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张叔夜辞官

一夜未睡。,纨?本\鰰/戦! `醉?芯-璋?踕-更,新_快′

很多百姓首到天明都不敢踏出房门一步,待在家里心惊胆战,那些富商豪绅更是如此。

虽然很多富商都豢养了家奴,可在梁山大军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李察己经在后半夜去见阎王了,至于他贪墨的财物,要比朱勔少了太多,林冲询问之下得知,李察每年都会将大部分财物送回他位于汴京的府邸。

这倒是便宜了赵佶,林冲觉得李察身死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回汴京,济州这么大,消息封锁不住的。

不过林冲既然决定了攻打济州,是早就盘算好了的,就看下一步朝廷怎么应对了。

张珩倒是个能干的,一大早就安排了人手大街小巷的敲锣打鼓宣传。

“大家都听着,一切生活照旧,不用惊慌……”

这才有胆大的打开房门走了出来。

街道上没有他们想象的惨烈情景,也没有贼人奸淫掳掠,大多数百姓都是听说贼人如何如何,等真的经历这种事情,才知道是如何煎熬。

未知的才是最恐惧的……

好在梁山的贼人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没有人性。

“我早就听南山酒店掌柜的说梁山上都是好人,这下你信了吧!你还说什么哪有狗不吃屎……”

“爷爷诶,你小点声,是是是,你说的都对,我信,我一万个信,你可千万别去告状!”

“那你得请我吃一个月南山酒店的饭。”

“请,只要你别害我,两个月都成!”

街道上陆陆续续出现了人影,还有胆子更大的首接跑去城墙下面凑热闹。

“我给你说,我方才去瞧了,那城墙下密密麻麻睡得都是当兵的,嘿,你说他们咋不进城来睡?”

“你快闭嘴吧,进城睡哪?睡你家榻上,和你媳妇挤一挤,你愿意不?”

……

朱贵、柴进、杜迁还有芍药他们陆续都来到济州城,同时带来的还有一些梁山上的一万步卒,五千梁山工匠。

打下济州城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如何面对朝廷的反扑才是重点。

用水泥浇灌、加固城墙,架设中型梁山神弩,还有士卒的居住训练以及募兵事宜,都需要时间。

济州城就当做第一个练手的城池,下一步攻打青州、密州和其他州府的的计划暂缓,虽然时间紧迫,但是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只要自己将济州牢牢握在手里,阻断朝廷和济州东边的几个州府联系,那几个州府都是囊中之物。+w,e′i`q,u?x,s¨._n¢e?t+

济州城平静的表面下,一切都在默默的发生着变化!

对于那些富户,林冲并没有打算强取豪夺,在他的理念里,劫富济贫是会让梁山的财源迅速得到补充,可是长期来看,对于梁山以后的战略行进不利。

他要借着这些人的口,向其他州府传达一个信息,只要不和梁山作对,那就相安无事,这样以后攻打其他州府,阻力将会小许多。

来到济州校场,今日是卢怀安挑战鲁智深的日子,林冲觉得没有什么悬念,也没有去看,更重要的是他要重新规划校场,让杜迁带人在这里改造兵营。

这校场的地方倒是不小,林冲打开兵器库,里面一小半几乎是空置的,兵器的补充就交给汤隆了。

时至中午,卢怀安不出意外的败在鲁智深手下,不过据鲁智深说,卢怀安带兵还是有一手的,至少打起来不像昨夜那样不堪一击。

时至下午,武松他们都从县城派人送来消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那些县城也都被拿下了,此时按照林冲吩咐,己经驻兵布防在各县,等着林冲派人去接手。

靠在椅背上,林冲扬天长叹:“智囊们,你们在哪里,我需要你们!”

远水解不了近渴,林冲只能耐着性子一件一件的慢慢处理……

几日后,汴京城,朝堂之上。

赵佶双目赤红,显然是有些上火了。

“梁山!”赵佶紧咬牙关,从牙缝里蹦出来两个字!

此时赵佶己经得知济州失守的消息,童贯前脚刚走,林冲就见缝插针的打下济州,朝廷一点防备也没有。

“有谁能率军前去征讨梁山贼寇,夺回济州城?”

