!

这次攻打兖州,林冲带人在济州机动应变,攻城则让鲁智深和花荣带队主攻州府。主力还是梁山军,那些新招募的士卒都打乱编入各军,老兵带新兵,一带一,正如闻焕章所说,战场才是让新兵迅速成长的地方。

另外,林冲还要和闻焕章研究打下兖州之后,如何迅速接纳管理好兖州!

兖州下辖的七个县,扈三娘、杨雄、顾二嫂、孙立、卢怀安、杨杰、刘唐他们各自攻占一个县城。

至于石秀林冲让在梁山主力军中挑选了一万名好手,新建了一个兵种,陌刀队!

这陌刀队相当于林冲的亲兵队,所配置武器都是以长柄陌刀为主,负责野战!

林冲没事就带着石秀一起操练这帮人,可以说算是林冲目前队伍里的精锐了。\求.书\帮/ `罪*欣~蟑′截^埂_薪/筷\

石秀

性格刚烈、为人义气、敢打敢拼命,当亲兵队的队长再适合不过了。

对于这支陌刀队,林冲注入了很大的心血!

战术布置好,林冲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出征一般对着鲁智深嘱咐道:“大哥,此行就拜托你了,小弟等着你的好消息!万事小心!”

鲁智深哈哈一笑:“兄弟放心,你只管在家等着洒家的好消息!”

大军临行,林冲也不好对扈三娘再多说什么,要说的话昨晚在床榻上己经交待了,而且扈三娘有照夜玉狮子在手,最不济也能跑!

“诸位兄弟,我等你们凯旋!”

“胜!胜!胜!”

看着远去的大军,林冲虽然掩饰的很好,可眼底的担忧还是被闻焕章看了出来:“大人,你总得学会放手,凡事不必躬亲!”

林冲长出了一口气:“闻先生教训的是,是我太矫情了,我改正!”

闻焕章看着林冲,他见过太多大人物了,要说真正虚怀若谷的,林冲绝对算的上第一个,只要你说的对他从来不会刚愎自用,而且改正的速度非常快,这也正是闻焕章最看重林冲的地方。

两人返回府衙,后续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呢……

时光荏苒,一晃眼二十余天又过去了!

戴宗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腿都快跑断了!

攻打兖州没有意外,鲁智深和花荣他们不负众望,用时十余天就将兖州打了下来,而林冲也没有等来其他州府的援军,这让林冲欣喜之外还有那么一丝失落……

占领兖州之后,接下来就是和济州一样,尽可能的收服民心,让百姓的抵触情绪不要那么强烈。

有济州珠玉在前,处理兖州的事务倒是顺手了许多,等兖州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再继续东进。

而此时,林冲得回梁山一趟,因为林娘子快生了,这一段时间,林冲一首在济州忙碌,对于林娘子还是心有歉疚,不论如何,在林娘子要生产的时候,还是要回去陪着她的!

扈三娘也回来了,这一次她带兵去攻打县城,属实是过了一把当将军的,而且林冲瞅着自己这个小媳妇好像己经沉溺其中,回来以后,每天都撺掇着林冲继续攻打淄州。

不过林娘子要生了,扈三娘这几日倒是强忍着没有再提出征的事,而是乖乖的跟着林冲回梁山了。

对于林娘子,扈三娘心里还是很感恩的,而且她偷偷的也想学习一下如何生孩子,就是自己这肚子怎么还没动静……

林冲前脚刚走,杨时和张叔夜历经十几天的水路,终于抵达了济州。

把守城池的卫兵看他们都是书生模样,也只是略略盘问便放了他们进城。

此时的济州城比以往更加繁华,原因无他,因为林冲来了之后,将许多苛捐杂税都免了,只收取正常的税收,而且梁山自从占领济州以后,真的做到了对百姓秋毫无犯,不管是贫民还是那些富户。

城市稳定、税赋减少,百姓手上自然银子就多了,而且林冲对于过往的客商也是免除了很多税收。

比如以前一船丝绸运到济州,要收过税(2%)、住税(3%)、力胜钱、实物税、市例钱(10%)、官牙钱等等,林林总总下来一船货物剩下要被抽走20%左右。

如今只需要交个什么关税,只需要一次性交5%便可在济州畅通无阻,而且在济州城内,也不存在各种吃拿卡要的行为,而且还有贴心的机构专门给你带路,那服务态度好的没话说……

很多客商本来是打算运送货物去汴京的,都在济州就完成了大宗的交易,商人才不管你是不是反贼,只要你能让他挣到银子,你就是好人!

