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大渡桥横铁索寒(四)
“石达开大渡河覆灭的故事,记载在一本叫做《庸庵文续编》的书里。_h.u?a′n¨x`i!a¢n¢g/j`i!.+c~o^m+这本书教员和老蒋都看过,并且大概是同时看的,因为他们看书都是龙云送的。”
“两人看完之后,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老蒋看完后认为我军就是石达开第二,死定了,而教员却不这么认为。”
【“龙云:没有别的本事,我就是书多!”】
【“龙云:我买大又买小,保证不亏。”】
【“索尔茨伯在他的书里说当时红军还遇到过太平军的老兵呢。”】
【“将军莫虑,且看此书。”】
“现在正片开始。”
“在巧渡金沙江之后,我军再次与国军拉开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差,我军在会理短暂休整后继续北进,会理以北的德昌守将许剑霜原先是刘参谋长的老部下,他放了两枪意思了一下,表示自己己经对得起老蒋给他发的饷银了,之后就溜了,而西昌城内的刘元璋很紧张,生怕我军把他抓出去打土豪,于是选择龟缩在城内西昌坚守不出。”
“为了坚壁清野,不让我军获得补给,他一咬牙,把西昌城外最繁华的商业街给打砸抢烧了一番,这本来是不让我军在这里获得物资,但是他没想到的是,我军根本就没有过来攻城,而是观察了一下后就走了,于是西昌城外受了损失的士绅纷纷找刘元璋要求赔偿,因为烧的都是他们的房子店铺。/嗖?艘-小/税¢蛧/ ·追?蕞_歆`璋*結*”
【“西昌城西面环山,又没有卡住重要的道路,根本没有攻打的必要。”】
“1935年5月20日,敌我态势如下。”
“一军团主力在泸沽至西昌之间,五军团在西昌城西边,没有攻城,只是负责监视刘元璋。”
“我核心纵队在五军团南面几十里的山坳中,三军团在核心纵队南面一个叫黄水塘的小镇子附近,九军团在东南方向的普格县(今天西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的一个县)附近驻扎。”
【“懂了,一军团是前锋负责进攻,三军团和五军团是中路,前可冲锋后可防守,九军团后卫,专门殿后防守。”】
“西方面军在川西北活动,他们己经占据了汶川理县等城市,他们正在与川军主力对峙,牵制川军主力,方便我军的行动,现在我军的主目标是北上渡过大渡河,去川西北和西方面军汇合,但此时我军面临和石达开一样的选择,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我们该走那一条呢?”
“现在来看国军方面,南面,薛岳的大军正在一片混乱中努力渡江,一部分从龙街渡,一部分在巧家方向渡江,计划是一旦渡江之后便会马上北上追击我军。/纨. ~ ¨鰰-颤! ′最¨芯*蟑\截_埂/辛·哙·滇军从永仁往盐边、盐源(都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那一块)展开,在雅砻江西岸布防,防止我军杀个回马枪。”
“东面,昭觉(今西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的一个县,位于西川省西南部大凉山腹心地带)附近有川军的一个师,在雷波,屏山附近有川军陈万仞带领的第二十一军第五师。”
“东北面,在大渡河与金沙江之间,有当地地主武装组成的岷江堡垒线,防止我军去他们那边打土豪。”
“北面大渡河方向,大树堡,富林这个重要的渡口由老蒋的峨眉中央军官训练团的学生,也就是老蒋的嫡系王泽浚带着一个旅驻防,由于此人是嫡系的缘故,这个旅拥有大量的重火力以及空中支援。富林下游的大渡河段,由杨森部队分段负责防守。”
【“王泽浚后来是44军军长,就是黄百韬在新安镇等了两天的,从海州撤来的44军。”】
“杨森是老蒋任命的大渡河守备总指挥,老蒋勉励他做当代骆秉章。”
“然后是富林上游,泸定,安顺场,富林这一段由川康边防军的刘文辉负责,这样的布置,老蒋就是想照着清军围剿石达开的剧本再演一遍,把我军堵死在雅砻江以东,金沙江以北以西,大渡河以南的狭小区域,随后让薛岳大军北上逐步消灭。”
“而关于我军可能的动向,老蒋和他的参谋分析如下。”
“关于我军的目标,老蒋知道,必定是想要北上去和西方面军会合,再加上他对我军的了解,对于石达开的覆灭,我军也不是傻子,必定会吸取教训,于是他判断我军一定会走越西至富林的大路,所以他的兵力配置和重火力都布置在了富林及其下游的地区。”
“如果我军在富林渡河不成,大概率会往西康方向逃走,也就是康定方向,所以他要求刘文辉除了守卫大渡河山游,还要重点防守康定。其次,如果被阻挡导致渡河不成,我军第二个可能逃窜方向是往南边杀个回马枪,再次渡过金沙江或者雅砻江。”
【“西渡赤水后遗症又来了。”】
“为了防备我们走这边,他再次指定了方案,一个是要求滇军分出兵力守住雅砻江下游,另一个待会再讲。”
“由于雅砻江西面是方圆八百里的荒凉之地,如果我军昏了头进了这里面,那肯定是要全军覆没的,所以这个方
向老蒋并不担心。”
“这些谋划己经定了下来,就要看我军是不是要Cos石达开了。”
【“石达开这是有拖延综合症吧,像我们很多人一样,拖到事情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方。”】
【“气候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呀,翼王遇到了涨水,这能怪他吗?”】
【“不能带上帝视角去贬低对方,石达开的太平军是急行军并且多次战斗之后的状态,在战斗力和组织度低下的情况下打仗,不一定比休整后渡江打仗好。况且当时第一夜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一夜根本渡不完3万人,然后水一涨,三天内就是强行渡河把自己分割成两部分。到时候三天后清军追过来就是这场面:太平军一边渡河一边在两岸同时被清军锤……正儿八经的半渡而被击之。这要都能打赢他就不会被追到大渡河边上了。而且涨水好像是上游降雨引起的偶然情况,谁也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