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战纪之西方入境姜灰雪
第58章 尘间会有路
小
大
看着子颜梦中仍不停滑落的泪水,腾青的心又疼又慌。他犹豫了半晌,终是放柔了声音,刻意模仿着锦煦帝沉稳的语调,轻声哄道:“不回来也没关系,朕…朕也想着你。”
话音刚落,怀中人忽然微微一动,竟一头栽到他胸口,细碎的抽泣声渐渐平缓。又过了许久,子颜的眉头慢慢舒展,嘴角甚至还泛出一丝浅浅的笑意,像是在梦里终于拽住了那个心心念念的人,再不用害怕失去。腾青僵着身子,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他这难得的安稳,怀里的温度柔软得让他舍不得放手,却又清楚这份温暖,从不属于自己。
次日清晨,两人练剑时候,腾青满脑子都是昨夜子颜的梦呓与泪痕,心不在焉得厉害。一个劈剑的招式递出去时,力道没收住,剑锋带着凌厉的炙天神力,直逼子颜面门。
子颜下意识抬手格挡,手腕上的蘅焰突然亮起青色的光—刹那间,武神甲胄如流水般从蘅焰中涌出,将他裹得严严实实,堪堪挡住了这记重击。
“砰” 的一声,剑刃撞上甲胄,迸出点点火星。腾青这才回过神,见子颜无事,松了口气,可转念一想,子颜既有武神甲胄护身,自己或许不必再刻意压制神力,正好让他多熟悉熟悉炙天仙术的路数。于是接下来几招,他不再留手,炙天神力在剑锋上流转,招招都带着实打实的力道。
可没拆几招,子颜突然往后急退,高声喊停:“住手!”
腾青连忙收剑,上前一步:“怎么了?是不是甲胄太重,累着你了?”
子颜却没回答,目光紧紧盯着自己手腕上的蘅焰:“不对…蘅焰会吞噬除了武神神力之外的其他神力,可刚才你的炙天神力打在甲胄上,它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腾青看着他疑惑的眼神,脸上的神色渐渐沉了下来,最终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声音里带着几分复杂:“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你。这炙天神力,其实也是武神的神力。”
神代之初,世间神祇多是应天而生,神力与生俱来、浩瀚磅礴。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神祇的神力便远不如先辈。这是三界公认的常理。而神力能从第一代完整传至后代,更是闻所未闻的奇事。子颜皱紧眉头,看向腾青:“炙天大神既是武神之子,神力强大本就正常,可你说他的神力就是武神原力,这根本违背常理。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腾青叹了口气,走到石凳上坐下:“你想,武神神力现世,按说四位神君都该有所感应。可胡铭音藏了这么久,就是因为他身上的武神神力,和炙天大神的神力,根本一模一样。”
“所以上次师父和炙天神君突然出门,就是为了查这件事?” 子颜反应极快,立刻抓住了关键,“他们去了哪里?为什么师父回来后,半个字都没跟我说?”
“他们去的是当年武神生下炙天大神的地方,以前天庭的‘驯漾院’。” 腾青抬头看向远方,像是在回忆师父说过的旧事,“这事本是炙天一脉的绝密,我也是在袁騖死后,武神当年的神力全归胡铭音所有,师父才把这秘密告诉我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两位神君在驯漾院找到了当年的记载。原来武神生下炙天大神后,就把他留在了那里,自己则继续征战四方,几乎没管过他。炙天大神是在天庭长大的。你现在该明白,为什么武神和炙天大神一直不亲近了吧?”
“可就算如此,你们怎么肯定炙天大神的神力就是武神原力?” 子颜还是有些不信,毕竟这太颠覆他对神力传承的认知了。
“驯漾院的石壁上,有炙天大神成年后留下的手迹。” 腾青的声音沉了些,“他在上面写得很清楚,自己的神力并非后天所得,而是出生时就带着的,正是武神分给他的一部分原力。而且炙天大神成年后,从未与武神为伍,甚至刻意避开他。有一次他们在人间遇上,武神倒也不排斥他,却也没劝过他这个唯一的后代,跟自己一起做事。”
子颜听完,只觉得心头一沉。若是真如腾青所说,炙天神力与武神原力本就同源同根,那将来与胡铭音对战时,情况就太尴尬了。原先他们以为只是两股神力有所关联,尚可借助炙天神力抗衡,可若二者根本就是同一种力量,谁能保证炙天神宫的力量不会被胡铭音的武神神力影响,甚至反过来被他利用?
