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茶鼎烹山魄
在这片大地上,有些山,不只是土石草木堆起来的,它是有魂的。`比.奇~中^文*网/ \追\最/新\章?节_尤其是那些常年云雾缭绕、人迹罕至的深山,据说山里住着山灵,掌管着一方水土的枯荣兴衰。寻常人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有些得道的高人,却能与之沟通。
在青冥山脉的深处,就住着这样一位高人。他姓白,人称白先生。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只知道他独自一人住在半山腰的一间竹屋里,守着一尊不过三寸高的青铜小鼎,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白先生不是凡人,他是一位隐士。他一生不爱功名利禄,唯独痴迷于山水之乐。但他游山玩水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他不用眼睛看,也不用耳朵听,而是用一种更奇妙的方式——品”。
他品的是山的魂魄”。
这就要说到他那尊宝贝小鼎了。这尊小鼎造型古朴,鼎身刻满了看不懂的符文,鼎口常年缭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气。白先生烹煮的,不是寻常的茶叶,而是收集来的天地精华。
春日,他会踏着晨露,去采集刚刚凝结在竹叶尖上的朝露,那露水晶莹剔透,蕴含着一夜星辰的清辉;冬日,他会冒着风雪,用玉瓶接下松针上积了最厚的那一层雪,那雪纯净无瑕,带着松树的坚韧与寒梅的傲骨;花开时节,他又会小心翼翼地收集那些初绽花蕊上滚动的蜜珠,那蜜珠芬芳馥郁,是草木生命力的精华。?k!e~k`a+n/s\h?u~.·c¢o`m?
这些,还只是配料。最关键的一味,是水。白先生从不喝溪水河水,他每隔七日,便会走到青冥主峰背后一处断崖下,那里有一个小小的石潭。潭水清澈见底,据说直通地脉,是整座大山的精血所聚。他只取一瓢,装入一个特制的葫芦里。
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白先生便会回到竹屋,燃起一小撮无烟的炭火,将那尊小鼎置于火上。他先倒入朝露,再投入松针雪,最后滴入几滴花蕊蜜。当鼎中液体开始微微滚动,发出“咕嘟咕嘟”的轻响时,他才会缓缓地、无比庄重地,将那瓢山泉水倾入其中。
奇妙的一幕发生了。
鼎中并没有冒出普通的水蒸气,而是升起了一团氤氲的、五彩斑斓的雾气。这雾气不像烟那样飘散,而是在鼎口上方盘旋凝聚,时而化作巍峨的山峰,时而化作奔腾的溪流,时而化作咆哮的猛虎,时而又化作温顺的麋鹿。整个竹屋,仿佛都变成了一个微缩的青冥山脉。
这就是“山魄之气”,是整座青冥山的灵魂与记忆。
白先生会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气,将这山魄之气纳入体内。·搜*嗖·小/说?王′ ·勉¢沸-悦/渎!刹那间,他的意识仿佛脱离了肉身,融入了整座大山。他能感受到每一棵树的呼吸,每一块岩石的脉搏,每一只野兽的心跳。他能听到山风在峡谷间的低语,能看到溪水在卵石上的舞蹈。他不再是白先生,他就是青冥山。
在这种状态下,他能与山灵沟通。山灵会告诉他,今年哪片山坡的雨水会充沛,适合开垦;哪条山径有落石,需要警示村民;哪一味草药药性最好,可以采摘救人。白先生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偶尔会化作一个普通的樵夫,下山去指点一二。因此,山下的村子虽然地处偏远,却总能风调雨顺,平安祥和。
然而,这“烹山魄”的法门,有一个极大的风险,那就是——迷失。
饮下山魄之气,能让你成为山的一部分,但如果你沉醉于这种感觉,贪恋这份与天地同在的宏大,你的意识就可能被山魂同化,再也回不到自己的肉身。你的肉身会变成一具空壳,而你的灵魂,则会永远地迷失在山川的广阔与永恒之中,成为山灵的一部分。
白先生深知此理,所以他每次只饮一小口,从不敢贪多。他把自己当成一个过客,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主宰者。
直到有一天,一个年轻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平静。
这年轻人叫阿木,是个猎户的儿子。他胆大心细,从小就喜欢往深山里跑,梦想着能找到传说中的山灵。他听村里的老人说,山上有位白先生是活神仙,便背着干粮,找了整整七天七夜,终于找到了白先生的竹屋。
他见到白先生时,白先生正在烹煮山魄。阿木一下子就被那鼎口升腾的、变幻莫测的奇景惊呆了。他跪在地上,恳求白先生教他这通神的法门。
白先生睁开眼,看着眼前这个眼神炽热的年轻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此法非同小可,心不静者,贪念重者,行之必遭反噬。”
但阿木哪里肯听,他以为白先生是舍不得传授。他每天都来竹屋外跪着,帮白先生砍柴挑水,表现得无比虔诚。白先生心软了,他想,或许让这年轻人亲身感受一下,他就能明白其中的凶险。
于是,在一个月圆之夜,白先生破例让阿木进屋,并分给他一小杯山魄之气。
阿木激动地接过杯子,一饮而尽。
瞬间,他的灵魂被一股磅礴的力量卷走。他看到了!他看到了整座青冥山!他感受到了!他感受到了作为山的伟力!他不再是那个渺小的阿木,他就是山,他就是风,他就是雨!这种掌控一切、与天地同寿的感觉,让他沉醉,让他疯狂。
“太美妙了!太伟大了!”阿木的意识在山魂中狂喜地呐喊。
白先生在一旁,脸色凝重。他看到阿木的身体开始变得僵硬,眼神涣散,灵魂正在被山魂同化。他赶紧上前,一指点在阿木的眉心,将自己毕生的修为化作一股清流,强行将阿木的意识从山魂中拉了回来。
阿木“啊”地一声惊醒,瘫倒在地,浑身冷汗。他回想起刚才的经历,心有余悸。他终于明白,那份看似伟大的力量背后,隐藏着的是彻底失去自我的深渊。
他羞愧地向白先生磕了三个响头,头也不回地跑下了山。
从此,阿木再也没有提过寻找山灵的事。他继承了父亲的猎户身份,但不再滥杀,而是学会了尊重自然,与山林和谐共处。他成了村里最优秀的猎手,也成了最懂得保护山林的人。
而白先生,依旧守着他的小鼎,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烹煮着青冥山的魂魄。他依旧是那个谦卑的倾听者,因为他比谁都清楚:
人可以亲近自然,甚至感悟自然,但永远不能妄图成为自然。真正的强大,不是吞噬山川,而是心怀敬畏,与山川共存。那小小的茶鼎里,烹煮的不仅是山魄,更是一份关于人与自然的、永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