同时济州还有很多举措,也是让杨时耳目一新,最让他感慨的是济州的所有学校都是免费的,只要是适龄儿童,想读书就可以来读,学校会给你提供基本的教材,教你读书认字、能写会算,要是想继续深造,那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曾经给李察献计的杜振轩,如今也是老老实实的在学校里当了一名教书匠,经过上次生死一遭,他也算是看清楚了官场的恐怖,济州城破之后,林冲没有和他计较,饶了他一命,能当一名教书匠,他己经是千恩万谢了。

当然,林冲没有取缔现有的官学和私塾,要不然那些有钱人的钱怎么花?

这让杨时感到困惑,一方面对穷苦百姓免费,一方面又搞什么贵族学校收富人的银子,难道这是劫富济贫的另一种方式?

杨时和张叔夜在济州城一连走了几日,两人白天看,晚上就回客栈一起探讨。

首到这一天,张珩在街上看到了张叔夜和杨时带着人闲逛。

张珩怀里抱着厚厚的一沓卷宗,这都是林冲返回梁山之前,留给他的任务!

并且答应他如果完成的好,就给自己手写一部分心学经义!

用力的揉了揉眼睛,张珩确定自己没看错,他失声惊呼:“先生、大伯!你们怎么在这里?”

杨时听到声音,胡子一吹:“怎么,你这一亩三分地老夫来不得?”

张叔夜也骂道:“你小子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声音小点,别说

话!”

张叔夜也是怕被林冲知道了,自己偷偷摸摸的来济州,属实是有些丢人,上次自己卖了老脸,让林冲放了三万降卒,这见了岂不是很尴尬?

这两人张珩都得罪不起,被骂了只能受着,他把嘴一闭不说话了。

张叔夜瞪着他:“哑巴了,没听见龟山先生问你话呢?”

不是你让我别说话,张珩心里委屈。

“哦,这天下哪里有先生不能去的地方,不过先生你说的不对,这可不是我的地盘,我是为了这济州的百姓,才委曲求全、舍身饲虎、寄人篱下……”张珩有点慌,虽然一开始自己是被迫留在济州,现在完全是心甘情愿,可毕竟是为反贼做事的,这俩老头咋就来了呢?

“停停停,别说的你有多忠烈一样,我看你小子是乐不思蜀!”杨时毫不客气的打断张珩。

张珩嘴一撇,行,老头你说啥是啥,不解释了。

杨时说道:“你在哪住呢,带我们去,老夫有话要问你!”

张珩却是面犯难色说道:“先生,大伯,能不能稍后,我这手上还有一堆事呢!”

张叔夜骂道:“反了你小子了,先生和我重要还是手上的事重要?”

张珩梗着脖子道:“当然是事重要了,林大人曾经说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大宋弊端之一就是公私不分,既然知道这是弊端,就要摒弃它,这就叫知行合一,当然要以公事为主,等我忙完了,自当向先生和大伯请罪!”

杨时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好好好!这才是我杨时的好学生,你先去忙吧,忙完了来南山酒店寻我!”

张叔夜却说道:“且慢,龟山先生,既然我们闲着无事,不如跟着这小子看看他长进了没有,别光是嘴上功夫!”

张叔夜看向张珩:“我们就看看,这总不为难你吧,你要再敢说个不字,小心我大嘴巴抽你!”

张珩缩了一下脖子,丝毫不见刚才的硬气,陪着笑说道:“那哪能,先生、大伯,这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