“我得去找师父问清楚。” 子颜猛地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他不仅要告诉我炙天大神的事,还要说清楚,为什么这么大的秘密,偏偏瞒着我!”
“现在你该明白,炙天神宫在这场闻一教祸事中的无奈了吧。” 玄武神君坐在榻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里带着几分沉重,“我与炙天神君商议了许久,这事偏偏出在万年神殿神谕现世之后,必然和神代将亡的征兆脱不了干系。”
神谕之事子颜早有耳闻。这两百年来,除了二十三代玄武神君离开都城、远赴出生之地,各国神宫也在皇权的渐渐崛起中,一步步淡出世人视野。直到如今武神神力现世,才让这场沉寂已久的危机彻底爆发。
“炙天大神在驯漾院的手迹里,还记载了他与武神见面的事。” 颜御珩继续说道,声音压得更低,像是在复述一段尘封的秘辛,“他明确说过,不愿与武神为伍、共行世间。当时武神石君玉便让他把神力还回来,而炙天大神只说了一句话—‘若要这神力合二为一,除非世间再无神’。”
“那…那说的不就是现在的情况吗?” 子颜声音里满是震惊,“师父之前不告诉我,是怕我担心这些事?”
颜御珩抬眸看向他,眼神复杂:“若炙天神力本就是武神神力的一部分,那如今世间还是五股神力,而你身上竟同时承载了玄武与牧野两股神力。你降生在这世间,从来都不是偶然,就像你当初去泾阳朝堂,早有定数。”
子颜听完,那些过往的疑惑突然有了答案。怪不得涉及武神神力、神代兴衰的事,师父总是对他有所隐瞒;怪不得炎阙神君对他格外关注,却又从不明说缘由。他望着颜御珩,声音带着几分自嘲:“我明白了…如今这世间的走向,早就是师父您、‘他’,还有炎阙神君早就谋划好的吧?”
所有涉及核心的隐秘,师父才不会再对他多言。他不过是这场棋局里,早就被安排好位置的一颗棋子,连知晓全貌的资格都没有。颜御珩看着他眼底的失落,张了张嘴,却终究没能说出反驳的话。
泾阳皇宫的寿诞宴会历来要连开三日,可这几日的端木暇悟,脸上却少见笑意,眉宇间总凝着一层郁色。尤其前一日寿诞正日,他一早去玄武神宫祈福归来后,更是沉默了许久,直到午后才勉强与众人说话。
今日的午宴设在御花园,赴宴的除了皇亲国戚,只召了宰相黄宗等几位重臣。开席前,黄宗特意暗中叮嘱众人,千万别在陛下面前提起玄武神守,又格外担心四殿下口无遮拦,随口念及他的师父,便找了个由头,让晟闲坐在自己身边。
宴饮过半,端木暇悟却突然放下酒杯,目光扫过殿中众人,对黄宗道:“朕不是早召了阿暄回京?怎么大半个月了,还不见他身影?”
“陛下是连日操劳忘了。” 黄宗连忙起身回话,“前几日宁馨王一行还未到淳州,神宫就递了消息来。神君已亲自将雷尚峰正法,案卷也一并送抵京城。陛下当时特意嘱咐王爷,绕去朴州,打理雷氏商号的收尾事宜,说是要尽快理清产业,交予神宫接管。”
“倒是朕糊涂了。” 暇悟揉了揉眉心,语气里带着几分怅然,“只是…” 他话锋一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那日他还未急着离京,可这几日不见子颜踪迹,心焦得恨不得立刻奔赴平州。
黄宗还未及开口,一旁的东熙湖已看穿了陛下的心思,当即起身躬身道:“陛下,臣今日有一事禀报。南边鼎辰国的大将军过世已有三年,按其国规矩,嗣子需在七月继位。鼎辰国已递了帖子到礼部,邀我朝派人观礼。”
端木暇悟何等通透,瞬间明白了东熙湖的用意。鼎辰国历来由大将军掌政,此次嗣子继位,实则与新帝登基无异,派皇族亲往,既合礼数,又能不动声色地安排人手离京。他顺着话头问道:“东爱卿觉得,朕派谁去合适?”