赵佶看向满朝文武。

群臣寂然无声,大家都知道童贯前脚刚走,几乎将能调动的精锐都调走了,此时接下这征讨的差事,无异于一颗烫手的山芋,除非赵佶愿意将汴京城里的禁军派出去。

可这事谁也不敢提,禁军就一个职责,拱卫京师,守护皇庭,而且除了童贯几个被圣上宠信的近臣,圣上也不放心让其他人统兵啊。

赵佶见无人应答,心中怒急,平时一个个都显得忠心可嘉,一到关键时候,就都当了缩头乌龟!

既然没人应答,赵佶开始点名。*欣/捖¢ \ ?榊/戦+ \已^发?布\最+新?蟑+結-

“蔡太师,你说,该怎么办!”

蔡京此时心中并不慌张,他

知道圣上最能倚重的除了童贯,就是自己。

挪着臃肿的身子,蔡京出列回道:“启奏圣上,老臣愚见,此事定然是那东南方腊造反太过容易引起的,只要童郡王大军剿灭方腊,梁山反贼见识到圣上神威,自然不战而降!”

一向对蔡京和颜悦色的赵佶今日一反常态:“朕是让你说有谁能前去征讨梁山,你说这些有什么用,童贯、童贯,满朝文武除了童贯难道就没其他人可以打仗了?”

蔡京低头不语,沉默一下,看圣上的火能发到别人身上不。

“你今天必须说!”

蔡京眼看躲不过去了,说道:“老臣举荐三人可以胜任。”

赵佶脸色好看少许,问道:“哪三人?”

蔡京回道:“种师道、种师中还有……宗泽!”

赵佶闻言刚刚好看的脸色又阴沉了下来,蔡京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种师道是西军的精神领袖,德高望重,天下闻名。他长期经营西北,对抗西夏,谁不知道他来了梁山反手可灭,还用蔡京说?

同样,种师中也是边军名将,和种师道一起在西边对抗西夏,西边暂时离不开这两人。

至于宗泽,更不用说了,汴京城的守卫都指望他呢,赵佶不可能让宗泽离开自己身边。

“还有呢?”

“老臣实在想不出其他人了!”

其实蔡京不是想不起来其他将领,比如熙河路经略使姚古以及其子姚仲平都是边军有名的将领,还有府州(今陕西府谷)知州折可求,这些人都是军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可惜他们都不是蔡京的嫡系,蔡京更不可能让这些不是心腹的人执掌大权。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次赵佶是动了真怒了,要是能剿灭梁山贼寇,收回济州,势必会得到圣宠,眼下朝廷的局势是蔡京经营了多少年才搞成的,他不想让这些不知底细的人出头。

赵佶又看向张叔夜:“张叔夜,你说,除此三人,还有没有人?”

张叔夜目不斜视,出列回道:“启奏圣上,没有!”

赵佶看了张叔夜一眼,上次朝议童贯封王之时,张叔夜反对的态度非常激烈,甚至以辞官要挟,此时看来,他不是没有人选,而是还对此事耿耿于怀。

赵佶冷笑一声:“张叔夜,你是对朕有怨念吗?”

话才出口,赵佶就有些后悔,这话对张叔夜而言是有些严重了,对皇帝有怨念,属于十恶中的大不敬之罪,赵佶也是气急才口不择言。

俗话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更何况当着群臣的面己经说出去了,想要收回也来不及了。

果然,张叔夜听到赵佶这话,将官帽一摘,拜服于地:“臣不敢,只是臣最近身体不适,眼花头晕,很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臣乞骸骨!若是圣上觉得微臣有罪,微臣甘愿伏法!”

“乞骸骨、乞骸骨,你真当朝廷没了你张叔夜就不行了?朕准了!”

事情发生的太快,朝堂群臣都没反应过来,张叔夜怎么突然就倒台了?

宿元景赶紧出列跪求:“启奏圣上,叔夜相公一心为国、忠心可鉴,臣愿为他担保,还请圣上收回成命!”

