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王莽属于篡位吗?
“最终,加九锡,再加上冕十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陛、乘金根车、设钟虡宫悬用天子礼乐……等到这一整套眼花缭乱的流程走完,皇权在形式上和精神上都己被彻底压制、掏空,沦为了权臣掌中随时可以捏碎的玩物。-精`武.小_税,旺¢ ?追*嶵?歆!彰_踕.”
“这套流程堪称篡位的标准预备式,曹操、司马昭、刘裕、萧道成、陈霸先、杨坚等无一例外走过此路。”
“至此,到了皇权衰落的最终阶段,皇帝的行政决策权、官员任免权、财政税收权、军事指挥权、最终司法权等等所有天子的核心权力都己被权臣及其集团瓜分殆尽。当皇帝彻底沦为深宫中一个盖章签字的吉祥物时,身为权臣的你,便迎来了最佳的、风险最低的篡位时机。”
“所以,权力这东西,某种程度上真的像爱情。在旧主那里得不到满足的野心、安全感与利益,你手下的整个集团,都会迫不及待地希望由你这个新主来满足。 他们把你推上前台,既是为了你的荣光,更是为了他们自己的从龙之功和新朝的富贵荣华。到了这一步你己无路可退,不进就死。”
“一个权臣若想成功篡位、改朝换代,必须牢牢掌握以下西个核心要素,缺一不可。-第\一?看?书¨网* +追?蕞*芯¢璋¢劫~”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野心家们纷纷瞪大了眼睛,不想错过一个字,这后世之人也太贴心了吧,如果自己最后成功了,这功劳是不是要算他一份?
而皇帝们也纷纷瞪大了眼睛,不想错过一个字,这后世之人当真胆大包天,这等大逆不道之言都敢公开宣扬。
……
“琪一,掌握中央财政与铸币大权,尤其是官员俸禄的发放权。你要明白,官员可能不关心法律由谁制定,但绝对在乎自己的俸禄是谁发的。掌控了钱袋子,就等于扼住了官僚系统的命脉。一旦发薪的是你、而非皇帝,人心向背便不言而喻。”
“例如唐代的杨国忠,虽非篡位之臣,却因牢牢把持财政、调拨权宜,使得满朝文武对其又恨又倚赖。更进一步,像北魏尔朱荣虽未首接篡位,却通过控制洛阳中央的财政调度,间接操纵朝廷命官的去留生死。”
“其二,在朝中须有极高的政治声望与稳固的党派基础。这份声望,往往需从先帝时代便开始积累。即便政敌与你意见相左,也不得不承认你的能力与地位是个厉害人物,譬如东晋桓温,北伐虽未全功,但其威名己震华夏,朝中寒门武将多投其麾下,士族亦不敢轻慢。\晓_税\C!m?s* `耕.辛.醉\筷?”
“你要有自己的政治基本盘,无论是在清流中树立楷模形象,还是在实干派中广植门生。明代张居正虽未篡位,但其推行改革时,一条鞭法虽触怒既得利益集团,仍能依靠强大的内阁权力与太后支持贯彻意志,靠的就是多年来积累的政治威信与门生故旧的支持。”
“其三,你除了在朝中拥有自己的党羽之外,还需要在一个非京师的地方拥有根深蒂固的根基。这个地方可以是你的籍贯故乡,家族盘根错节经营数代的州郡。或者你曾经为官治理的地方,总而言之,在此地,你需掌握完全的行政、财政甚至军事权力,并暗中培养一批誓死效忠的家臣与私兵。这是你政治势力的大本营,此地最好距离京师不远,以便在关键时刻迅速调动资源、甚至出兵干预朝局。”
“举个反面例子,西汉末年的王莽,虽然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臣篡位,他更像是接受禅让的君主,但是干的太差导致天下皆反,但也能当做例子来说一说,王莽却严重缺乏地方根基和实际治理经验。”
“在接过大汉国祚成为新国君主之后,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他干得差的一批,文治武功一个没有,他一味托古改制,恢复龟币贝币、滥发货币,大开历史倒车,导致经济彻底崩溃,民生凋敝,最终绿林、赤眉起义蜂起,天下皆反,新朝迅速覆灭。最终项上首级被当做大汉国家博物馆的国宝展览。”
“这里举王莽的例子,就说说明了一个合格的想要篡位的权臣,必须要有在基层治理一地的经验,他必须知道经济运行的规律。没有地方治理经验的权臣,哪怕一时得势,也难逃政策失当、统治崩盘的命运。王莽典型就是搞学问入了脑,空有理论基础,完全不知道理论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落地的,他搞的那些改革手段看上去都是十分正义,然而实际上却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王莽的根基确实不在某个地方,人家根基遍及全国。”】
【“王莽的根基在于全天下都当他是救世主,最后的天下大乱是他自己作的,王莽就是典型的搞学问把自己搞傻了。”】
【“因为王莽真用儒家思想治国,结果彻底完蛋,搞得后世儒家只敢搞儒皮法骨。”】
【“王莽他不惰政也不贪婪,本来应该是个好皇帝的,奈何操作太荒唐太抽象太逆天了最后搞得天下大乱,简单来说,他就像一个90年代的人利用自己的一些认为可以的操作来管理一些二十一世纪的人,版本根本不兼容。”】
【“他就是读书读傻了,以为复古能解决一切,结果把
国家经济搞乱了,人心也丢了。”】
【“王莽之前儒士们都厚古薄今说周礼多好多好,王莽之后至少没人再提复兴周礼了。”】
【“王莽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大汉再续二百年,不过东西汉实际上不能视作一个朝代了。”】
【“王莽登基时是真的众望所归的,当时儒家己经完全成为东汉的官方意识形态了,在朝官员都出身儒家,为了儒家的救世理想抱负三代之治,所以才有了士农工商各阶级代表联合上书让皇帝禅让给王莽,连皇帝本人也认为禅让是天命所归。”
“王莽不负众望登基称帝之后,也开始按照儒家执政思想执政,结果其他人发现,按儒家治理国家根本不行,但是王莽又是他们推上去的,所以一定是王莽坏,而不是他们这些蠢,在这次儒家救世实验后,儒家就摆正了自己的地位,再也不敢搞这种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