“陛下知晓,臣多年来一直关注鼎辰国动向,愿陪同前往。” 东熙湖顿了顿,话锋转向皇族,“只是皇族中需有人代陛下致意。如今大皇子在房州历练,不便召回,不如让二皇子出去见见世面。”
“好。” 端木暇悟当即应允,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意,“晟齐能有此历练机会,是好事。有东爱卿在侧,朕也放心。”
他心中早已算得清楚:此前不能离京,无非是忌惮晟齐背后安王与戍南军的势力,怕自己一走,京中生变。如今让晟齐随东熙湖南下,届时将朝政托付给黄宗,自己便可安心去平州。
说起安王,近来因雷尚峰与兵部之事,早已称病闭门不出,连皇帝寿诞都未曾露面。而东熙湖半年前就已将心腹平乐昌安插进枢密院,如今戍南军中的动向,端木暇悟尽收眼底。他又嘱咐东熙湖,让平乐昌调集戍南军人手,护送晟齐南行,确保一路无虞。
安排妥此事,端木暇悟心头稍缓,可一想到子颜,那份焦躁又涌了上来。这几日夜里,梦里见的全是子颜的身影。他让耀生递信去炙天神宫,可耀锐并非时刻守在子颜身边,只传回 “神守旧伤发作” 的消息,更要命的是,玄武神君竟让炙天神守腾青看着子颜。
这时,黄宗提起晨间收到的战报:秋清河已协助赵立魏进驻范启国,正准备攻城。暇悟微微颔首,这是他此前密令,待秋清河在范启国打开局面,温雷便会率部悄悄向起州进军。如此一来,他更需尽快赶赴前线,主持战局。
闻一教的祸事,早已超出了帝王的认知,连玄武神宫都被卷入其中,桩桩件件离奇得让人难辨真假。“还好…至少他还没事。” 端木暇悟在心里默念,想着马上就能去平州接子颜,心绪才安稳了些许。
正思忖间,身旁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响动。原来是晟闲调皮,趁众人不注意,把案几前摆着的兰花拔了个干净。端木暇悟刚想笑他顽劣,转念想起今日宴上的奇花异草,都是宫人为他寿诞特意培育的珍品。他招手让范黎过来,指了指面前花盆里的稀有品种。
范黎立刻会意,躬身道:“陛下放心,一模一样的,都已送去神守的院子里了。只是听章文说,神守不在,四殿下每日都去那边玩耍,没少糟蹋那些花草。”
端木暇悟闻言,终于露出了这几日来第一个真切的笑:“无妨,朕只当他从未离开过。”
见皇帝舒展了眉头,殿中的皇亲国戚才敢放开话匣子,纷纷向李贵妃道贺,说二皇子得到历练机会,将来必担大任。李氏脸上满是尴尬,只能低下头,假装喂身旁的晟瑞吃饭。
暇悟见晟瑞噘着嘴,一副不愿的模样,便招手让他到自己身边来。常西王见状,连忙凑趣道:“陛下,臣看三殿下最是听您的话!听说三殿下如今已在后宫读书,想来是聪慧得很,和陛下小时候一般。”
“嗯。” 端木暇悟摸了摸晟瑞的头,对众人道,“朕已让宰相物色好先生,下个月起,瑞儿便和闲儿一起,每日午后在御书房念书,朕亲自看着。”
这话一出,李贵妃的身子猛地一震,端着汤碗的手微微发颤。此事,陛下竟从未与她提过。
端木暇悟似是没察觉她的异样,继续说道:“贵妃养大晟齐,已是辛苦,如今也该享福了。正好让瑞儿跟闲儿一起住,都在朕身边,也方便管教。闲儿早上去神宫,下午回御书房认字,两人作伴,也热闹些。”
李氏因安王之事,本就心怀忐忑,此刻哪里敢反驳,只能强忍着情绪,低声应下。
常西王又想凑趣,笑着说道:“陛下自己带着孩儿可是辛苦,为兄这几日倒是找了几个人过来给陛下解闷,这小殿下都在陛下寝殿那边不太方便。”
端木暇悟的目光越过席间喧闹,落在殿中离自己最远的那几人身上—那是近几个月来,常西王等人揣摩他心意,特意寻来的,眉眼间或多或少带着几分与子颜相似的轮廓。可此刻殿中明亮,那些人的模样清晰,他才发觉,那份刻意模仿的 “像”,不过是皮毛而已。
那些人穿着精致的衣袍,举止温顺,却像少了魂魄的木偶,连一丝能让他动心的影子都没有。
他忽然有些恍惚,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朕究竟是将子颜当作了谁?