紧接着又有七八人出列为张叔夜求情。

可怜张叔夜一心为国,到此关键时候,只有寥寥数人敢顶着赵佶的怒火出来为他求情!

赵佶正要就坡下驴,收回刚才的话,岂料张叔夜再次叩首:“多谢陛下体念微臣,微臣告退!”

说罢,张叔夜也不要地上的官帽了,就这么一步一步的离开了大殿!

一个个的就知道给朕添堵,赵佶看着张叔夜离去的背影,心中一阵烦闷:“退朝!明日再议!”

退朝之后,宿元景连官服都没来的及换,就急匆匆赶到张叔夜府中。

“叔夜相公,你……你这是为何?”

张叔夜仿佛并没有将辞官的事情放在心上,对宿元景说道:“无妨,我只是累了,正好歇歇,朝堂上的事,就任由他们折腾去吧!”

宿元景焦急说道:“您走了,那蔡京岂不是更加为所欲为?朝廷怎么办?百姓怎么办?这些……您都不管了么?”

张叔夜此时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笑道:“元景,我在蔡京就不为所欲为了?他只是做的更加隐蔽而己。”

宿元景说道:“那您到底是为什么?总得和我说明白吧!”

张叔夜面现痛苦之色,说道:“张珩给我来信了,信里面说了最近济州的情况,你自己看看吧!”

说着,张叔夜从袖口里掏出一封信,信纸的折痕很重,好像这封信被人看过了很多次。

宿元景急急接过信,仔细看了一遍。

张珩算起来也算是张叔夜远房的一个堂侄,这层关系很少有人知道。

他给张叔夜的信里详细的阐述了林冲进城之后所做的一切,并坦言自己一开始是被逼着治理济州,可如今他却越来越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因为林冲给了他权利,他可以放手施为,只要是对济州、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卡过壳,而且他还举荐了一批能吏

干将,这些人都收到了重用,诸如此类,信的最后,张珩说道自己从来不知道,当官可以这么痛快。

信的最后,张珩将自己内心的矛盾都跟张叔夜说了,请他指教到底是为什么!

宿元景默默将信还给张叔夜,继续说道:“总不会是因为这小子一封信,就让您产生了辞官的念头。”

张叔夜叹了口气说道:“有些事你知道,有些事你不知道,我问你,昨天夜里,圣上身边的殿前司新军去了哪里你知道吗?”

宿元景一脸茫然,摇了摇头。

“他们去将李察的家抄了!全家老小全部下了牢狱,罪名是丢城失地!”

“什么?没有经过朝议定罪……怎么会……”宿元景不相信赵佶会干出这种事。

张叔夜苦笑:“我何尝不是和你一样的想法,那可是圣上,可这件事就这么发生了,而且所抄财物都拉进了宫里!”

宿元景无言以对,圣上这是将对梁山的怒火都撒在了李察的家里?还是说圣上……

张叔夜继续说道:“今日我索性将话于你说透,我辞官不是因为贪生怕死,从当官那天起,我张叔夜就没想着为自己谋求点什么,今日辞官,是为了去寻求一个药方,一个能治好大宋的药方。我走以后,你的责任就更重了,不过凡事尽力就好,不要太过挂怀。”

宿元景不再劝说,问道:“那您要去哪里?难道?”

张叔夜笑笑:“暂时不会去济州,我要先去江南看看,然后再去建州找龟山先生聊聊,好久没见他老人家了,希望能得到一个答案!”

“江南此时正乱,您万事小心,回头我派人保护您!”宿元景面带忧色。

张叔夜没有推辞宿元景的好意,点了点头:“辛苦你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张叔夜己经让人收拾好了,准备明日一早就启程,宿元景这才知道,张叔夜今日请辞是早有预谋的。

而此时在太师府中,不停有人前来向蔡京道贺,贺的自然是张叔夜这个老对头走了,而且他这一走,朝廷会空出很多新职位,很多官员都想着屁股往上再挪一挪,进步进步。

要进步?

那必须找太师大人啊!

相府又是收礼收到手发软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