话音刚落,怀中人忽然微微一动,竟一头栽到他胸口,细碎的抽泣声渐渐平缓。又过了许久,子颜的眉头慢慢舒展,嘴角甚至还泛出一丝浅浅的笑意,像是在梦里终于拽住了那个心心念念的人,再不用害怕失去。腾青僵着身子,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他这难得的安稳,怀里的温度柔软得让他舍不得放手,却又清楚这份温暖,从不属于自己。
次日清晨,两人练剑时候,腾青满脑子都是昨夜子颜的梦呓与泪痕,心不在焉得厉害。一个劈剑的招式递出去时,力道没收住,剑锋带着凌厉的炙天神力,直逼子颜面门。
子颜下意识抬手格挡,手腕上的蘅焰突然亮起青色的光—刹那间,武神甲胄如流水般从蘅焰中涌出,将他裹得严严实实,堪堪挡住了这记重击。
“砰” 的一声,剑刃撞上甲胄,迸出点点火星。腾青这才回过神,见子颜无事,松了口气,可转念一想,子颜既有武神甲胄护身,自己或许不必再刻意压制神力,正好让他多熟悉熟悉炙天仙术的路数。于是接下来几招,他不再留手,炙天神力在剑锋上流转,招招都带着实打实的力道。
可没拆几招,子颜突然往后急退,高声喊停:“住手!”
腾青连忙收剑,上前一步:“怎么了?是不是甲胄太重,累着你了?”
子颜却没回答,目光紧紧盯着自己手腕上的蘅焰:“不对…蘅焰会吞噬除了武神神力之外的其他神力,可刚才你的炙天神力打在甲胄上,它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腾青看着他疑惑的眼神,脸上的神色渐渐沉了下来,最终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声音里带着几分复杂:“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你。这炙天神力,其实也是武神的神力。”
神代之初,世间神祇多是应天而生,神力与生俱来、浩瀚磅礴。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神祇的神力便远不如先辈。这是三界公认的常理。而神力能从第一代完整传至后代,更是闻所未闻的奇事。子颜皱紧眉头,看向腾青:“炙天大神既是武神之子,神力强大本就正常,可你说他的神力就是武神原力,这根本违背常理。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腾青叹了口气,走到石凳上坐下:“你想,武神神力现世,按说四位神君都该有所感应。可胡铭音藏了这么久,就是因为他身上的武神神力,和炙天大神的神力,根本一模一样。”
“所以上次师父和炙天神君突然出门,就是为了查这件事?” 子颜反应极快,立刻抓住了关键,“他们去了哪里?为什么师父回来后,半个字都没跟我说?”
“他们去的是当年武神生下炙天大神的地方,以前天庭的‘驯漾院’。” 腾青抬头看向远方,像是在回忆师父说过的旧事,“这事本是炙天一脉的绝密,我也是在袁騖死后,武神当年的神力全归胡铭音所有,师父才把这秘密告诉我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两位神君在驯漾院找到了当年的记载。原来武神生下炙天大神后,就把他留在了那里,自己则继续征战四方,几乎没管过他。炙天大神是在天庭长大的。你现在该明白,为什么武神和炙天大神一直不亲近了吧?”
“可就算如此,你们怎么肯定炙天大神的神力就是武神原力?” 子颜还是有些不信,毕竟这太颠覆他对神力传承的认知了。
“驯漾院的石壁上,有炙天大神成年后留下的手迹。” 腾青的声音沉了些,“他在上面写得很清楚,自己的神力并非后天所得,而是出生时就带着的,正是武神分给他的一部分原力。而且炙天大神成年后,从未与武神为伍,甚至刻意避开他。有一次他们在人间遇上,武神倒也不排斥他,却也没劝过他这个唯一的后代,跟自己一起做事。”
子颜听完,只觉得心头一沉。若是真如腾青所说,炙天神力与武神原力本就同源同根,那将来与胡铭音对战时,情况就太尴尬了。原先他们以为只是两股神力有所关联,尚可借助炙天神力抗衡,可若二者根本就是同一种力量,谁能保证炙天神宫的力量不会被胡铭音的武神神力影响,甚至反过来被他利用?
“我得去找师父问清楚。” 子颜猛地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他不仅要告诉我炙天大神的事,还要说清楚,为什么这么大的秘密,偏偏瞒着我!”
“现在你该明白,炙天神宫在这场闻一教祸事中的无奈了吧。” 玄武神君坐在榻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里带着几分沉重,“我与炙天神君商议了许久,这事偏偏出在万年神殿神谕现世之后,必然和神代将亡的征兆脱不了干系。”
神谕之事子颜早有耳闻。这两百年来,除了二十三代玄武神君离开都城、远赴出生之地,各国神宫也在皇权的渐渐崛起中,一步步淡出世人视野。直到如今武神神力现世,才让这场沉寂已久的危机彻底爆发。
“炙天大神在驯漾院的手迹里,还记载了他与武神见面的事。” 颜御珩继续说道,声音压得更低,像是在复述一段尘封的秘辛,“他明确说过,不愿与武神为伍、共行世间。当时武神石君玉便让他把神力还回来,而炙天大神只说了一句话—‘若要这神力合二为一,除非世间再无神’。”
“那…那说的不就是现在的情况吗?” 子颜声音里满是震惊,“师父之前不告诉我,是怕我担心这些事?”
颜御珩抬眸看向他,眼神复杂:“若炙天神力本就是武神神力的一部分,那如今世间还是五股神力,而你身上竟同时承载了玄武与牧野两股神力。你降生在这世间,从来都不是偶然,就像你当初去泾阳朝堂,早有定数。”
子颜听完,那些过往的疑惑突然有了答案。怪不得涉及武神神力、神代兴衰的事,师父总是对他有所隐瞒;怪不得炎阙神君对他格外关注,却又从不明说缘由。他望着颜御珩,声音带着几分自嘲:“我明白了…如今这世间的走向,早就是师父您、‘他’,还有炎阙神君早就谋划好的吧?”
所有涉及核心的隐秘,师父才不会再对他多言。他不过是这场棋局里,早就被安排好位置的一颗棋子,连知晓全貌的资格都没有。颜御珩看着他眼底的失落,张了张嘴,却终究没能说出反驳的话。
泾阳皇宫的寿诞宴会历来要连开三日,可这几日的端木暇悟,脸上却少见笑意,眉宇间总凝着一层郁色。尤其前一日寿诞正日,他一早去玄武神宫祈福归来后,更是沉默了许久,直到午后才勉强与众人说话。
今日的午宴设在御花园,赴宴的除了皇亲国戚,只召了宰相黄宗等几位重臣。开席前,黄宗特意暗中叮嘱众人,千万别在陛下面前提起玄武神守,又格外担心四殿下口无遮拦,随口念及他的师父,便找了个由头,让晟闲坐在自己身边。
宴饮过半,端木暇悟却突然放下酒杯,目光扫过殿中众人,对黄宗道:“朕不是早召了阿暄回京?怎么大半个月了,还不见他身影?”
“陛下是连日操劳忘了。” 黄宗连忙起身回话,“前几日宁馨王一行还未到淳州,神宫就递了消息来。神君已亲自将雷尚峰正法,案卷也一并送抵京城。陛下当时特意嘱咐王爷,绕去朴州,打理雷氏商号的收尾事宜,说是要尽快理清产业,交予神宫接管。”
“倒是朕糊涂了。” 暇悟揉了揉眉心,语气里带着几分怅然,“只是…” 他话锋一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那日他还未急着离京,可这几日不见子颜踪迹,心焦得恨不得立刻奔赴平州。
黄宗还未及开口,一旁的东熙湖已看穿了陛下的心思,当即起身躬身道:“陛下,臣今日有一事禀报。南边鼎辰国的大将军过世已有三年,按其国规矩,嗣子需在七月继位。鼎辰国已递了帖子到礼部,邀我朝派人观礼。”
端木暇悟何等通透,瞬间明白了东熙湖的用意。鼎辰国历来由大将军掌政,此次嗣子继位,实则与新帝登基无异,派皇族亲往,既合礼数,又能不动声色地安排人手离京。他顺着话头问道:“东爱卿觉得,朕派谁去合适?”
“陛下知晓,臣多年来一直关注鼎辰国动向,愿陪同前往。” 东熙湖顿了顿,话锋转向皇族,“只是皇族中需有人代陛下致意。如今大皇子在房州历练,不便召回,不如让二皇子出去见见世面。”
“好。” 端木暇悟当即应允,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意,“晟齐能有此历练机会,是好事。有东爱卿在侧,朕也放心。”
他心中早已算得清楚:此前不能离京,无非是忌惮晟齐背后安王与戍南军的势力,怕自己一走,京中生变。如今让晟齐随东熙湖南下,届时将朝政托付给黄宗,自己便可安心去平州。
说起安王,近来因雷尚峰与兵部之事,早已称病闭门不出,连皇帝寿诞都未曾露面。而东熙湖半年前就已将心腹平乐昌安插进枢密院,如今戍南军中的动向,端木暇悟尽收眼底。他又嘱咐东熙湖,让平乐昌调集戍南军人手,护送晟齐南行,确保一路无虞。
安排妥此事,端木暇悟心头稍缓,可一想到子颜,那份焦躁又涌了上来。这几日夜里,梦里见的全是子颜的身影。他让耀生递信去炙天神宫,可耀锐并非时刻守在子颜身边,只传回 “神守旧伤发作” 的消息,更要命的是,玄武神君竟让炙天神守腾青看着子颜。
这时,黄宗提起晨间收到的战报:秋清河已协助赵立魏进驻范启国,正准备攻城。暇悟微微颔首,这是他此前密令,待秋清河在范启国打开局面,温雷便会率部悄悄向起州进军。如此一来,他更需尽快赶赴前线,主持战局。
闻一教的祸事,早已超出了帝王的认知,连玄武神宫都被卷入其中,桩桩件件离奇得让人难辨真假。“还好…至少他还没事。” 端木暇悟在心里默念,想着马上就能去平州接子颜,心绪才安稳了些许。
正思忖间,身旁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响动。原来是晟闲调皮,趁众人不注意,把案几前摆着的兰花拔了个干净。端木暇悟刚想笑他顽劣,转念想起今日宴上的奇花异草,都是宫人为他寿诞特意培育的珍品。他招手让范黎过来,指了指面前花盆里的稀有品种。
范黎立刻会意,躬身道:“陛下放心,一模一样的,都已送去神守的院子里了。只是听章文说,神守不在,四殿下每日都去那边玩耍,没少糟蹋那些花草。”
端木暇悟闻言,终于露出了这几日来第一个真切的笑:“无妨,朕只当他从未离开过。”
见皇帝舒展了眉头,殿中的皇亲国戚才敢放开话匣子,纷纷向李贵妃道贺,说二皇子得到历练机会,将来必担大任。李氏脸上满是尴尬,只能低下头,假装喂身旁的晟瑞吃饭。
暇悟见晟瑞噘着嘴,一副不愿的模样,便招手让他到自己身边来。常西王见状,连忙凑趣道:“陛下,臣看三殿下最是听您的话!听说三殿下如今已在后宫读书,想来是聪慧得很,和陛下小时候一般。”
“嗯。” 端木暇悟摸了摸晟瑞的头,对众人道,“朕已让宰相物色好先生,下个月起,瑞儿便和闲儿一起,每日午后在御书房念书,朕亲自看着。”
这话一出,李贵妃的身子猛地一震,端着汤碗的手微微发颤。此事,陛下竟从未与她提过。
端木暇悟似是没察觉她的异样,继续说道:“贵妃养大晟齐,已是辛苦,如今也该享福了。正好让瑞儿跟闲儿一起住,都在朕身边,也方便管教。闲儿早上去神宫,下午回御书房认字,两人作伴,也热闹些。”
李氏因安王之事,本就心怀忐忑,此刻哪里敢反驳,只能强忍着情绪,低声应下。
常西王又想凑趣,笑着说道:“陛下自己带着孩儿可是辛苦,为兄这几日倒是找了几个人过来给陛下解闷,这小殿下都在陛下寝殿那边不太方便。”
端木暇悟的目光越过席间喧闹,落在殿中离自己最远的那几人身上—那是近几个月来,常西王等人揣摩他心意,特意寻来的,眉眼间或多或少带着几分与子颜相似的轮廓。可此刻殿中明亮,那些人的模样清晰,他才发觉,那份刻意模仿的 “像”,不过是皮毛而已。
那些人穿着精致的衣袍,举止温顺,却像少了魂魄的木偶,连一丝能让他动心的影子都没有。
他忽然有些恍惚,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朕究竟是将子颜当作了谁?